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文化与创业政策的反思与调适.doc

    • 资源ID:1816136       资源大小:25.77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文化与创业政策的反思与调适.doc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文化与创业政策的反思与调适 摘要:大学生创业处于较低水平的现象已引起学界高度关注。研究表明:(1)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知识价值与创业价值文化冲突;(2)政府政策存在行动导向与动力导向偏重;(3)大学生存在恐惧创业与审慎创业的风险规避意识;(4)大学生群体心理可能导致创业行动强化或抑制。通过矛盾对立与统一双维度分析,提出了建设创业文化、完善政府政策、改革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创业是猎取市场机会并求得最大利润的高风险创新性经济活动,其价值首先指向成就动机和先占性财富目的,是经济学范畴的活动。学者指出创业发展水平与创业文化、创业教育、创业政策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我国部分大学毕业生面临“知识失业”的尴尬局面,处于知识不得其用的状态,这一状态的形成与我国创业文化缺失及创业政策与创业教育局限性有着较密切关系。我国已经兴起了全民创业的浪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创业却只是涓涓溪流,资料显示我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2.3%;创业财富比例更是微弱,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接受了全社会创业文化薰陶和系统性创业教育的美国“创业一代”为美国创造的财富达到其财富总额的95%1;我国大学生创业率较低的现实还存在更为深刻的隐忧,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而美国则达到20%。全球创业观察(GEM2014)中国报告也指出我国创业环境在参与观察的69个国家与地区中居36位。有学者指出,我国大学生从业文化(即就业文化)深厚,而创业文化则暗淡无光 。2客观分析,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大学也在创业教育方面付出了不懈努力,创业环境在不断改善进程之中,然而大学生自主创业发展状态却依然不容乐观,需要在认真反思基础上作出创业文化、创业教育与创业政策合理调适。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文化、政策及心理分析 (一)教育价值:大学知识文化与创业文化冲突与统一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历史与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积淀、丰富起来的价值观念与生存、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社会规范与知识体系的总和。大学价值取向之一是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学术至上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追求知识、发展知识成为其本能价值取向。作为“学术共同体”组织,“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洪堡大学表明,科学已经成为大学最为根本、也几乎是唯一的任务,大学成为了控制高深知识的社会机构。3大学价值取向之二正如裴斯泰洛齐所指出的那样,教育并不以圆满完成学习为其终极目标,而应该适应生活,培养自主行为。4教育价值取向的不同甚至冲突,导致了大学教育群体(包括师生全体)创业态度的认同差异。 这种教育价值冲突也反映在大学创业文化之中。创业文化是从事开创性事业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及其适应于此的社会心理总和,是在面向市场获取利润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群体文化,在大学校园内部,创业文化是大学文化亚文化。创业文化以经济文化为载体,以猎取市场利润为导向,这与大学知识追求教育价值存在某种程度人才培养目标冲突,而这种冲突往往来自于大学学者知识追求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追求;其次,来自学生自身多元价值追求的内在冲突,大学生既有知识与能力提升诉求,更有就业与面向未来生活诉求,知识学习与自主创业形成某种程度的调适困难;再则传统义、利观念冲突在今天大学师生中依然存在。大学生创业,创业文化引领着创业活动方向,创业者所受文化影响催生创业行为产生,创业文化中的文化态度、价值取向是文化先导。 大学教育知识目标与创业目标又都统一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知识探索、创业教育都依赖大学创新活动,创新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都以创新活动为途径,以知识创新乃至文化创新为目标。米勒认为创业就是致力于产品与市场创新,通过风险承担进行创新,并通过创新手段击败对手5;其次,随着大学走出象牙塔,日益步入社会中心,服务社会成为其重要职能,服务社会更需要以知识创业为载体,以创新活动为媒介。大学生创业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学生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寻找到市场机会,投入到创业活动,获取市场成功价值,这一点在大学生机会创业过程中显得尤为明显。虽然大学生知识创新与创业过程市场化创新存在显著目标导向、过程导向差异,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本身贯穿于大学知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始终是学界共识,体现了大学教育的核心精神与价值追求。 大学生有朝气、有热情、有冲劲,富于创新精神与创新活力,大学教育需要强化其创新精神激发、创新能力铸造。作为人才培养之所,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大学共识,但实践过程中创业教育过程的知识教育偏向,重分数轻素质、重能力培养轻自主意识激发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忽视了大学生创业文化素养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训练等,基于学生活动形式,呈现间断性、系统性差等特点,大学创业教育目标、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过程之中,甚至对于创业本身学界尚没有形成一致定义6,大学生创业文化绵密环境与弥漫气氛远未形成,大学生创业导向需要创业教育进行新调适。 我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式都明显呈现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导向,来源于书本、施之于书本的现状与大学师资力量现实密不可分。目前我国大学创业教育教师以高校内部师资为主体,他们中大部分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更缺乏成功的创业经历与文化经验,因此大学创业教育主要体现为创业知识教育,有流于“纸上谈兵”的尴尬,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精神因缺少文化薰陶而难以养成。大学创业教育应辅之以优秀的创业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创业意识与动机以及创业精神与能力培养和创业课程教育,使越来越多大学生对创业产生兴趣,这是大学创业教育尤为重要的使命。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可能因为枯燥知识教育而被淹没,创业文化导向功能可能因为大学创业教育本身的局限而失去,这可能是我们在开展大学创业教育之初所始料未及的。 大学创业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是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目前大学校园创业文化在大学创业环境建设方面已经越来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大学创业型校园文化与知识型校园文化地位并不等同,从属于校园知识文化。