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统计(1)──复式统计图.doc

    • 资源ID:1884249       资源大小:15.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计(1)──复式统计图.doc

    统计(1)复式统计图学习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具准备:罗源104国道线上5分钟内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课件。预设流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你们觉得我们罗源的交通状况如何呢? (让学生谈一谈)2、有什么办法可以了解我们罗源的交通状况呢?(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3、请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罗源最繁忙的104国道线上5分钟内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二、经历统计的过程1、组织记录。(1)给学生发记录单。(2)播放录像,学生记录。交流:a、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记录)b、用哪种方法记录既快捷又方便?(进一步体会划正字方法的优越性)c、你在记录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为什么记录的结果会不一样呢?(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记录会产生困难)d、如何记录才能又对又快呢?小组长组织合理分工:一人报,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3)小组合作: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4)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2、制作统计图。(1) 出示条形统计图(没有给出频数范围):让学生独立尝试绘制条形统计图(2) 学生质疑: 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最多要画50格,表示2辆车,最多画25个格,格子不够,也太麻烦了.(3)学生分组讨论:怎么办?明确用1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4)学生尝试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a、展示,评价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b、修正自己绘制的条形统计图c、然后回答问题:每个表示( )辆车 ,面包车比货车多( )辆,( )车最少,( )车最多,它们相差( )辆d、你还能提出问题吗?E、组织讨论:5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F、如果你是交通局长,针对我们的交通状况,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有选择的将其中几种加以板书,并将其余意见归为其他类)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三、巩固应用1、针对我们的交通状况,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应该采纳哪些建议呢(学生们争论不休,最终决定进行统计(进一步一会统计的必要性)(1) 每个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2) 进行统计(3) 绘制条形统计图2、作为少先队员,首先我们应该做到遵守交通规则,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带小黄帽,走人行道;教师有选择的将其中几种加以板书,并将其余意见归为其他类)(4) 每个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5) 进行统计(6) 绘制条形统计图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7) 每个少先队员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3、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第 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统计(1)──复式统计图.doc)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