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精选文档.docx

    • 资源ID:1949205       资源大小:127.6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精选文档.docx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单选题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A. 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B.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试管口略朝下倾斜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气密性不好2.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 A. 酸雨                             B. 白色污染                             C. 臭氧层破坏                             D. 温室效应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C. 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推理合理的是() A.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部分和水反应,所以常温常压下能在水中无限溶解B.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要除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灭火D. 二氧化碳能和碱溶液反应,所以能和碱溶液反应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5.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 CO2                                        B. CO                                       C. N2                                       D. O26.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乡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物质名称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沸点/88.642.20.536.169.2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的主要物质是(   ) A. 乙烷、丙烷和丁烷                    B. 乙烷和丙烷                    C. 只有己烷                    D. 戊烷和己烷7.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操作: (1)向试管里装入大理石、(2)检查装置气密性、(3)收集气体、(4)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酸液,操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1)(2)(3)(4)                                      B. (2)(1)(4)(3)C. (2)(4)(1)(3)                                      D. (1)(4)(2)(3)8.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B. 改用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也能看到完全相同的现象C. 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防止发生爆炸D. 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9.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 下列装置(省略了夹持仪器)中属于能用于制备CO2的发生装置,且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   ) A.          B.          C.          D. 10.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 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                                B. 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C. 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D. 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二、填空题11.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1)春节喜帖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_;(2)端午节佩香囊,香囊内装上香料,清香四溢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_;(3)中秋节观花赏月月饼是传统美味食品,月饼的制作常用面粉、蔗糖、精炼油、肉松等物质,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有 _ 12.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1)温室气体主要有 _(2)化石燃料燃烧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石燃料中有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3)发展低碳经济,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 _等新能源 13.一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看起来与氧气很相似,其密度略小于空气它的主要用途是作燃料,但它作燃料时一旦泄漏会使人中毒,所以使用它时要特别小心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碳物理性质 _;(3)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 14.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B中分别盛有CO2、H2中的一种,试回答:由放置方法判断出A瓶中的气体是_ ;判断的依据是_ 15.我们所学过的气体有:O2、CO、CO2、CH4 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_;具有还原性,而且有毒的是_ 三、解答题16.如图是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1)此实验探究目的是什么?能证明CO2此性质的实验现象是什么?(2)CO2溶于水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你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简述实验操作过程与现象)四、综合题17.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1)温室气体主要有_  (2)化石燃料燃烧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石燃料中有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发展低碳经济,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_ 等新能源 1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在岩石层中。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基本保持稳定。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的变化(见表一和表二)。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的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下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_。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逐年上升。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_(填字母序号,下同)。A天然气        B。煤      C。酒精        D。石油 (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_。 A. 19001910                    B. 19101940                      C. 19401980                        D. 1980以后(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_(写出一条即可)。 (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          B. 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C. 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D. 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制取二氧化碳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可能是由于装置漏气所引起;而收集时集气瓶没盖严并不影响气体的收集故A错误;B、若试管口略朝下倾斜不会引起试管的炸裂,故B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直接落在瓶底而使瓶底炸裂,而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故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由于集气瓶底没留水或未铺沙,与引燃火柴过长无关,引燃火柴过长只会造成氧气的大量消耗故C错误;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需要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而进入水的量少于, 则可能是由于气密性不好所造成故D正确故选D【分析】A、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采取向上排空气方法收集,集气瓶没盖严不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收集;B、若试管口略朝下倾斜不会引起试管的炸裂;C、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后的高温生成物若直接溅落在集气瓶底,瓶底会炸裂;而引燃火柴过长则可能造成铁丝不能燃烧;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需要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而进入水的量少于, 则可能是由于气密性不好所造成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A不选;B、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故B不选;C、氟氯烃可以破坏臭氧层,故C不选;D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D选故选D【分析】根据产生环境问题的成分判断3.