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doc

    • 资源ID:14388734       资源大小:20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doc

    目录1编制依据-0-2工程概况-1 -2.1风井概况-1 -2.2地质水文概况-2-221风井地质情况-2-风井水文情况-4-3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4-3.1风井主体地基情况及其承载力设计要求-4-3.2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及数量-4-3.3钻芯法抽检-5-3.4标准贯入试验-6-3.5检测单位-7 -4检测部署-7-4.1人员安排-7-4.2检测设备-7 -4.3现场准备-7 -5安全保证措施-8-6应急措施-8 -1编制依据(I) 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太和站竹料站区间(地下) 第一册第三分册中间风井围护结构设计图。(2) 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 太和-竹料地下区间详细勘 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 遵照的技术标准及规如下: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99-1999) 2003版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DBJ 15-60-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与验收管理办法(穗建质2011 357 号)市建筑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测办法(穂建质2010303号)相关、部委颁发的其他规和标准。2工程概况2-1风井概况太竹区间中间风井位于105国道扩大段原太和收费站处,沿广从路呈南北 走向设責,设计起讫里程为YDK24+604.000YDK24+644.000,中心里程 YDK24+624.000。基坑长40m,宽24.6m。中间风井基坑深度约17.6mo中间风井围护结构主体基坑及附属基坑采用800mm地下连续墙+支撑方案, 主体基坑竖向采用三道支撑,其中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三道 支撑采用600x16钢支撑。本风井主体结构为两层双柱三跨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即开挖至 基坑底后顺作井底、中、顶板及侧墙和其他结构。风井两端区间隧道均采用盾构 法施工。图2-1风井平面及周边环境示意图2.2地质水文概况风井地质情况(1) 人工填土层vl>:主要为素填土、颜色较复杂,主要呈灰色、灰黄色、 红色等。素土的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粘性土、砂粒、碎石等,呈松散压实 状态,部分为碇路面。本层直接出露于地表,在水平分布广泛,本次勘察钻孔及 利用钻孔中都有揭露,在垂直方向分布补不均匀,薄厚多变,平均厚度为2.54m。(2) 冲击-洪积中粗砂层v3-2>:呈浅黄色、灰白色、灰色为主,主要成 分是石英,分选性较差级配极好,含大量粘粒,饱和,呈稍密中密状态。本层 分布较广,本次勘察及利用钻孔中有87个揭露,局部与粘性土互层分布,平均 厚度为2.30m。(3) 冲击-洪积可塑状粘性土层v 4N-2>:呈灰白色、青色、黄色、红色等, 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含大量砂粒,主要呈可塑状,局部软塑状;粘性较好。局 部与粉土层互层,在场地广泛分布,本次勘察及利用钻孔中有136个揭露。平 均厚度为4.58m<>(4) 冲击-洪积硬塑状粘性土层v 4N-3>:呈灰白色、黄色、红色等,主要 由粉质粘土组成,含大量砂粒,主要呈硬塑状,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 性较高,本层广泛分布,本次勘察及利用钻孔中有79个揭露本层。平均厚度为 3.97m。(5) 硬塑状粉质粘土层v5N-2>:呈黄色、灰黑色等,稍润。呈硬塑状, 含强风化岩石碎屑,岩芯呈土柱状,光泽反应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本层广 泛分布,本次勘察在26个钻孔中有揭露,平均厚度为5.81m。(6) 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灰质页岩v6>:呈土黄色、灰黑色等, 岩石已全部风化,岩芯呈土状或坚硬土状,稍具塑性,手易分开,遇水易软化, 局部含强风化岩碎屑,本层局部分布,本次勘察在41个钻孔中有揭露,平均厚 度为3.77mo(7) 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 7-3 >:呈褐黄色、褐红色,岩石风 化强烈,原岩结构已大部分破环,岩芯呈坚硬土状。半岩半土状、碎石状,不具 塑性,手可分开,折断,遇水软化。本层广泛分布,本次勘察在83个钻孔中有 揭露,平均厚度3.54m。(8) 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v 8-3 >:呈棕红色、灰色、褐红色等, 岩芯呈短柱状、扁柱状和碎块状,局部为柱状,泥质胶结,裂隙稍发育发育, 岩质较新鲜、较坚硬,敲击较声脆,本层广泛分布,本次勘察在71个钻孔中有 揭露,平均厚度3.54m。(9) 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v 9-3 >:呈棕红色、灰色、褐红色等, 岩芯呈长柱状和柱状,局部为短柱状。泥质胶结,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 岩质较硬含泥量不均,随含泥量的高低而岩质硬度不同,局部地段含泥量高处夹 带粉砂层泥岩和泥岩薄层。本层广泛分布,本次勘察在62个钻孔中有揭露,平 均厚度3.50m。4况图22风井围护结构及地质情况断面图风井水文情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与基岩裂隙承压水。(1) 地表水:本区间路线主要的地表水为流溪河灌溉渠,宽约2米,水深 12米。与线路基本平行延伸,流量随季节有变化。(2) 地下水位:稳定水位埋藏深度为0.305.80m,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 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本地区每年49月为雨季,大气降雨充沛, 水位明显上升,而在冬季因降雨减少,地下水位随之降低。3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3.1风井主体地基悄况及其承载力设计要求太竹区间中间风井主体结构底板地基多处于中风化岩层(3二l500Kpo), 局部处于强风化岩层(fa=500Kpa)和微风化岩层(fa=4500Kpa)中间风井主体底板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fok>l50KPao3.2地基承载力检測方法及数太竹区间中间风井主体底板地基属于天然岩石地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 检测规(DBJ 15-60-2008)第条和市建筑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测办法 (穗建质2010J303号)中相关规定,本风井底板地基的承载力检测应采用钻芯 法进行抽检,当岩石芯样无法制作成芯样试件时,采用标准贯入法进行检测。