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doc

    • 资源ID:10754777       资源大小:79.0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doc

    第 二单元单元备课 _年级 班 主备人 授课人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是“认识钟表”的起始课。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钟表,体会认识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以“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引起学生对认识钟表的需求,体会认识时刻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自主练习,认识钟面,认读“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个时刻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情景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难点1、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2、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教学措施1架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将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巧妙地串在一起,又从整体上比较这四个时刻的不同。2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展开教学。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钟表,体会钟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准备挂图、钟表课时安排3课时课题:下雨了 学看钟表( 1114页) 年级 班 主备人 授课人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1、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受时间的意义。3、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4、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个 性 化 修 改 教学重点难 点认识整时和半时是教学的重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 备钟表课时安 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谜语导入1、猜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猜看好吗?“小小马儿跑不停,日日夜夜不休息,嘀哒嘀哒跑不停,提醒人们争时间。( 钟表 )2、 “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经常要用到钟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二、初步认识钟面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带的钟表,提问:你从这些钟面上都看到了什么? 2、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揭示: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12个数字。三、认识钟表钟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你瞧,有一天下雨放学后,王老师担心同学们是否安全回家,打电话给同学,问一问他们是什么时间到的家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挂图呈现教材信息图)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认识整时现在我们先来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1)学生观察小力回家时的钟面,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先自己认读,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认识整时的方法。(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钟面上长针(分针)指着12,短针(时针)指着5,就是5时。这就是整时。如果分针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4)生动手拨钟,“现在请你自己拨一个你喜欢的整时,同位互相看看”(5)巩固练习: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教师出示钟表时间图)2、几时半的认识那小云又是几时到家的呢?(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自己认读,再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介绍认识几时半的方法(3)组织辩论,突破难点在交流汇报时,学生可能出现5时半和6时半的两种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突破难点。(4)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认识几时半的方法:钟面上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较小的那个数表示的就是几时半。(5)生动手拨钟,“现在请你自己拨一个你喜欢的半时,同位互相看看”3、快几时、几时刚过的认识(1)教师出示整时:7时钟表图(学生说出时间) 再出示快7时钟表图和7时刚过钟表图,“这也是7时吗?” (2)观察快7时钟表图,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分针接近12,说明什么? (3)学生观察7时刚过钟表图,使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生观察发现规律)(4)学生小结:当分针接近12时,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快几时;当分针刚刚超过12时,时针指在几上,就时几是刚过。(5)那小青和小林是什么时候回家的?(快6时和6时刚过)4、比较一下,这四位同学谁最先到家?(1)学生把书上的时间填写完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2)请一个小组内的四个同学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四个钟表面贴在黑板上。四、总结收获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2、回家以后,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时间表。第2课时一、回忆呈现,理解知识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能联系生活举几个例子吗?二、基本练习,复习巩固1、谈话: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错。想不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有意思的问题?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钟表王国。2、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看图讲数学故事,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培养学生初步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养成有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4、自主练习第3题,同位互相说时刻拨表,互相检查。5、自主练习第4题,小红的好朋友林林要去给奶奶过生日,这是他的时间安排,你从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6、让学生观察自主练习第5题的图,会发现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使学生明白一天有两个8时。7、出示自主练习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讲数学故事。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你表现的怎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板书设计课题:我学会了吗? ( 第15 页) 年级 班 主备人 授课人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1、能结合现实情境熟练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种时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3、对学生进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个 性 化 修 改 教学重点难 点结合现实情境熟练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种时刻。教学准 备钟表课时安 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联系生活,巩固复习谈话:同学们,昨天早上7时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你能在自己的钟表上拨出7时吗?出示其余3个时刻 9时半 快到12时 4时刚过提问:这3个时刻,你又在做什么呢?提问:你怎么知道是9时半呢?提问:那后面两个钟表的时间,你又是用什么方法确定的?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谈话:这就是分别在7时、9时半、快到12时和4时刚过拍的旗杆的照片,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7时 9时半 快12时 4时刚过老师引导:在4个时刻,影子有什么特点?小组内交流一下。交流后分组汇报接着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了影子随太阳的升落而变化的规律,真了不起。三、课堂小结联系生活:今天我们发现的规律,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帮助?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

    注意事项

    本文(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doc)为本站会员(scccc)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