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世界地理世界经济地理 Microsoft W.doc

    • 资源ID:11046505       资源大小:539.50KB        全文页数:1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世界地理世界经济地理 Microsoft W.doc

    绪 论世界地理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个系统(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的学科。一、世界地理教学与研究的回顾“世界地理”属于“区域地理学”的一部分。区域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传统的组成部分,区域的研究还是地理科学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了区域研究,地理学也就不成其为地理学。本教材认为,新的时代条件下世界地理的学习任务应该是:1掌握知识即掌握有关地球表层的地理现象和一般过程,了解其内在的关系,学习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存在和发展的世界和各国的自然、经济、文化和历史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把掌握地理知识作为形成地理素养的最起码的条件。2培养分析能力即学会分析和解释地球表层各个系统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世界各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3掌握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如内外力作用下的地球表层的地理过程及其分布格局,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变暖)及其区域反应(区域差异),全球环境问题,工业化以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世界的贫困和饥饿,世界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问题,等等。4掌握区域地理学的新领域如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分析、对文化和文明的研究、对投资和资本的研究、信息社会与经济问题等。二、国外世界地理教学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世界地理一直沿用着苏联的区域地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分为“外国地理”和本国与地区地理两大部分。也有一部分专门论述某个部门如工业、能源、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的部门地理。西方,主要是美国的“世界地理”一直是以“区域地理”的形式出现,但是没有统一的名称规范,多数称“区域地理”,也有一部分称为“世界地理”或者“世界经济地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对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的影响较大。几乎不做任何数量模型建设,而是以大量的地理知识为基础,运用十分有力的描述手段,如图像、概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的图片,使区域描述的水平和效果达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境地。关注社会、文化、经济,而不注重自然地理知识的讲授,是西方区域地理的多年传统。这与西方地理学多年以来在人文地理方向上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追求以新视角来解释各国各地区的地理事物,是教材的突出之处。在区域体系的安排上,普遍的是把欧洲或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置于前面,之后是与欧洲文明关系密切的美洲、非洲。这其中体现了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过程”的思想,即把欧洲作为近现代文明的发源地,按照地理扩散的规律由近及远地形成了当代世界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即使不是按大洲的顺序,按照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顺序,也体现着地理的扩散。认为世界的文明和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个核心地-外缘地构造,自工业革命以来的近现代文明传播显然是以西欧为中心的。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启发,因为地理格局和地理过程是我们过去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所一贯忽视的。保持区域研究的传统,注重格局和过程的研究,辅之以数量(模型)的分析和数学化表现的图像(图谱),应该是当前地理科学发展的新的要求。西方世界地理(区域地理)大量引用西方经济学的成果是一贯的。从历史上引进经济区位理论,到后来的空间经济学、区域科学,西方的区域地理不断走向理论的深化。在它们的世界地理教材中,会看到这种理论化的倾向:在非洲介绍经济二元结构、在中东介绍文化地理的基本原理、在东南亚介绍“增长极”、在印度介绍人口地理原则、在拉丁美洲介绍核心-边缘地理论(这个理论的发祥地)。三、我国世界地理教学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地理教育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在这个框架下,我国的世界地理学与研究取得了下列一些发展:(1)突破了苏联区域地理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的束缚。(2)全球地理环境方面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的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减少、陆地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沙漠化和森林草原退化、自然灾害的负面作用加强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3)随着世界经济的巨大发展,促使世界地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石油经济、世界财富的巨大增长、世界贫富差距的扩大、国际经济关系的不断调整、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众多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国家以及国家的区域集团化等等,已经使得我们过去掌握的世界地理知识显得陈旧,世界地理的教学内容大大地更新了。(4)经济学的理论不断被吸收到世界地理的教学之中。(5)世界地理越来越重视文化、政治、历史因素的分析。(6)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地理的教学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很方便地获得由各个国家、各个国际组织和国内外专家的著作提供的各类丰富信息。