重塑创业型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创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让大学生感受到学术努力与创业努力同样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创业行为同样可以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自我价值追求。通过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激励大学生创业意识生成、创业行为发生是大学创业教育的目标与使命,对于切实提高我国大学生创业比率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政策向度:创业政策行动导向与动力导向偏重与调适 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大学都出台了许多创业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自主创业。如费用减免方面,政策规定大学生毕业2年内从事个体经营,3年免收管理费、登记费、证照费,免费发放招聘广告;税收优惠方面,政策规定在咨询、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大学生创业可享受2年免税,在其它行业也可享受费用不等的税收减免;金融投资方面,大学生创业贷款可简化程序、享受利息优惠、享受货款额度与周期优惠等;社会服务方面,大学生创业期间,人事档案等可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中介服务代管,提供人事与劳务信息查询,创办企业员工培训与测评优惠等;科技支持方面,允许大学师生以技术专利等形式进行技术参股,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方面,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建立创业训练中心、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器,设立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鼓励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等。 一方面,上述税收与费用减免、审批程序简化、金融投资支持、社会服务优化等政府政策提升了大学生创业便利性,消除了大学生创业壁垒,可以看出这些政策立足点体现于创业实践、创业行为、创业活动过程,具有鲜明的大学生创业行动导向;另一方面,创业行为的产生需要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创业热情、创业意愿、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文化,这些因素被称之为创业行为的动力源泉,目前的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创业教育、创业中心等政策都明确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创业动力导向。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行动导向与动力导向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首先行动导向的创业政策通过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使大学生更方便、更快捷、以更低的成本实施创业活动,并以此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而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的提高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意识,进而触发新的创业行动,即可以促进动力导向创业政策实施成效的提高,反之亦然。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规模与效益均较低的局面,提示我们政府政策亟待完善,但如何在规模与效益中进行统筹、协调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 摆在社会面前的大学生创业率与创业成功率均较低的事实,既需要通过大学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鼓舞,又需要明确、有效的大学生创业动力导向的政府政策直接导引。一方面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的状况已经对大学生创业参与率产生了抑制作用,因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显得极其重要,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便利性、创业支持度;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政府政策直接导引创业动力导向,立足于通过创业政策激发大学生创业成就动机,培育大学生创业文化,培养大学生创业个性特质(如独立偏好、创新思维、刻苦精神、敢于担当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规模化、群体化。特别是要通过政府创业政策实施营造社会创业文化,引导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生成、创业精神的塑造,特定行为意愿的产生是实际行动产生的风向标,创业行动产生的意向性是预测个体创业行动的重要因素,创业人才培养首要培养创业意愿。夏皮偌(Shapero)与索科尔(Sokol)认为,关于创业环境的知识可以帮助个人形成对自己职业生涯选择的感知,而这种感知是由感知的渴望性与可行性构成的。7对实施创业教育的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应该是创业意识形成、创业能力开发、创业行动准备的阶段。8政府创业政策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应该着眼于创业文化的形成与创设,创业导向的培养与引导,创业精神的塑造与培育,创业能力的训练与锻造。 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经历市场经济的冲刷,但重义轻利的文化传统依然强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至今仍倍受推崇,创业观念淡漠。欧美等国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在中小学阶段就注重创业意识的培养,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往往重视个人发明创造,并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创业实践。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学历教育,讲究阶梯式的学历层次提高,然后寻找稳定就业渠道有着极大区别。目前我国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是必要的,也是起着积极作用的,但鉴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文化未能形成,创业意识较为缺乏,与欧美等国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政府政策应更多着眼于传统文化的改造、创业文化的培育,促进社会创业文化在大学环境中的培育,并使之蔚然成风。只有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明显增强、创业行动显著增加,便利化、扶持性政府创业政策才能具有更宽厚的大学生创业规模基础,并在创业规模化基础上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行动成功率,并反过来导引大学生创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从这一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政府政策还主要处于创业意识培育阶段的大学生创业规模促进期,现阶段统筹我国大学生创业政府政策导向,着力创业意识、创业文化培育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构建政府政策层面的社会创业文化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媒体的创业文化社会舆论宣传作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业的良好社会创业氛围,改变传统文化观念,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其创业意识,培养其创业精神,形成人人想创业、人人能创业的大学生创业局面。 (三)不确定性规避:恐惧创业与审慎创业的大学生风险意识 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需要大学生创业者具有超出普通人更高的个人成就动机、社会成就动机。大学生群体具有丰富的知识,具有更高的自我成就动机,但在追求创业成功过程中,需要接受规避风险、规避不确定因素的心理承受能力考验,害怕挫折、害怕失败的心理因素会导致大学生创业意识受到抑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大学生创业比率低下。学者研究表明这种状况符合社会心理学普遍规律,成就动机涉及获取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与追求过程可能遭遇的挫折感两方面情感冲突,成就动机的强弱取决于成就取向的追求程度与避免风险取向的规避程度之间差值。9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说明了创业过程中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规避风险动机的不同表现,大学生总体情况是规避风险意识更为强烈,超过创业过程中的成就动机,并且这种强弱表现显著存在于理工科与人文类大学生的比较之中,恐惧参与创业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创业状态的共同现实表现。10 不敢创业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具有较高风险意识,这种风险意识既反映了创业本身的高风险性,同时也引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的反思以及对当代社会创业文化、创业风险评估机制缺位的反思。为什么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意识更为强烈,而我国大学生就相形见拙了呢?从学者对浙江与东北地区创业文化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浙江地区建设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业的良好社会创业文化,大力弘扬创业光荣、致富光荣的创业理念,加强了对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经济活动与参加创业活动的保护性政策,使浙江地区的人民群众勇于创业、敢于创业,形成了追求创业成就,宽容创业失败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因而浙江地区人民群众创业规模显著高于东北和我国其他地区。11这为我们从创业文化培育入手,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样硅谷的实践也充分说明创业文化显著提升创业活动,良好的创业文化才能支撑起大规模的创业实践。硅谷每天都有公司倒闭,但硅谷宽容与开放的创业文化氛围,使得硅谷地区的人们整天想的都是自己如何创业,甚至于怎样开始发行原始股,雅虎公司创始人扬致远所就读的斯坦福大学,位于硅谷所在区域,在斯坦福大学师生中创业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潮,这也从另外一方面佐证了创业文化建设对于抵御风险规避意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同时,欧美国家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帮助大学生成功提前规避了创业风险以及不确定创业因素的干扰,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在基础上鼓舞了大学生创业群体性行为,对我国政府政策也具有很好的启示。 (四)群体效应:大学生创业群体心理效应抑制与强化 创业文化环境有“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作用,文化是特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共同生活方法和行为习惯的总和,群体性及其群体影响力是文化感染力的反映,它既是个体文化的共性集合,又通过每一个体将群体文化传播开来,大学创业文化具有同样的特征。在我国浙江地区,那里每家每户都积极投身创业,并且形成了互学互帮的良好氛围和创业文化传播环境,通过群体带动作用,在不同地区建立了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带,也创建了风格各异的区域经济,如温州经济带、宁波经济带等。这种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造就了浙江各地区人民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至今这种创业精神不但感染了浙江地区,更深刻地影响了全国各地区创业大众的实际行动。我国大学生创业率持续低迷,会形成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逆向抑制和创业积极性的心理消解,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政府政策实施、文化创设、创业教育等综合性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比率的提高,通过你我创业行动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带动,形成群体效应,人人创业的局面才能真正形成。 二、提升大学生创业率及其成功率的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文化建设,培养创业精神 首先要提高创业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大学生创业文化是适应单位特色与地域环境特点,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创业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其社会文化支持系统的总和,是大学生创业情境的文化产物。在观念文化层次,大学生创业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是创业文化的核心,是隐含于大学生日常行为过程的思想理念。创业文化是需要大学生通过个人感知方式才能体会到的区域环境文化,它影响大学生创业思想、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培养和创业行为生成。社会与校园创业文化还可以转化为大学生群体意识,引发大学生创业群体行为,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比率。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一直存在安于现状、重工轻商、害怕竞争的传统文化观念,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仍未形成,大学生创业受传统思想影响,重就业轻创业仍是社会主流思想,找一份稳定、牢靠的“铁饭碗”类型的工作仍是多数大学生的首选,每年公务员招考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社会以至大学校园崇商、荣商文化氛围缺失状况导致大学生不懂创业、不敢创业,大学生创业仍旧路漫漫其修远兮,创业大潮形成是全社会共同的、热切的期待。 首先创业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校园与地区创业文化的差异性,哪怕位置相邻的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也会因为历史积淀不同而显示出独特自身文化特点。创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学校与地区在自身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传统,形成符合地方社会氛围、人文气息的大学生创业校园文化、地区文化,通过大学生创业,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经济与文化区带。 其次要注重通过创业文化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大学生创业需要大学生具备较强的风险承担意识与个体成就动机。