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1588090       资源大小:25.6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doc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教学构思 高中历史必修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在教学中较难处理,其中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课标“内容标准”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学生在初三时学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但在课前调查中,我发现他们只记得革命过程的一些事件,如内战、处死国王、旧王朝复辟、光荣革命等,对于英国为什么会制定权利法案、形成责任内阁等并不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怎样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如何认识英国确立代议制的伟大意义?采用哪些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突破教学难点? 在课堂上讲故事?学生一定乐于接受。但选择哪些故事?传统教材强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复、曲折的过程,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仅仅是这次革命的结果吗?在研读新教材并阅读了相关学术专著后,我发现英国能确立君主立宪制,最早创立了现代政治制度,步入现代社会与其文化传统、政治传统和经济根源密切相关。因此,我决定用“羊皮纸上的大宪章”“国王被推上断头台。”“进口国王与光荣革命”“限制王权的法案”“密室的演变”“大众参与政治趋势”六个小故事讲述英国代议制逐步确立、发展的历史。 教学设计序篇 中世纪的英国封建特征鲜明。王的出现来自于社会职能的需要。在诺曼征服时,王是军事领袖,领导全部落征战;征服完成后,王由“司令”转型为国王,原先的武将成为领主,构成贵族阶层。在理论上一切土地都属国王,但在实际上,没有像古代中国那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国王对已经分封出去的土地没有实际统治权。国王与领主(或贵族)的关系属封建关系,即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权利(同学们注意:不是权力POWER而是权利RIGHT)与义务的关系,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的制度。在英国流行这样一句话“国王靠自己收入生活”,“收入”指国王直接管辖和经营的王室领地的收入,“生活”的范围除王室生活外还包括政府开销等。 在中世纪时期的英国,我们可看到明显的分权:国王与贵族分权,君主与教会分权,司法权层层分割。国王的责任就是对外组织贵族征战,对内调解内部矛盾;其中生成的费用由国王召集贵族协议分摊,大贵族再将自己分得的费用与自己手下的小贵族分摊。人们都清楚了自己的地位,也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就潜藏着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既然权力是分割的,那么,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也就各人有份。后来,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强烈的意识,英国的贵族和民众屡屡与国王抗争。 说明:教材从上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到本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之间跳跃性较大。在本课导入部分,教师用简明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中世纪英国的社会特点,既能补上这段时间历史的空白,又让可以学生对英国的政治传统有个初步的了解。 一、羊皮纸上的大宪章 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因爵位大都为男爵,故也有“男爵叛乱”之说)身带佩剑,骑马来到泰晤士河畔的兰尼米德草地上。他们聚集于此的目的,是要向一贯专横而粗暴且不断地开征新税和加税的国王约翰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从今以后,遵守具有法律效力的习俗,不得再侵犯这些贵族们的权利。 他们为国王准备了一个小帐篷、宝座及一卷写在羊皮纸上的请愿书。当然,还有密林里隐伏着的军队。 在紧张的静默和等待中,连太阳也不安地躲在阴云里。终于,上午9时左右,温莎宫方向出现了一支小马队。人们逐渐看清了是约翰王、教皇使节、坎特伯雷大主教和一小队卫士。国王一行在绿草地上漫不经心地下了马,然后,一个贵族代表迎上前去,简要地说了几句话,并向国王献上那一小卷羊皮纸。 约翰王展开那卷羊皮纸,大略地浏览了一下,只见上面写着:“承认教会的选举自由”“保障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国王在没有征得贵族同意时,不可随意收取赋税,也不能任意向臣民勒索财款”“不经同等身份的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的审判,国王不得将任何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施加任何刑罚折磨”还有其他许多的“不得这样、不得那样”。看到最后一条,约翰王眉头皱得更紧了,因为上面写着:“国王如违背之,贵族会议有权对国王使用武力。”这些条款表明,国王的特权受到了种种限制,臣民的权利是独立的,不是国王恩赐的,所以国王也不能剥夺它。 这时,绿草地上的空气似乎要凝住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国王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并将这卷羊皮纸转给了他的大法官。然后,约翰王不失尊严地离开了这片绿草地,返回了温莎宫。四天后,以这张羊皮纸为蓝本、经大法官们修饰敲定的大宪章诞生了。 思考:大宪章的诞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大宪章是贵族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的体现。一场伟大的请愿,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法律。大宪章一共有63款,虽然只有短短几千字,但它是国王向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它的原则是:英国国王的权力并非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下行使权力。即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王在法下。 后来除了“王在法下”,王权还受到议会的制约。