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下道德与法律教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名师优秀教案.doc

    • 资源ID:1367752       资源大小:342KB        全文页数:20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下道德与法律教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名师优秀教案.doc

    2012下道德与法律教案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管理基本信息: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理论课:? 理论/实训课:? 实训课:? 任课教师姓名: 所属系(部): 思想政治课部 授课对象: 全院12级新生 授课时间: 2012 年 下 学期 编制人姓名 思政部道德与法律教研室 编制时间: 2012 年 09 月 教研室负责人:(签名) 刘爱国 2012年 9月 20日 系(部)主任:(签名) 罗军强 2012年 9月 20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总学时数:48学时(专题讲座课时:40 调查指导和实践:8) 学 分 数:3学分 适用专业:全院新生 授课时间:第1学期 一、课程的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现代社会对人的工作素质要求在变化,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也不再是只满足上岗要求的岗位技能,而是走向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毕业生应该是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既能顶岗又具有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教育对象的“德”和“能”即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践行法律意志等是素质教育目的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 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步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为了充分体现上述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按以下思路进行设计。把课程设计为课堂教学模块和实践模块。 课堂教学模块:采用合班制教学形式,围绕发展高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为载体,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科学发展观和职业素养的新一代人才为教学目标。通过专门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自觉完成由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转变,主动面对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等人生发展动力方面的思想问题,积极审视传统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协调社会生活的重要道德问题,自觉践行我国法律规范。整个课堂教学围绕学生人生发展规划和社会生活适应的几方面重大问题展开,形成相对系统的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模块:以校内实践活动与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既是学生参加社会锻炼的过程,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深入培养学生道德意识,提高道德认知和评判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课程基本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大学生完善四种认识:认识自己、高校、职业和社会。 (,)理解和掌握高职学习的特点与方法; (,)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作用; (,)明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理解和掌握做忠诚的爱国者是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理解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明确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掌握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了解法律的本质,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 (,)掌握我国主要实体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学会四种技能: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交往。 (1)能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 (2)能用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艺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更好地融入集体。 (3)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爱情观并能指导自己的恋爱实践。 (4)能用心理健康标准判断和分析自己与他人的心理状态,用心理调适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 (5)能用正确的是非观和良好的道德标准判断、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言行; (6)能用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提炼本专业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做好在校期间的训练和准备; (7)能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和设计自己的人生,并做好三年大学规划,努力实践; (8)通过对热点法律问题的讨论,初步具备以案说法的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 (9)通过观摩或参与模拟法庭,能基本了解司法程序。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学习和掌握法律基本知识是构成大学生素质的基础;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法律观念,这是大学生素质形成的核心和关键;运用知识的能力则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度和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和心理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 五、教学方法 1、教学设计的理念:以提高学生基本道德和法律素养为出发点,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情感交流,使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做到“三贴近”:贴近专业,为专业建设服务;贴近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贴近社会,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2、采用专题教学模式:附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辩论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 3、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区公益活动、志愿活动或社区服务活动;就某个主题组织社会调研活动;“模拟法庭”展示或观摩等等)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教材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共有九个章节 版块 章节 教学内容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适应篇)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理想篇) 第一部分 (思想)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爱国篇)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人生篇)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修养篇) 第二部分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公德篇) (道德) 第六章 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伦理篇)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法理篇) 第三部分 (法律)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法律篇) 2、专题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课部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实施专题教学。 