大学生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风险是在一定的失控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复杂性和变动性的影响,实际结果与预测发生背离而导致利益损失的可能性”12。市场处处存在风险,创业过程充满不确定因素,因此大学生创业动机并不会必然引起创业行为。创业行为需要通过创业决策来驱动,创业决策依个人创业意图、创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差异而呈现出显著不同,而个人的创业精神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它决定着大学生抵御创业风险能力及其创业决策方向与创业行为路径。创业精神还包含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等精神特质,以及追逐利润、讲求实效的思想文化基础,大学生在产生创新意识后,能否勇于付诸创业行动与创业实践,带动创业实践骨干、创业行动团队共同奋斗、克服困难,也主要依赖于大学生创业精神。 再次,要通过创新引领创业,通过创业引领产业创新。我国大学科技成果生产力转化率较低的事实说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并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要通过大学生创业,将大学科技、文化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创造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新工艺,成为新的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以创新驱动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是利用机会的关键。商机就是用不同的方式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可能性。创新是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与众不同的做事方式,因此创新是利用商业机会的工具。”13。通过创新进行创业,捕捉市场机会,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并通过对市场环境的深刻认识,规划符合市场规则的创业目标,拟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可行的行动方案,进而形成有效的创业行动。 当然创业文化与任何其他文化一样,虽然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有某种程度的自发性,但文化培育同样重要。首先创业文化培育需要学者或创业实践者从观念知识层面认真加以总结、提炼甚至是创设,并不断加以推广、传播和提升。高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传承与引领者,担负着文化传播者角色,所以鲁卡斯认为“大学必须站在每一个社会的中心,大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学一直是新知识的提供者和新技术的传播者”。由此种观念出发,大学也应该成为创业文化的提供者和传播者,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成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直接推动者和培育主体。 (二)完善教育体系,改进培养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创业教育概念。柯林?博尔认为大学生需要取得学术、职业、创业三本教育护照,提出创业能力是继学术素质、职业素质之后的第三素质,创业素质与其它素质一样重要,创业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同样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目标,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工作岗位的高素质从业者,同样应该是工作岗位的积极开拓者。我国高校应该学习欧美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改革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学术界尚存在争议,一些高校注重训练大学生如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找寻创业机会,一些高校更加关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由此形成企业家培养目标与以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分野。企业家培养模式是以美国为主导,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培养以欧盟为主导。鉴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率低下的实际情况,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应该更多以欧盟模式为参考,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态度、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为首要目标。 创业教育已经引起我国众多高校的高度重视,我国创业教育起步于1998年第一届清华大学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紧接着举办了全国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起,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在高校推进创业教育的通知,随后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可归纳为:创业教育的组织由团委与学生处牵头、教务处配合,属于学生思想与政治教育范畴;课程教学以校内教师为主体,同时引入企业导师进校开展讲座,处于管理上行政推动、教学上附属于专业教育、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并且结构不尽合理阶段,独立培养体系远未形成。目前我国大学创业教育较为注重大学生创业知识的学习,而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态度与创业精神培养重视不够或手段缺乏,创业能力实践训练仍显不足。 改善大学创业教育首先应该从师资入手。现行高校普遍缺乏具有创业经历与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往往以知识传输为主是现行高校无可奈何的选择,需要面向社会引进更多有创业成功经验的企业家进入高校开展体系化创业教育,以促进大学创业文化的形成,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改变大学创业教育以单纯知识教育为主的尴尬局面,强化创业意识薰陶以及创业经验传授,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形成,是我国大学创业教育所急需的。当然这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帮助,完全通过高校自身的努力,这种校企合作的体制化、体系化是难以形成的。 同样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大学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才能真正形成。校企产学研合作可以使大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践过程中掌握企业运行规律、了解市场竞争规则、体验企业创业过程,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愿,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才能通过技术研发活动捕捉到市场机会,学会撰写创业计划、创业方案,进而促进创业行动的产生。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将我国高校目前广泛实施的KAB培训项目与澳大利亚青年成就项目、欧盟微型公司项目以及美国创业培训项目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学校培训与企业实践的互动,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创业环境,积累创业资源,建立创业网络,学习创业实践经验。 