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老木匠算半径的奇妙方法.doc

    • 资源ID:1884380       资源大小:13.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老木匠算半径的奇妙方法.doc

    老木匠算半径的奇妙方法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都要用到数学,今天查字典高中数学网跟大家分享一个生活中数学的有趣故事。一天,闲得无事,就在老家邻近的院子逛逛,恰好碰到一位老木匠(这位老木匠是本村的,我们都认识)在给一人家做木货。我们相互打了招呼。随后,老木匠用卷尺量一个木桶的底,量得周长为4尺。老木匠说:“吴老师,你是一位老师,我出个问题给你算算,刚才这只木桶的半径是多少寸?”我一时语塞,说:“老师傅,一时用口算算不出来。”紧接着老木匠就一口报出底面半径约等于6寸4.我听到老木匠报出木桶的底面半径,一时很吃惊。我在心里用公式C=2πr检验老木工的计算结果,感到很困难,就用纸笔检验: r=(C/2π)≈(40寸/2×3.14)≈6.37寸≈6.4寸。结果与老木匠的结果只相差那么一点点,而老木匠的计算方法是多么的快,又是多么的准确。这时,我兴趣更浓,请老木匠说说他的计算方法。老木匠说:“就六个字:尺变寸,加六成。”原来老木匠的计算方法是这样:四尺变四寸,四六得二寸四(即4寸×0.6=2.4寸),共4寸+2.4寸=6.4寸。随后,我又举了一例:如果圆周长为3尺,用老木匠的算法是:三尺变三寸(尺变寸),三六一寸八,共得3+1.8=4.8(寸)。用公式C=2πr检验:r=(C/2π)≈(30寸/2×3.14)≈4.78寸≈4.8寸。结果相差无几。这是为什么呢?回到家里,我对“尺变寸,加六成”的算法进行了一番研究:设圆周长为C,半径为r,用代数式来表示这种算法是: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r=(C/10)+0.6×(C/10)=16C/100,π=C/2×(16C/100)=3.125。“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原来,老木匠把圆周率π当作3.125,尽管有误差,但算法简便,在估计半径时很实用第 2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老木匠算半径的奇妙方法.doc)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