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大学生三下乡支教心得.doc

    • 资源ID:1152497       资源大小:3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生三下乡支教心得.doc

    -范文最新推荐- 大学生三下乡支教心得 再次踏上那一辆大巴,再次把行囊置入车厢,再次闻那雨后清新的空气,再望一眼那郁郁苍苍的大山,这一切都好像我们刚来的那一天,唯一不同的是,车窗外多了惜别的学生,我们心里多了一份不舍。短短6天,我们的下乡生活就不完整的结束了。上头教育局的一个停课文件,这一切就嘎然而止,学生们必须停课,而我们唯有提前10天告别这里。那一刻,说实在话,我是难过的。无论人或动物,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要有一段适应的时间。正当我发现自己已经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已经喜欢上那里的学生,冷冰冰的“停课令”就把这一切硬生生的结束了。话说回来,尽管只有6天,但感受仍是深刻的。这6天,让我这个素未为师的师范生第一次体会到做老师的兴奋和乐趣。原来,做老师不容易,备课、开课、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我们班上20多个学生,他们的专业水平都参差不齐,总的来讲基础都不够扎实。第一天的时候,看到他们的情况,心里着急并窃喜着。着急的是他们已是准备高考的三年级学生了,窃喜的是觉得他们这样的水平应该很好教。后来两天的授课,我发觉自己最初的想法错了。有些同学基础较差的,很难理解什么理论上的东西,也不是看示范就能解决的。身为美术老师,不仅仅自己要会画,还要会把自己会画变成学生会画。真所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的定义一个老师的课好或不好。那里的学生虽然基础比不上城里的学生扎实,但他们脸上流露出来的真诚和朴实,令我为之感动。一天下来的课程,尽管会很累很乏味,但我都把这些藏起来,用最大的耐心和微笑来面对他们。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似乎在讲述着曾经那个未经世事、渴望踏进大学门槛的我。在我们感受做老师的滋味的同时,团队的精神也是一直围绕我们身边的。大家一起吃饭,简单的农家菜也能让我们尽兴;三个人同挤一张“大床”,也觉得无所谓;在没有电脑辐射、没有风扇的宿舍里,一个西瓜,也能让大家有胜于过年的开心和兴奋。教学上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商讨解决。我喜欢这种团结。我从未后悔加入这个团队,它让我体验到无限快乐。让我这个还是学生身份的“老师”领略更多,很多事,仍需我们不断地去探究,去体会     我们xx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年产原煤达500万吨,过去经济一度辉煌,获得过全省经济十强县,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关井压产,煤炭产业锐减,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县下岗职工增加,党政机关欠发工资,工会经费收缴艰难,直接影响了工会生存与发展,为摆脱困境,发挥好工会组织作用,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总工会的帮助指导下,依托资源优势,创办职工扶贫基地,积极发展工会实业,收到了明显效果。到目前为止,共创办养殖基地一个,种植基地一个,工会实业二个,共安置下岗职工50多人,分流机关干部3人,年创产值50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为保证全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增强创办工会劳福事业的自觉性    几年来,由于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受资金困扰,企业生产不景气,一些职工下岗,特困职工生活出现了困难,给职工队伍的稳定带来了影响。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我们工会组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使下岗职工重新得到安置,使特困职工脱贫致富,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如何为县域经济走出困境做出贡献,如何解决工会自身生存与发展,工会应该怎么办,是等,是靠,还是一推了之,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到外地考察,到困难职工家中走访,到市场经济中寻找答案。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萌发了创办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扶贫基地的设想。起初我们一班人了有种种顾虑,归纳起来是三怕:一怕项目选不准,掉进去;二怕没能人干不成;三怕有人说工会不务正业。面对这些顾虑我们县总工会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关于工会兴办劳福事业的有关文件精神和上级工会提出的工作重点,分析研究了自身能力,大家认为工会组织要想生存发展下去,要想有所作为,要想在职工出现困难的时候帮他们一把,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传统观念,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把发展经济作为工会扶贫的突破口,走出一条自我解困,自我强壮,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在此基础上,县总工会研究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大力兴办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扶贫基地,增强工会自身的经济实力,为企业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再就业创造条件。