要通过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如何做好创业行动准备方面提供帮助。要帮助大学生开展创业机会市场化评估、创业风险经济学评估、创业方案科学性与可行性论证、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指导以及创业资金支持与创业程序指导。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创业基金、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这些组织与机制都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政策支持与创业资金援助,对大学生创业行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大学创业行动仅仅依靠高校支持显然是不够的,特别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与社会广泛参与,只有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密切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大学创业成功率。 综上所述,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完整的大学教育体系,成为大学教育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创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有必要根据创业教育自身特点,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专门化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培养体系。 (三)统筹政策导向,促进社会参与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文件和规定,如198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规定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参股方式参与企业创业和新产品开发;最近教育部等七部委又出台大学生创业鼓励计划,努力争取到2017年前新增80万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活动;在中央不断出台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同时,各地市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创业优惠政策和法规。 我国围绕创业成本、创业融资、创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程序等方面出台了系列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这些创业政策的实施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更为便利地将创业计划付诸创业程序、创业行动,并从中猎取政策优惠,降低创业时间成本、资金成本,提高创业质量。 虽然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成效不断显现,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仍属于小众群体,大学生创业率持续处于低位,创业群体效应远未显现。这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需要在注重创业质量、创业实际行动支持维度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创业文化、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育。 首先政府政策应关注社会创业文化与校园创业文化双向渗透,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宽容创业的社会氛围与校园环境。目前我国举办的各种全国性、区域性以及高校内部的各种创业大赛正是基于创设良好创业文化氛围,但显然这种创业大赛具有活动的周期性、大学生群体的内部性,并没有形成校园创业文化向外渗透的社会化外延伸展机制;同时要通过政策实施,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大学生创业良好社会氛围,并将社会创业文化引向校园内部,发挥社会创业文化对校园创业文化的影响与渗透作用。要实现创业文化的双向渗透,第一需要社会媒体的积极参与,改造我国传统文化,改变社会、家庭、大学生的传统就业观;通过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引领、创设大学生创业文化影响力的社会化弥散,通过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发生、发育、发展与完善,促进创业文化对于大学生创业行动导向、激励与辐射作用的发生;第二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全社会参与,针对目前大学创业教育师资来源单一和知识化倾向,需要引导企业家、社会创业成功人士、政府政策专家全面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家宣传、专家讲解等综合手段引导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第三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政产学研全面参与大学创业文化建设,促进更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产生。 其次政府政策需要关注大学生创业环境、创业能力建设,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在此基础上支持大学生创业行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为便利的税收、金融与服务支持。第一要建立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目前我国政府政策在创业环境建设方面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据全球商业环境2008年报告,我国创业便利性名列全球83位,美国位列第3位,我国创业政策便利性仍有巨大进步空间。迪盖特认为创业政策首先需要注重创业者的社会认同度,通过政策实施引导全社会把创业发展确立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方向,并在地区发展战略中重视小微企业政策完善,尤其需要重视扶持创业者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要通过鼓励银行贷款为创业者提供成本更为低廉的融资计划,鼓励社会或企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建立创业风险评估机制,鼓励风险投资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进一步简化大学生创业审批程序,有效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第二要加强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培育的社会性参与,尤其是企业的参与。要通过大学生企业实践以及企业家指导与训练才能产生符合创业需要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实现学习导向的钻研精神面向企业精神的市场化转身。第三实现政府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相关多元主体的有效协同。大学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第一责任主体,但创业教育同样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统筹政府培训计划、企业培训计划、校企互动培训计划,解决学校创业教育所不能,完善政府创业教育责任和社会创业教育责任,毕竟大学生创业是社会性、经济性活动,其创业能力培养不可能是大学这一学术组织完全能够独立承担的,大学创业教育在激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文化与创业政策的反思与调适.doc)为本站会员(3d66)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