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最新6细菌性疫苗-PPT文档-PPT文档.ppt

    • 资源ID:1916347       资源大小:203KB        全文页数:6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6细菌性疫苗-PPT文档-PPT文档.ppt

    1,4. 细菌性疫苗() 4.8 钩端螺旋体疫苗 4.8.1 概述,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是一类致病性钩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人对钩体病普遍易感。人因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钩端螺旋体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脓毒血症。本病潜伏期一般为714日,平均10日。,2,4. 细菌性疫苗 4.8 钩端螺旋体疫苗 4.8.2 流行病学,1、传染源 一类以啮齿类动物,不论平原、山地、森林、沼泽地、盐碱地、沙漠绿洲等均有存在; 另一类以猪、牛、羊等家畜动物,在已开垦的农业区和畜牧区普遍存在。,3,4. 细菌性疫苗 4.8 钩端螺旋体疫苗 4.8.2 流行病学,2、传播方式 钩体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通过带菌动物尿液污染水源和土壤等,人接触后由皮肤,特别是破损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 (1)接触疫水感染 是该病的主要感染方式,约占病人总数的90以上。,4,4. 细菌性疫苗 4.8 钩端螺旋体疫苗 4.8.2 流行病学,(2)直接接触感染 指接触鼠及家畜尿液或污染物引起发病,多见于饲养员、屠宰工人、兽医等职业。人与人之间传播,如医护抢救病人时被尿或鲜血沾染皮肤也偶有发病。 (3)其他途径感染 钩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鼠,引起流产或早产;昆虫诸如蜂、蚊、蝇、蚤等可通过机械携带传播;蟀、螨还可自然感染体内繁殖,通过吸血而传播。,5,4. 细菌性疫苗 4.8 钩端螺旋体疫苗 4.8.3 病原学,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生物学上的地位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由于螺旋体的基本结构及生物学性状与细菌相似,例如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二分裂方式繁殖和对抗生素敏感等,故在分类学上将螺旋体列入广义的细菌范畴。 螺旋体在自然界和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种类繁多,包括2个科7个属。钩端螺旋体在分类学上属于螺旋体目、钩端螺旋体科中的钩端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属可分为问号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ceae interrogans)和双曲钩端螺旋体(L. biflexa)两个种,前者引起人或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后者一般为无致病性的腐生性微生物。,6,4. 细菌性疫苗 4.8 钩端螺旋体疫苗 4.8.3 病原学,1、形态与染色 大小为612m,宽为0.10.2m,革兰氏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 2、培养特性 需氧或微厌氧,营养要求较高,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pH7.27.4。 3、抵抗力 抵抗力弱,601min即死亡,用0.2来苏尔或1石炭酸处理1030min即被杀灭。对青霉素敏感。在酸碱度中性的湿土或水中可存活数月,这在传播上有重要意义。,7,4. 细菌性疫苗 4.8 钩端螺旋体疫苗 4.8.3 病原学,4、致病性 致病物质: 内毒素样物质:钩端螺旋体的细胞壁中含有类似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的脂多糖物质,称内毒素样物质。,8,4. 细菌性疫苗 4.8 钩端螺旋体疫苗 4.8.3 病原学,4、致病性 致病机制: 钩体能穿透完整的皮肤、粘膜或其破损处侵入人体,在局部迅速繁殖,并经淋巴系统或直接进入血循环引起钩体血症,出现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肌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等,患者有全身毛细血管损伤和微循环障碍及肝、肺、肾功能损害。,9,4. 细菌性疫苗 4.8 钩端螺旋体疫苗 4.8.4 疫苗制造,目前应用的钩体疫苗大多为灭活菌苗,由于钩体的血清型极为复杂,目前国际参考菌株已有184型,而且,还不断有新的钩体血清型被发现,新的钩体菌株时有出现,因此,一种疫苗不能有效地预防多种血清型钩体的感染。 钩体内鞭毛是钩体运动、具有侵袭力的重要结构,内鞭毛蛋白B是其重要组成成分,它存在于所有的致病性钩体,由它所诱导的机体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宿主感染钩体后最早出现的抗体。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的寇志华博士采用PCR法扩增钩体的鞭毛蛋白基因(flaB),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构建成DNA疫苗pcD-flaB。将此疫苗免疫豚鼠,结果表明该疫苗对同型钩体的保护率为100%,特异性抗体水平在疫苗注射第6周达到高峰。,10,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x)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原系草食动物(羊、牛、马等)的感染病,人可因 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肉而发生传染。