在特困职工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做一点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对兴办扶贫基地,县总工会是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的:    1、工会举办劳福事业是履行维护职能的需要。维护职能是工会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工会兴办扶贫基地,可以安置一部分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就业,这样即减轻了企业负担,又对职工群众有利,是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    2、工会兴办劳福事业是推进“送温暖”工程,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年来,由于部分企业生产不景气,不能保证正常开资,致使一些职工生活困难,部分职工很有意见。他们有的集体上访,有的滋意,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的扶贫基地办好了,可以为特困职工脱贫创造条件,从而为企业和社会缓解一些矛盾,提高党和政府的声誉,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3、工会兴办劳福事业,是壮大自己,增强经济实力的需要。工会要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说到底需要有经济实力,没有经济实力,腰杆就不硬,办实事就兑现不了。实践证明单靠工会自身能力是无法帮助困难职工的,如果工会扶贫基地办得好,经济实力就雄厚,就可以更好地为特困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才能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认识提高后,增强了我们创办扶贫基地的自觉性,几年来县总工会始终把这项工作当成大事来抓并且收到了实效。    二、加大扶贫基地建设力度,使扶贫基地健康发展    为了做好扶贫基地的建设力度,首先,我们成立了以主席为组长的县总工会扶贫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责成一名副主席亲自抓基地建设,生活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上下三级管理体制。其次,选准项目,经过考察,我们选择了风险相对较小,有发展前途的养猪项目,创办了养猪扶贫基地,在资金上我们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争取市总工会借贷4万元,结余经费拿出一部分,向职工干部集资共筹集9万元,在鸡东镇沿河村购买废旧校址4,000平方米,房屋300平方米,改造成了生产肥猪300头的养猪常养殖扶贫基地生产商品猪每年向市民提供优质生猪200头,每年春节由政府出资为困难职工提供扶贫救济猪肉2万余斤,安置下岗职工12人,基地资产由开始时的9万元,已增加到今天的20多万元,年实现产值20多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现有存栏种猪12头,基本实现了自繁自养的良性循环。为扩大扶贫基地建设项目,我们在综合乡承包土地500亩,种黄豆220亩,种白瓜子270亩,西瓜10亩,打木耳椴13,000椴,新开养鱼池2,000平方米。年实现产值30万元,实现利润4万元。为了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就业技能问题,我们购置了10台电脑开办了下岗职工技术培训班,每年培训下岗职工200多人,使大批下岗职工通过培训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为解决工人文化宫开资,我们将文化宫一楼全部改为门市房对外出租,每年收租金8万元,基本解决了文化宫职工生活问题。今年我们还用扶贫基地实现的利润扶持了10多名职工养猪、养狗、种地,种果树,创出了一条下岗职工自立自强、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三、在兴办劳福事业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在兴办劳福事业扶贫基地建设上要主动取得领导的支持,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在兴办扶贫基地过程中,我们也曾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阻力,但都没有动摇我们的信心,我们在兴办扶贫基地的过程中经常向县委和市总请示汇报,取得了县委和市总重视和支持,县委和市总在我们遇到困难和阻力的积极帮助,排扰解难,县委领导多次听取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经常亲临现场指导。在创办养猪扶贫基地初期急需资金,市总帮助解决贷款。正是由于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基地才越办越好。    2、在兴办劳福事业扶贫基地的建设上选好领办人,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基地能否办好关键是选好领办人,俗话说选好一个人,能办好一个事业。只要能干事,外行也能变内行。工会干部多年来都是从事机关工作,很少涉及经营领域,更没有懂养殖、种植和经商的专门人才,因此在机关选这样一些人非常不容易,但哪个人又不是生来就会的,我们经过多方考察,个别谈心,在县总机关选出了副科级宣教部长崔明世同志创办养猪基地,选出原办公室主任方正同志创办种植基地,选出原民管部副部长徐威同志创办职工培训中心。这些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很快成为所分担工作的行家里手。在他们创办基地遇到困难时,我们领导及时帮助解决,做到急事急办,从不拖延。在基地建设中,遇到缺少劳动力时,县总工会组织机关干部到基地参加义务劳动,帮助盖饲料仓库,打晒台,砌猪舍,每人累计为基地献工达100多天,共节约费用3万多元。这一做法为基地建设节省了资金,又使我们工会机关干部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经济大潮中有了用武之地。    