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七年级地理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 第二节 非洲 第三节 美洲)的教案.doc

    • 资源ID:14150193       资源大小:102.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地理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 第二节 非洲 第三节 美洲)的教案.doc

    课题: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6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明亚欧两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3 了解亚洲和欧洲人口与国家的情况;4 学会时间换算。过程与方法教师传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传授亚洲知识,教给学生学习一个大洲的基本方法;学生依照方法,通过地图、资料等学习掌握欧洲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大洲地理知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知识难点指导学生自我归纳出欧洲的地理知识教学策略教法选择读图法、比较法学法引导听讲观察讨论归纳课堂组织形式集体授课、小组讨论、个人陈述、集体归纳相结合。教具媒体组合应用挂图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教师指图讲述亚洲和欧洲名称的由来,激发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二、 亚洲的地理位置: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P2图1-1,结合P2读图练习,学会亚洲的地理位置)(一)经纬度位置:1经度位置:主要在东半球。2纬度位置:主要在北半球。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二)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西连欧洲,西南邻非洲,东与北美洲相望。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三、 欧洲地理位置:(教师指导学生读书P2 图1-1,结合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自学后小组讨论,归纳出欧洲的地理位置。)(一)经纬度位置:1经度位置:主要在东半球。2纬度位置:完全在北半球。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35°N以北(北半球中、高纬度)。(二)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 东连亚洲,南邻非洲,西与北美洲相望。 四、 亚欧大陆的地理位置:(学生做填图册P1-2的1、2题进一步巩固学习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师讲评学生完成情况)(一)经纬度位置:1经度位置:主要在东半球。2纬度位置:主要在北半球。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二)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教学过程西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为邻,欧洲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第二课时 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一、 指导学生读书P4图1-2,思考活动第1题,掌握:1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2 每个时区跨经度15° 各地以其所在地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区时3 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4 WE:1小时/时区(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5 1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为180°经线1天180°6 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二、 具体应用:学生练习P4第2题第三课时一、多媒体引入亚洲地形特征的学习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课件播放亚洲一些地形单元的景观图片学生活动欣赏图片设计意图多媒体情景导入,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强感性认识,激发求知欲望。二、读图、指图、填图熟悉亚洲的主要地形单元1读图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在地图册P5-6中,找出下列地形单元: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天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地图册上,找亚洲的主要地形单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学习,掌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学习方法。学生带着任务学习,目标明确,效果较好。2指图教师活动教师在亚洲地形图(挂图)上,指出上述的地形单元。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教师所指地形的位置,答出地形单元的名称。(2)学生边指图,边说出地形单元的名称。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强化对上述地形单元的空间定位。3填图学生活动在填图册上填出上述地形单元的名称。教师活动液晶投影仪展示学生填图作业并评价设计意图讲练结合,有利于巩固知识、吸收知识。三、读图归纳出亚洲的地形特征之一: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表: 地名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死海海 拔(米)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读图,找出表格中出现地名的海拔。教师活动 (1)将学生回答的上述各地的海拔填入课件中。地名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死海海拔(米)50001008844-400(2)引导学生计算出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相对高度,并从中归纳亚洲地形的特征。学生活动计算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相对高度。从而了解: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地形图的能力和归纳地形特征的能力。四、读图分析出亚洲地形特征之二: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教师活动 多媒体课件展示统计图:1书P6的“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2“亚洲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图启发学生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得出亚洲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的特征。五、指图归纳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特征。教师活动 教师在亚洲地形图(挂图)上,复习亚洲高原、山地的分布。然后提问学生: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亚洲的地势有何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统计图的技能和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学生活动学生读图回答: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中部,亚洲的地势具有中部高、四周低的特点。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将学生对亚洲地势特征的认识,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地形分布的基础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六、归纳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总结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教师、学生共同活动师生共同在归纳出亚洲地形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分析区域的地形特征的学习方法。