临床表现 为皮肤坏死及特异的黑痂,或表现为肺部、肠道及脑膜 的急性感染,有时伴随有炭疽杆菌性败血症。,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1 概述,11,1、简介 目前阶段,炭疽对人类仍然构成威胁,在世界各地 频繁出现暴发流行。近年来非洲最严重的人间流行发病 达万余人。1997年内,澳大利亚,法国的牛群,美国得 克萨斯洲的鹿和加拿大北部的美洲野牛暴发炭疽流行, 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2 流行病学,12,1、简介 我国30多个省(区)市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这种 疾病,甚至引起流行。据不完全统计,19561998年我 国炭疽累计发病113495例,死亡4168例,病死率3.64%, 平均发病率0.28/10万。其中有三次流行高峰,1957, 1963和1977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54/10万,0.65/10 万,0.54/10万。近10年来我国炭疽主要发生在西北,西 南的10个高发省(区),占全国总发病数的90%以上, 发病频率平均在0.1610.82/10万之间,这些地区以农牧 业为主。,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2 流行病学,13,2、传染源 患病的草食动物如马、牛、羊、猪等,是人类炭疽 的主要传染源。 炭疽病人的痰、粪便及病灶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2 流行病学,14,3、传播途径 A. 接触传染 常因直接接触病畜、死畜及病人而引起感染,牧 民、饲养员、屠宰工人、剥食病畜或死畜者、兽医及医 务人员等为易感者,与污染的皮毛、病畜产品、土壤及 用具的间接接触而感染者也不少见。 B. 呼吸道感染 可因吸入含炭疽芽胞的尘埃、飞沫等而感染。 C. 消化道感染 常因进食病畜肉或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D. 吸血昆虫刺咬感染 如牛虻等叮咬病畜吸血后,再叮咬人造成感染, 较少见。,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2 流行病学,15,炭疽芽胞杆菌俗称炭疽杆菌。是动物和人类炭疽病 的病原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也是 芽胞杆菌属中主要的致病菌。 1、形态与染色 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粗大杆菌,长13m, 宽510m。两端截平,无鞭毛。在有氧条件下形成椭 圆形芽胞,位于菌体中央。 2、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温度为3035,在普通琼 脂培养基上培养24h,形成白色粗糙星菌落。,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3 病原学,16,3、抗原结构 主要的抗原结构有: 炭疽毒素 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三种蛋白 质组成的复合物,注射给实验动物可出现炭疽病的典型 中毒症状。但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单独存在时则不会发 挥生物学活性,二者必须与保护性抗原结合后才能引起 水肿和致死。炭疽毒素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免疫原性。 荚膜多糖抗原 由D谷氨酸多肽所组成。具抗吞噬作 用,与细菌毒力有关。,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3 病原学,17,4、致病性 (1)致病物质 炭疽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荚膜和炭疽毒素。 荚膜有抗吞噬作用,有利于细菌在宿主组织内繁殖 扩散。 炭疽毒素是造成感染者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毒 性作用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而形 成水肿。,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3 病原学,18,4、致病性 (2)致病机制 炭疽杆菌从损伤的皮肤、胃肠粘膜及呼吸道进入人 体后,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组织及脏器发生 漏出性出血、坏死和高度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 肠炭疽、肺炭疽等。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菌即迅速沿淋巴管及血 管向全身扩散,形成败血症和继发性脑膜炎。,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3 病原学,19,4、致病性 (2)所致疾病 皮肤炭疽 人因接触患病动物或受染毛皮而引起皮肤炭 疽,细菌由颜面、四肢等皮肤小伤口侵入,经一天左右 局部出现小疖,继而周围形成水泡、脓疮、最后出现坏 死和黑色焦痂,故名炭疽。 肠炭疽 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奶或被污染食物引起肠 炭疽,出现连续呕吐,肠麻痹及血便,但以全身中毒为 主,23d死于毒血症。 肺炭疽 吸入含有大量病菌芽胞的尘埃可发生肺炭疽。出 现呼吸道症状,很快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而死亡。,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3 病原学,20,1、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 制造: 系用弱毒炭疽菌株制成的活芽胞悬液。 菌株无荚膜,水肿型,具有一定残余毒力,免疫原 性较好的A16R菌株。 种子A16R接种于牛肉消化液琼脂或其他适宜固体培 养基,于34培育1820小时,经检查为纯菌者,保存 于28,在2周内供作生产疫苗的种子用。 接种经检查合格之种子培养物,接种于牛肉消化液 琼脂上,置3334培育。