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11949932       资源大小:253.4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成都七中髙2021届高三上期入学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并用2B铅笔把准考证号对应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区域内。第I卷 选择题(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物体和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B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C加速度越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越大D第5秒末到第7秒初经历了2秒2关于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B轻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的方向C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的性质决定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所受的作用力一定是共点力3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对任何情况均适用C力的单位是牛顿,该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4一质点从开始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和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直向x轴正方向运动B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质点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D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为lm5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侧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墙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减小C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DA与地面之间的压力减小6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个木箱,木箱内有质量分别为和的两物体PQ,用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相连,。现剪断下端的细绳,在P下落但还没有到达箱底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与未剪断前的示数相比将( )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7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速率之比为4:3:2B前1秒、前2秒、前3秒的位移之比为7:12:15C前1秒、前2秒、前3秒的平均速度之比为7:5:3D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9:5:18如图所示,三根轻绳系于竖直杆上的同一点O,其中OA和OB等长且夹角为60,竖直杆与平面AOB所成的角为60,若轻绳OAOB的拉力均为20N,要使杆受到绳子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水平轻绳OC的拉力大小为( )A10NB20NC30ND9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沿着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速率的平方随位移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小B在位置甲、乙两车相遇C在到达位置前,乙车一直在甲车的前方D从至到达位置,乙车所用时间小于甲车所用时间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ABBC两部分组成,且,物块P(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为A点滑上桌面,最后恰好停在C点,已知物块经过AB与BC两部分的时间之比为1:5,则物体P与桌面上ABBC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物块P在ABBC上所做的运动均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A25:1B15:1C5:1D1:5二、多项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不选或选错得0分,满分16分)11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采用了放大法B伽利略运用理想实验法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12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力、的大小一定(),夹角是变化的,合力F为在角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变化情况为( )AF的大小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BF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CF的方向与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DF的方向与的夹角一直增大13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和谐号动车组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运行中各动车的输出功率相同,动车组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的重力成正比。某列动车组由9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4、7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该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第1、2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为零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第3、4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为零C不管是匀速还是加速运动,第4、5节车厢间与8、9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是2:1D不管是匀速还是加速运动,第1、2节车厢间与8、9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是8:114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A、B的质量都为0.5m,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一直缓慢向右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B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C整个过程中,C的位移大小为DA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第II卷 非选择题(54分)三、实验题(共两题,每题8分,共16分)15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_N(当地重力加速度)。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如图3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_。 图1图2图316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黄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吋,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N,测出所对应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F/N00.501.001.502.002.50/cm10.9712.0213.0013.9815.05找出中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橡皮筋拉力记为。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故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OB段的拉力记为。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所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Fl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得_cm。乙甲丁(2)测得,则的大小为_N(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丁中作出和的合力F的图示。四、计算题(共4题,共38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7(8分)如图所示,质量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的小球相连。今用与水平方向成角斜向右上的力,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18(8分)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57m处时,B车速度为,且正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后两车相遇。问(1)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这是它们的第一次相遇吗?简要说明理由。19(10分)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向右恒力作用于质量为的滑块,使之由A点从静止开始沿倾角为、动摩擦因数的足够长的斜面向上运动位移后撤去恒力F求:(g取)(1)滑块向上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向上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向下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各自的大小。(2)滑块返回出发点A时的速度大小。(结果可保留根号)20(12分)如图,滑块A的质量为,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右端,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木板的质量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某吋刻AB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它们最终静止吋,A仍然在木板的上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1)木板第一次减速为零所用的时间。(2)从出发到最终静止,木板的对地位移(结果用完全准确的小数表示)。成都七中高2021届高三上期入学考试物理答案1A2C3D4C5B6A7B8C9D10B11AD12AC13BC14BD1525.850.98弹簧的原长弹簧自身存在重力16(1)如解析图所示10.00(9.9010.10均可)(2)1.80(1.701.90均可)(3)如解析图所示17(1)(4分)(2)(4分)18(1)9s(6分)(2)不是。解法一:此时,是B追上A;说明此前A曾经追上过B(2分)解法二:A追上一直加速的B,用时,说明此前A曾经追上过B19(1),(6分)(2)(4分)20(1)2s(3分)(2)7.968m(8分),向右(1分)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成都七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pis)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