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doc

    • 资源ID:1588864       资源大小:17.7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doc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 为纪念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成立30周年,2008年11月14日至16日,由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暨学会第25届年会在武汉隆重召开。1978年12月26日,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在武汉成立,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最早成立的一个全国性学术团体。30年后,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又重聚武汉,围绕马列文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读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和马列文论教学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这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对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标示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新起点,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长吴元迈研究员在大会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研讨“马克思主义文论与21世纪”这样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必须充分考察21世纪的世界状况,总结20世纪世界文论的经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要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要把道德全球化提上21世纪议事日程,要关注时代的转折和文学的转折,要走辩证整合研究之路。此次会议的研讨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历史回顾。本次会议是为“纪念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成立30周年”而召开的,回顾研究历程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胡亚敏对三十年来中国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实绩、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梳理了三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发展轨迹和焦点话题,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成就与特色,并在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注重马克思主义文论整体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论对文学实践的指导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具体建议和策略,提出了在当代社会转型中的理论创新乃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关键的鲜明观点。谭好哲就西马文论对新时期文艺理论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了全面的剖析,认为西马文论对整个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其批判性理论姿态和关注现实的极强的实践品格给予中国文艺理论界以强烈的触动。季水河在回顾中指出,新时期30年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主旋律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它走过了一个回归、深化、创新的发展过程,“回归”指的是马列文论研究中批评标准的正位与人学思想探讨的正常化;“深化”指的是典型理论研究的拓展与主体思想研究的深人;“创新”则是指马列文论研究中多维向度的思考与理论体系的建构的初步形成。刘文斌通过回顾指出研究中的某些不足,如:对实践品格某种程度的偏离;对批判精神某种程度的遗弃;对经典文本某种程度的忽视,以及交流、对话精神的缺失等等。李思孝对马列文论的总体历史命运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认为随着文艺的多元化,和网络文艺的出现,世界进入了颠覆经典的时代,马列文论在中国最终可能自动消亡。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这是本次会议关注较多的问题之一。陆梅林提出了面对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文艺思想思潮的冲击,继续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一步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的号召。陆贵山对如何创构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提出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法:1、树立当代文化视野,强调问题意识,倾听实践呼声。2、对一些最重要的文艺基础理论和文艺观念进行梳理、综合与创新。3、科学地承接和吸取一切有价值的文学传统和文学遗产。4、确立宏观、辩证、综合、创新的研究范式。宋建林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即强烈的实践特色、鲜明的艺术功利目的性以及在论争中发展与壮大的特点。高迎刚指出,应当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文论资源中马列文论、西方文论、中国传统文论三种理论资源的相互关系,在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主导的同时,主动地面向西方文论和传统文论,寻求互相启发和相互借鉴,在回归传统的同时也走向世界。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建设问题。探讨此一问题的学者首先比较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当代所遇到的困境。欧阳友权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遭遇的问题与发展的契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认为技术社会的文化生态和消费时代的文艺走向,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创造了机遇,同时又为它的发展设置了各种观念壁垒。正视、思考和解答这些问题,就是在为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提供可能的选择和开辟新的道路,就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代品格。李志雄认为,应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的本然融合关系,要以科学理性精神对信仰进行切实的躬行和实践,在学术研究要以人的实际为起点,以人的行动为中心,以人的灵魂完善为终极。更多的学者则从更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或意见。程正民指出,历史的和逻辑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也是马列文论研究的基本方法。马列文论研究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回归历史研究,重视论与史的结合,在掌握第一手资料方面下功夫,下苦功夫。张永清指出,要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深化,必须强化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现实情怀。孙文宪认为,应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问题域”的认识和研究。问题域是理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理论已经提出的问题和可能提出的问题之总和,只有在问题域的层面上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才有可能避免对经典文论的片面理解,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思路和话题,使文论研究能够面对现实,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张玉能提出,应注意吸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中鲜明的审美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内容来应对当代文艺批评实践。赖大仁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和各种社会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应充分注意唯物史观在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及文学史书写方面的指导意义。丁国旗认为,应当把“概念研究”转化为“问题研究”,要有永不厌倦的批判精神和理论创新的胆略与勇气。杨晓新认为,应重塑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学术形象,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应高度重视理论研究的学术性、现实性、开放性和敏锐性。丁云亮提出了在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中重建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的设想。 五、关于意识形态论与反映论问题。这是近年来学界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董学文等人对文学本质界定中“意识形态”术语的复义性进行了考察,认为汉语中的“意识形态”与“意识”、“社会意识形式”长期混同,如果依据已广为流通的中文版马恩全集和马恩选集,则只能说文学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社会意识形式”,而不能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张开炎认为,要深化文学与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应充分认识经典创始人对意识形态概念内涵与功能的阐释,超越决定论的成见,从功能论角度理解文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从结构论角度来理解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并引入西方20世纪文化和文论中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新观点,从丰富的批评实践中获得对于文学与意识形态问题的新启示。曾簇林认为,当前中国“审美意识形态论”一个不容忽视的哲学误区是将意识形态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因此急需作出相应的校正。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李志宏从马克思主义科学审美论的视点对二者关系作了学理上的考察,认为文艺非功利的审美性中,可以包含功利性的政治内容;在文艺审美性中排斥特定政治功利性的看法没有学理根据。 除上述重要议题外,此次会议注重将学术研究与现实关照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对当代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问题也得到关注,如: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现实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的共通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判性、全球性、历史性以及它的美学原则对“民生”题材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英雄观对建国以来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塑造的指导作用等等,都有学者论及。此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手稿所包含着的身体感性美学思想、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女性解放理论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与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理论中的艺术生产理论、意识形态论、唯物论文学史观问题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开掘。象马克思的语言观、文化观、自然观、进步观等也纳入到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形成了一道立体化、多角度、跨学科的亮丽的学术风景。 (责任编辑:桑晔)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doc)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