成熟的典型芽胞达至80%以 上、无杂菌者采集。,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21,采集将培养物刮入50%(V/V)甘油蒸馏水原液瓶 内,振摇使成均匀悬液。每瓶取样进行纯菌试验。 合并将纯菌试验合格之原液进行合并分批,取样做 纯菌试验、浓度测定及活菌计数。 稀释用灭菌的50%甘油蒸馏水将原液稀释成每ml含 芽胞40亿个,即为皮上划痕用菌苗。同批原液稀释之菌 苗为作1批。 分装皮上划痕用菌苗按20人份/ml分装。规格为每安 瓿1或2ml,抽样进行成品检定。,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22,成品检定 1 物理检查 应为灰白色之均匀悬液,无异物及摇不散之菌块。 2 活菌计数 取0.5亿/ml的菌液1ml,按10倍系列稀释至10-5。取 10-5稀释菌液接种5个平皿,每个平皿接种0.1ml。置37 培育24小时,计算每ml菌苗的芽胞活存率。芽胞活存率 在50%以上为合格。 保存与效期 应保存于28。自检定合格之日起效期为2年。,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23,2、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的使用 严禁注射! 本品系用弱毒炭疽菌株制成的50%甘油活芽胞悬液。专 供预防炭疽病之用。 接种对象 炭疽病常发地区人群、皮毛加工与制革工人、放牧 员以及其他与牧畜密切接触者,应每半年或1年接种1 次。,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24,2、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的使用 用法 1. 用消毒注射器吸取菌苗,在消毒过的上臂外侧上部滴菌苗两滴,相距34cm。划痕时用手将皮肤绷紧,用消毒划痕针在每滴菌苗处作“”字,每条痕长约11.5cm。划破表皮以现出间断小血点为度。 2. 用同一划痕针反复涂压,使菌苗充分进入划痕处。接种后局部应裸露至少510分钟,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 3. 接种后24小时划痕部位无任何反应者应重新接种。,4. 细菌性疫苗 4.9 炭疽疫苗 4.9.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25,细菌性痢疾(Shigellosis)是由志贺菌属(Shigella) 引起的常见肠道感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腹痛、腹 泻、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严重者可出现休克、中毒 性脑病及呼吸衰竭。,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1 概述,26,1、传染源 人类是志贺菌的惟一重要贮存宿主,患者和带菌者是 传染源。 急性典型菌痢患者,排菌量大,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传 染性强。但该病易诊断,在发病不久即被隔离治疗,故作 为传染源的意义较小。 急性非典型菌痢患者,症状较轻,不易诊断,为重要传染 源。 慢性病例,长期不愈,排菌可达数年,常有复发,复发时 排出大量志贺菌,该型病人长期隐伏于人群中,是年与年 见起传播作用的桥梁。,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2 流行病学,27,2、传播途径 本病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志贺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 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及苍蝇和 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进入消化道使易感者感 染。 由于少量细菌(10100个)即可引起感染,因此人 与人之间接触传播最为常见。不同地区的传播方式可有所 不同,如在发展中国家,食物和水型传播较常见。在发达 国家,食物和水型传播则不常见。而在托儿所、幼儿园及 老年病和慢性病病房中常呈局部流行。,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2 流行病学,28,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志贺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较多,与不 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与机体抵抗力低、营养不良、 过多劳累、暴饮暴食及接触感染机会较多有关。 4、流行特征 细菌性痢疾为全球性传染病,在我国全年均有发生, 但有明显季节性,以夏秋两季为多见。,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2 流行病学,29,夏秋两季流行的主要原因: A. 气温条件适合志贺菌生长繁殖,在2030志贺菌在主 食及肉类食品中4h可增殖100800倍,12h可超过50 000 倍,在瓜果蔬菜中824h可增殖20800倍; B. 苍蝇多,传播媒介多; C. 夏天易感者多喜欢冷饮及生食瓜果蔬菜等食品; D. 胃肠道防御功能降低,如大量饮水后胃酸等消化液被稀释,抵御志贺菌的能力下降。,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2 流行病学,30,志贺菌属(Shigella)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 原菌,通称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um)。 1、生物学性状 大小为宽0.52m,长0.73m革兰阴性的短小杆 菌。无芽孢,无鞭毛,无荚膜,有菌毛。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24h形成直径 达2mm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3 病原学,31,志贺菌属细菌有O和K两种抗原。