一、新生入学教育 4课时 二、树立理想信念 4课时 三、继承爱国传统 4课时 四、创造人生价值 4课时 五、加强道德修养 6课时 六、培养职业道德 4课时 七、树立家庭美德 4课时 八、公民常识教育 4课时 九、增强法律意识 4课时 十、了解法律制度 10课时 3、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序单元(工作任务模课内学教学内容及要求 活动设计 号 块或实训项目) 时安排 1(1大学生活的适应珍惜大学生活,开拓和转变问题探讨会。 新境界 1(2“我的理想”主追求远大理想,坚定题演讲,分析现状, 崇高信念 大学生活适应和规划大学发展目标、继承爱国传统,弘扬1 正确发展观的培实现步骤和措施 民族精神 养与训练 每人制订高职三年规划书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1(3“人生价值重在 人生价值 实现个人价值或社会价值”课堂辩论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创建“和谐校园”系道德品质 列活动方案策划与实施 尊重社会公德,维护道德素养的培养 2(1校园十大不文明公共秩序 与训练(公民基本2 行为调查报告 道德、职业道德和2(2每人一份本专业家庭美德素养)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职业道德规范” 家庭美德 2(3“大学生恋爱利弊谈”课堂辩论 增强法律意识,培育法治精神 法律素养的培养“模拟法庭”的组3 与训练 建、培训和展示活动 了解法律制度,实践法律规范 组织学生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参4 课外实践教学 观、学习、实训;组 织学生参加各项社区公益活动、志愿活动或社区服务活动;就某个主题组织社会调研活动;“模拟法庭”展示等等。以上几种任选一到两种。 合计学时 8课时 七、教学评价建议 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期末考核评价主要采用开卷考试进行,除了通过客观题考察学生对重要知识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外,重点通过主观题区分不同学生道德评判能力和法律分析能力。 2、教学过程评价:一是评价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重点评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二是评价教学过程中能否实现能力目标,能否协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现实问题;三是评价课堂任务的实施过程是否顺利有效。 3、课程成绩形成方式:采用期末试卷(开卷)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成绩包括50%的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社会调查或实践)+50%期末考试成绩。 八、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要求不仅具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善于学习和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充分了解世情、国情和民意,熟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具有现代职业教育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的先进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要求经常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尤其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素质。不断完善教师科研和教学相促进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教师队伍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九、教学资源的利用 使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 本书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8月 参考书: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胡斌斌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3、人本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袁本新、王丽荣等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情感德育论朱小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美)霍尔。戴维斯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 6、德育发展研究郑永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 7、卡耐基智慧从书,高国政,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9、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规范卷、德行卷、教育修养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10、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系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等 11、周旺生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12、大学生、青年文摘等杂志 教学实践基地 1、胡耀邦故居、柳直荀故居、烈士公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 2、社区公益志愿服务实践基地 3、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 思想政治课教学部道德与法律教研室 2012年9月 专题一:新生入学教育 课时 4 ?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能正确认识当代高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塑造高职大学生的1 崭新形象;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能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2)知识目标 帮助高职大学生了解高职学习生活的新特点,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明1 确的成才目标能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和在本课2 程中的主线作用 3 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及学习方法,激发起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本模块教学设计 周次 课二级模块名称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实训项目 实训成果 时 (实训任务) 能正确认了解高职 2 识当代高学习生活 职大学生的新特点 适应人生新的历史使 阶段 命,明确成认清肩负肩负历史新才目标,塑的历史责造高职大任 使命 学生的崭新形象 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认识社会 2 能自觉学主义核心 习和践行价值体系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在高职大社会主义核核心价值学生成长心价值体系 体系 成才中的重要意义 和在本课程中的主线作用 课时教案 课 题: 课 时: 4课时 新生入学教育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当代高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塑造高职大学生的崭新形象;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能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知识目标:了解高职学习生活的新特点,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 能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和在本课程中的主线作用 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及学习方法,激发起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链接案例: 链接一年前我如愿以偿进入了一所著名学府所有的期待都写在满面春风里。虽然不知道迎接的是什么但我总觉得肯定要做些什么而且都是自己愿意做的从小到大在规定的轨道上旋转了太久拥有自由的机会终于来了。