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沉降观测方案参考资料.docx

    • 资源ID:13743782       资源大小:71.3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沉降观测方案参考资料.docx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办公建筑。项目分为1#、 2#、 3#三栋塔楼、吊层及其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223738.6 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为112370.3平方米,吊层建筑面积为67248.1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4120.2平方米,总建筑高度158 米。本项目为坡地建筑,地上1#、 2#楼37层(含吊层建筑8 层) ,地上3#楼 10 层(含吊层建筑8 层) ,地下建筑层数为 -5 层。 本项目正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9.50米, 定于一层,一层为平顶层。1#、 2#楼建筑高度(平顶层以上)115 米 ,功能为办公楼。吊层部分建筑高度35 米 ,功能为包括建筑南侧的商业、办公 ,北侧的全掩埋地下车库组成。地下建筑部分,建筑高度22.5米 ,功能为办公配套的员工餐厅,设备房,地下车库。二、沉降观测点设置在结构施工时积极与土建配合,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同时在观测过程中指派专人,加强沉降观测点的保护,配合沉降观测工作,保证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建筑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应弯曲构件倾斜。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 米或每隔 2-3 根柱基上。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3、建筑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根据本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沉降观测点设置在建筑物外围一周的框架柱上,每栋楼设置5 个, 沉降观测点初次设置位置均为地面以上(正负零以上)1 米处。沉降观测点设置在柱子上,具体做法如下图:三、沉降观测1、 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点布置在建筑物的角点和后浇带的两侧,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使用NA2 型精密水准仪配合铟瓦数码条形尺,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网布设成闭合线路。观测时必须做到“四定”:固定人员、 固定仪器、固定观测线路、固定观测时间。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在± 0.000以上 500 相应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进行地上部分沉降观测,将基础沉降量和地上部分沉降量进行累计,得最终沉降量。2、 沉降观测频率在± 0.000m 层柱墙施工完成后开始观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每完成一层观测一次。建筑装修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2 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在观测过程中,如遇基础周围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及地下水位有较大变化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应按下列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定:1、建筑施工阶段的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普通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 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 1-5 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如建筑施工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 50%、 75%和 100%各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若暂停施工,在停工时和重新开始施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 个月观测一次。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率大小而定。除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3-4 次,第二年观测2-3 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在观测过程中,若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和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2-3天一次的连续观测。3、 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每次沉降观测后,及时整理分析观测数据,绘制沉降量分布曲线图,编写沉降观测分析报告,并将观测结果报技术部门,同时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沉降观测成果应包括:( 1)沉降观测成果表;( 2)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3) v-t-s (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4)沉降观测分析报告。4、深基坑边坡监测为确保基坑安全,我单位进场后将与基坑开挖的施工单位协调配合,对基坑及其周边环境即时进行监测,根据监测信息,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1. 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观测可提供基坑边壁的水平变形量、变形速率和变形分布信息, 进而分析基坑边壁的稳定性。水平位移采用精密经纬仪按照视准线法进行监测。( 1)监测仪器采用ET-02型电子经纬仪。( 2)监测点的布置沿基坑边每隔20m 设置一个水平位移观测点,基坑拐角处要加密观测。( 3)测定方法观测方法采用视准线法,观测时使每段观测点与两端工作基点布成一条准直线,将仪器设于一端工作基点上,后视另一工作基点,确定各观测点相对于准直线的垂直偏移量。工作基点应视现场情况布置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点,以保证测值准确可靠。观测时,各观测点必须至少测一测回,以保证观测精度。( 4)监测频率平常监测频率为1 次 /2 日, 下中雨或大雨后均需监测。相邻两次位移量大于3mm 或总变形量达10mm 时,应缩短观测周期至1 次 /1日,同时及时分析位移原因,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当相邻两次位移量较小时,可将观测周期延长至1 次 /周,直至基坑回填完毕后停止观测。2. 周边沉降观测( 1)监测设备监测选用NA2 型精密水准仪、水准尺。( 2)监测点的布置在基坑周边共布设10 个沉降观测点,观测点设置在距基坑边0.5m-3m远的地方。3. 监测及检测资料的整理监测工作指派专人负责,同时严格按监测周期进行监测,以便于变形分析。绘制变形曲线,每次监测结果真实可靠地记录在监测表格内,并及时整理,定期向监理工程师呈交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内容包括: 工程概况及既有建筑物状况、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 采用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 监测结果评价等。工程竣工后,将上述资料列入竣工资料中。 6

    注意事项

    本文(沉降观测方案参考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scccc)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