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聚会 学案北师大版.doc

    • 资源ID:14436363       资源大小:31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聚会 学案北师大版.doc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穿越时空 这幅图是l953年在陕西出土的鲜卑骑马武士俑。鲜卑族是我国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强大,它在封建国家分立混乱的局面下统一了北方并建立起国家政权。可是如果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并没有鲜卑族,那么这个民族怎么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神秘消失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鲜卑族的兴衰史吧!感悟历史本课导航跨越障碍 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孝文帝的改革。如何正确评价孝文帝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把他放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历史环境中,看他的活动是否有利于历史的进步。 孝文帝突出的政绩在于他的改革措施。孝文帝的汉化政策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所以我们就可以从正面肯定他是少数民族著名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有作为的帝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是什么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分立、民族大融合时期。东汉末年,群雄并举,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往,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说一说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族人民在中原地区杂居、交往,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2)为了控制众多的汉族人和一天天走向汉化的少数民族,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顺应了历史潮流,实行了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互动天地 辩论会孝文帝改革辩题孝文帝改革最终导致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消失,所以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消极的; 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所以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积极的。活动建议l全班分三大组,其中两组各持一观点,另一组为裁判组。 2论辩双方根据论点组织论据,收集相关资料。注意,因同学们的理解力有限,所以建议资料不以理论为主,寻求事实说明即可。 3确定辩论会各方: 正方、反方和裁判组各6人,老师加入裁判组(7人)。其余同学自由加入论辩双方的任意一方。 4辩论要求: 符合规定时间; 辩论语言清晰; 论点坚持性好,论据有说服力; 全组同学表达问题较完整,不重复论说; 尊重对方,辩而不躁。史海探究一、选一选1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 )A长安 B许 C洛阳 D建康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是 ( ) A促进了南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使少数民族更加落后 D统治中心移至江南 二、列一列 (1)请你列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至少三个大规模内迁的少数民族名称。(2)请你列出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三、读一读 1孝文帝想迁都,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不愿离开平城。孝文帝以南征为名,率领朝廷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洛阳后,因为秋雨连绵,道路泥泞,群臣不愿继续前进。孝文帝借机让大家留在洛阳,达到迁都的目的。不热心改革的皇太子,不喜欢洛阳炎热的气候想逃回平城,孝文帝发现后,废掉了他的皇太子身份。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觉得孝文帝个人的素质与他改革的成功有关系吗?为什么? 2孝文帝改革后,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读了上面的一段话,说说你的感想。 四、说一说 展开你丰富的想像,把自己假设为一位南迁的鲜卑贵族,说一说迁都洛阳后自己生活发生的变化。五、议一议鲜卑姓氏改为汉姓的对照表 鲜卑族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兀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1)你的同学中有姓陆、元、穆、贺、刘、楼的吗? (2)他们有可能有少数民族血统吗? (3)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同学吗? (4)班上少数民族同学外貌和你一样吗?平时的服饰和你有区别吗? (5)议一议班上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 (6)你认为你和少数民族同学平等吗?为什么? 课课有话说 1参与小调查(请在确定的后面画)。 1)你预习了吗?( ) 2)你为此课查资料了吗?( ) 3)你参与课堂活动了吗?( ) 4)你有问题问老师了吗?( ) 5)这一节课学懂了吗?( ) 6)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吗?( ) 如果有3个以上的“”,表明你较好地参与了本课学习,如果是3个以下的“”,你还需要继续努力。 2学习本课后,你还有什么收获、感想、建议,请你写下来。自由阅读卡服饰的变迁 古时中原地区的人们一般的服饰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式长袍。春秋战国又流行上下衣裳合成一体的深衣,下垂到足踝部。古代长衣服通称袍。中原作战将士一般身穿袍服,乘坐由战马拖拉的兵车,在车上进行战斗。在战国时,服装有过一次著名的变革,其标志是胡服盛行于军队。胡服原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着装。为了游牧骑马时的需要,胡人多穿短衣、长裤和革靴,紧身窄袖,干练利索,便于活动,这种服装叫胡服。胡服除便于骑射之外,还因其小口袖、小口裤、皮靴而便于保暖,适应北方的自然环境。战国时期,各国战事频繁,其中赵国在与邻近的胡人作战时,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赵国后来终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是胡服对汉族的最早期的影响,但当时主要是对军队服饰、装备而言,尚未影响到民间。到汉晋时期,中原服饰的主流还是上衣下裳。那时也有裤子,但都是开裆套裤,不是现在的满裆裤,其作用是给腿保暖,一般是冬天穿在裙里面。只有贴身内裤才做成满裆的,外面仍需穿裙。胡服到汉代开始影响到汉族上层社会。汉灵帝喜爱胡服,京城贵族竞相效仿。魏晋以来,胡服对民间也有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北朝的胡服,不仅对当世的服饰及社会风气有极大影响,而且对隋唐也有深远的影响。 17世纪满族建立清朝,入关统治中原,以辫+发、长衫马褂旗袍为俗。旗袍,原是满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一种长袍式服装。后来,旗袍由满族的妇女穿,样式不断发展变化。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旗袍了,旗袍样式由肥变瘦,有长袖短袖之分。经不断改进,一般样式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襻,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衩。合体的旗袍,即表现出身材美,又文雅大方,所以深受中国妇女喜爱。在以后的发展演变中,旗袍成为中国女性典型的民族服装。答案: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选一选 1C 2B 二、列一列 (1)匈奴族、鲜卑族、羌族、氐族、羯族 (2)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学穿汉服学说汉话,采用汉姓,同汉族通婚。 三、读一读 1有关系。因为他机智、果断、赏罚分明。 2经过孝文帝改革后,北方民族融合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四、说一说 从饮食、服饰、家具、婚姻等方面思考。 五、议一议 略。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聚会 学案北师大版.doc)为本站会员(PIYPING)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