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文献综述最终成稿.doc

    • 资源ID:11262784       资源大小:56.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献综述最终成稿.doc

    华 北 科 技 学 院2010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论唐代边塞诗人的群体风格和个性差异 学生姓名: 学 号: 系(部、院): 文 法 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指导教师: 2010年3月10日毕 业 论 文 文 献 综 述1(前 言:简要说明目的和范围,必要时简介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及争论焦点)综观20世纪边塞诗人的对比研究,其中,唐代边塞诗人的对比研究是一大热点。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唐代边塞诗人的写作风格、艺术特征、形成原因等各个角度加以对比研究。一方面从盛唐边塞诗的整体入手,探讨边塞诗的“风骨”,一方面从个体诗人诗作的美学研究入手,探讨其诗歌的美学特征。当然也应该指出其不足之处,如研究的广度仍然不够,表现对作家群体研究不够。研究课题和内容乃至结论的重复雷同。总的说来,视角新颖而又立论坚实的论著还不够多。现在对边塞诗人及边塞诗作品分析的著作有很多,但大多著作都是着手于分析某位诗人及其作品,或者简单比较两位边塞诗人的风格的异同。很少有人分析边塞诗人的群体风格和个性差异,这可以成为一个研究方向。2(主 体: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前人文献中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阐明所提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边塞诗”的概念起于上世纪20年代。1924年,徐嘉瑞先生提出“边塞派”的概念,1927年胡云翼先生也认为唐代诗人有边塞一派,将之归为战争文学。建国以后,对盛唐边塞诗的评价多次成为辩论的热点,学术界并就盛唐边塞诗的爱国主义性质和民族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当时学界盛行的以历史背景与具体战争性质问题来评价边塞涛价值的现象,程千帆在1979年提出不宜将边塞诗作中的历史方位等过于坐实。八十年代以来,对边塞诗的探讨进一步深化,九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更加摆脱了以政治标准评价文学的局限,边塞诗的本体研究更受重视,对边塞诗的探讨更趋于多元化,在文化学、美学、社会学等角度的研究开拓了边塞诗研究的范围,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果。总体说来,学术界对边塞诗的思想性研究较为广泛,多数争议经讨论都能得到解决,对诗歌艺术性的探讨也日益的在深入。一、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将边塞诗派的特色,大概归纳为以下三点。(一)在诗的风格上,奔放雄伟,慷慨激昂,以气象雄浑见长。在岑参的边塞诗中,“壮”表现的淋漓尽致。李传伟在论岑参的边塞诗中将岑参的“壮”归纳为四个方面:1.壮烈的志向;2.壮伟的形象;3.壮阔的意境;4.豪壮的格调。孙永心在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共性探析里认为高适跳动着一颗不甘寂寞、急于用世的勃勃雄心。朱晓燕的王昌龄的边塞诗与盛唐气象中说,通过王昌龄的边塞诗,我们可以看到“盛唐气象”。毕 业 论 文 文 献 综 述反映到诗歌中,首先便是精神昂扬,高度自信;其次,是雄厚浑成的艺术境界。王金香在他的李益及其边塞诗中认为李益突出了唐军将士不畏艰苦、士气高昂的形象。(二)在诗的题材内容上,以边塞生活、景色与战争场面为主。佐虓的岑参边塞诗的艺术魅力认为6年的边塞生活为岑参以后边塞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也使边塞诗反映的地域,由局限于长城内外,扩展到了天山南北,使西域大漠的奇异风光和人情风俗首次引人注目地出现于诗中。陈瑛在试论高适岑参边塞诗风的不同说,高适在抒发慷慨报国的同时,对于亲历耳闻的军中矛盾也给予毫不留情的揭露。李海莉的论王昌龄边塞诗的情感内容中说王昌龄对边塞景物的描写中,常常有意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景致,进行细致周到的描绘,并层层深入,反复渲染,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表现。戴金波在李益边塞诗创作浅论中认为李益长期生活在军营, 他的身份与普通士卒相近, 因而他的思想和感情就与普通士卒基本一致, 再加上他作为诗人的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 使得他比其他人更能准确地抓住边关特点和征人戍卒思想感情的变化。(三)作者均富有浪漫进取的精神,人生观积极而乐观。应晓琴在唐代边塞诗综论中总结到:边塞诗人是行动派,他们好学文才武艺,做好了随时冲锋陷阵的准备,他们成熟得敢于担全天下责任,却又幼稚得时常夸大个人的能量想一蹴而就。失败了,不曾气馁和妄自菲薄;而一旦成功,就会真的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诺言。