设计意图“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特点打好基础。七、学法迁移:欧洲地形特征的学习学生活动运用分析亚洲地形特征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后合作讨论完成书P6活动题。教师活动在班级中巡视学生学习情况,组织学生汇报学习所得,并给予评价。设计意图即巩固了分析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又让学生通过学以致用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八、小结 教师、学生共同活动1 学法小结:我们可以在阅读地形图和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学会说明一个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特征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海拔和相对高度;(2)主要地形类型;(3)地形分布;(4)地势起伏状况。 教学过程2知识小结: 亚洲 欧洲平均海拔高度950米,较高(仅次于南极洲)340米,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相对高度大,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小,地面起伏小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地形分布特点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四周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状况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低,南北高 设计意图巩固教学活动九、布置作业1完成填图册34的第1题(1)(2)(3)和第3题2预习书P7-11,并思考,亚洲和欧洲这样的地形分别会对亚洲和欧洲的对气候和河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四课时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1 气候复杂多样:读书P7图1-72 各地气温差别显著:讲述法 大陆性特征3 干湿差异显著:讲述法 显著4 东部、南部季风强盛:书P8图1-8,图1-9 欧洲气候(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书P8P9系列练习,归纳出欧洲气候特征)1 欧洲的气候类型主要有:读P7图1-7(1)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2) 地中海气候(3) 温带海洋性气候(4) 温带大陆性气候2 读P9图1-10:气温(WE):降低 分析原因:降水(WE):减少 WE,离海越来越远,大陆性增强,海洋性减弱。3 海洋性强:分析原因(P9、4) 布置作业填充图册P5第三题第五课时 大河众多的亚洲(注重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地图能力的训练)1 河流的名称、位置在P2图1-1上找出:(1)外流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长江、湄公河(澜沧江)等; 印度洋的河流恒河、印度河等; 北冰洋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等。 (2)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 教学过程2 河网分布的特点:P10(与地形、气候有关:活动题2)3 湖泊特色:P10(活动题3和阅读) 欧洲的河流:P11学生活动 布置作业:填充图册P4第2题和第4题第六课时 亚洲的人口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读地图册P10“世界各洲人口增长图”)2 人口分布不均读书P12图1-14,完成活动1、2、3题。 欧洲的人口阅读书P12阅读材料,掌握:1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2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3欧洲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亚欧的民族:书P14阅读亚欧政治地图的变化:书P14阅读 布置作业:填充图册P2第3题 教学反思课题: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二节 非洲(3课时)教学目标1 运用图1-16,了解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2 通过资料和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的分区概况以及非洲主要人种的分布。3 通过对图1-17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特有的地形区及分布。4 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5 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6 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7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非洲是一个存在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问题的大洲,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重点高原为主的地形难点炎热的气候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播放非洲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视频,创设情境。讲授新课一、 国家最多的大洲(一) 非洲的地理位置 指导学生读书P15图1-16,迁移上一章中地理位置的学法,说出非洲的地理位置。 (一)经纬度位置:1经度位置:在东半球的西部。2纬度位置:地跨赤道南北。(二)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东北临红海; 东北连亚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北望欧洲(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二) 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1 指导学生读书P15图1-16,找出二战前独立的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国位置。进而讲述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2 出示各大洲国家数目比较表: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494354231215得出结论:非洲是目前各大洲中国家数目最多的大洲(与长期的殖民统治有关)。二、 高原为主的地形1 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海湾(指导学生完成书P17活动题13,得出上述结论)。2 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指导学生完成书P17活动题4、5,得出上述结论)。3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指导学生读书P16图1-17,判读出上述结论)。4 极具特色的地形区(1)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2) 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 教学过程(3)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结合书P18阅读材料进一步介绍)三、 炎热的气候1 非洲气候的特点(1) 气温高,被称为“热带大陆”a) 复习非洲的纬度位置,读P19图1-22,图1-23得出结论。b) 非洲的希腊名“阿非利加”意为“阳光灼热”。(2) 降水分布不平蘅,干旱地区广a) 读P20图1-24,得出结论。b)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复习印证)(3) 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学生读P20图1-25,完成活动题1,得出结论。2 气候与地形关系指导学生完成书P21活动题2(1)(2)。3 气候与农业生产(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阅读,得出结论。热带雨林气候林业热带草原气候畜牧业、耕作业热带沙漠气候灌溉农业(大河谷地、绿洲)地中海气候柑橘、葡萄、油橄榄。(2)穿插提问相关知识: a)世界三大雨林气候区分布在哪里?(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 b)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热带草原气候) c)非洲的两条大河尼罗河和刚果河各流经什么气候区?