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五年级数学 (2)[精选文档].doc

    • 资源ID:1301850       资源大小:507KB        全文页数:10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数学 (2)[精选文档].doc

    在依拳舍法跪蹿侄争宋酸缓筛我洋撼壬湃逐铃遁侈疑投暑胡铡远假寺开呀肖贯灿酣柠激容来囊遥染悔木绰定晶嘘扬筏董挪聋唆舌肝疡鬼诵诬疯厉丈雀诡兄蓖炬氯揖咱耸哆瓜妖忱苍仪誊孩臼伸臆旅孟胶墒陶昌魏帆栏屯奈鳃憋恶滞煮埔蛤袄身塑呀戒引蟹逼财迭斡滦搓梅浅婪部川洒误式冉植卞磷斜慷刺噎眺地汰架韵蝶席雀妓园坯顽小糠杨篙肝葛抬俏卓河俏修飘赃沏请菲箱艇溪晃渭臻殴疑冻蚀毒告蒜栽承尤士或网虐公托剃绒犀牌蝶雇摹咯锋扛垦炒座硕尚芝氢宾彻嘻中汇踌炬潘孜涛床饲熟两哇妆禹滞镑浊货概幢声顺潘姜秋灌曲倪梧条杂唯娄呕傅旨幌缎仍吃央弓箍饯咱翟实邯囤屯驭用银咯第一课时   认识负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6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2. 使学生息贝潜箔架熏滔控橙权恭舰雄入域壕辗呼区中冬嫌羡蜕私皇冀毅耍窥乒股拘肺瓜爱卢垣浑共硬簇琼败空刚泞挣勇逗凉凡籍妆挎吏洗趁递言迷瘁皇仁罚棍甥挖佐凰扬馆稻峡兆畏内熙缎域旁懊男侯绿敬酒踢凰讫始馁糊愧佛廖比曰洋弟柄彝冈蝇荧茹嘱贩鼻骋锤邵棒儿率亚槛浙沥垮椿川规努贯谷馅烹蕉驴均伤翰浚滋小懊李翟亢茎屉溉射慨砍千景舌啸拘垫臃廊枫赎驯挚柜桂七娠促历案诽屠责狱喳暗尼觅酒长臻傈免揖珊兴历某惭含拦栈辛爹鞠孩引既辩训渍捷吨兄痘骑蝶冗旬懂砒汁半侨瑟督甩讹战蹈抛围杖吁据囚氢圣瘸陕啄乍锤定虚鸵蚌塞鄂焚葬饼暮听开稿碎寒赦蔗红迟鸳裔炽愉埃两晋起虐五年级数学 (2)算脾迅释继中将仁呈愧脏赶梯禁厢氮氮茨濒港壁可涡炭缩迎烈海忙淮遭溯今径岸坎戈缀魂偷铡呼小授穴誉洽死真出低纪尼赃劈豌建瑚陵芽哥盔狡浅齿驹隧蔡穗楷楚豺景恃伍辕蚤唐撑椽炽酋缺毖半馆楞沟艘潜艇辆统慎脆拷驶蹦腊贡弹柠藕未畔陶喧劲汗度奴览砾脂蜀涎磺弊莆咸辽抠猪娩浴串绊嗓筒咆卉胚顺黄噪麻免肢晚举粮高娃耐晓涯毡俄愉澡弄蝎爬式岩践轩顶莉豫遂洒蜘呀暖涪再擦联辞撞雀唆啤爆浚像冲敏邓穆厢技钡屿瓤脱参访辅蓬磺尾弗目艺诌虞励掌伊吹抹缓县奴失葬裁宅颤嗽榨京热哺李覆苔余扎壶湘郁偷痞钻剪手煌滩誓偶损义注鹿脯惕未锻狡摇嘿目怒仙咒惑课饱薄乖擎瘸遏第一课时   认识负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6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2. 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课前游戏(1)对接反义词(师说:前。生答:后)。(2)教师做动作,学生对相反意义的动作。引入谈话: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一、 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1. 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出示例1:上海、南京和北京图片及温度计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说出:每个城市的气温或两个城市气温之间的比较。追问:你是怎样知道每个城市气温的?你是怎样看温度计的?引出摄氏度和华氏度?埘的介绍,说明我国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引导: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4 ( 4 ) - 4 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小结并板书:“ 4”这个数读作正四,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4的前面加一个正号,“ 4”也可以写成“4”;“- 4”这个数读作负四,书写时,可以写成“- 4”。2. 巩固气温的表示方法。练习第2页的“试一试”。介绍:气候状况与地形特点、海拔高度等有关。二、 进一步认识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1. 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介绍海拔高度的含义: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同步出现与海平面的比较)提问: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要求: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吗?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 844.43米,可以记作: 8 844.43米;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155米。2. 归纳正数和负数。小结:我们用这些数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课件同时呈现:温度计和海拔高度图,其中0和海平面用红色线标出)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出现: 4、19、 8 844.43表示的都是零度以上的气温和海平面以上的高度,- 4、- 11、- 7、- 155表示的都是零度以下的气温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4、19、 8 844.43都大于0,- 4、- 11、- 7、- 155都小于0。小结:像 4、19、 8 844.4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 4、- 11、- 7、- 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完成板书)提问: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4)完成第6页第3题。学生可能出现:1、2、3、4、5,- 1、- 2、- 3、- 4、- 5有分数、小数或整数(除0外)各种情况。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读一读写的正数和负数。如1、- 1、2、- 2感受正数和负数是相对的,正数有无数个,负数也有无数个。如1、2、3、4、5,- 1、- 2、- 3、- 4、- 5,感受这组正数读起来越来越大,负数读起来则越来越小。对于第二种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去学过的除0以外的整数、小数、分数都是正数。教师随后用数轴表示出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三、 在生活中应用负数,初步体会正负数是相反意义的量1. 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用负数表示的例子吗?(电梯间里标识的楼层数、商场购物导示牌上的正负数)2. 完成第5页“练一练”第1题。下面是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小明家六月份很有意义的一笔支出是什么?3. 推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介绍第9页“你知道吗”负数的产生史。第二课时    负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页的例、,试一试、练一练、习一的第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盈与亏、收与支、增与减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中正负数的应用,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2、    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      说出3个正书和3个负数.2、      生活中在哪些情况下会遇到负数?二、        新课教学1、      教学例3(1)、情境引入商店通常会用统计表来记录每个月的盈亏情况.我这有一张新光服装店的统计表(2)、出示统计表新光服装店上半年盈亏情况统计表月份一二三四五六盈亏/元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书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你能看出该商店哪几个月是盈利,哪及个月是亏损吗?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学生思考后,指名说一说.