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德伯家的苔丝》与《珍妮姑娘》中的男女关系透视.doc

    • 资源ID:1589987       资源大小:20.9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德伯家的苔丝》与《珍妮姑娘》中的男女关系透视.doc

    德伯家的苔丝与珍妮姑娘中的男女关系透视曾芝梅(1966),女,湖南邵东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他以浓烈的悲观主义情绪,开创了英国文学的哈代时代,成为“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交界线上的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1(P21)。他成为同莎士比亚(Shakespeare)、狄更斯(Dickens)等世界著名作家齐名的人物,曾被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1(P25)。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Dreiser),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与海明威、福克纳并称为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巨头。就是这样两位声名显赫的大文豪,分别著有以女性人物命名的小说,而且两部小说在他们的著作生涯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其中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所著“性格与环境”系列小说的代表作,标志着他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形式。1986年苔丝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书”2(P8)。而珍妮姑娘发表时得到了当时批评家门肯的热情赞扬:“不要担心珍妮姑娘。它是一部上乘之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最棒的小说。”3(P187)他称这本小说“在场景上和人物材料上绝对是美国的,而在方法上、叙述的视角上以及在严肃认真的态度上继承了欧洲衣钵,所以,人们绝难想像出小说出自美国人之手”。门肯所说的”欧洲衣钵”不知是否指的就是哈代对德莱塞的影响,但就两部小说的题材和结构设置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但两位女主人公都来自社会底层,而且两部作品都设置了一女两男的关系模式。德伯家的苔丝的故事由苔丝、亚雷和苔丝、克莱尔两组基本关系构成,而珍妮姑娘的故事由珍妮、白兰德和珍妮、莱斯特两组基本关系构成。审视其中的男女关系模式及其内涵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两位作家。 一、苔丝与亚雷,珍妮与白兰德 亚雷与苔丝,无疑撒旦与夏娃。亚雷曾直白地说你是夏娃,我就是另外那个人,装扮成一个下等动物来引诱你,即伊甸园里的撒旦。引诱即成为他们之间关系的核心。他用恩威兼备的言语诱惑苔丝。他见到苔丝的第一句话就是:“美是要付出代价的。”4(P89)这句话包含着双重的意义:他深信在资本无所不能的时代,苔丝的美色一定能通过金钱买得;对苔丝这样的乡下美丽姑娘而言,上帝既然降美色于她,又使之受穷,她就得心甘情愿为金钱而出卖美色。亚雷狡猾虚伪、举止轻浮、卑鄙而阴险,放荡不羁。他利用苔丝的贫穷、单纯和对男女关系的不了解,在肉体和性方面诱惑苔丝。他骗苔丝去饲养家禽,像个幽灵一样跟在她身边,不怀好意,在苔丝筋疲力尽的时候,玷污了她,使她从此以后背负了“不洁”的罪名。而四年以后,亚雷当了牧师,四处布道,似乎也想洗刷他肮脏的灵魂。当再次看到苔丝,亚雷马上把上帝置于脑后,恢复了他以往自私淫欲的天性。他利用苔丝的穷困和天真,步步紧逼,再次诱惑了她。经济困境无疑是苔丝重回亚雷身边极重要的原因,但亚雷对苔丝性方面的诱惑也是不容置疑的,苔丝深陷罪恶感和自卑感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她“已让这身子像尸体一样随波逐流,往与它活着时的意愿无关的方向漂去”4(P122)她在精神上死了。看到人家刷圣经语录就惭恧不安;她老想着圣经里的淫妇,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当作淫妇在亚雷与苔丝这组不停地诱惑和被诱惑的男女关系的设置上,男女之间没有丝毫的精神上的契合,没有爱情,只有肉欲和利用乃至仇恨,哈代通过他们鞭笞了社会道德的伪善和宗教的伪善。