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第一节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一、全球海陆分布大势(一)七大洲和四大洋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称为地表,即地球表面。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有5.1108km2,其中陆地面积1.49108km2,约占总面积的29%;海洋面积3.61108km2,约占71%。因此,海陆面积之比大约是7:3。地球表面陆地按照面积大小的不同,大体分为大陆和岛屿。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小且散布的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大陆和岛屿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习惯上把澳大利亚大陆(面积763104km2)作为最小的大陆,把格陵兰岛(面积217.5104km2)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亚洲与欧洲地体相连,习惯上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作为二者的分界线。亚洲西南隔苏伊士地峡(后开凿了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以巴拿马地峡(运河)为界。目前经常使用的拉西美洲一词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这里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用属于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人们从语言系统角度称这一具有基本相同社会经济政治特点的人文地理单元为拉丁美洲,国际上通常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全被大洋所包围。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其狭义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屿;广义范围则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称为海洋,它包括洋、海和海峡。地球上的海洋互相连通,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根据其地理位置及被大陆分开的情况,全球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全球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存在以下特点。1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2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3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继续相连4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二、大陆和洋底地形(一)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3地形结构因洲而异(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1深度大、高差大2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3洋脊贯通四大洋三、地表形态的演化(一)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1板块的划分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在地幔对流的驱动下,岩石圈板块驮覆在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作大规模水平运动,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板块构造学说归纳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重要成果,及时吸收了当时对岩石圈和软流圈所获得的新知识,从全球整体的角度,系统地阐明了岩石圈活动与演化等重大问题。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在固体地球的上层,存在比较刚性的岩石圈及其下伏的较塑性的软流圈;地表附近较刚性的岩石圈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可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进行大规模的运移;海洋板块不断新生,又不断俯冲、消亡到大陆板块之下;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带;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岩石圈表层和内部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板块边界可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离散型板块边界。(2)汇聚型板块边界。(3)平错型板块边界2板块运动一幅现代板块运动的全球图像,就是由板块的扩张、俯冲、碰撞和错动构成的,它们相互协调,彼此关联。环太平洋的汇聚边界大致把全球地表分成不对称的两大部分,即太平洋部分和地表的其他部分。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至今在学术界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简单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早期所主张的地幔对流的“传送带模式”。近20年来,有些学者认为板块的扩张作用不是主要的,而“冷”板块俯冲时下沉拖拉力才是板块运移的主要驱动。由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而促使岩石圈板块的运动。也有的学者想用地球周期性的膨胀、收缩或有限膨胀来解释板块运动。近年来,根据大洋钻探的成果,发现大洋中有两次巨大的陨石撞击事件(据Glass B P,1982),有的学者推测,巨大的陨击作用使岩石圈表层物质发生显著的亏损,在岩石圈均衡补偿作用的影响下,诱发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造成海洋板块的张裂、扩张,从而使周边板块沿着不同的方向运移。(二)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1大洋的发展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遗痕(地缝合线)等阶段。2大陆的分合(三)板块构造学说研究的新进展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减灾的角度,未来构造活动的研究应突出两个内容:(1)关注大陆。(2)关注大陆当前的活动。