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第一节 地球的运动 .doc

    • 资源ID:13021411       资源大小:60.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节 地球的运动 .doc

    第一节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1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自转、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3.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用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 教学准备: 大地球仪1个,昼夜形成演示仪,手电筒1个,地球公转运行仪,皮球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自然现象,可能没有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如: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因为地球的自转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大家知道这些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那么地球是怎样实行自转运动的?自转运动又是怎样产生白天、黑夜的我们这儿准备有手电筒和地球仪,你能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吗你能通过演示来解释这些现象吗? 让位学生人,合作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有人拿手电筒,有人转动地球仪,有人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旋转地球仪时的方向,演示完毕后,小组讨论下面这几个问题: ·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现象?(因为地球的自转) · 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自转方向和日出日落相反是自西向东) · 日出日落产生了什么现象?(白天黑夜)学生回答完毕后,请学生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 · 昼夜的产生仅仅因为地球在自转吗? 若问题4学生回答不出来,可用一较大的透明的地球仪实行演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还因为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并作进一步的解释: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所以,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各地昼夜也就持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再请学生动手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思考下列问题: · 指出昼半球、夜半球的范围。当中国是白天时,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处在白天的有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处在黑夜的有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 · 将地球仪转动180°,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中国处在黑夜,美国处在白天。) · 地球上某地经历一次白天和黑夜大约多长时间?(24个小时左右,即一天。) · 从南极和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从北极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俯视为顺时针。) 小结:(边小结边板书)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 出示地球自转歌诀,学生朗读: 地球向东绕轴转,旋转一周为一天, 背着太阳为黑夜,朝着太阳为白天, 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要早见。 承转:大家都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你能想像出同时实行的这两种运动吗?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 现在我给大家演示这两种运动,请大家边观察边思。考下列问题: · 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什么? · 运动的方向怎么样? · 公转一周的时间有多长? 学生总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课堂小结:由学生填写下表实行总结: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绕转轴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   布置作业:课外实践:动动手,测量竿影的长度和方向。 · 首先,在学校空旷平坦的空地上垂直插立一根竿子,然后,在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早晨、中午和下午,观察和测量这根竿子的影子,并且填写下表: 次数 观察时间 竿影长度 竿影方向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根据记录表,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早上,竿影在 边,中午,竿影在 边, 下午,竿影在 边。 时,竿影最短。 · 请你想一想,这个观察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第一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天(约24小时) (3)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2、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年(3)公转的轨道是椭圆(4)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5)地球公转示意图:第一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留了一个问题,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本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我们继续用地球运行仪来演示地球的公转,在演示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椭圆形) · 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斜着) · 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没有) · 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哪里?最南呢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两次) 注意:演示时速度不要太快,若运行一周学生还没有看清楚的话,可以反复一次。 学生回答后,以板图的方式进一步做具体的解释:地球在公转时,是斜着身子的。它斜着身子,是因为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个夹角,这个夹角是665°。正是因为这个夹角的存在,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最北到达北回归线,最南到达南回归线,这也是南、北回归线得名的原因。 试想,假如地球不是斜着身子,而是直着身子,也就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是90°,那太阳直射点还会移动吗? 为使问题更简单明了,将地球运行仪的地球仪取下来,换上一个皮球来演示。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会移动,始终在赤道上。 太阳直射点始终在亦道上,那么南北半球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热量会有变化吗?(没有)没有热量的变化,会不会有气温的变化?(不会。) 地球在一年中没有气温的变化,会不会有季节的变化?(不会。)由此看来,正是因为地球斜着身子公转,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才会使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热量不同,才会有寒暑往来,于是就产生了四季。 这就解释了我们上节课留下的疑问。 关于四季的产生,我们结合教材图D“地球公转示意图”来详细具体地解释一下。 ·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大约是6月22日前后,请大家想,这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是否是一年中最多的? 讲述: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也就是昼长夜短,并且越向北去,白昼时间越长,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长到24小时都是白天,这就是极昼现象。这一天我们把它叫做夏至日。同时把夏至日前后的6、了、8三个月,规定为北半球的夏季。 这一天,南半球的情况完全相反。 ·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也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昼夜长短情况与夏至日完全相反。习惯上,规定12、1、2为冬季。 · 当太阳直射点两次在赤道上时,分别在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与南半球相等,昼夜长短也相等,即昼夜平分,因此把这两个节气分别叫做春分和秋分。人们习惯上规定3、4、5月为春季,6、7、8月为秋季。 学生就刚才的解释填表,进行总结并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 日期 阳光直射的地点 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为进一步巩固知识,请学生用实际感受来验证所学。 提问:我们当地一年当中,白昼时间一样长吗?如何变化?(不一样。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节 地球的运动 .doc)为本站会员(scccc)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