从而告戒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只是反动统治阶级麻醉、欺骗和愚弄劳动人民的一种工具,宗教只是为资产阶级凌辱和玷污妇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白兰德与珍妮,一个是高高在上的议员,一个是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这种贫富和社会地位之悬殊甚于亚雷与苔丝,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相爱。珍妮比苔丝幸运在她遇到的这个男人并不如魔鬼般的亚雷那般可怕。身为议员的白兰德“对珍妮的家庭贫穷状况深表同情”5(P63),珍妮的青春气息,温柔和对家庭的责任,自然和谐一致,让他在本能上有一种要帮助她,和她在一起的感觉。白兰德虽然常常感到珍妮的身份和自己的地位确实很不般配,但每当和珍妮在一起谈话,就觉得自己非常年轻,直至后来他觉得“没有珍妮简直生活不下去了”5(P78),并因此决定要和她结婚。而出生在德国移民、玻璃匠人威廉•葛哈德家中的珍妮,虽然从小就认为“青年男女都该堂堂正正地做人,听父母的话”5(P99),但在她的潜意识里是向往富有体面的生活的。而她对财富的这种艳羡及渴望在接触到白兰德之后也变得更加强烈了。“这个男人周围的舒适及奢华叫她深深着迷,不知不觉之中,连那男人本身也是。他是她所见过的人当中最迷人的了。”5(P121)正是因为白兰德有着雄厚的金钱基础,可以接济珍妮和她的全家,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她保证,他对她的爱经久不渝”5(P145),珍妮对白兰德产生了依恋之情。德莱塞在交代白兰德和珍妮之间的关系发生实质性变化的那天晚上,特别强调了不是白兰德在诱奸珍妮,而是因为难于控制的激情。在小说中,关于这一细节,德莱塞特别引用了擅长描写乡村生活的英国作家约翰•理查德•杰弗里斯的名段“造就一个十全十美的处女,需要一百五十年的时间”6(P46)在白兰德身上珍妮得到了物质、金钱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她对白兰德的情感是自愿、投入而且享受的。白兰德死后,珍妮异常失望、痛苦、自责,对于白兰德,珍妮又始终有着一种眷恋的柔情。可以说,他们之间的男女关系是一种相互吸引和眷恋,比起亚雷与苔丝间的诱惑与被诱惑,这种相互吸引的男女情感或许更接近爱情的本质。然而在自然主义者的德莱塞看来,理想的美好远敌不过现实的残酷,在20世纪初美国政治制度下的阶级关系绝不可能因为所谓的爱情和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发生改变,因而作为阶级叛逆者的议员只有死路一条,一起埋葬的包括他们的感情和情感的结晶两人未婚生育的孩子。 二、苔丝与克莱尔,珍妮与莱斯特 对苔丝而言,如果说亚雷是魔鬼撒旦的话,克莱尔就是他生命中的亚当。克莱尔的出现,使一直生活在煎熬中的苔丝恍惚看到了生命中的亮光,她认为抓住克莱尔是她摆脱亚雷致命诱惑的唯一出路。苔丝把克莱尔当作神一样看待,当作自己一生的依靠,生命的全部。在仲夏夜听着克莱尔的琴声,苔丝体悟到了仰望星空而得的灵魂出窍的喜悦。在与克莱尔的接触中,苔丝沉浸在亦幻亦真的精神愉悦中。她固执地以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爱情:“既然我爱上了你,就要永远爱你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无论受到什么羞辱,那么,你又怎么可能不爱我呢?”4(P160)苔丝这种对爱情的守护,更体现在与克莱尔结婚后所表现出的顺从,无论自己如何吃苦也不去违背来自于丈夫的“命令”。而非常不幸的是,克莱尔爱的只是苔丝美丽的外表,并不是苔丝作为一个人的本身。因为他觉得苔丝的脸太可爱,简直是“从全体妇女里提炼出来的典型的仪容”4(P162)。他喜欢与她相会在朦胧的晨曦:相会在紫罗兰色、玫瑰色的黎明。他称呼她为“阿耳特弥斯”,“得墨忒耳”,惟独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女挤奶工。克莱尔对苔丝的爱带有一种乌托邦的色彩,虚幻而且虚伪。而且他的爱又是非常自私的。在决意娶苔丝为妻后,克莱尔对她说:“对你的爱已经让我变得自私了。”4(P179)而从他接下来的言谈中读者发现他不仅是“自私了”,而且自私狭隘到把自己男性的性别拔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在心中盘算好了,要把你变成知书达理的女子,另外,在你以作为我的妻子的身份被接受这件事上,你古老世家的背景可起到积极作用。有了这些,我母亲也会更加看重你了。苔丝,从今天起,你得把你的姓氏拼对了,它是德伯维尔。”4(P215)显然苔丝得经过颇多的改造才能变成克莱尔夫人。对男权文化中男性的自以为是的企图,波伏娃有过极具启发性的论证:“男性的一个梦想是给女人打上烙印,从而让她永远属于他。”7(P45)克莱尔以居高临下自私的方式爱着苔丝,试图把苔丝一个新鲜、纯洁、自然的女人按自己喜好的模式加工改造,体现了他对苔丝的财产化和私有化。一旦得知苔丝不像自己心目中那样纯洁和完美,立刻将苔丝无情地抛弃。