【答案】B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错误;A不符合题意;B、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若不检验纯度,可能发生爆炸,故正确;B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故错误;C不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时,要讲浓硫酸沿容器壁缓缓地倒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常见物质的燃烧现象、二氧化碳的性质、常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一定的限度,不看无限制溶解,故错误;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缺少二氧化碳我们是无法生存的,故错误;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于灭火,故正确;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于能和碱溶液反应,所以能和碱溶液反应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错误故选C【分析】A、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一定的限度;B、根据二氧化碳的作用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分析;D、根据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碱溶液反应分析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窒息死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二氧化碳不具有毒性,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窒息死亡,故选项正确C、氮气不具有毒性,故选项错误D、氧气能供给呼吸,不具有毒性,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与中毒原理即可正确解答本题6.【答案】D 【解析】【解答】由表可知,戊烷和己烷在常压下沸点较高,故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的主要物质是戊烷和己烷。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物质的沸点分析,气体的液态转化成气态沸点要低于常温。7.【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来解答该题,要注意先连接仪器然后检查气密性,添加药品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解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实验步骤是:(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1)向试管里装入大理石;(4)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酸液;(3)收集气体,所以顺序为(2)(1)(4)(3)故选B【点评】知道常用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收集方法,能够熟练的掌握实验装置的连接及药品的添加顺序,一般是先固后液,检查气密性时要先连后验8.【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必须添加尾气处理装置,故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虽然集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但试管内的氧化铜无变化,故B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排净试管总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C说法正确;D、据CuO+CO Cu+CO2 , 知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故D说法正确故选B【分析】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排净试管总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9.【答案】C 【解析】【解答】A.固体与液体无法彻底分离,不能控制反应停止与发生,A不符合题意;B.固体与液体无法彻底分离,不能控制反应停止与发生,B不符合题意;C.打开止水夹时,固体液体接触,反应发生,关闭止水夹时,固体液体分开,反应停止,C符合题意;D.固体始终在底部,固体与液体无法彻底分离,不能控制反应停止与发生,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固体与液体反应的发生装置,只有能控制固体与液体的接触与分离才可控制反应的停止与发生分析。10.【答案】A 【解析】【解答】A、取用块状石灰石固体要用镊子夹取,故A正确;B、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应注意的“三不”是: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故B错误;C、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硫酸隔离,反应终止;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C错误;D、根据实验室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可知将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做法错误,故D错误;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二、填空题11.【答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子不断运动;肉松 【解析】【解答】解:(1)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汁书写的春联字迹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香囊内装上香料,清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3)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蔗糖属于糖类;肉松中富含蛋白质;精炼油中富含油脂;故答案为:(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分子不断运动;(3)肉松【分析】(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香囊内装上香料,清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12.【答案】二氧化碳;CH4+2O2CO2+2H2O;风能 【解析】【解答】解:(1)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2)化石燃料燃烧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石燃料中有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3)发展低碳经济,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故答案为:二氧化碳;CH4+2O2CO2+2H2O;风能【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危害分析;(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3)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解答13.【答案】通常状况下,密度略小于空气;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解:(1)一氧化碳的状态、颜色、气味、密度、水溶性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填:通常状况下,密度略小于空气(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其文字表达式为: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故答案是: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分析】(1)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4.【答案】H2;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倒放 【解析】【解答】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集气瓶应该倒放故答案为:H2;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倒放【分析】根据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集气瓶应该倒放分析15.【答案】CO2;CO 【解析】【解答】解: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而且是有毒的气体,故答案为:CO2; CO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而且是有毒的气体,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等进行分析三、解答题16.【答案】(1)CO2能溶于水;瓶子变瘪(2)发生了化学变化;往CO2溶于水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析】【解答】解:(1)往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倾倒水,如果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小,瓶子变瘪,说明二氧化碳减少了,CO2能溶于水;(2)往CO2溶于水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答案:(1)CO2能溶于水;瓶子变瘪(2)发生了化学变化;往CO2溶于水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分析】(1)根据如果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则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小,所以瓶子变瘪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和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解答四、综合题17.【答案】(1)二氧化碳(2)CH4+2O2CO2+2H2O(3)风能 【解析】【解答】解:(1)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2)化石燃料燃烧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石燃料中有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3)发展低碳经济,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故答案为:二氧化碳;CH4+2O2CO2+2H2O;风能【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危害分析;(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3)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解答18.【答案】(1)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2)ABD(3)A(4)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5)B,C 【解析】【解答】(1)由题可知,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故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2)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故答案为:ABD;(3)由图可知,在19001910年段,图一中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在增加,但是在图二中该年段的温度却在降低,故答案为:A;(4)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很多,比如绿色出行,人工吸收二氧化碳等等;(5)A、二氧化碳气体有有利的地方,比如光合作用、气体肥料等,但也会形成温室效应,故A错误;B、自然界的碳循环不平衡的话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故B正确;C、人类大面积的推行工业,难免会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C正确;D、大自然的自我修复的能力有一点的限度,过多产生二氧化碳,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就会出现温室效应,D错误。故答案为:BC。【分析】(1)根据碳循环的原理进行作答,(2)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3)根据两张表进行对比分析。第 10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精选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吴起龙)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