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湘教版.pptx

    • 资源ID:1094149       资源大小:1.99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湘教版.pptx

    一、荒漠化的含义 1.概念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2.类型 (1)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 (2)人类滥垦滥牧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思考讨论我国荒漠化土地集中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危害十分严重,荒漠化逐年扩展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的荒漠化土地只分布在西北地区吗? 提示:不是。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样,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1)气候。,(2)植被。 覆盖率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由乔木、灌木植被向灌木植被转变,直至荒漠 大面积的地表裸露 土壤失去植被保护以及对水的调节作用,(3)人类活动。,二、荒漠化的危害 1.危害范围大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上亿人面临丧失土地的危险。 2.危害程度深,三、荒漠化的防治 1.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3.具体措施举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目的: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思考讨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被称为“绿色万里长城”,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提示:“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带,其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等。,探究一,探究二,荒漠化的含义及其成因 主题活动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民勤当前面临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提示:土地荒漠化。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当的工程建设和采矿等活动导致植被破坏;过度开采地下水、河流用水缺乏科学调度导致水资源短缺。 (2)分析甘肃民勤沙尘暴多发的地理因素。 提示: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漠丰富,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荒漠化的含义 对荒漠化的理解应理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现用框图表示如下。 其中,关于引起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特别是中纬度部分地区的气候朝暖、干的方向发展;二是存在一些不利的气象、气候条件,如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强劲的大风等。,探究一,探究二,2.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探究一,探究二,拓展延伸土地荒漠化与土地沙漠化的区别和联系 土地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过程,按其形成原因、分布地区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其中“石质荒漠化”简称“石漠化”,是指在土层瘠薄的石山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都使许多耕地变成裸岩地。在我国,石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在干旱、半干旱的灌溉农业区,由于采取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了土地盐渍化,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土地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区。,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该区域冬春季节盛行西风,风力大,大风天数多,集中在冬春季节;沙源在本地。 从图中获取信息。,探究一,探究二,(2)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第(1)题,从材料知,该地区主要为就地起沙,故该地区的沙源为当地沙源;从图可知,该地区东北部多河流,故沙源为河流泥沙在湖岸附近沉积所产生。第(2)题,从材料知,该地区冬春季多大风;由上题知,该地区的沙源为河流泥沙沉积所产生,且冬春季湖泊水位下降,泥沙出露地表,形成风沙灾害。 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探究一,探究二,荒漠化的防治 主题活动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及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说出上图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提示:土地(草地)退化。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差,沙化面积扩大,导致荒漠化。 (2)分析导致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提示: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 (3)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提示:大力控制人口增长,生态移民,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变单一放牧业,发展多种经营;实行禁牧、轮牧、退牧,改游牧为舍饲养畜;建设饲草料基地和“草库伦”,改良牧草品种,提高草原生产力;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荒漠化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多种措施并举,以保护和提高植被覆盖率为基础,以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为条件,减缓人地矛盾,从而达到防治荒漠化的目的。,探究一,探究二,(1)封沙。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如下所示。,探究一,探究二,(2)禁止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通过兴建沼气池,利用太阳能、风能,推广省柴灶等措施来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从而达到保护植被的目的。,探究一,探究二,(3)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 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4)生态移民。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适当生态移民。,探究一,探究二,区域环境问题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2)分析存在环境问题的潜在影响因素; (3)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4)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重点分析人为原因); (5)制定综合治理措施; (6)谋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说明乙地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影响。 (4)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信息获取: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乙地位于我国的江南丘陵,丙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 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都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这里地势起伏大,多暴雨,土层浅薄,植被破坏,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第(2)题,甲地主要是流水侵蚀,丙地位于干旱地区,主要为风力作用。第(3)题,乙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加剧,土壤肥力降低。第(4)题,各地荒漠化的成因虽各不相同,但是提高人口素质、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土地等都是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层浅薄。 (2)甲地:流水侵蚀作用。丙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 (3)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加重,洪涝威胁加大;生态环境恶化。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8年)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第13题。,1.罗布泊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全球气候变暖 退耕还草 盲目修建水库 掘堤引水 A. B. C. D. 2.目前,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树,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罗布泊周围的胡杨树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的增加 B.农业灌溉用水增加 C.过度取水 D.地下水位下降 3.为减缓该地土地荒漠化扩大的趋势,必须坚持 方针。( ) 封沙禁牧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 A. B. C. D.,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蒸发旺盛;退耕还草将增加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之一。第2题,“根本”是关键词,人口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增加,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树因缺水而死亡。第3题,封沙禁牧是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不是应坚持的方针。 答案:1.B 2.A 3.A,下图示意非洲大陆荒漠化分布。读图,完成第45题。,4.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 B. C. D.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热带草原带。第5题,图中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说明人口增长是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过度砍伐使大约6 0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使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过度放牧面积大于过度开垦面积,故耕地面积扩大不是导致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答案:4.B 5.A,下图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甲表示( ) A.土地盐碱化严重 B.沙丘移向绿洲 C.河流水量减少 D.冰川融水减少 7.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 A.禁止经济活动 B.节约并合理用水 C.加强矿产开发 D.大力发展畜牧业 解析:第6题,气候变干与用水量增加使河流水量减少,河流水量减少会使地下水位下降,C项正确。第7题,节约和合理用水是干旱地区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之一,B项正确。 答案:6.C 7.B,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东部,目前大部分草地都已沙化。 材料二 19911996年,我国某研究机构在科尔沁沙地进行了放牧试验,试验分为3个放牧强度进行,即重牧(6只羊/公顷)、中牧(4只羊/公顷)、轻牧(2只羊/公顷),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图1、图2为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有关示意图。,(1)在放牧试验的最初2年,各放牧强度的物种丰富度均呈现 趋势,不同放牧强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但从第3年开始, 区的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 (2)三种放牧强度中, 使草层高度明显下降, 使草层高度有所增加。 (3)分析科尔沁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1可以看出,在放牧试验的最初2年,各放牧强度的物种丰富度均呈现增加趋势;不同放牧强度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中牧区重牧区轻牧区。从第3年开始,重牧区的物种丰富度出现明显下降。第(2)题,阅读图2可知,重牧使草层高度明显下降,轻牧使草层高度增加。第(3)题,注意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 答案:(1)增加(或上升) 中牧区重牧区轻牧区 重牧 (2)重牧 轻牧 (3)自然原因:气候较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湘教版.pptx)为本站会员(苏美尔)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