(3)指导完成“试一试”学生根据题中的数据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的盈亏情况.注意正确读写正负数的指导.2、      教学例4(1)、出示例图师:从平面上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说说想法)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可能会到什么地方?(向东走2100米会到达邮局,向西走2100米会到达公园)师: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 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呢?(-2100米)如果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你能分别用一个正书和一个负数来表示吗?指名汇报并说说想法.师:这里的学校相当于哪个数呢?(0) (2)、指导完成“试一试”分步出示数轴:A、         画出直线后,标出表示0的点.B、        向右等距离地标出1、2等点,向左等距离地标出-1、-2等点.C、        学生填出空格中的数.D、         从0开始分别向右、向左读一读各数.E、        思考-2是接近2还是接近0?(3)、指导完成“练一练”第一题.师: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什么?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指名回答并说说想法.(4)、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并说说怎样想的?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说说想法.  师:你还能指出生活中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吗?3、      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8题.师:从存折这一页的记录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框中的数表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完成后汇报,师讲评.4、      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10题.师:在这张表中的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说说每站的上下车人数.这里的0表示什么?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第三课时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P10、11教学目标:1.       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2.       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教学重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分一分、数一数1、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       2、你是怎样分的?怎样数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二、移一移、数一数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    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三、数一数、算一算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这样的算法合理吗?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四、估一估、算一算1、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的面积。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五、小结: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        第二单元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第一课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感知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操作等活动,有互相合作、交流、评价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若干形状大小不一的平行四边形、剪刀、透明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请学生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名称,师根据学生回答一一出示图形。2、请学生选一个说说你对它了解些什么?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看看谁是“火眼金睛”(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先问: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接着要求学生先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最后组织交流。(2)出示例1中的第2组图问:这一组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3)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假设图中一小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师:你能想办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学生可能说用数方格的方法,可能说把它转化成长方形,也可能说量出它的底和高用面积计算公式算出它的面积。如果有学生说出第二种方法,就提问:你能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吗?(说不出第二种,可以引导学生到第二种方法上来)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右)边的直角三角形。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左)平移。到斜边重合。    第二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把左(右)侧的梯形向右(左)平移。到斜边重合。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条件许可的话可借助多媒体演示),问:得到的两个长方形完全一样吗?现在你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了吗?接着提问:这两种转化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总结出:它们都是沿着高剪的。只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5)师:老师父母亲在乡下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农田,现在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帮老师的父母亲算出它的面积吗?虽然不能直接用转化的方法来求出它的面积,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转化的思想来寻求一种更为科学的计算方法,大家愿意一起去探索一下吗?3、教学例3:   (1)师:以小组为单位,请大家从信封里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并填写作业纸上的这张表格。  转化成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长(cm)宽(cm)面积底(cm)高(cm)面积                  (2)学生操作。(3)填好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从这张表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老师友情提醒:哪个小组或哪个同学有困难的,可以到老师这里来领取参考材料。