1295年爱德华一世正式建立议会,史称“模范议会”。从此以后,议会成为英国封建国家的一种固定的政治机构。14世纪,议会的组织形式、会议程序、议事规则大致形成。1343年,英国议会又分成上下两院,从此,英国议会便形成两院制。上院又称贵族院;下院又称平民院。15世纪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议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机构也日趋健全,对王权的制约也不断加强。在政治上,通过向国王提交请愿书,议会成为立法角色;经济上,国王更是受到议会的制约,平时王室开支全靠国王领地,没有议会的批准,国王要提高税收的企图大都无法实现。为筹款,国王常常与议会争论的面红耳赤。 思考:议会的职能是什么? 议会是作为一种立法职能的组织而出现的,是依靠大宪章的契约原则,通过制定法律来限制君主权力的重要力量。 思考:英国的政治传统是什么? 从大宪章和召开议会来看,英国贵族阶层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理性的手段与国王进行和平斗争,同时也维护一个契约社会的完整。这样便形成了英国的政治传统: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王在议会。 如果国王违反了这些传统原则,势必会引起动乱和革命。 说明:在课堂上用一定时间向学生讲传统教材没有的大宪章,目的是使他们明白,英国的政治传统。 二、国王被推上断头台 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一世为了应付财政危机,任意 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不过,英国国王在这件事上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思考:这是为什么? 因为从大宪章签署开始,开征新税的权利就属于议会。国王要想征收新税,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2年爆发了内战,1648年以议会获胜而告终。国王查理一世被俘了。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因一票之差被判死刑。当他的头被高高挂起时,人群中发出了深深的叹息声。3月,议会宣布废除君主制,取消上院,成立属于下院的国务会议,5月19日,议会正式宣布英格兰为共和国。 思考:为什么国王查理一世会被推上断头台? 因为查理一世违背了英国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政治传统,他践踏了法律和议会,他侵犯到了民众的利益,所以民众会依靠法律,支持议会,奋起反抗,并最终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 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于1653年解散长期议会,自立护国主。于是,英国出现了四百年来第一次既没有国王又没有议会的奇观。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实际上成为英国无冕之王。 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高级军官争权夺利,政局混乱。人们希望建立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已经倒下的王朝又被用盛大的仪式请了回来。在接受“不列达宣言”后,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议会派出的蒙克将军迎回英国,于1660年5月26日从丹佛登陆回到英国,登上王位。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民众的欢迎声中,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当时在伦敦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面,许多人激动地亲吻查理二世的脚印。 思考:为什么国王被推上断头台的11年后,已经倒下的王朝又被请了回来? 主要原因有:一、人们渴望建立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二、在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王在法下,王在议会,议会可以利用法律来制约王权。另一方面,人们又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认为他是人民自由和财产的保护偶像。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英国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得更安静,更和平。” 虽然当国王侵犯到民众利益时,民众会依靠法律,支持议会,进行反抗。但在大家的心目中,他还是国王。温斯顿?丘吉尔的英语国家史略中是这样描述处死查理一世时的场景的:“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后来当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 所以,国王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英国人敬重统而不治的国王、受议会制约的国王、守法的国王。克伦威尔及共和国的出现只不过是英国革命的插曲。 说明:讲“国王被推上断头台”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明白,当国王用他的权力践踏了法律和议会,侵犯到了民众的权利时,民众会依靠法律,支持议会,奋起反抗,并最终将国王推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是让学生认识到英国革命的曲折性,以及国王对于英国人的重要性,为下面讲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做好铺垫。 三、“进口”国王与“光荣命题” 查理二世即位后,却没有按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愿望进行统治。议会仅许可他拿克伦威尔等5具尸骨发泄。于是,他连死去的克伦威尔也不放过,将其尸体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挖出来,枭首示众。他还想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查理二世儿子特别多,但都是情妇所生的,没有嫡子。所以后来只好由弟弟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了。人们又希望他做一个好国王。但他却一意孤行,脱离议会统治,像一个专制独裁君主。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时已经八十多岁了,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这使他与以新教为国教的英国显得格格不入;对议会也仇恨,因为议会杀了他父亲。他想让英国重新回到查理一世统治的时代。