亚雷摧残了苔丝的肉体,苔丝所膜拜的克莱尔却在精神上继续折磨苔丝。无论她怎样努力,却挣不脱社会等级的藩篱,她的命运注定是毁灭,在这组失衡的男女关系里,表现出哈代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和深刻的悲剧意识。 在失去白兰德之后,珍妮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莱斯特。她似乎总是比苔丝幸运,莱斯特是多么优秀:“他的气量是那么宽宏,说话那么爽直,而且长得又是那么漂亮。他看问题的观点和意见,都是实事求是的。”5(P151)看莱斯特对待珍妮的态度:一开始对珍妮他认为“他需要得到女性伴侣的安慰,而又不愿意因此而牺牲个人自由至于要不要跟她结婚那不仅是不可能,而且根本用不着考虑”。5(P157)可事实发展的结果是,三年的同居生活,使得珍妮和莱斯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相互同情与谅解的感情,莱斯特是真的爱她的久而久之,他也就逐渐信任她、依赖她,而且他的这种感情还在逐渐加深中”5(169)。莱斯特得知珍妮跟别人有过孩子而懊悔不已。可当珍妮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时,为了爱,莱斯特妥协了,他诚恳地挽留她,并渐渐接受了她的小女儿。而且为了珍妮,他不惜与势利的家族作对,虽然心里一直拒绝着婚姻的束缚,但他想总有一天也许会娶她的。虽然迫于社会环境的力量(直接力量是莱斯特父亲的遗嘱),莱斯特选择了现实实惠的道路,但是他这样做深深感到良心的谴责。在生命的尽头,他真正想念的人依然是珍妮,他向珍妮表白,“我始终觉得对不起你只有你才是我一生中真正爱过的女人”5(P187),以至于他在临终以前,心里很想再给珍妮一点儿帮助,可惜始终想不出妥当之计来。所以,不比克莱尔对苔丝自私而居高临下的感情,莱斯特对珍妮的爱有着更多的宽容、忍耐和真诚。至于珍妮,她对莱斯特更是付出了真挚的爱情。小说对于二者之间的情感有着这样的描写:“而珍妮呢,她也是衷心地、深挚地和真诚地逐渐爱上了这个男人。他先是深深地震动了她那时候,她虽然也喜欢他,但心里还不免有点儿疑惧。可是现在呢,珍妮跟他同居多年以后,对他了解更深,连他的脾气都摸透了,可以说她是真的爱上他了。”5(P216)当莱斯特病入膏肓直至死去,身心俱疲的她自己仿佛死去了半个她不能感觉那用眼泪表现出来的情绪,只觉得一种沉痛,一种似乎使她失却痛苦知觉的麻木。爱之深,痛之彻。 苔丝与克莱尔,珍妮与莱斯特这两组男女都因为爱情而在一起。然而两组爱情都充满坎坷和艰辛,其间作为男人的克莱尔和莱斯特都抛弃过他们的女人。因为苔丝的坦率和真诚,虚伪的丈夫克莱尔抛弃她远走他乡;莱斯特父亲的一纸遗书就把热恋中的他拉回了现实,拉回到上流社会他该去的地方,他选择与富孀结了婚。哈代与德莱塞似乎都在告诉世人:穷人和富人之间是可以有爱情的,然而一碰到现实,感情就支离破碎。苔丝死了,亚雷死了,白兰德死了,莱斯特也死了。作为悲观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的现实主义写作大师发现珍妮与莱斯特之间的感情在消费主义盛行的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无立足之地,无论感情有多深,爱情有多伟大,终不堪现实的一击。正如悲观现实主义者哈代早就发现的:哪怕愤怒如苔丝般舍命一搏,绝望的还是自身,丝毫撬动不了现实的一角。两位作家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及道德的鞭笞可见一斑。 三、结语 法国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西蒙•波伏娃说:“解放妇女,就是拒绝把她禁锢在与男人的关系中,而不是否认这些关系;她既为自己而存在,同时也仍然为他而存在:双方都承认对方为主体,而同时相对于对方又都是别人。”7(P45)男权社会设定的操守规范对于男性和女性具有双重的标准,这种规范和标准是通过男女两性不同的培养模式体现出来,并且通过它不公正的约束力使得同一社会当中的女性遭受压抑和苦痛。而突破这种性别模式的局限的道路是艰难和漫长的。 很显然,哈代与德莱塞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把这种男女关系模式呈现出来,既是对社会现实冰山一角的揭露,又是对男女关系不平等以及妇女总是遭受歧视、地位低下的愤慨和无奈。哈代写作德伯家的苔丝在前,德莱塞的珍妮姑娘在后,然而德莱塞决不是刻板的模仿和抄袭哈代,两人因所处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不同的地域、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影响,在透过男女关系所显示的写作内涵和主旨的把握上又各有千秋,形同而神异,体现出文学大家的风范。

    注意事项

    本文(《德伯家的苔丝》与《珍妮姑娘》中的男女关系透视.doc)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