结合这些论著可以看到,大多都只着眼于研究诗人写作风格和艺术特征或诗的美学研究,站在边塞诗人群体风格角度上所做的研究还很少,但这些论著仍然值得深入研究。二、由于边塞诗人的生活经历、个性气质、人生感悟和艺术追求的不同、其边塞诗作又都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一)慷慨悲壮中显不同王冲在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中总结出岑参诗悲壮奇丽,高适诗悲壮苍凉的特点;而在王昌龄李益边塞诗比较中,李军也提到,王昌龄的诗多雄壮李益则多为悲壮;即使同为悲壮,王昌龄是壮而悲,李益是悲而壮。(二)内容上的不同刘万苍在岑参与高适边塞诗内容与形式的艺术比照中分析了岑参和高适的不同,岑参的诗始终贯穿着他“好奇”的思想性格,以表现边塞的雄奇瑰丽与奇情异彩为主。而高适的诗重在表现他对边事的忧虑和对士卒的同毕 业 论 文 文 献 综 述情。王昌龄李益边塞诗比较中,李军认为王昌龄边塞诗的创作重点与注意力不在对边塞景物与征战生活的描绘上,而是集中笔墨于人物思想情感的表现上。李益则擅长融情于景、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三)表现手法不同王澧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认为岑参注重观察,精于细节描绘,语言平凡却新奇独特,从细节处写大背景、大场面,多比喻和夸张,赵红在浅论高适与王昌龄诗的异同中认为高适的诗质直,无论是用诗来反映客观现实还是用诗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都毫不喜欢曲折隐晦、欲言又止,而往往是直抒胸臆,表达发自肺腑的强烈爱憎之情,因此其边塞诗多意胜于词。王昌龄的诗则含蓄饶有余味。综观王昌龄的边塞诗,少有将郁积于胸的火热、炽烈的感情直接喷吐出来的,大多都委婉、幽隐、含义不尽。戴金波的李益边塞诗创作浅论将李益边塞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总结为三点:1. 以大量的音乐感受刻划征人的心理;2. 以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增强抒情效果;3. 以独特的章法表达声情。现在的研究著作中,分析边塞诗人差异的不为少数,但这些论述都有些片面,较为零散。边塞诗人的个性差异在已有的文献中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这些都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3(总 结:概括主题的主要内容,总结主题的情报资料,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和方向,并提出作者的观点、倾向和建议)自上个世纪20年代“边塞诗”的概念被提出起,对边塞诗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关于边塞诗及边塞诗人的学术著作也越来越多。但现在人们大多着手于分析某位诗人风格或鉴赏一些作品,也有部分人研究几位边塞诗人之间的语言风格或思想内容等的共性与差异。总的说来,与成果的数量相比,视角新颖而又立论坚实的论著还不够多。关于边塞诗人群体风格和个性差异的研究少之又少。还有待于努力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开拓。毕 业 论 文 文 献 综 述4参考文献1 李传伟.论岑参的边塞诗J.山东大学,2008,(11).2 孙永兴.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共性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6).3 朱晓燕.王昌龄的边塞诗与盛唐气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1).4 王金香.李益及其边塞诗J.丝绸之路,2009,(14).5 佐虓.岑参边塞诗的艺术魅力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 陈瑛.试论高适岑参边塞诗风的不同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6,(2).7 李海莉.论王昌龄边塞诗的情感内容J.怀化学院学报,2008,(3).8 戴金波.李益边塞诗创作浅论J.云梦学刊,2006,(1).9 应晓琴.唐代边塞诗综论J.华东师范大学,2007.10 王冲.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J.科技咨询导报,2007,(6).11 李军.王昌龄李益边塞诗比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12 刘万苍.岑参与高适边塞诗内容与形式的艺术比照J.科技信息,2009,(6).13 王澧华. 中国古代文学J. 商务印书馆,2007,(8).14 赵红.浅论高适与王昌龄诗的异同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 5).5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注意事项

    本文(文献综述最终成稿.doc)为本站会员(scccc)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