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oc

    • 资源ID:1814782       资源大小:1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oc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内容摘要】多元社会文化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价值观、文化认同和心理行为模式。文章选取590名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作者自编的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问卷,从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维度,心理认同程度和实际行为程度两个角度研究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态度现状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分析,并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度教育。对于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产生强烈归属感,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认同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可、同意,体现具有相似特点的群体对某一事物共同的态度。认同是人们在不断追寻自身生命价值、探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旨在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归宿在哪里?”等问题。从类型上看,认同包括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等,但其核心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就是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文化上的区分,以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就是高校大学生成员对中华民族的各种观念、制度与行为方式的认同,是对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语言、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一种积极的肯定性认知。其核心是对一个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 在今天,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影响和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方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感知能力敏锐、心理成熟度趋于稳定,但又不完全成熟,多元文化影响和改变他们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他们对于本民族及他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 一、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态度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心理学家时蓉华教授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纬度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在研究大学生中华文化心理认同时,可以从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维度进行探讨,因此认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态度分为:认知表现,即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我国历史文化,国家核心价值观等的认识和思考;情感表现,即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我国历史文化、国家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满足自己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意向表现,即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文化、我国历史文化和国家核心价值观所产生的认知、情感能否与其行为一致和统一。 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认知表现心理认可程度平均数为14.30± 4.54;中华文化认同认知表现实际行为程度14.0034±3.80;情感表现的心理认可程度为15.99±3.51;情感表现的实际行为程度为14.80±3.95;意向表现心理认可程度为15.470±4.01;意向表现实际行为程度为14.80±3.79。 中华文化心理认可程度总分为45.74±11.62;中华文化认同的实际行为程度总分为43.57±10.77。心理认可程度减去实际行为程度后得到的均值分为中华文化认同表现2.17±9.39,大学生中华文化各因素认同表现,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认知表现为0.299±4.25;情感表现为1.19±2.72;意向表现为0.67±3.21。 从认知表现各项目的得分发现,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认同认知表现最高,对于国家及历史文化认同认知表现最低。从情感表现各项目得分发现,为国家及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很自豪得分最高,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很自豪得分最低。从意向表现各项目得分发现:愿意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得分最高,愿意把国家主流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得分最低。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分析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费孝通于198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学术讲演中提出的,他明确阐述如下观点:“中华民族”一词,最初是指中国的主体民族,即汉族,随着中华民族在反帝斗争中日益自觉地结合成整体,他的全部含义得到了充分的阐明,即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是由许多民族结合形成统一的国家的长期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因此,对中华民族文化存在广泛认同的同时,也存在地域文化的差别。考虑文化的地域性特点成为研究中华文化认同状况的另一个重要视角,应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情况。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状况 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关于中华文化心理认同度发现:19.3%的少数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中华传统文化。50.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国家主流文化的态度是“喜欢,心向往之”;12.3%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主流文化的态度是“没有兴趣,但又必须得学”;24.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非常关注新闻报道中关于国家上调银行准备金率及食品安全等相关的新闻,33.3%的大学生比较关注国家上调银行准备金率及食品安全等相关的新闻报道。36.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愿意更多地学习国家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在新阶段只要指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表现为群众大众媒体中有关新闻节目、政治性较强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的关注程度。通过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最关注的电视节目内容的调查结果发现:最关注国家大事的大学生为33.3%;关心娱乐新闻的大学生为24.6%;关心韩剧、偶像剧的大学生为24.6%;关心财经节目的大学生为1.8%;选择其他节目的大学生为15.8%。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认同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对主流文化达到认同。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价值观的认同状况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等,影响到人们对于某种文化的认同感。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价值观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 24.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很赞同国家主流价值观;在回答“你是否了解国家主流价值观包含的具体内容”这一问题时,22.8%的少数民族大学回答“很了解”;17.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不了解”。49.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愿意把国家主流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在“你怎样看待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时,28.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这是“赤裸裸的拜金主义,不可取”;但有14.0%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这说出了现代女性的择偶标准,这样的选择没什么不对;31.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这样的言论影响恶劣”;26.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这是实话实说”。38.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一些媒体及地方卫视台中以选秀、相亲速配等为主导娱乐节目的看法是:这种节目体现了拜金主义、名利至上的价值观,不可取。这些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国家主流价值观,了解并愿意把国家主流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国家及历史文化的认同状况 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的回答,其所回答的是中华民族是谁的问题,在回答中华民族是谁前,首先要了解中华民族来自于哪里,即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否了解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影响着他们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 66.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很愿意或愿意更多地了解国家及民族历史文化;33.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一般。在考察大学生对于历史的了解中发现:24.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最了解中国古代史;43.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最了解中国近代史;14.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最了解世界历史;17.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最了解少数民族历史。52.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很愿意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45.6%的大学生愿意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仅有1.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不太愿意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57.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韩国将“端午节”列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关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自尊心,应该予以重视。43.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调查结果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愿意了解、继承和弘扬国家及民族历史文化,比较了解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他们也重视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族自尊心,但他们对于国家的具体历史事件了解不够清晰和明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深层体现,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决定着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人们在对自身存在和价值的不断追求过程中获得自我的价值感,不同的价值信仰和追求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内容,文化的本质在于人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任何民族,起决定作用的是本民族固有的核心价值观念。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发展和转变。中华文化协调发展和繁荣兴盛,必然要求社会价值观念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人们的信仰,是人们对自身存在和价值追求中的指导准则和标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在大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体现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在自我教育中促使大学生认识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学问修养是一种综合素质能力,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多思、多看、多读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其次,在社会教育中增加历史人文知识方面的“国粹”传播,让社会重视传统文化。在家庭中,营造一个有文化氛围的生活环境,让大学生在充满健康气息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使其拥有健康的思维方式和努力刻苦的科学实践精神,为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奠定基础。最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在教育,大学应开设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相关选修课程,并在高校课程中加入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内容,领悟传统文化精华。 (二)主流价值观教育 “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由中国共产党所提倡和推行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我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作为大学生一切行为准则加以学习和执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生理想,爱国、爱党,改革创新,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我道德评判标准和伦理定式。通过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面理解、认同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功能价值。 (三)国家及历史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面对新时代带来文化冲击,如何来对待、继承、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现代文化,摒弃腐朽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主题。高校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有区别地设置和开展国家及历史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关于学习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和民俗等知识的兴趣,提高大学生关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认知,对其产生积极的情感,并在实际行为中增强民族归属感和幸福感。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和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文化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注:本文为基金项目:2012年度黑龙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2C51) 注释: 王雪韵.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8.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卢艳喜.新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探析D.新疆大学,2011.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3.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朱佳隽,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金丽雪,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 孙影娟,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张斐然)

    注意事项

    本文(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oc)为本站会员(3d66)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