然而期待中全新的生活方式、一个崭新的自己迟迟没有出现。在最初对没有早自习和晚自习、没有那么多课、没有什么作业而产生的兴奋过去之后我倒觉得自己的日子一下子空了。从来都是时间不够用现在一抓一大把可有了这种支配权好象不是享受而成了一种沉重的责任连睡觉都有愧疚感。 早晨一睁眼总是近十点晃一晃就该吃午饭了,下午睡一觉再和大家打打球、聊聊天、看看碟刚吃完饭没多久一抬眼看表稀里糊涂就九点了,周末在网吧好象四五个小时都在QQ上和陌生人打招呼等到眼睛发痛回到寝室一推门一群人叫:“来来玩几把八十分:” 我终于明白原来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早就被高考、学校、家长和老师这些决定命运的手拽得紧紧的当它们突然消失后我们自己这张弓根本没学会用力不知往何方射出最远的箭。 后来我加入了本校最有规模的社团从此开始了每周两次的例会不定期的活动起草策划书被淹没在杂务的海洋里。但是我很就不去教室和图书馆了将近一个学期都在忙于贴海报、借场地、搬运用具、招收新团员等。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了做社会工作确实会耽误学习但首先肯定是我安排时间有问题。 有一种遗憾是一种隐约又很具体的疼痛想要倾诉却又无法倾诉。大学的第一年就带着这样的遗憾匆匆过去蓦然回首的一刹那间眼睛里空落落的就是这种遗憾仿佛在许愿池边听到池底那些自己曾经投进去的一枚枚硬币在轻轻叹息。 思考:如何看待案例中的主人公对大学一年级的学习和社会工作的时间安排,为避免“大学一年级带着遗憾匆匆过去”高职大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是否应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评析:高职大学生要意识到自己处于人生的又一起跑线上面临一个成长、成材的极好机遇要积极迎接挑战与希望并存的高职新生活培养自信、自强精神变“不知所措”到“有所作为”。迅速提高驾驭自己的能力在高职的学习和生活中打开新的局面。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不少高职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感到程度不同的不适应这是客观存在的。可能会有如下一些表现: 自卑感。不少同学过去是学习尖子老师称赞家长夸奖同学羡慕自我感觉良好。进入大学后人才荟萃高手林立。不少人在学习上的优势将会削弱甚至消失面临学习成绩的重新排列组合的局面。过去可能是“鹤立鸡群”现在成了平凡之辈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容易导致自卑。 孤独感。同学们来自不同地区从不相识到相识需要一个过程彼此理解更是需要较长时间。中学时代人际关系的好坏好象不是太重要而现在是朝夕相处。许多同学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总是期望别人理解自己但自己又不善于理解别人。甚至有个别同学思维方式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一些矛盾和冲突。 空虚感。过去大家都目标明确因而行动也有了方向精神也比较充实。进入大学后紧张过后难免会有松懈感感到一下子没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失去了方向。上课以外的时间感到无所事事不知干什么于是经常看电影打拖拉、跳舞玩游戏等明知不该如此却又控制不住。 被动感。由于对学校环境、规则、运作缺乏了解有的同学还是用过去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大学生活因而显得处处被动。例如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有的人直到上课铃响后还未找到教室,有的同学早上起不了床因为过去都是父母提醒,有的同学不能安排好日常开支与消费以至于常为生活费倍添烦恼。过去凡事都有班主任安排好现在什么都要靠自己感到很不习惯。 失望感。进高职院校前许多同学对大学了解少往往凭着想象把大学描绘得过于理想化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发现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有一位北大数学系的学生汪辉他原来想象中的北大是: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学生关系非常融洽老师非常好,用了三个非常够理想主义的,甚至认为二个人住一个房间宿舍全天候供应热水。反正就像天堂一样。后来发现都不是这样。感到特别失望。 总之环境的改变容易使人产生种种心理有这些心理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态度是应当主动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抱怨也不是逃避。 对我们高职一年级的同学而言要适应大学生活我们首先要了解它。 一、什么是大学 ,一,大学的内涵 什么是大学,人类1000年认为:大学已成为每一代人发现自我找寻自身使命的圣地。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30年代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曾说“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大学犹海上之灯塔吾人不能于此地抗战时期降落道德之标准也。”20世纪3040年代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这样一批学术大师。冯友兰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中写道:“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范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西方学者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尽管不同的高等学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大凡大学都应该崇尚科学、民主、文明、创造、进步有积极引导人们成人成才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设备仪器有净化人们心灵、激励人们发展的文化氛围。按照常理地方的理科状元与清华大学握手的结果应该是创新但是事实却与张非开了个玩笑张非分别于2003年考上北京大学2005年考上清华大学但是很快分别被退学,视频:张非与北大和清华,为什么,张非能够很好地完成中学学习任务却不能完成大学的基本学习任务是因为他能适应中学的生活却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要正确认识和应对在新环境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 二、大学生活的特点 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学习要求的变化 1、学习内容的变化。中学的学习侧重各科基本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灵活运用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大学的学习具有鲜明的专业性。 2、学习方式的变化。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怀特海先生说:“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只要站起来向社会、向历史、向未来、向生活的各个方面放眼展望才能把握住恰当的目标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3、学习目标的变化。中学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为进一步到高等学校深造打基础并且具有鲜明的升学指向,大学学习的目标指向是服务社会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所谓高素质就是既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所谓技术应用性人才是指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不是学术研究人才而是直接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人才。 ,二,生活环境的变化 1、生活自理要求的变化。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的第一堂课就是要学会安排衣食住行。寝室和个人卫生需要自己料理,生活用品的添臵或维修需要自己安排,一个月生活费的使用需要自己计划,出行计划需要自己制定。 2、生活方式的变化。高中阶段学生学校生活方式比较统一不能充分反映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大学生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家庭经济条件的巨大差异会在同学之间的生活中明显表现出来。 3、人际交往的变化。上大学以前人际交往往往以家庭为主体交往对象主要是老师、同学、父母和亲戚更多的是被动式的交往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主动性比较强但是这种主动建立在选择的基础上。在大学里大学生是交往的独立主体交往的对象是老师、同学和社会其他行业的公民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根据个人需要而交往。 4、管理方式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现实的管理方式与预期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学校管理方式与家庭管理方式的变化,第三、此学校与彼学校管理方式的变化。 5、评价体系的变化。