詹姆士二世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破坏了英国的政治传统,不但让当时激进的辉格党深恶痛绝,而且还遭到了保守的托利党的反对。英国多数有产精英觉得应以法律来约束詹姆士二世。不过詹姆一世的法定继承人是远嫁德意志汉诺威选侯的长女玛丽,而玛丽和她的丈夫威廉都已经向议会表示过友好,再有,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时已经八十多岁了,既然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议会自然认为他也活不了多久。没想到1688年6月10日,詹姆士二世的王后生了一个儿子,王位的继承序列发生了变化,按继承法该由这个孩子继承王位了。英国议会很是着急,请求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他们在30日给向威廉发出邀请书,请他立即到英国来保护他们的自由。威廉接信后立即同意。10月10日,威廉发表宣言,对英国人民的苦难处境深表“同情”,并声明自己到英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英国“新教、自由、财产及自由的议会”。然后带上1万余名步骑士兵来到英国。 詹姆士二世派温斯顿?丘吉尔的祖先约翰?丘吉尔将军率军队前去阻截,没想到约翰?丘吉尔临阵倒戈,他的军队改为了威廉的前锋。这样,威廉很顺利地到达伦敦,詹姆士逃跑了。议会随之发表文告宣布:查理二世擅离职守,由玛丽和威廉共同入主英国。历史上称这次不流血的政变为“光荣革命”。 思考:你从议会的这则文告看出了什么? 这则文告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逐渐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 说明:“进口”国王与“光荣革命”这段历史很具有戏剧性,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在结尾处教师交代议会发表的文告,是让学生们认识,“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 四、限制王权的法案 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巧合促成了“光荣革命”,英国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了社会进步。而在此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是历史的必然。 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首先是1689年2月12日,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其次是“叛乱法案”(1689年)规定,国王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军队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并至多只能维持一年的时间。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年),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光荣革命”中上台的威廉三世死后,其王位必须由在此革命中下台的詹姆士二世的第二个女儿安娜继承;如安娜没有子嗣,则她的王位将传给其家族在德意志的远亲汉诺威选帝侯。并规定:英国国王的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加入英国国教会,直接依附于国王者不可担任下院议员,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都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法官的任免应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 王不得任意赦免等。 思考:权利法案等法律文件的颁布限制了谁的权力?保障了谁的权利? 该法案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和控制议会的权力,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1689年权利法案以成文法的形式把君主立宪制确定了下来。 思考: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的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仍起着某些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英国,英王被看做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和“国家的化身”,被奉为民族统一的象征,是全国各阶层人民崇拜的偶像,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英国人更崇拜统而不治的人物”。 说明:权利法案是本课的重点。在讲完“限制王权的法案”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以上四个故事做个小结。约翰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动用权力直接向贵族征税,使贵族们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伤害。17世纪的英国革命更是因此而发生。面对这种社会主流意识,约瀚让步,接受了大宪章;查理一世不让步,因而被送上断头台;查理二世不想再“旅行了”(实际上是流亡),不得不接受“不列达宣言”,才得以回到英国,复辟了一回,对英国人咬牙切齿,但无可奈何;詹姆士二世不让步,又怕死,干脆逃之夭夭;其后的君主尊重英国社会,而英国人又需要稳定,因此,国王和议会将这种价值取向法律化,权利法案颁布了,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从国家大法上限制了王权,公民的权利有了法律的保障。 五、小密室的演变 几百年来,英国国王经常召集贵族、高级教士和大臣,在宫中开会,共商国是,形成了传统。“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Cabinet”)里召开这种会议,故被人们称为“内阁会议”,意思是小密室中进行的会议。以后,内阁逐渐发展成为国王的重要咨询机构。内阁的首脑以后成为首相,成员是各部的大臣。 1714年后的大半个世纪是英国内阁制的形成时期。1714年,根据王位继承法,德国汉诺威选侯继承英国王位,称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他只关心在德意志的利益,不懂英语,又不了解英国情况,也不想了解英国。这样就无法在内阁会议上同阁员们讨论问题,交换意见。因此,乔治一世不愿意参加内阁会议,甚至把参加内阁会议当成了负担,在内阁会议上睡觉。而在这点上,乔治二世与乔治一世可谓是一模一样。久而久之,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变成了惯例。这就需要有一名大臣来主持内阁会议。