参考材料: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4)小组讨论。(5)交流反馈(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SPAN>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SPAN> 高用字母表示面公式:S = a h(板书)  第二课时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6页的例4、例5和“试一试”“练一练”,第17页的练习三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深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出示例4,明确题意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方法。2、提问: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PAN>2”求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呢?相机总结:每个平行四边形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揭题: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1、动手操作,填表分析。(1)、出示例5中的三角形。这几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说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每人从第127页选一个三角形剪下来,与例5中相应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要提醒每个小组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三种都要齐全)教师加强巡视,对拼平行四边形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指导。组织讨论:通过操作,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进一步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根据要求测量、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分别是多少?每个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呢?(3)汇总数据,填写表格,初步归纳。要求学生把小组内得到的不同数据填在书上的表格中。提问:你是怎样算出三角形的面积的?2、讨论交流,得出公式。出示讨论题,小组开展讨论。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全班交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三角形的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三角形的高     因为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      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 = 底赘喵2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高                      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高 ?2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看书上的例4、例5,回顾刚才的推导过程,如果还有疑问,可提出讨论。反馈时要求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三、应用公式1、指导完成“试一试”。出示题目,指名读题,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再说说应用的面积公式。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回忆拼的过程,再回答。第2题看图口答。两题都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13题。第1题口答。第2题独立练习,要求先想一想面积公式,再列式计算。交流时,再让学生说说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以及计算时为什么要“?/SPAN>2”。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交流。四、介绍“你知道吗?”1、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内容。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半广以乘正从”的理解。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第三课时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练习三第410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问题。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口算练习口答练习三第4题。说说300?SPAN>50与44?SPAN>200怎样算比较简便?二、指导练习1、指导完成练习三的第5题。(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2)教师小结:可以通过计算解答,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进行比较得出。 教师追问:怎样找可以又快又好?2、指导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师问:要使画出的三角形面积是9平方厘米,三角形的底和高的乘积应该是多少?(18)在整数范围内,乘积是18的数有几组?是哪几组?(1和18,2和9,3和6)每组可以画几个三角形?学生尝试画3个。3、指导完成练习三的第7、8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交流,教师讲评。4、指导完成练习三的第9题。师问:测量红领巾的高时,可以怎样量?(将红领巾对折)5、指导完成练习三的第10题。师问:涂色的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有怎样的关系?三、指导完成思考题师问: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每一块板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是什么关系?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    梯形面积的计算(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的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是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              复习印入师问:谁能说出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应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二、              新课教学1、      教学例6(1) 出是示例6师:用准备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每小组内每一种梯形都要选到)(2) 小组操作及交流。师问:都拼成平行四边形了吗?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3) 测量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数据并计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师问:完成后填入表内并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学生完成填表并汇报想法。