第二节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一、全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全球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球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根据世界各地区气候基本特征及其成因的差异性,可将全球气候分成若干气候带。在同一气候带内,一方面气候具有某些相似性;另一方面,由于带内各地的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洋流性质、地势高低和局部环流状况等的不同,气候又存在差异性。据此,可将有的气候带分出若干气候型,例如,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内,一般都可划分出东岸、内陆和西岸三种气候型。(一)陆地低纬度气候低伟度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的控制,全年高温,月平均气温最低也在15以上。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热带辐合带、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等。这些系统的季节移动,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陆地低纬度气候带包括赤道带和热带。它由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和热带干旱和半干旱等5种气候类型所组成。除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至南、北纬30外,其他气候类型均出现在南、北纬25之内。具体来说,陆地低纬度气候带包括:1赤道多雨气候2热带干湿季气候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5热带海洋性气候(二)陆地中纬度气候中纬度地带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交绥的地带,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等,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均较大。陆地中纬度气候带是冷、暖气流相互角逐的地区,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非周期性变化都很显著。按热量情况,陆地中纬度气候带分为陆地温带和亚热带。由于全球大陆在中纬度地区被海洋分割得最为厉害,所以往往出现大陆东、西两岸和大陆内部不同的气候现象和特征,而表现出干湿带性,并由此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1陆地温带气候(1)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2)温带海洋性气候(3)温带季风气候(4)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2陆地亚热带气候(1)亚热带湿润气候(2)亚热带季风气候(3)亚热带夏干气候(4)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三)陆地高纬度气候1亚寒带大陆性气候2极地长寒气候3极地冰原气候(四)高地气候二、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一)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是指世界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这是由于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椭球体的地表分布不均衡所引起的南北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等的结果。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布规律在全球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例纬地带的赤道多雨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和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高纬地带的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等,都是体现了十分明显的纬向地带性的气候带或气候型,有的甚至横贯全球,表现为全球性的气候带。中纬地带则因距海远近、海陆轮廓、地形结构和洋流性质等因素的干扰,气候纬向地带性分布规律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从某一局部地域看,例如,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区、内陆的干燥气候区等,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布规律也较为明显。(二)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前述呈纬向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结构,因受海陆位置、地形结构、地势起伏、洋流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破坏,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大陆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地形类型引起的气候差异。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既可以表现为同一气候带内分异出若干不同的气候型,如同属于亚热带纬度的亚欧大陆部分自西向东依次可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气候型(亚热带夏干气候、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帕米尔和青藏高原等的高地气候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也可以表现为同一个气候型跨越不同的气候带,如亚欧大陆内部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以中纬度地带表现最为显著,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陆地面积宽广,内地距海遥远,地貌类型多样,地形结构复杂,东、西两岸洋流的性质又有所不同,因此在温带和亚热带均可以分出西岸型、内陆型和东岸型不同的气候型,从而使气候带和气候结构在纬向地带性差异的基础上,又叠加了非纬向地带性的差异。(三)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有一定高度的山地或高原,其气候具有垂直地带性特征。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降水则随高度增加而增多。当然这是有一定限度的,即所谓最大降水带,过此带后降水反倒减少。图1.2.2 北半球大陆气候带和气候型分布模式资料来源:刘德生主编. 世界自然地理. 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第三节 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一、气候的时空变化根据时间尺度,地球气候变化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的气候变化。