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北师大版.doc

    • 资源ID:11295743       资源大小:2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北师大版.doc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北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王昌龄_,芙蓉向脸两边开。_,闻歌始觉有人来。(1)默写古诗。,芙蓉向脸两边开。,闻歌始觉有人来。(2)解释下列词语。芙蓉:闻:(3)这首诗写的是,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与罗裙一样绿,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2. 课外阅读,回答下列问题。雨后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溅起多高。他喊:“妹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1文中画横线的“泥裤子”指的是( )A.妹妹B.妹妹的裤子C.哥哥D.哥哥的裤子2为什么哥哥摔跤后觉得兴奋和骄傲?( )A.因为哥哥不怕疼。B.因为哥哥是故意摔倒的。C.因为哥哥是为了提醒妹妹小心而摔倒的,同时自己也觉得很有趣。3小妹妹是怎样走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_4读了诗歌后,文中的小朋友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_3. 古诗阅读。_,每逢佳节倍思亲。_,遍插茱萸少一人。1补全古诗2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_,诗句描写的是关于_节的内容,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3请结合诗句内容思考,“少一人”指的是少了_。联系诗句内容发挥想象,后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请写下来。_4节日里都有很多风俗习惯,这首诗中提到的节日风俗是_和_。安石在元日一诗中提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_”。我课外搜集到的节日诗词名句还有_,_。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这首诗的作者是(_)的(_)。妆的意思是:_,丝绦在诗中指的是_,这里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首诗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我们还学过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有_。5. 阅读诗歌童年的水墨画,完成练习。街头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树下黄柏树撑一柄翠绿的大伞,一群白鸽在树荫下跳舞歌唱。阳光从叶缝里悄悄地看,千万只眼睛织成一张光的网,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选自张继楼童年的水墨画)(1)读街头中画线的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这句诗中引号的作用是A引用书中人物的名字。B反语,表示否定的意思。C着重指出的内容。联系上下文可知,这句诗的意思是A阳光也悄悄溜到孩子身边,想和他一起看水浒传中“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故事。B孩子看水浒传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流逝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2)读树下,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我知道了诗中“一柄翠绿的大伞”指,“千万只眼睛”指,“绿色的手掌”指。A绿色的树叶B绿色的树冠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形成了许多圆形的光斑(3)街头这首诗描绘了街头的情景。(4)童年的水墨画通过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6. 课外短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 )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 )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 )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 )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浅浅的 窄窄的 小小的 矮矮的2这首诗把乡愁比做_ _ _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_ _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_。5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7.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折杨柳歌辞子夜四时歌(冬歌)北朝情歌南朝情歌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1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什么内容?答:_2北朝乐府和南朝乐府在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两首诗的风格有何不同?答:_8. 阅读理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本诗的体裁是什么?2.请补充诗句。3.结合诗句解释下列词语:毕竟:别样红: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9. 阅读天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诗中所描写的节日是_节。2此诗写出了游子的_之情。3诗中那一句是千古名句?_。4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请描绘出来。_10. 阅读与感悟。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 )、( )、( )和( ),动态的景物有( )和(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_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_11. 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一日还。两岸猿声,万重山。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被后人誉为。3写出下列字在诗中的正确读音。朝还重4望天门山也是这首诗的作者写的,诗的后两句是:_12.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对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2)片段中哪一句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用横线画出来。(3)片段中第一小节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无处不在、随处可寻的。13. 课外阅读。秋天在歌唱听秋天在歌唱。迷人的旋律划破夏日的惆怅(chu chn),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勤劳的农民,扶着锄头,沉醉在这丰收的乐章。听秋天在歌唱。一年的收获,无限的梦想。在歌声中,播下了浓浓的希望。1联系诗歌,猜一猜“惆怅”的意思。()A.欢乐。B.舒畅。C.伤感;失意。2不符合“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这句话的意思的是()A.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B.秋天来了,所有绿色的东西全都变成了金黄色。C.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稻子金灿灿的。3这首诗歌表现了秋天是一个()的季节。A.多彩B.收获C.快乐4秋天的声音有很多,请你展开想象,描写秋天的一种声音:_14. 课外阅读。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静夜思:疑:举头:(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_。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_。2农历九月九日是_节。“遍插茱萸少一人”,少的这个人是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6 / 6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北师大版.doc)为本站会员(scccc)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