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生动有趣的路径探索.doc

    • 资源ID:1805578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生动有趣的路径探索.doc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生动有趣的路径探索 作为大学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中国法制史课程教育具有很强的司法实践意义。但学生普遍对中国法制史学习不怎么感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广泛运用文学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素材,将其中涉及的古代法律和司法制度与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联系和对照分析,并可以运用比较法,如不同朝代法制比较和古今法制比较,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增加教学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法治状况。 李容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制史,民商法学。 自国家形成以来,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都曾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最鲜明的价值观念熔铸到法律制度之中,由此形成了人类社会色彩斑斓的法律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悠久的法制文化,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国人向来具有崇古的传统,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法制史作为大学法学专业课程,其课程教育具有很强的司法实践意义。通过对中国法制史的学习,可以了解传统的法律制度,对传统与现代进行理性地思考,总结法律传统,最终在传统中寻找一条符合中国法治的建设之路。而且,学好中国法制史,有助于学好法理学,也有助于学好民法、刑法等部门法。 一、概述 作为中国法制史的一名教师,我发现学生普遍对中国法制史学习不怎么感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法制史学习中,首先面临的就是生僻字以及古文的阅读能力,而这些都是研究法律制度的基础,课堂讲授与课外老师答疑毕竟有限,在对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理解上,如果没有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学生因为无法还原历史情境而使学习变成为历史而历史。 其次,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时段长,从上古到近现代,内容繁多横向上看,每个朝代既有立法概况,也有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还有司法制度。纵向上看,各朝代的相同制度内部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稍为疏忽,就会把法律制度张冠李戴。 再次,大多数教材以朝代更替为线索进行编排,而中国法制史课时较少,导致有些制度反复学习,有些制度又没法展开学习。此外,司法考试法制史的分值不如民法、刑法等部门法高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法制史不像民法、刑法等部门法更贴近当下社会生活,更能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应对实际发生的各类纠纷,?而清末经历一次“全破全立”的西化变法运动过程,使中国法律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割裂,法学专业的学生无法在历史中找到现有制度的发展轨迹,感到传统法律制度与现在风牛马不相及,认为法制史只是过去的法律制度,没有现实意义。 以上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在学业上的建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知识的渴求,或者说,内心有学习的欲望才会有学习的热情,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是法制史任课老师必须面对的难题。中国法制史兼具史学和法学双重性质,同时也具有法学和史学的双重难度。古代的法律制度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紧密,要想理解某一制度必须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单纯用法律语言去解释,只能使内容更加晦涩难理解。 法制史涉及许多历史知识,而这些历史知识中有许多与古代的语言文学作品密切相关,广泛运用文学作品,比如古代小说、诗词、戏剧、作为课堂教学素材,将其中涉及古代法律和司法制度的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联系和对照分析,可以增加教学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法律制度以及更深地了解法律文化,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传统文学 (一)小说 传统文学中与中国法制发展重合的部分不少,先以小说为例。在讲到古代婚姻“七出”时,可以引入了红楼梦的内容尤二姐在贾府少爷贾琏的挑逗下,幻想着成为贾琏的妾从而过上富贵的日子。贾琏的合法妻子王熙凤苦于“七出”中的“不孝”和“妒”婚姻解除条件的限制,担心尤二姐生儿子后取代自己的位置,也只能以迂回战术对待尤二姐明着对尤二姐精心照顾,暗里却百般虐待,致使尤二姐被逼自杀。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是我国古代生命刑中最为残酷的一种执行方法。 讲授凌迟时,结合水浒传第四十一回中李逵割黄文炳的一段描写,李逵说今日你要快死,老爷却要你慢死!便把尖刀先从黄文炳腿上割起,挑到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烤来下酒,割一块,烤一块。无片时,李逵方才用刀胸膛割开,取出心肝,拿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小说源于现实生活,可见凌迟确实相当残忍。 一直以来,被告的口供是重要证据之一,为了套取口供,历代都有刑讯逼供。而拷讯刑具施于头部的酷刑中最残忍的要数脑箍。脑箍即是铁箍,是拷讯犯人时施于头部的刑具。西游记中孙悟空头上紧箍的原型,就是这种脑箍刑罚的刑具。孙悟空在紧箍咒之下,脑胀面红,疼痛翻滚的情景,正是犯人罹受脑箍刑罚的写实。 讲到西周“五听”制度时,引入聊斋志异.胭脂。文中提到犯罪嫌疑人鄂生上堂后,“不知置词,惟有战栗,宰益信其情真,横加梏械。”从中看出,正因鄂生上堂后的战栗,审判官员才益信其情真,之后横加梏械。所谓五听,就是要求司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当注意当事人的陈述是否前后矛盾,神情是否从容,气息是否平和,精神是否恍惚,眼睛是否有神,听力是否集中,并据此综合判断其陈述是否真实,从而对案情作出判断。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学中也有很多脍炙人的诗、词能反映当时的法律制度。 (二)诗词 在我国,古代结婚的条件之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讲到“媒妁之言”时,引入诗经中的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通过这首诗学生很容易掌握媒妁在婚姻中的作用,紧接着讲解古代官媒的社会功能和职责首先是掌握婚龄男女生年姓名和再婚者情况;其次是使尚无配偶之男女青年或已丧偶的鳏寡者,会与仲春,并亲自为媒,奔者不禁;再次是宣传婚姻政策、统化礼俗标准,进行礼制教育。无故逾期不婚者罚之;聘礼过奢者限之;夫妻反目者教之;搞迷信的冥婚禁之;遇有婚姻不谐,行政处分先于司法审判。 再如在讲授宋代婚姻制度时,可以引领学生赏析宋代词人陆游的著名作品钗头凤。宋律明文规定,尊长对卑幼有主婚权和干涉他们婚姻的权利,因此尽管陆游和唐婉“伉俪相得”,但偏偏陆游的母亲不喜欢这位既是侄女,又是儿媳的唐婉。因“二亲恐其惰於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其实亲上加亲,反而不亲。多因相熟而相简或者因“托熟阙起礼文”;或者“忘其本意,极于责备”。最终至于相忽,遂至于相争而不和,反不若素不相识而骤议亲者。所以“侄女嫁于姑家,独为姑氏所恶”。 通过以上引入熟知的文学作品方式讲解法律制度可以使法制史变得浅显易懂,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这种方式,一是可以将法制内容通俗化、趣味化;二是可以强化学生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三是可以引导和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 三、运用比较法 中国法律文化是中国古代几千年文明积淀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延续性与继承性,因此有必要进行古今对比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法治状况。 (一)不同朝代法制比较 比如讲到隋朝法律制度时,可以将隋朝和秦朝的历史背景及相关制度作一个详细的比较,两个朝代都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者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第一,秦、隋两朝都是我国历史上比较短命的王朝。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时间;隋朝从建立到亡国只用了37年。第二,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大一统。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多年的诸侯割据局面;隋朝结束了三国以来长达近400年的分裂局面。第三,都兴建了规模巨大的工程。秦朝修建了举世瞩目的长城;隋朝疏通了大运河,至今仍在发挥功用。第四,在法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秦朝弃礼隆法明法重刑,奖励告奸,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是我国古代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唯一朝代;隋朝确立了封建制五刑制度,“十恶”重罪正式列入名例律,创立“例减”制度。第五,都实行了残暴的统冶,严刑峻法,都因暴政激起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最后导致灭亡,继其灭亡后建立的汉、唐二代又都出现了盛世时期。对秦、隋二代进行比较法教学,从而总结历史发展内在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法律制度。 (二)古今法制比较 登闻鼓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直诉制度,早在西周就有了登闻鼓制度的雏形,西晋正式确立。自此以后,各朝各代逐步重视登闻鼓制度。它是中国古代“民告官”的重要渠道。 在讲授登闻鼓制度时,可以把击登闻鼓这种古代进京上访的主要形式与当今存在的进京上访进行比较,上访制度其实就是登闻鼓制度的一个缩影,上访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司法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学生认识古代的“越诉”和“京控”与今天的上访从历史根源上是一致的,进而认识现今上访形成的原因并深入理解法律文化的继承。在现代,登闻鼓制度的身影,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形式也更加丰富有的借助行政机关的力量解决问题,例如政法委、人大内司委等。有的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洗白冤屈,比如广播、电视或报刊等。有的直接通过现代媒体行使古代登闻鼓制度的功能,如博客、微博等。 如今我国公务员招考十分火热。在讲解法制史时,教师可以把历朝历代比较有影响的职官选拔任用制度加以综合归纳,并对之进行详细阐述分析,让学生思考哪些是值得现今公务员招考任用考核可以借鉴的,做到古为今用。如我国古代官员任免有比较完善的回避制度,自东汉实行“三互法”以来,回避限制范围越来越广,除籍贯亲属之外,还包括师生、同乡。三互法的基本内容就是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兄弟子侄及有婚姻戚属关系的人,不得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如果选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其中一个人要申明回避,一般是职级低的回避高的;辈分晚的的回避尊的。自此之后,历代不断丰富回避制度的内容。 我国已经实行计划生育几十年,为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也做出了巨大牺牲,几乎每家都或多或少会受到独生子女政策引申出的社会问题的困扰。从法律角度看,如果独生子女违反了刑法,并被判处死刑或刑期长的徒刑,家里又有年老至亲需要照顾,以当今刑法,这不属于减免情节,难免给年老至亲造成很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反观我国古代,类似情况下律令中规定了存留养亲制度。存留养亲制度是指对于犯死刑、流刑等重刑犯,如果该罪犯家中有需要其奉养的直系血亲,比如祖父母或父母年迈,又没有成年子孙对其进行赡养,则准许刑犯回家尽孝,待为老人养老送终后,再执行原判刑罚,以体现西周以来一直倡导的“亲亲”原则和孝道精神。存留养亲制度体现了天理、国法、人情的平衡,在历史上持续了一千四百多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老师讲完古代存留养亲制度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在我国现实人口国情条件下,有无恢复存留养亲制度的必要,如果有必要,应该设置怎样的适用条件。 当然还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增加法制史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因篇幅所限,不再赘述。教无定法,老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研究,吸收先进并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法,才能让中法史课程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生动有趣的路径探索.doc)为本站会员(3d66)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