(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三)近代气候变化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海陆系统的影响(一)冰期与冰川的作用(二)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近代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指气候的明显变暖。而气候变暖被认为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剧烈增加,从而导致“强烈温室效应”有关。全球气温升高可能是一种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它将使地球上的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平面会因此而上升,以致淹没大片陆地。这种危险事实上已经在一部分地区出现。第四节 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一、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表1.4.1 20世纪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年份日期国家和地区事件死亡人数经济损失/百万美元1906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地震3 000324190812月28日意大利Messina地震85 926116192012月18日中国甘肃地震235 00019231月9日日本东京地震142 8002 800193178月中国长江洪水140 00019355月30日巴基斯坦Quetta地震35 00025194210月16日印度和孟加拉龙卷风61 00019532月英国风暴潮1 9323 000197011月12日孟加拉台风300 0006319705月31日秘鲁地震,滑坡67 00055019767月28日中国唐山地震240 0005 600198812月7日亚美尼亚地震25 00014 00019914月29日-30日孟加拉台风139 0003 00019941月17日美国北岭地震6144 00019951月17日日本阪神地震6 348100 000199859月中国长江洪水3 65030 000199811月初洪都拉斯热带风暴9 2005 50019998月17日土耳其地震17 00013 00019999月20日中国台湾地震2 40011 000资料来源:陈颙等. 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和活动构造研究.第四纪研究,2001,21(4):315表1.4.2 20世纪后50年,每10年重大自然灾害统计年 份灾害数/件经济损失/亿美元1950195920385196019692769019701979471 24219801989631 92919901999825 358资料来源:陈颙等. 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和活动构造研究.第四纪研究,2001,21(4):315关于全球性灾害发生的背景及其成因,有的学者认为:一是因全球气候变暖深刻影响致灾因子的长期变化趋势;二是由于人类社会灾害易损性增大、抗灾能力相对下降的结果。作为防灾、减灾的对策,国际上得到广泛承认的灾害响应理论认为:区域灾害是人类居住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不平衡所造成的,这种不平衡只能通过人类活动(管理和规划)才能得以改善。IDNDR委员会根据1994年世界减灾大会的有关决议,于1997年1月批准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减轻自然灾害”中就充分反映了这种观点。二、火山喷发与地震带的活动(一)火山喷发火山灾害包括火山喷发所产生的巨量火山灰,炽热的火山碎屑熔流,致命的含硫磺气体以及爆炸、岩崩、滑坡、次生泥石流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表1.4.3 1980年5月1993年8月全球火山灾害时间火山名称(国家)死亡人数/人经济损失(美元)其他损失1980.5.18圣海伦斯(美国)578.6亿1982埃尔. 智肯(墨西哥)2 0001982.4喀龙贡(印尼)1亿8万人被疏散,9.5万人无家可归1982圣海伦斯(美国)1983三宅岛(日本)1985.11.13内华多. 德尔. 鲁伊斯(哥伦比亚)22 0001万余人无家可归1986喀麦隆(喀麦隆)1 8001986.11伊豆大岛(日本)1988.12隆基玛依(智利)1988.12十胜岳(日本)1989.1克留切夫(俄罗斯)1989.12雷道特(美国)对石油开采造成较大损失1990埃特纳(意大利)引燃森林,摧毁民宅1990基拉韦厄(美国)摧毁民宅1990.3科利马(墨西哥)烧毁林木1991.6云仙岳(日本)40(包括失踪)居民撤离1991.6皮纳图博(菲律宾)900数十亿毁房4.2万间,2万人撤离1991.8哈德逊(智利)埋没17.5公顷农田等1992.3阿库坦(美国)火山灰被喷到几英里高天空1993.2马荣(菲律宾)36(另有25人失踪)数十人受伤1993.4.29云仙岳(日本)吞没500多间房屋等资料来源:根据韩振海等. 火山灾害及其监测预防. 自然灾害学报,1993, 2(4):8687.经整理上述火山喷发活动,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绝大多数火山喷发活动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即分布在板块的边缘地带,从而清楚地表明全球火山活动在地质构造上的内在联系。这些火山都是沉睡数十年或数百年后,相继活跃起来,从而提醒世人对休眠火山绝不可掉以轻心。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几乎同步发生,即地震相对频繁时,火山喷发也相对多起来。(二)地震带的活动地震是一种分布广泛、造成损失极大的地质灾害之一。关于地震带的分布,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与年轻褶皱山脉有关。另一种看法是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构造有关。三、风灾与水旱灾害(一)风灾风灾对人类是一大威胁。沙漠中的风暴和寒潮带来的暴风雪,都已为人们所熟知。台风、飓风和热带风暴等这些在热带海域中形成的气旋,挟有大量水分,登陆时横扫大地,狂风暴雨交加,水灾常伴随而生,以致造成重大损失。风灾种类较多,其中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大气涡漩称为热带气旋,是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的总称。龙卷风也是风灾之一。黑风暴又称沙尘暴,是一种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天空能见度大大降低的恶劣天气现象。我国的沙尘暴灾害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等地区,从时间上看,以45月份为多发季节,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大气环流和地形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新疆冷槽向南加深,迫使冷空气迅速南下,加之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多为戈壁,受热较快,使锋面前后暖冷空气的水平气压梯度增加,造成锋面大风强度增大。