3、在兴办劳福事业扶贫基地建设上要加强管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现规模经营。我们在扶贫基地创办初就在工会财务部开户立帐,加强财务管理,用实际经营的效益来检查指导各基地的发展建设情况,以市场经济规律来指导基地的生产,这是搞好基地长远发展的关键。例如今年年初生猪价格下滑,仔猪价格上涨,经测算,我们及时做出了停止购买仔猪,立即购种猪的决定。使养猪基地避免了亏本的危险,购进种猪,实现了自繁自养的良性循环,为下一步扩大规模,搞产业化经营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地。    4、在抓劳福事业扶贫基地建设上与工会业务工作两不误,我们在抓扶贫基地建设同时,更不能放松对工会正常工作的领导,今年突出抓好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到目前已在新建企业建工会达103家,吸纳工会会员3,500人,使工会队伍不断扩大。    几年来,我们在兴办劳福事业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基地经营管理,在扶贫基地建设上走好种、养、加、销一条龙的具有特色新路子,再奋斗二三年,使劳福事业扶贫基地年实现产值达200万元,利润达到20万元。使工会劳福事业扶贫基地这个球越滚越大,越办越好。     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汇报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是生态县建设的原动力。因此,在创建生态县的过程中,我们着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创建生态县营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环境氛围。1、决策管理与体制文化建设一是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全县社会和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编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明确提出生态建设的目标和措施,经县人大审议后颁布实施。同时,为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建设,打造生态XX的工作意见,并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二是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重大环境决策听证会制度,向社会公众实事求是地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三是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网址,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对有关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和相关渠道进行通报、宣传和教育。二、素质教育与认知文化建设一是在决策层中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教育。我们通过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列入环保内容、在各种党训班和干训班中开设环保课程、结合环境日和科普宣传周等重大节日举办环保讲座等形式,着力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二是在中小学生中加强环境渗透教育。我们将环境教育列入了全县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并定购了统编教材。同时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目前,我县已建成3所省级绿色学校、11所市级绿色学校、30所县级绿色学校,其中8所在城区,36所在乡镇。三是在社会公众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橱窗、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开辟环保专栏,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科学知识,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典型人和事,倡导环保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公众环境道德水准。三、环境伦理与心态文化建设一是以开展评选“绿色家庭”“环保卫士”等活动为载体,以城区市民学校、乡镇人口学校为主课堂,充分发挥环保宣教专业队伍和环保支援者队伍的作用,大力进行家庭环境伦理教育,加强环境道德和个人修养建设,努力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貌。二是以创建“环境友好企业”活动为突破口,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以及实施循环经济等方式,努力建立企业与环境的友好关系,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目前,我县已有4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5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2家企业分别实施了工业循环经济和农业循环经济试点。三是以建设“绿色社区”和“生态村”为着力点,编写了“绿色社区”和“生态村”建设指导手册,下发了建设标准,制定了环保公约,大力倡导简朴和谐的消费观念和循环再生的消费行为,积极动员广大市民和农民广泛参与生态建设,共建绿色美好家园。目前,我们已建成了2个“绿色社区”,12个省级“生态村”,32个市级“生态村”。 9 / 10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生三下乡支教心得.doc)为本站会员(音乐台)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