对于天然岩石地基采用钻芯法的,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得少于6个点,钻芯 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每孔截取一组三个芯样试件。天然岩石地基特征复杂的工 程应增加抽样孔数。标准贯入试验对天然地基土性状进行普查,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为每200m2 不少于1个孔,且不得少于10孔。本风井主体面积为984m2,其标准贯入试验 数量为10个孔。3.3钻芯法抽检(1) 钻取芯样使用的设备包括:液压操纵的钻机、单动双管钻具、水泵锯切 刀等,其性能指标和安装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DBJ 15-60-2008)第 1221的要求。(2) 钻机设备安装应稳固、底座水平。钻机立轴中心、天轮中心与孔口中心 必须在同一沿垂线上。应确保钻机在钻芯过程中不发生倾斜、位移。(3) 钻芯孔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0.5%,当出现偏差超过允许围时,应立即 停机检查。(4) 钻芯过程中,钻孔循环水流不得中断,应根据回水含砂量和颜色调整钻 进速度。(5) 提钻卸取芯样时,应拧卸钻头和扩孔器,严禁敲打卸芯。(6) 钻芯的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7) 当单孔的芯样长度小于10m时,每孔截取2组芯样,每组芯样应制作 三个芯样抗压试件,芯样加工参照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DBJ 15-60-2008) 第的要求执行。(8) 钻取芯样应自上而下按回次顺序放进芯样箱中,芯样侧面应清晰标明回 次数、块号、本回次总块数。(9) 岩石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按R=4P/dA2*口计算,式中,R为岩石芯样试 件单轴抗压强度(Mpo),精确到O.IMpa; P为岩石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 破坏荷载(N); d为岩石芯样试件的平均直径(mm); 口取值3.14。(10) 钻芯法检测现场操作记录表见附件I。3.4标准员入试验(1) 标准贯入试验的设备符合下表规定。表一标准贯入试验设备规格落锤锤的质量(kg)63. 5±0.5落距(cm)76±2贯入器对开管长度(mm)>500外径(mm)51 ±1內径(mm)35 ±1管靴长度(mm)50-76刃口角度(°)18 20刃口单刃厚度(mm)2.5钻杆直径(mm)42 50相对弯曲<0. 5%(2) 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以免下层土 受到扰动。(3) 贯入前,检查触探杆的接头,不得松脱。试验时,保持贯入器、探杆、 导向杆连接后的垂直度,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避免锤击偏心和侧向晃动。(4) 标准贯入试验落锤高度为76 ±2cm,锤击速率小于30击/min。将贯 入器竖直打入土层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 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 '。当锤击数益达50击,而贯入 深度未达30cm时,应记录50击的总贯入深度,按N '=30x50/AS (式中, N '为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AS为50击的总贯入深度cm)计算标准贯入 试验实测锤击数N',并终止试验。(5) 每个检测孔的标准贯入试验次数不应少于3次,同一检测孔的标准贯入 试验点间距宜为等间距,深度间距宜为1.01.5n%(6) 标准贯入试验数据可按附件2的格式记录。3.5检测单位本风井天然地基承载力试验由业主委托的检测单位(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我项目将积极配合检测单位的现场检测工作。4检测部署本次地基承载力检测,我项目部将在以往成功的经验上,运用科学管理,制 定严谨的部署方案:4.1人员安排成立临时地基检测小组,由项目副总工任组长,组员包括现场施工员、技术 员、实验员及资料员。该临时小组组织负责统筹协调本次地基承载力检测,组员 按照组长的指令配合检测单位的工作,为检测工作的顺利、有序展开创造条件。 本次检测人员安排如下表二:表二地基承载力检测人员分工表序号姓名职位职责备注I钟坚项目副总工总协调2周柏强技术员提供技术支持3曾繁亮施工员现场协调配合4高耀波安全员安全管理5黄小彬试验员配合检测6湘妮资料员收集整理资料4.2检测设备本次风井底板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委托第三方单位检测,因此检测设备由 检测单位自行准备。我项目部将为检测单位提供必要的电力供应、并保证在检测 过程中不停电。4.3现场准备为确保检测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我项目部将向检测单位提供以下资料: 中间风井工程概况资料(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基础类型、检测数 量)、施工平面图纸、工程勘察资料、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5安全保证措施(1) 在确保基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本次试验。(2) 试验设备、仪器精度满足要求并按规定进行检定。(3) 试验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佩戴安全帽及其他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4) 严格按照相关的试验规程操作,严禁违规操作。(5) 严格遵守现场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6应急措施为避免在基坑下进行检验时发生安全事故,应做好以下预防及处理措施:(1) 检测前,认真分析风井基坑近期沉降、位移监测的数据,确保围护结 构的安全性。(2) 应尽量选择在天气晴朗或无雨的条件下进行检测。(3) 若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暴雨或发现基坑围护结构有异动的情况,所有 人员应该立即有序地撤离基坑,回到地面上,避免发生安全事故。(4) 若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检测,现场应配备足够的鼓风机,往基坑鼓风, 保持基坑底下有足够的氧气。同时,现场应配备急救小药箱,预防作业人员发生 中暑或脱水的现象。

    注意事项

    本文(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doc)为本站会员(scccc)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