O抗原是分类的依 据,根据O抗原的不同,可将志贺菌属分为4群: A群即痢疾志贺菌(S. dysenteriae) B群即福氏志贺菌(S. flexneri) C群即鲍氏志贺菌(S. boydii) D群即宋内志贺菌(S. sonnei) K抗原在分类上无意义,但可阻止O抗原与O抗体的结合。,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3 病原学,32,2、致病性 志贺菌的感染几乎只限于肠道,一般不侵入血液。 致病物质 主要是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尚产外毒素。 (1)侵袭力 志贺菌有菌毛,能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 细胞。继而穿入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一般在粘膜固有层 内繁殖形成感染灶,引起炎症反应。 志贺菌穿入上皮细胞的能力由质粒编码的ipaB,ipaC 和ipaD基因介导,病菌在邻近细胞的扩散则由质粒编码的 icsA和icsB基因控制。志贺菌只有侵入肠粘膜后才能致 病。否则,即使菌量再大也不引起疾病。,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3 病原学,33,2、致病性 (2)内毒素 志贺菌所有菌株都有强烈的内毒素。 内毒素作用于肠粘膜,使其通透性增高,进一步促进对内 毒素的吸收,引起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等一 系列症状。 内毒素破坏肠粘膜,可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脓血 粘液便。 内毒素尚能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系统,使肠功能发生紊 乱,肠蠕动失调和痉挛。尤其是直肠括约肌痉挛最明显 ,因而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3 病原学,34,2、致病性 (3)外毒素 A群志贺菌I型II型能产生一种外毒素称为志贺毒素 (shiga toxin,Stx)。 Stx具有3种生物学活性: 肠毒素性。具有类似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肠毒素的作用,此可解释疾病早期出现的水样腹泻; 细胞毒性。对人肝细胞、HeLa细胞、绿猴Vero细胞均有毒性,以HeLa细胞最为敏感; 神经毒性。注射于家兔或小鼠,引起动物麻痹、死亡。,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3 病原学,35,Stx的作用机制: Stx由位于染色体上的stxA和stxB基因编码。Stx由1个 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与宿主细胞糖脂 (Gb3)结合,导入细胞内的A 亚单位作用于60S核糖体亚 单位的28SrRNA,阻止与氨酰tRNA的结合,致使蛋白质 合成中断。 毒素作用的基本表现是上皮细胞的损伤。肠道肠绒毛 和肾上皮细胞有高浓度的糖脂(Gb3)受体,肠绒毛结构 的破坏引起吸收减低和液体分泌的相对增加,导致腹泻。 但在小部分病人志贺毒素可介导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 并发有急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的溶血性尿 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3 病原学,36,3、所致疾病 志贺菌随饮食进入肠道,潜伏期一般1-3天。痢疾志贺 菌感染患者病情较重,宋内志贺菌多引起轻型感染,福氏 志贺菌感染易转变为慢性,病程迁延。 我国常见的流行型别主要为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4、免疫性 志贺菌感染局限于肠粘膜层,一般不入血,故其抗感 染免疫主要是消化道粘膜表面的分泌型IgA(SIgA)。,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3 病原学,37,1、减毒活疫苗 福氏2a减毒株IstratiT32 2、基因工程疫苗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牟兆钦等人, 将一编码宋内痢疾菌菌体抗原O抗原,化学成分为脂 多糖的质粒导入T32菌株中,获得福氏2a-宋内双价痢疾菌 苗株FS-18和FSM2117。,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38,目前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这两种产品。 (1)口服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活疫苗(胶囊) 【组成和性状】 能表达福氏2a和宋内氏痢疾菌体抗原的减毒活菌菌株 (FS)经培养收获菌体后,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制 成菌粉,与适宜辅料混合并分装于肠溶性胶囊制成。胶囊 内药粉为乳白色或灰白色粉末。 【规格】 每粒胶囊装量为0.45g,含活菌数不低于8.3×109 CFU。每人份疫苗(成人)为12粒胶囊。,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39,目前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这两种产品。 (1)口服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活疫苗(胶囊) 【作用和用途】 服用本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分泌性抗体。用于预防 细菌性痢疾。 【适用对象】 适于免疫的各年龄组人员均可服用此疫苗。 【用法和剂量】 全程免疫服用3次,每次间隔57天,成人每次服用4 粒胶囊;613岁儿童服成人半量;5岁以下儿童服成人1/3 量(第1、2次每次1粒,第3次2粒)。,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40,目前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这两种产品。 (1)口服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活疫苗(胶囊) 【注意事项】 本品应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 【保存、运输与有效期】 于-20或2-8暗处保存,在冷藏条件下运输。-20 保存,有效期1年;28保存,有效期6个月。,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41,目前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这两种产品。 (2)冻干口服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活疫苗(FSM-2117 株) 【组成和性状】 本品系用可表达福氏2a和宋内氏痢疾双价菌体抗原的 减毒痢疾菌株(FSM-2117),经培养收获菌体后,加入冻 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后制成的乳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疏松 体。本品所附疫苗稀释剂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维生素等 成份,用以中和胃酸和调节口感。,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42,目前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这两种产品。 (2)冻干口服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活疫苗(FSM-2117 株) 【规格】 本品每安瓿为2ml,含菌2000亿(2×1011 CFU),含活菌不低于4×1010 CFU。每人份疫苗(成人)为3支。稀释剂为每人份3袋。 【作用和用途】 服用本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分泌性抗体。用于预防 细菌性痢疾。,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43,目前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这两种产品。 (2)冻干口服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活疫苗(FSM-2117 株) 【适用对象】 适于免疫的各年龄组人员均可服用此疫苗。 【用法和剂量】 1.全程免疫服用3次,每次间隔57天,成人首次服用 半支,2、3次各1支;613岁儿童服成人半量;5岁以下 儿童服成人1/3量。 2.用50ml凉开水溶化1包稀释剂,制成稀释液。,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44,3. 取装有制品的安瓿并开启,用所配吸管吸取稀释液少 许,加入安瓿溶化疫苗,将溶化后的疫苗液倒入或吸入稀 释液中,混匀后服用。,4. 细菌性疫苗 4.10 痢疾疫苗 4.10.4 疫苗的历史及现状,45,埃希菌属(Escherichia)有5个种,其中大肠埃希菌 (E. coli)是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 大肠埃希菌,通称大肠杆菌,婴儿出生后数小时就进 入肠道,并终生伴随。大肠杆菌在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 中,常用作被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 工程研究中,大肠杆菌是重要的实验材料。,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1 概述,46,大肠杆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大肠杆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并能为宿 主提供一些具有营养作用的合成代谢产物。 其次,在宿主免疫力下降和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 后,即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 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第三,一些血清型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能导致人 类胃肠炎。,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1 概述,47,感染性腹泻病(infectious diarrheal disease)是指除 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由多种病原微生物 及其产物或由寄生虫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急性 肠道传染病。 由于该病的病属种类复杂,而且不断有病原被发现, 所以命名长时间未确定。1989年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 除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微生物引起的腹泻, 称为“感染性腹泻病”,并列为丙类传染病。,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2 流行病学,48,1、传染源 主要是受感染的人,包括急性和慢性期病人、病原携 带者(包括恢复期病人、“健康”带菌者)。也可以是受感 染的动物,包括家畜、家禽、兽类和鱼类等。 2、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即经饮用水、食物、日常生活 接触及苍蝇传播。,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2 流行病学,49,(1)经水传播 各种水源均可被污染,引用污染的水或用污染的水漱 口、洗饮食用具及生吃受污染的蔬菜和水果均可引起感 染。游泳时咽下被污染水,也可引起感染。 (2)经食物传播 各种感染性腹泻均可经食物传播。