第一位受命主持内阁会议的是1721年内阁中的首席财政大臣、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尔波(16761745年),从此,开创了首席大臣领导内阁而英王不参加内阁会议的先例。这位主持内阁会议的首席大臣就成为后来的“首相”。其实。“首相”的含义就是“首席大臣”或“第一大臣”。在英国历史上,沃尔波被视为第一位首相。他连续担任首相21年。1742年他解散下院,内阁在新选出来的下院中未获得多数支持,便集体辞职,沃尔波下台,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多数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宪法先例,体现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原则。再后来,内阁干脆不再在王宫白汉金宫开会了,搬到了唐宁街10号,即现在的英国首相官邸。内阁逐渐不再对国王负责,而是对议会负责。 1782年,诺斯内阁倒台后,英国责任内阁制度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此,没有一位国王出席过内阁会议,内阁和首相取得更大的独立性,可以自主地讨论决定政府政策。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框架基本确立。议会取得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英国成为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的典型国家,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思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意味着什么? 王权又进一步被架空,化作一种主要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对西方许多国家的内阁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二战”,已被许多国家效仿。 说明:讲述该故事是想让学生知道,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国王的权力又进一步被架空,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六、大众参与政治趋势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基本上掌握在资产阶级化的大贵族手中。法律规定,议员必须拥有大量的地产。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大大改变了英国经济和人口的分布状况。国家的经济重心逐步由东南向西北部和北部地区转移,这些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大批农村人口纷纷流向工业城市,这些地区人口猛增,却没有议员的名额。与之相反,原来人口较为密集的南部各郡人口急剧减少,城镇日渐衰弱,却依旧保留着原有的议员名额。东南一些衰败的城镇,有的已经无人居住,甚至淹没在茫茫的北海中,却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利,每逢选举,几个贵族便划船来这里进行“水上投票”,选出他们自己的议员;而在西部和北部一些人口稠密地区的新兴城市却无权向议会派出自己的代表。 如:1831年塞福克只有32个选民,却仍可推选2名议员,萨里郡有3个选区总共只有7个选民,却可推举6名议员。相反,那些人口众多的新兴工业城市却没有推选议员的权利。如1831年曼彻斯特人口18.2万,伯明翰人口14.4万,利兹人口12.3万,但在议会中完全没有议席。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而迅速崛起的经济实力雄厚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革议会选举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掀起了一次次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 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逐步取消了“腐败选区”的议席,新兴的工业城市有了相应的议席;扩大了选举权,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并取消由上院提名下院成员的权利;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增加了,选举制度民主化的进程加速了。 思考: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议会改革的原因是什么?趋势是什么? 19世纪30年代英国开始的议会改革实际上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推进英国的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根源,即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英国选举制度不断向民主化和大众参与政治演进,虽然是渐进的、缓慢的发展过程,但它使议会制度发展得更加完备,形成了和近代英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在法律保障机制下,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更加迅速的发展。 说明:本故事是说明英国选举制度不断向民主化和大众参与政治的趋势演进,它不但使议会制度发展得更加完备,而且与近代英国经济发展相适应;而推进英国的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根源。因为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的本性,因此,人的权利的实质是合理谋利与财产所有权,如上古时期的罗马法就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英国,国王与贵族或社会的冲突几乎都是因征税或没收财产而引起。在近代英国,当权力的被约束和权利的获得有了法律保障后,人们的谋利就可以名正言顺;当权力被用于维护谋财的权利,因此演绎出了后来的工业革命。在这里,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应将必修I政治史的学习与必修经济史的学习相关联。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最早创立了现代政治制度。恰好在此前一年,科学家牛顿也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两件大事构成了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它不仅为现代化社会勾画蓝图,也形成现代政治的一些价值观,对欧洲乃至全球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责任编辑:豆艳荣

    注意事项

    本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