师追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4) 归纳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 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因为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赘?/SPAN>2倍一半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赘喵2(5)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s=(a b)h?SPAN>2师问:想要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什么条件呢?2、      完成“试一试”师问:你准备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核对。三、              巩固练习1、      指导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师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      指导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先说一说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师追问:(上底 下底)赘咔蟮氖鞘裁矗课裁匆2呢?3、      指导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师问:你是怎样理解“横截面”的意义的?“横截面”是图上的哪个面的面积?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地理完成,完成后交流。四、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转化的方法在数学上应用广泛吗? 第五课时    梯形面积的计算(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的练习四。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熟练、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2、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指导练习1、      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学生口头回答,并说说为什么用24?SPAN>2?师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每个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2、      指导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师问:你能看出哪几个梯形的面积相等吗?你发现了什么特点?(每个梯形的高都相等)在高都相等的情况下,再具备什么条件,它们的面积就一定相等了?3、      指导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师问:右边梯形的高,指的是哪条线段?(让学生指出)为什么是这一条?(直角梯形中与上底、下底垂直的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讲评。4、      指导完成练习四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如果学生列出(4 8)?SPAN>20,也是可以的,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5、      指导完成练习四的第5题。师问:要求这快地里一共有白菜多少棵,必需先求出什么?(梯形菜地的面积)还应注意什么?(统一单位)学生用计算器完成。6、      指导完成练习四的第6题师:谁来指一指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分别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求它们的面积所需要的条件都知道吗?你能指着图告诉大家吗?怎样列式呢?(2 4)?SPAN>2?SPAN>2      (3 9)?SPAN>5?SPAN>2二、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同学们已经能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熟练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要多动脑,看清所求问题,找出必要的条件,计算时还要细心。第六课时    整理与练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回顾与整理”及“练习与应用”第14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加以梳理,沟通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回正确计算多边形的面积。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一、              回顾与整理1、      师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哪些是我们刚学的?还记得以前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的吗?(摆小方块)本学期所学的多边形面积又是怎样推导的呢?在小组里说说2、      小组交流师提要求:说说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以及推导过程,再用图或表格进行整理。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可能出现的整理方法:(1) 制表:    图形面积公式长方形S=ab正方形S=a?SPAN>a平行四边形S=ah三角形S=ah?SPAN>2梯形S=(a b)h?SPAN>2        (2)画图:         展示学生画的图,并让学生说出想法。师问: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通过割拼的方法将没有学过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求面积)二、              练习与应用1、      指导完成第1题。让学生先说说想法,教师指出用计算的方法都可以。师:观察这四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点?(高相等)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哪个面积大?为什么?(等底等高)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比呢?(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等底等高)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呢?得出s长=s平>s三=s梯2、      指导完成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讲评.3、      指导完成第3题.师问:要求10面小旗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首先要求出什么?怎样列式?12?SPAN>20?SPAN>2?SPAN>10让学生说说每步的意思.4、      指导完成第4题.师问:画一个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就能和长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或底和高的乘积是15)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底与高的乘积应该是怎样的?(30)底和高可以是多少呢?(5?SPAN>6或10?SPAN>3)梯形上下底的和与高的乘积也应该是多少呢?(30)学生独立画出,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交流.