(指导学生完成书P21活动题3)四、丰饶的资源 非洲的面积在世界各大洲中仅次于亚洲,位居第二位,地域辽阔。俗话说,地大物博。非洲被称为“富饶大陆”。1 矿产资源:学生读书P22图1-29,对照书P15图1-16,完成下列连线题非洲居世界前列的矿产 国家黄金 摩洛哥金刚石 利比里亚铬铁矿 刚果民主共和国磷灰石 南非2 植物资源:(1) 热带经济作物繁多:咖啡、油棕等(读P22图1-29)(2) 森林资源丰富: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3) 草场资源丰富: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区3 动物资源:通过相关视频和书P22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居世界之冠。4 水力资源: 教学过程复习书P21活动题3五、亟待发展的经济(一)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二)原因:1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1)指导学生读P22图1-30并得出结论:非洲是各大洲中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高,自然增长率也最高的大洲。(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谈谈非洲的人口问题给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应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a)粮食问题:粮食不能自给,许多人营养不良。 (教师结合相关视频讲述:20世纪90年代,非洲东部出现旱灾,每天有几百人死于饥饿,饥饿的灾民烤老鼠果腹,啃草根充饥,甚至乱啃树皮,他们全身的关节肿得很厉害。灾民们披着破布片,有的全身赤裸,一个个像能够移动的骨架。)b)环境问题:滥伐滥牧,森林被毁,草场退化,土地肥力下降,土地沙漠化。c)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保护生态环境。 2长期的殖民统治,经济部门单一,以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 (1)玉米种植最广 (2)小麦、稻米不能自给 (3)出口以经济作物为主:咖啡、可可、花生、棉花、棕榈油和剑麻(初级产品) 布置作业:填图册P68 教学反思课题: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三节 美洲(4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2.掌握拉丁美洲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3.利用地图,分别了解两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使学生逐渐学会熟练地掌握对比分析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4.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气候特征,突出北美洲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5.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6.在白令海峡的阅读材料中,介绍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并学会计算两侧的日期,培养学生地理换算能力。7.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点北美洲和南美洲自然环境的特征难点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新大陆” 1发现“新大陆”学生指图讲述发现“新大陆”的故事,教师补充完整。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移居西班牙后,曾先后4次进行远洋航行。首次远航开始于1492年,他奉西班牙国王之命,携带致中国皇帝的国书,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在以后的3次航行中来到中美洲、南美洲沿海地带,虽未能到达中国,却发现新大陆,开辟了由欧洲到美洲的新航线。1517世纪,麦哲伦等航海家也陆续来到美洲大陆,这就是著名的“地理大发现”。结束了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长期隔绝的局面。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了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新大陆”命名,称“America”,简称美洲。 2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复习巩固地理位置的学法,学生完成下列填空:(1)经纬度位置:a)经度位置:完全在西半球。b)纬度位置:跨南北半球。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接近到60°S。(2)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 东望欧洲和非洲,西望亚洲和大洋洲。3巴拿马运河 (1)学生在书P24图1-31上找出巴拿马运河,并划出其位置。 (2)教师强调美洲大陆是个整体,而中部的巴拿马运河开凿后以此为界将美洲大陆划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指导学生阅读书P25巴拿马运河的阅读材料,并与苏伊士运河对比。(复习巩固上册的知识)。两侧的大洲沟通的海洋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4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穿越白令海峡的“三线”学生阅读书P2425阅读材料5 主要国家和语言 教学过程加拿大美国美国以南所属的大洲北美洲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拉丁美洲)通行语言英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拉丁语)原因曾是英国、法国等国的殖民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一)北美洲1地形学生进行书P27活动1和2,总结出北美洲的地形特点。(4) 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同亚洲)(5) 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a) 西部:高大山系科迪勒拉山系b) 中部:广阔平原大平原、密西西比平原c) 东部:抵缓高地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6) 冰川作用显著(同欧洲)2气候读P29图1-41得出结论:(1) 气候复杂多样(同亚洲)(复习北美洲纬度位置)(2)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读P29图1-42,完成活动题1和2,得出结论:(3) 地形对气候影响显著。 (二)南美洲1地形学生读图1-26,进行书P27活动3和4,总结出南美洲的地形特点。(1)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同北美洲)(2)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与北美洲不同) 学生在图1-36上找出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2气候读P29图1-41得出结论:(1)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复习南美洲纬度位置)读P29图1-40,得出结论:(2)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3学生完成P30活动题4和5(学以致用)布置作业:填图册P910第一、二、三题。三、移民和经济 1美洲居民组成 结合书P31阅读材料和图1-44讲述(1) 原住居民:印第安人(黄种人)(2) 现在: 教学过程北美洲外来移民的大汇集 南美洲混血种人多2经济发展不平衡(1) 发达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2) 发展中国家:拉丁美洲的国家a) 北美洲的墨西哥:石油工业(西半球的主要石油出口国);(教师口头讲述)玉米(原产地、主要粮食作物); 首都墨西哥城(世界特大城市之一)。b) 南美洲的国家:教师指导学生读P32图1-45,找出南美洲的12个国家,并重点说明:农矿产品是主要的出口产品(初级产品出口)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产品中经济作物占优势(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粮食生产不能自给。 巴西: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阿根廷:小麦、牛肉、羊毛 布置作业:1 填图册P11第四、五题。2 书P32活动题2 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地理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 第二节 非洲 第三节 美洲)的教案.doc)为本站会员(doc321)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