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冬季雨雪少,又兼地表植被覆盖率低,表土质地松散,一旦天气转暖解冻,大风吹起,易形成沙尘暴。人为活动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使生态环境恶化。(二)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都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现象,气象学往往把降雨的多年平均状况视为正常现象,超过平均值就称为涝,低于平均值就是旱。四、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一)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及其危害厄尔尼诺(El Nino)与拉尼娜(La Nina)及其伴随的气候异常是当前举世瞩目的一个问题。所谓厄尔尼诺,是指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它的主要特征是,从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它的出现无确定的周期,一般为27年。因出现在圣诞节前后,故称“厄尔尼诺”,西班牙语意为“圣婴”。拉尼娜现象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也是来自海洋的作用,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降雨量增多。拉尼娜,西班牙语意为“圣女”。(二)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研究五、沙漠化(一)沙漠化的概念沙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是土地生物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和地表类似沙漠景观的出现”。关于沙漠化成因,有人认为“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干旱多风与沙质地表环境)相互作用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朱俊凤等,1999)。从中可见,沙漠化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时间概念上是指有人类活动以来的人类历史时期,而不能把人类活动时期以前或地质历史时期由于自然过程形成的沙漠当作是沙漠化。在联合国环境署等单位联合编制的世界沙漠化情况地图上均没有把纯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沙漠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列入在沙漠化范围之内,就是明证。(二)沙漠化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三)沙漠化的形成原因中国沙漠化的人为成因类型成因类型占风力作用下沙质荒漠化土地的百分比/%过度放牧30.1过度农垦26.9过渡樵柴32.7水资源利用不当9.6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境保护0.7资料来源:朱俊凤等. 中国沙漠化防治.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四)沙漠化的危害与防治1沙漠化的危害全球9亿人受到沙漠化的影响。全球2/3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沙漠化的危害。全球陆地面积的1/4,即35.92108 hm2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沙漠化土地还在发展中,从1984年的34.75108 hm2增加到1991年的35.92108 hm2,增加了3.4%。全球由于沙漠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为423亿美元。非洲是世界上沙漠和沙漠化最严重的大洲,其中又以萨赫勒(Sahel)地区尤甚。2沙漠化的防治第二章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第一节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一、自然带的形成(一)自然带的定义什么是自然带?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每一带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二)自然带的形成与时空演化(1)赤道带和热带自然带。(2)亚热带自然带(地中海区自然带)。(3)北半球温带草原和荒漠带。(4)温带林中的阔叶林亚带。(5)温带森林中的针叶林亚带或亚寒带针叶林带。(6)苔原带。(三)对自然带演化意义的认识(1)自然带的发现者是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和土壤学家B. B. 道库恰耶夫,早在1898年他就论证了自然地理现象的地带性规律,指出:“由于地球离太阳所处的一定位置,由于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球体的形状,使气候、植物及动物在地表上的分布,皆按着一定严密的顺序由北向南有规律地排列着,因而将地球分为若干带极地带、温带、亚热带、赤道带等”,从而创立了自然带学说。(2)自然带是由岩石地形、气象气候、陆地水、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等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其中,岩石地形和气象气候是其两大基本组成要素,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决定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的类型组成及其内涵。植被类型则真实地反映了自然带的外貌特征,成为自然带的明显标志。(3)自然事的发现与划分,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自然带的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二、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及主要自然带的定量特征(一)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及其特点1热带雨林带2热带稀树草原带3热带荒漠带4亚热带荒漠草原带5亚热带森林带6温带荒漠带7温带草原带8温带阔叶林带9亚寒带针叶林带10苔原带11冰原带(二)主要自然带的定量特征 指 标景观地带年辐射平衡/(kJcm2)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年降水量/mm年蒸发量/mm植物量/(thm2植物群体年产量/(thm2冻土地带54 84600300 500100 250282.5泰加林地带105 1261 000 1 800300 800250 5002607阔叶林地带146 2302 400 4 000600 1 000400 60040013草原地带146 2093 000 3 500400 500350 500208温带荒漠地带188 2303 500 5 0002502504.51.5地中海地带251 2725 000 7 500500 800400 60017016亚热带荒漠地带230 2936 000 9 00010010021热带荒漠地带293 3149 000 10 00050501.51典型萨王纳群落地带31410 000500 1 000500 9004012热带雨林地带251 2729 000 9 7001 500 2 000900 1 25065040 资料来源:景贵和(引自伊萨钦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的总的概括。