中学和大学都要进行德智体综合素质考评但是在中学课程学习成绩的权重更大一些在大学能力方面的权重明显加大更看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三,社会活动的变化 学生自治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冲突有:由独立生活能力不足与追求个性自由而导致的无助,由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而导致的失落,由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的变化而导致的焦虑,由人际关系的变迁与重构而导致的孤独,由目标缺乏及学习、就业预期压力而导致的迷茫,由经济贫困或者自我评价不当而导致的自卑。 三、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生的大学历程就是在完成自己要做的一个工程你今天做事的态度及所做的选择将筑成明天你要住的房子那么你现在要做的选择是什么,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独立、学会学习、学会心理调适、学会交往。 ,一,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1,大学生成才需要独立。大学是家庭和学校通往社会的桥梁在这里大学生应该努力培养独立安排生活、独立地安排学习事务、独立的开展人际交往、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独立地做出判断、独立地选择和行动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 ,2,大学生独立要自信、自律、自立和自强。为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学生要克服依赖、等待和犹豫的心理培养自信、自律、自立和自强的精神。 自信是每个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是成功的基础、是一种战胜困难的力量。相信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对自己能力的赞同。心理学家根据对社会的调查发现严重影响人们自信主动勇于进取的障碍主要有:第一、自卑。过分地自我批判常常表现为过分地自我挑剔因而导致失去进取心,第二、胆怯。胆怯的心理必然会磨灭自己的梦想、想象力和独创精神因为总是害怕出问题而失去许多机遇,第三、懒惰、倦怠。由于不肯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变得平庸无能也使某些原本有才华的人失去了进取和创造的精神,第四、性格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一个人的个性是一个特别重要和积极的因素但它必须是健全和完整的片面和狭隘的个性会阻碍创造才能的发挥也会对人际关系有消极的影响。第五、动机与兴趣的浮躁与庸俗。这个不利因素会使人从众流俗忽冷忽热浮躁地追求某种时髦实际上还是不明确自己到底要什么因而浅尝即止或有始无终。,视频:大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石小东,“自律”是指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和驱动力依靠理性信念和道德良心依靠内心自觉而不是靠外力强制。自律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智慧、潜能及创造力以实现自我完善具有自觉性、自主性、内控性及自教性等特点。自立就是靠自己奋斗不依赖他人,自强是不安于现状勤奋、进取、独立、自主、负责任、敢担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强烈的向上驱动力一种永不言弃、改变自我境况的踏实奋斗。自强自立首先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之上的独立自主,自强自立是一种从公民意识出发的责任承当,是一种平等心态下的开放合作与共赢,是以知识和智慧为资本的创新开拓利用自己的知识、专业和特长创造性地进行自我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1,虚心求教。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任务新的情况大学生随时都会遇到问题、矛盾和困惑。但是大学新生所要面对的问题往届的学生大都经历过老师们也思考过向老师、学长及同学虚心求教有利于大学生避免走弯路尽快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之中,案例: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2,细心体察。大学生要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细心观察人、事、物及时对自己的判断、选择和行为进行总结以提高自己独立分析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当我们感到人际交往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思考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不难发现进大学以前中学老师和家人在与你们交流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能够在了解你们个性特征和内心需求的基础上以长者的姿态尊重你们的合理需要巧妙地转化不合理的需要。进大学以后大学生与老师的交往中要求具有更强的主动性与同学的交往中则需要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因为每个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需要不同而且彼此都需要获得理解、尊重和关爱。这样正确的人际沟通的基本方法就找到了。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1,勇于尝试。有人说:“人若云:我不知我不能此事难。当答之曰:学为试。”爱迪生说:“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中国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面对生活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困难、人际交往的困惑、经济上的拮据我们无法回避只能勇于面对,尝试着克服。,案例:你就是一只翱翔于天空的鹰,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锁能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作会有这样精美吗,”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应对挑战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的老师、力量的源泉、灵感生长的地方它能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魅力、富有回味。 ,2,善于总结。有的人说经历就是财富而在经历中所获得的感悟更加宝贵。只有善于总结的人才会有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明天的一切,只有通过总结才会有发现、才能扬长补短进而经营好自己的长处走一条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成才之路,视频:经历就是财富,。 ,3,坚持不懈。人生总是在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中演绎一幕幕难忘与忧伤。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但也会碰上没有舟船的渡口没有小桥的河岸。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前途中一定会有希望。,视频:王选的人生感言,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1,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运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利用学习环境的一种过程或能力。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等方面都能够主动做出选择、控制或调节时其学习就是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能力与大学生成才 “自主学习”源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点的确立这一时期教学研究的重点从“教师如何教”转移到了“学生如何学”。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发、自由、自律的学习模式是学习者学习心理、学习能力等综合水平提高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高等教育的本质理念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符合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3,怎样开展自主学习 第一、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构建以信任、关怀、尊重、理解为基础的师生关系,第二、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自学意识。每一个人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都要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知道从那里学、知道为什么学、知道向谁学、知道怎样学、知道学什么,第三、充分利用课堂上的选择权和参与机会,照片:学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讲座中的提问,第四、树立学习目标改变学习中的盲目性。