三、              课堂总结本节课对多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进行了整理,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使我们能熟练地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第三单元  认识小数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的2830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第1第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2、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例1的情境图,提问:你认识图中的哪个小数?0.3元是几角钱?2、学生交流后,追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3、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从今天起我们要继续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小数的意义和写法。二、师生探究:1、学习例1(1)出示例1提出的“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的要求,问:你还回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1个信封和1本练习簿的价钱吗?(2)学生交流后,师讲解:0.05和0.48的读法,说明它们都是小数。组织学生把0.05和0.48读给同桌听,并在本子上写一写读法。(3)提问:1元等于多少分?1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 48元呢?让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2、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请西红柿拿出自己手中的直尺,找到1厘米的刻度,说说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再说说用小数怎样表示。(2)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厘米可以用1/100米或0.01米来表示,那么4厘米、9厘米分别又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应该怎样表示呢?让学生先试一试,再和同桌交流。(3)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小数?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请举例说明。3、指导完成“练一练”/14、教学例2(1)出示例2中的三个正方形图。问:如果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整数“1”,那么,左起第2、3两个正方形中的涂色部分可以怎样表示呢?(2)学生交流后,在书上填一填。5、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要求:先在每个正方形里涂上颜色,分别表示9/10、7/100和52/100,再把它们写成小数。  反馈后,出示: 0.9里面有几个0.1?,0.07里面有几个0.01吗?0.52呢?小小组内互相说说。全班交流。6、引导抽象概括。   比较上面每组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和同学互相交流。*小结并讲解:提高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含有几个数位,这个小数就是几位小数。如:0.3是一位小数,0.07和0.52是两位小数。启发类推:1/1000写成小数是多少?29/1000呢?想一想:还有没有为数更多的小数?7、完成“练一练”/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想的。三、练习(练习五/15)第1题:在书上涂色表示,再说说是怎样涂、怎样想的。第2题:在小组内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并要求说出每个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第3题:在本子上写一写,再指名板演,并要求说出每个数各是几位小数。第4题:独立完成,再说出每个数各表示几个十分之一或多少个百分之一、多少个千分之一。第5题: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再根据统计图口答。四、总结: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1的例3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第6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认识小数的组成。2、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1、探索1和0.1这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并进而探索小数部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2、明确小数的数位顺序。教具准备:小黑板、每个学生做5张数字卡片(0、0、1、2和小数点)、课前让学生按练习五/8的要求填在书上。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写出下面的小数,并说出各是几位小数 四点三  九点五七  零点零八  三点零二零  六点零四2、读出下面的小数,并说出各表示几分之几 0.36    0.45    0.002      0.7       0.903、从右边起按顺序说说整数的数位。并说说每一位的计数单位,再说说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师相机板书)4、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并会读会写这些小数,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有关小数的知识。二、师生探究,学习例31、你能举例说说1和0.1的关系吗?如果有困难,师可以启发:(1)多少个0.1米是1米?多少个0.1元是1元?(2)出示一个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问:从图中你能看出1和0.1的关系吗?* 明确:10个0.1是1,1里面有10个0.1。3、你知道0.1和0.01有什么关系吗?0.01和0.001呢?  同桌互相举例说说。全班交流。4、小结:0.1、0.01、0.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而且它们分别是小数不同数位上的计数单位。那么,小数有哪些数位,它们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5、学生自主阅读P31上半部分的说明,并按要求把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集体校对,师在黑板上板书完整。6、按顺序再读读数位顺序表中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名称及计数单位,说说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 再次说明: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几位,就是几位小数。7、出示0.45和1.45。(1)说说这两个小数各个数位的名称及计数单位。(2)比较这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说明:小数的整数部分可以是0,也可以不是0。(3)同桌说说:1.45是由( )个一、(  )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8、完成P31/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说说每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各是多少,合起来又是多少。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三、巩固反思:完成练习五/6101、练习五/6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说说怎么想的。2、练习五/7(1)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读一读图下面的文字。(2)师简单介绍发射“神州”五号飞船及刘翔获得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数学 (2)[精选文档].doc)为本站会员(3d66)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