致病性大肠杆菌经 食物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从乳酪、汉堡包、海味和 香肠中可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 3、人群易感性 人对感染性腹泻病普遍敏感。多数无年龄、性别区别。,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2 流行病学,50,4、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 感染性腹泻病呈世界性分布,但发病水平相差悬殊, 这主要与卫生设施完备程度、人民的卫生知识水平、生活 习惯有关,在贫穷落后的国家与地区,易出现水型或食物 型暴发流行。 (2)季节分布 感染性腹泻病全年均可发病,一般有明显的夏秋季节 发病高峰,流行与暴发也多发生在夏秋季节。,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2 流行病学,51,大肠杆菌为感染性腹泻病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1、生物学性状 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宽0.41m,长0.7 3m。无芽胞。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有普通菌毛和性菌 毛。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37 24小时后,形成直径23mm的圆形凸起灰白色菌落。,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3 病原学,52,大肠杆菌抗原主要有O、H和K三种。 O抗原为细胞壁脂多糖最外层的特异性多糖,由重复的多 糖亚单位所组成。 H抗原位于鞭毛上,加热和用酒精处理,可使H抗原变性 或丧失。 K抗原位于O抗原外层,为多糖。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K 抗原分为L、A、B三型。L抗原实质上是一种菌毛抗原,A 可能是荚膜,B则是一种荚膜抗原。 表示大肠杆菌血清型的方式是按O:K:H排列,例如 O111:K58(B4):H2。,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3 病原学,53,2、致病性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 是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临 床症状可从轻度腹泻至严重的霍乱样腹泻。致病物质主要 是肠毒素和定植因子,后者使细菌黏附到小肠上皮细胞 上。,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3 病原学,54,2、致病性 ETEC的肠毒素有不耐热和耐热两种,均由质粒介 导。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对热不 稳定,6530分钟可被破坏。LT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 单位组成。A亚单位是毒素的活性部位。B亚单位与肠粘膜 上皮细胞表面的GM1神经节苷脂结合后,使A亚单位穿越 细胞膜与腺苷环化酶作用,令胞内ATP转化为cAMP。胞 质内cAMP水平增加后,导致肠粘膜细胞内水、钠、氯、 碳酸氢钾等过度分泌至肠腔,导致腹泻。,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3 病原学,55,2、致病性 ETEC的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ST) 对热稳定,100加热20 分钟仍不失活性。ST的作用机制 与LT的不同,其引起腹泻是通过激活肠粘膜细胞上的鸟苷 环化酶,使胞内cGMP量增多而导致。 LT 又可分LT-I和LT-II两型,ST亦可分Sta和STb。 LT-I型和Sta型由人源株产生,而LT-II型STb型则源自动 物菌株,因此与人类疾病无关。,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3 病原学,56,2、致病性 菌毛是ETEC致病的另一重要因素。能形成肠毒素而 无菌毛的菌株,不会引起腹泻。ETEC菌毛的粘附作用具 有高度专一性,并将这类粘附素(adhesin)常称之为定植 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例如ETEC的定植因子有1型 菌毛、CFA/I(colonization factor antigen,定居因子抗原 type I)和CAF/II。,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3 病原学,57,P195,4. 细菌性疫苗 4.11 肠产毒素型大肠杆菌疫苗 4.11.4 疫苗,58,肠出血型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是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 1982年首先在美国发现,其血清型为O157:H7。以后世 界各地有散发或地方小流行,1996年日本大阪地区为主发 生流行,患者逾万,死亡11人。 5岁以下儿童易感染,感染菌量可低于100个。症状轻 重不一,可为轻度水泻至伴剧烈腹痛的血便。约10%10 岁患儿可并发溶血性贫血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死亡率达35%左右。,4. 细菌性疫苗 4.12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疫苗 4.12.1 流行病学,59,污染食品是EHEC感染的重要传染源。O157:H7为人 类疾病的主要血清型,其主要贮存宿主可能是牛。 EHEC的致病因子主要有菌毛和毒素。病菌进入消化 道后,由紧密粘附素介导与宿主末端回肠、盲肠和结肠上 皮细胞结合,然后释放毒素,引起血性腹泻。EHEC菌株 表达的毒素与志贺毒素基本相同,引起上皮细胞微绒毛的 破坏,导致肠道吸收减低,液体分泌相对增加及溶血性尿 毒中和症HUS。,4. 细菌性疫苗 4.12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疫苗 4.12.1 流行病学,60,P195,4. 