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内在联系性。(2)空间组合性。(3)动态演变性。(二)差异性所谓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分异性(或区域性)。一般而言,最基本的差异包括纬向地带性差异(也称地带性差异)和非纬向地带性差异(也称非地带性差异)。(三)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等级划分全球各级自然地理环境均具有各自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在各大洲或各大洋范围内:一方面,它们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就是该大洲或大洋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洲内各自然地理大区又均有各自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体现了该大洲的差异性。这是第二级即大洲或大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下可以此类推。需要指出的是,世界地理(自然部分)主要探讨的就是各大洲或各大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一)地域分异规律概说什么是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是人们对地理环境各种分异现象的理性认识,各种分异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如何认识、理解这些现象,从中总结概括出规律性的认识,并进一步加以运用,深化对地理环境的理解,是地理学的一项主要的理论任务。(二)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图2.2.1 地域分异规律相互关系第三章 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第一节 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一、海洋的分布(一)海洋的划分及其特征海洋是指地球表面广阔而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约占整个海洋面积的89%,水深一般超过3000m以上。(二)全球海洋的地理分布1四大海洋系统表3.1.1 各大洋及附属海域的面积、体积和平均深度一览表大 洋 系 统面 积/104km2体 积/104km3深 度/m平均最大太平洋17 96872 3704 02811 500其中附属海1 4431 614大西洋9 3373 3773 6279 296其中附属海1 0931 409印度洋7 49229 1953 8977 725其中附属海14792北冰洋1 3101 6981 2965 449其中附属海807601资料来源:郭琨. 海洋手册.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42海洋的分布特征二、洋流系统(一)洋流的分类与成因1梯度流2风海流3风海流的副效应(二)全球大洋环流模式1大洋表层环流模式大洋环流模式图(1)太平洋表层环流。(2)大西洋表层环流。(3)印度洋表层环流。2大洋垂直环流(1)信风和赤道逆流区。(2)大洋西部暖流区。(3)大洋东部寒流区。(4)副热带高压区。(5)极地区。第二节 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一、海洋生物资源与人类渔业开发(一)海洋生物资源分类和储量1海洋生物资源的分类2海洋生物资源的储量与开发潜力(二)世界渔场的分布与海洋渔业开发(三)海洋渔业中的过量捕劳问题(四)海洋水产增养殖与海洋渔业开发前景二、海洋矿物资源开发(一)海洋矿物资源的种类与储量(二)世界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三、海洋能资源开发(一)海洋能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潜力(二)海洋潮汐能开发(三)海洋波能开发四、海洋水及其化学资源开发(一)海洋水资源及其开发1水的直接利用2海水的淡化利用(二)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开发五、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海洋运输业(一)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式1海洋运输空间开发2海洋生活与生产空间开发3储藏和倾废空间开发(二)世界海运业发展现状第三节 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一、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二、大陆架的开发与海岸带管理(一)海上“圈地运动”的兴起(二)大陆架制度的确立(三)海岸带管理三、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一)海洋污染及其危害1石油污染2重金属污染3有机物污染与赤潮4固体废物污染5热污染6放射性污染(二)海洋污染调查与海洋监测(三)国际社会保护海洋环境的努力第四章 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一节 全球人地关系的历史发展一、人地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表4.1.1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阶段性特征 发展阶段项 目采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主要技术手段原始技术(石器、木器等)农业技术(青铜器、铁器、犁、耕作制等)工业技术(机器、电器、社会化生产)高技术、清洁技术、信息技术利用的主要资源天然食物农业资源(主要是耕地、淡水等可再生资源)工业资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再生资源利用的主要能源薪柴水力、风力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清洁能源、智代能源与新能源对自然的态度崇拜、敬畏模仿、学习改造、征服调节、适应人口增长特征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继而下降;死亡率不断下降;高增长率,然后下降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或零增长人与自然相互工作食物短缺人口过剩、自然灾害、土壤侵蚀等生态破坏人口过剩、就业、老化,资源短缺,粮食紧张,能源危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全球变化主导性产业活动采集、渔猎农业工业信息等第三次产业主要的社会组织方式氏族(部族)农户、城邦、国家强权国家、社会化生产组织淡化国家、城市化、跨国网络组织消费方式满足个体延续的低水平食物消费维持基本(生存)需求满足高物质消费的发展需求物质与精神的全面需求和可持续消费人类行为影响的空间范围个体和群体的聚集地村落、区域和国家国家和跨国全球范围资料来源:

    注意事项

    本文(世界地理世界经济地理 Microsoft W.doc)为本站会员(rrsccc)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