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1,什么是全面学习 全面学习相对于片面学习而言。全面学习既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又重视人文科学的学习,既重视知识的学习又重视能力的学习,既向书本学习又向实践学习,既重视知识传承的学习又重视知识创新的学习。 ,2,全面学习与大学生成才 1978年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看看动物园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文章大企业最怕招到的大学毕业生中指出了三种令大企业比较头痛的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自我评价过头,不负责任,社会经验严重匮乏。”这篇文章要求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负责、增强社会经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 心理- 社会的医学模式,人作为社会人、整体人来看,其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所致,由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行为因素诱发的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肿瘤等非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进入2l 世纪,科学发展呈现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趋势。 长期以来 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理性地对待知识、对待学习为狭隘的功利主义所困扰。在学习中重理工轻人文重技能轻素质。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找一个好工作在这样的学习理念下要么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么仅仅在个人功利主义的意义上学习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不相称。 ,3,如何开展全面学习 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学制短且专业课程门类繁多的特点开设大量人文、社科类课程不现实。高职大学生实现全面学习的目标应上好选修课、多听讲座,一次讲座浓缩讲演者多年的人生体验和学术精华, 可极大地丰富,、多读书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听讲座、读书、调研、见习等建立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1,什么是创新学习 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表现为学习者在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新的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 ,2,创新学习与大学生成才 比尔盖茨是哈佛大学的一个二年级的肄业生他不仅没有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学位甚至连本科文凭也没有获得。但是他却成了“计算机革命的点火人软件的天才与皇帝他是第一个靠观念、智能、思维成为世界首富的人。” 比尔盖茨的成功一是靠自学和自己钻研从中学到创办微软公司他简直是个“计算机狂”。二是他独具创造性的品质。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造的实质就是发现与发明,即创新。创新建立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大胆设想,勇于实践的结果。就学习而言,没有创造性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收与继承,是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学习离不开创造,学习必须与创造相结合,只有进行创造才能真正的学习。 ,3,如何开展创新学习 创新学习能力是在多种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第一、质疑是创新学习的起点,案例:亚里斯多德的权威,。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他认为学生要勇于批判不人云也云因循守旧则一事无成。第二、要善于继承。源远流长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及世界文明中的瑰宝是学生培育创新能力的重要资源,第三、要精于发展。一个不能自我发展的学生是失败的学生。发展和创新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邓小平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的发展已经蕴含了创新的思想。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是一个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人人均能终身学习的社会。 终身学习观念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古人早有这种观念的萌芽庄子所言“吾生有涯学也无涯”正是此意。它作为一种成熟的学习理念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标志是1965年鲍罗郎格朗论终生教育的研究报告的发表。代表性的有埃德加富尔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舒瓦茨的终生教育 21世纪的教育改革。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终生教育的实践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美国于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于1990年颁布了关于终身学习振兴措施与推进体制的整备法律简称终身学习振兴法。两部法律从立法的角度规范和促进了终身教育实践的发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终生教育实践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首届终生学习会议”把终生学习界定为:“终生学习是21世纪生存概念”充分体现了终生学习理念的重要性。 瑞士教育家家查尔斯赫梅尔说:“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的终生教育概念的提出是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分析,农业经济时代,一般读 6-7年书就足以应付往后 40 年工作生涯之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的时间延伸到14-15年,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必须把9-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 年制”的学习,否则,就谈不上很好的发展,甚至连生存也会成问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是人的第一需要,谁掌握了学习的先机和主动权,谁就抢占了生存和发展的制高点。 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它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工作即学习。大学生必须认识到,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教会学生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每一种技术和工具,大学期间,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必须学会学习、探索和实践才能适应社会适应未来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三,培养优良的学风 1、大学生成才需要优良的学风 学风状况是体现高等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学风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和重要舞台,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可靠保证。 在对797位高职高专学生进行“您对所在学校满意,或不满意,的最重要的五项依据是什么”的有效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关注的依次是学校的学习氛围、学生日常管理、教学设施、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下道德与法律教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名师优秀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小红帽)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