细菌性疫苗 4.12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疫苗 4.12.2 疫苗,61,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俗称流感杆 菌,是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 最常见细菌。 1892年波兰细菌学家Pfeiffer首先从流行性感冒患者鼻 咽部分离出,当时被误认为是流感的病原菌。直至1933年 流感病毒分离成功,才确定了流感的真正病原,但流感嗜 血杆菌这一错名却仍用至今。现知此菌可引起小儿急性脑 膜炎、鼻咽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疾病:在患流感时它可作 为继发性感染的病原菌。,4. 细菌性疫苗 4.13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4.13.1 概述,62,1、生物学性状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 菌,常呈多形态性。无鞭毛、无芽胞。生长需求较高,在 人工培养时需新鲜血液才能生长,故名。大小为0.3 0.4m×1.01.5m。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337。,4. 细菌性疫苗 4.13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4.13.2 病原学,63,1、生物学性状 流感嗜血杆菌有二种主要抗原: (1)荚膜多糖抗原 具有型特异性。可将有荚膜的流感杆菌分为a、b、c、 d、e、f6个型,其中b型致病力最强,也是引起儿童感染最 常见的菌型。 (2)菌体抗原 主要指外膜蛋白抗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4. 细菌性疫苗 4.13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4.13.2 病原学,64,2、致病性与免疫性 主要致病物质为荚膜、菌毛与内毒素等。致病力强的 流感杆菌产生IgA蛋白酶,能分解破坏分泌型IgA。 荚膜是本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具有抗吞噬作用;菌毛 具有黏附和定植于细胞的作用;内毒素为脂寡糖(LOS), 致病作用尚不清楚;IgA蛋白酶能水解SIgA,可降低黏膜局 部免疫力。无荚膜菌株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成员。,4. 细菌性疫苗 4.13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4.13.2 病原学,65,所致疾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感染两类。 原发性(外源性)感染 多为有荚膜的b型菌株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如脑膜 炎、鼻咽炎、咽喉会厌炎、关节炎、心包炎等,以少儿多 见。 继发性(内源性)感染 常继发于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结核病等,大多 由无荚膜菌株引起。临床类型有慢性支气管炎、中耳炎、鼻 窦炎等,多见于成年人。,4. 细菌性疫苗 4.13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4.13.2 病原学,66,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组成和性状】 本品系用纯化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与破伤风类 毒素共价结合而成。为无色透明液体,含防腐剂,不含异物 或凝块。 【规格】 本品每瓶为0.5ml。每次人用剂量0.5ml,至少含10g纯 化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包装规格为每单位(盒)3 瓶。,4. 细菌性疫苗 4.13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4.13.3 疫苗,67,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作用与用途】 本疫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 由于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包括脑膜 炎、肺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关节炎、会厌炎 等)。不能预防由其它型别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也 不能预防由其它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等。 【接种对象】 本疫苗适用于3月龄2周岁婴幼儿。,4. 细菌性疫苗 4.13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4.13.3 疫苗,68,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用量及用法】 臀部外上方1/4处或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经消毒后 肌肉注射。 免疫程序及剂量:自3月龄开始,每隔1个月或2个月接 种一次(0.5ml),共三次。在18个月时进行加强接种一次。 612月龄儿童,每隔1个月或2个月注射一次(0.5ml),共 二次。在18个月时进行加强接种一次。2周岁儿童,仅需注 射一次(0.5ml)。,4. 细菌性疫苗 4.13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4.13.3 疫苗,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6细菌性疫苗-PPT文档-PPT文档.ppt)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