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二)(无答案) 语文版 试题.doc

    • 资源ID:14915703       资源大小:7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二)(无答案) 语文版 试题.doc

    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二)第一部分:1世说新语是    集,主要记述了        。刘义庆是   宋文学家。(3分)2注意下列字的读音:(4分)华歆()辄()携()拯()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0分)过中不至(过:  )去后乃至(乃:去: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元方入门不顾(顾:  )歆辄难之(辄:  )幸尚宽,何为不可(幸:   )王欲舍所携人(舍: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  )既已纳其自托(托:  )4译句。(8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5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4分)6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4分)7期行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4分)第二部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4分)9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4分)10释词:(4分)日中:(   )舍去:(   )无礼:(   )引之:(   )11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4分)12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4分)13“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4分)14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4分)      (二)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5、文章虽小,却结构完整,请分别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起因:经过:结果:16、“歆则难之”,歆为什么对这事感到为难?(4分)17、王朗对此人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18、华、王的优劣各表现在哪里?(4分)19、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三)      客有好佛者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独得焉。郁离子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至酒家,取其糟归,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借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以饮之,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20、释词:(4分)客有好佛者(好:   )欣欣然自以为独得焉(欣欣然:   )昔者鲁人不能为酒(为:  )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子:  )21、选出与“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4分)A、君将哀而生之乎(之:无实义)B、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动词,到)C、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助词:的)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22、下面句子中均有“以”字,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4分)A、必以其说驾之B、以鲁酒渍之C、索以饮之D、今子以佛夸予23、本文用“千日之酒”比喻     ,用“酒精”比喻      。(4分)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二)(无答案) 语文版 试题.doc)为本站会员(doc321)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