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 3.6.2《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济南版.doc

    • 资源ID:14160260       资源大小:165.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生物下册 3.6.2《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济南版.doc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了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 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重点和难点】: 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教学方法】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 2、信息收集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教师活动:设置情境,巧妙导入1. 多媒体展示“健康地生活”题图,字幕展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什么是健康?没有疾病是否就是健康?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健康?我们该如何健康地生活呢?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导入,点明本单元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已经对一些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填写表格(多媒体展示),总结一下,在这些疾病中,哪些是可以传染的,哪些是不传染的?疾病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患病的原因腮腺炎   水痘   流感   龋齿   近视   甲肝   心脏病   急性结膜炎   麻疹   贫血   蛔虫病      3.(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点题)这些能够传染的疾病就是传染病。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 (二)学生活动:领会新课意图,愉快参与课题1.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回答。  2. 各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并积极进行回答。3. 明确本节课主要探究的内容,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二、确定目标,筹划策略 (一)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确定三维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交流或调查提出自己的问题。   2依据学案引领学生认定目标,在学生认定目标后提出要求、希望和必要的提示或鼓励。 (二)学生活动:明确主攻方向,筹划学习策略  三、诱思探究,互动求知 第一板块: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创设探究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一)创设探究情境1激情导入,明确目标:患病无疑是痛苦的,同学们想不想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呢?(学生:想。)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首先弄清楚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好不好?   2创设探究情境,引发探究欲望。出示一些病原体的挂图或幻灯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同时分析:病原体是导致传染病的病因,从而归纳出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播放“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的课件,创设情境。 3提出探究问题:(见P70讨论题和学案“创设情境,问题探究1、2”)   4指导学生分析现象,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如:可根据自己患感冒时的亲身经历等。 (二)学生活动:提出探究问题,制订探究方案。  观察探究情境中的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源于自己的生活)。   制定简单且可行的探究方案,以便消除探究的盲目性。       调控探究方向(一)教师活动:启发引导点拨,调控探究方向。  介绍探索可用的条件:除自己的经历和播放的课件外,还可依据教材P70图V-2。    及时把握学情,适时调控学习进程和方向,使学情朝着学习目标的达成发展。  (二)学生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得出初步结论。    可依据学案中“创设情境,问题探究1、2”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自主探究,疑难问题同组(或同桌)相互合作,必要时求得老师的帮助。实事求是地整理分析探究资料,得出初步结论(或看法)。      适时交流成果  (一)教师创设互动平台,评析多元信息。  (二)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包括可能是错误的观点),相互交流、争辩,激起思维共鸣。  (三)师生互动交流成果,自主完善结论(多媒体展示表格),进行知识整合。1展示多媒体课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2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3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判断关于流感、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4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艾滋病”资料,播放相关的多媒体视频资源。5引导学生学案中“创设情境,问题探究2”。进一步分析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6. 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然后展示多媒体视频资源,播放社会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心,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第二板块: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一)教师活动:创设探究情境,调控探究方向创设探究情境:可利用教材P71图-3,引发探究欲望。 提出探究问题,依据学案中“创设情境,问题探究3”。(问题可来自学生) 启发引导点拨,调控探究方向。(二)学生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得出初步结论 可依据学案中“创设情景,问题探究3”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自主探究,疑难问题同组(或同桌)互相合作,必要时求得老师的合作。 实事求是地整理分析探究资料,得出初步结论(或看法)。(三)师生活动:适时交流成果 教师创设互动平台,评析多元信息。 学生交流、争辩,激起思维共鸣,自主完善结论(多媒体展示图表),进行知识整合。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并能具体应用到生活中。 四、运用知识,实践创新(一)教师活动:提供演练资料,理清知识主干,归纳整合 1提供演练资料,落实训练题(见学案“知识运用  实践创新”) 2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二)学生活动:自我演练升华,归纳整合提高 1、依据学案中“知识运用,实践创新”中问题的设置,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活学活用。 2理清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可根据新知识的主干,构建出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结构形式)。 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释疑,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3梳理思路,归纳方法 区分传染源、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的概念。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解决一些具体的事例:如1998年,上海流行甲肝,后查明是由于使用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关于毛蚶的身份,究竟是病原体?传染源?还是传播途径? 针对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来开展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五、课外延伸、拓展学习 (一)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分组课下完成1完成一份宣传作品。要求: (1)内容:与传染病有关的基础知识、防治方法或心理指导。 (2)形式:文字、图画、诗歌均可。 (3)独立完成或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4)作品中要注明学校、班级、制作人。 2提供一组课外读物:“艾滋病”和“天花” (二)学生活动:组内讨论,明确分工。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生物下册 3.6.2《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济南版.doc)为本站会员(doc321)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