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电子货币与信用货币.doc

    • 资源ID:11452283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子货币与信用货币.doc

    信用货币与电子货币货币的发展 纵观货币的发展历史,货币形态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可以分为: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一)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是兼具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它在执行货币职能时是货币,不执行货币职能时是商品。它作为货币用途时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相等,又称足值货币。在人类历史上,商品货币主要有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两种形态。1、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最原始的形式,与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作为足值货币,它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商品相互交换。从形式上来看,实物货币是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并且是具有普遍接受性、能体现货币价值的实物。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类实物充当货币,同时又具有商品的价值,能够供人们消费。然而实物货币本身存在着难以消除的缺陷:它们或体积笨重,不便携带;或质地不匀,难以分割;或容易腐烂,不易储存;或体积不一,难于比较。它们不是理想的交易媒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货币逐渐退出了货币历史舞台。2、金属货币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凡是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都可以称为金属货币,铜、铁、金、银等都充当过金属货币的材料。各国采用何种金属作为法定货币,往往取决于该国的矿产资源状况、商品交换的规模、人们的习俗等因素。金属货币具备耐久性、轻便性、可分性或可加工性、价值统一或均质性,以及供给的稳定性优势和特征,能更有效的发挥货币的职能。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取过两种形式:一是称量货币,二是铸币。(二)代用货币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劵,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就实质特征而论,其本身价值就是所代替货币的价值,但事实上,代用货币本身价值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其所代表的货币价值。相对于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不仅具有成本低廉、更易于携带和运输、便于节省稀有金银移作他用等优点,而且还能克服金属货币在流通中所产生的问题,即我们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代用货币再演化的结果就是信用货币。(三)信用货币从历史的观点看,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崩溃的直接后果。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各主要经济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于是产生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同代用货币一样,其自身价值也远远低于货币价值,区别在于信用货币不再像代用货币那样,以足值的金属作保证,而是以信用作保证,由政府强制发行,并且是法偿货币,任何人都必须接受。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二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二者缺一不可。目前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用信用货币的形态。信用货币可分为辅币、纸币、存款货币几种主要形式。(四)电子货币伴随着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而出现的电子货币,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货币发展的未来。关于电子货币的定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较有概括(代表)性: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如Intern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或“预付支付机制”。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如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等中用来支付的价值。这种介质亦被称为“电子钱包”,它类似于我们常用的普通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向其追储价值。“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和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它们由二进制数据(位流)和数字签名组成,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电子货币作为一种货币,除了具有货币的一般属性外,与通货相比,还具有一些特殊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电子货币具有多元化的发行主体。电子货币的发行既有中央银行,又有一般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而且后者占了很大比重。(2)电子货币是在线货币。即电子货币的流通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电子货币传输需要专用网络,保管需要存储设备,交换需要有通信手段,保持其安全需要加密和解密用的计算机。如果以上基础设施不完备,电子货币将无法保管、无法流通,以至无法使用。(3)电子货币是虚拟货币。电子货币是在银行电子化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无形货币,是一种没有货币实体的货币。(4)电子货币是信息货币。电子货币实际上是由一组含有用户身份、密码、金额、使用范围等内容的数字构成的特殊信息,以电子信息的形态出现,所以通过使用相应的技术即可以执行货币的某些职能。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银行卡上,第一张银行卡是在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的“中银卡”。1996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电子化)推动组,专门负责制定这一领域的国家战略和计划、有关政策和指导方针等。2002年初,各银行联网通用的“银联卡”出现,以银行卡为代表的电子货币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银行卡发卡量已经达到9.6亿张,跨行交易笔数13.4亿笔,跨行交易金额达到7574亿元;全国联网POS接近70万台,联网ATM达到9万台。

    注意事项

    本文(电子货币与信用货币.doc)为本站会员(scccc)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