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论本科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doc

    • 资源ID:1856185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本科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doc

    论本科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继承和发扬。历史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O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History and the Penet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HU Maoshe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ourism Culture,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It Should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History teachers can carry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sense of patriotism and raise their overall quality. Key words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traditional culture; essence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中华先民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和需要。历史教育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人格的养成。无论从历史教学的性质、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我们都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智能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是在思想道德,还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对人类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如今每一个中国人都负有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对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更是责无旁贷。 1 传统文化精华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释、道等文化为补充的动态文化系统。这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价值在今天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在发展中越发暴露出自身的一些缺陷,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使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受到世界瞩目。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本科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在本科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既继承了文化传统,也顺应了时代精神。主要表现为 其一,自强不息的执着精神。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从不轻易低头,从不轻易认输。面对强权,面对乱世,总是不屈不挠地抗争,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有积极性的成分之一。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整个中华民族,有了这个精神支柱,才能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前行,永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在独立的人格追求和对个人自尊的重视,从而有利于国人形成尤为重视名节的民族精神。毫无疑问,这种民族精神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都是极为需要的,这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 其二,爱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在很多诗句中都表达了对国家、对社会的深深担忧之情,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很多诗句则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之心,如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忧患意识,实际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在当今的和平年代,这种忧患意识同样还是需要的。 其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齐桓公在临淄稷门附近创办了稷下学宫,曾聚集了“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在稷下学宫曾讲过学的大师,有孟子、荀子、邹衍、淳于髡等诸子百家。这些大师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学术见解等,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特性。 其四,重视道德化人。中国古代有不少思想家将“德”与国家之兴衰相联系,如管仲便认为“礼义廉耻”关乎国家的兴亡。古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往往居于学校教育之首。“礼”,主要是指德育。曾国藩在教育子弟方面很有心得,他认为子弟是否贤能,六分靠天生,四分靠家教。他的家教思想首先就是重视对子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说,这是崇德思想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典型反映。在中国古代法制并不完善,所以道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道德的力量往往可以促进家庭伦理的和谐,乃至促使整个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其五,贵和尚中的思想境界。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崇尚以和为贵,追求和谐。这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同时也包括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了,自然有利于促使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个人身心和谐了,就能做到遇事从容淡定,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社会和谐了,就能互利互惠,持续发展。这种和谐思想,对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要达到以上所说各种和谐,必须坚持“中庸”之道,即做事要不偏不倚,不走极端。 2 传统文化精华渗透的途径 目前,高校普遍都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文化史之类的课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大有裨益。笔者认为,在其它课程之中其实也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将结合自身近十年的高校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非传统文化或文化史之类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首先,“润物细无声”,将传统文化之精华自然融入平时的教学之中。在非传统文化或文化史之类的课程中,传统文化知识是比较零散的,不成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在讲解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渗透、总结,并适当地加以拓展延伸,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点和发展历程恰当地融入平时的教学中。例如在讲授“百家争鸣”时,就应引导学生感受、分析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让学生明白这一时期的百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影响极其深远。然后再进一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一时期的学说,尤其是儒学,不仅对中国乃至对世界文化的影响都非常大,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其次,让学生充分参与,切身感受并汲取传统文化之精华。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辉煌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在历史教材中随处皆可体现。为了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更直观的感受,教师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思考、探讨、交流等方式,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适时的启发,让学生切身去感受并最大限度地汲取这些文化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转化为自身的涵养,比如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传统文化典籍,如论语、孟子、史记等。因为仅仅靠老师的讲解,要想准确、完整地把握某些文化的精髓是很难的,甚至有时还可能会造成误解。例如对道家思想的介绍,教材主要侧重于强调它的消极性,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失去了进一步了解道家思想的兴趣,甚至可能对它产生极大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引导学生选择一些能突出其思想特点的专著或文章,让学生课后阅读、欣赏和思考,以便他们对道家思想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再次,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分析古代道家思想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生活中存在的环境恶化、“三农”问题等等,因为这些都是违背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而导致的。再如,当代社会所公认的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种理念,其实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只是我们到今天才领悟。又如,讲授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也可联系现实生活分析诸子百家思想对今天仍然还有深远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崇德尚德的民族,因而传统文化也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这种尚德、重义的优秀传统,在今天依然是我们所提倡的。当代社会也有很多优秀人物在践行这种优良传统,学生从这些现实人物的身上,更能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3 传统文化精华渗透的意义 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行为准则等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他们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盲目崇拜西方,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理性的态度和辩证的认识。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诚实的品格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大有裨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德精神,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首先,通过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学生将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一种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对中华民族产生自豪感,促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由自发转为自觉。只有培养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他们才会以宽宏的气度去包容、选择和摄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其次,通过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学生的人文素质会得到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学生的人文素质无疑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关于修身、为人等方面的精华,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再次,通过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所谓文化意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人对文化的认识和重视;二是指人从文化视角对事物进行认识和判断。对历史教育工作者而言,应该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从文化视角出发来认识和讲授历史。这样,学生们才能适应新世纪文化研究的步伐,满足新时代人类文化进程的需求;才能从文化视角出发,对历史进行文化反思、文化分析和文化定位。 总之,历史教师决不要忽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只要我们从历史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就一定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一定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本科历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第 9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论本科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精华的渗透.doc)为本站会员(3d66)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