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初中教育]15册美术学案.doc

    • 资源ID:1971583       资源大小:10.31M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教育]15册美术学案.doc

    15册美术学案 _赵洁_目 录第一课 故宫博物院1第二课 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2第三课 画家李可染3第四课 山水画的意境(一)理论学习9第五课 山水画的意境(二)课上练习111第六课 山水画的意境(三)课上练习213第七课 线条的表现力15第八课 北京街景写生18第九课 卡通形象设计(一)理论学习19第十课 卡通形象设计(二)构图定稿22第十一课 卡通形象设计(三)上色123第十二课 卡通形象设计(四)上色225第十三课 卡通形象设计(五)修改完成28第十四课 欧洲,你好30第十五课 招贴画设计(一)理论学习35第十六课 招贴画设计(二)构图定稿37第十七课 招贴画设计(三)上色完成38第十八课 发现与创造(一)理论学习40第十九课 发现与创造(二)构图定稿41第二十课 发现与创造(三)上色完成42第一课 故宫博物院 一、学习目标:1通过故宫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2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单体风格特点、装饰特点等,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3了解掌握中国园林艺术的造园原则和特点;理解“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原则。二、助学资料:1建筑艺术是由空间和实体构成的艺术,它包含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并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是科学、艺术、实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2中国古代的建筑屋顶样式:2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1)以木结构为主要构材(2)构架制结构原则(3)以斗拱为结构关键(4)外部轮廓之特异:a.翼展之屋顶部分b.崇厚阶基之衬托c.前面玲珑木质之屋身d.院落之组织e.颜色之施用f.绝对对称与绝对自由之两种平面布局g.用石方法之失败 第二课 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 一、学习目标:1通过故宫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2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单体风格特点、装饰特点等,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3了解掌握中国园林艺术的造园原则和特点;理解“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原则。二、助学资料:1、中国古典园林构成部分山石:或自然之山,或师法自然,叠石成山水景:应和自然,水形曲折,极富层次与韵致植被:模仿自然,顺应规律,多为自然之形,错落有致建筑:院落布局,形式多样,灵活布置,封闭、自由2、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之比较规模风格特点主要代表皇家园林规模宏大严礼制、强气象,建筑端庄,色彩华丽,雍容华贵,供帝王休憩所用,彰显帝王的威严和权贵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北海、香山、圆明园私家园林规模较小重休闲、逐清雅,精致玲珑,风格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追求闲云野鹤般的洒脱乐趣和朴实的自然美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扬州:个园、何园无锡:寄畅园、瘦西湖上海:豫园三、课堂教学 1、情境导入同学介绍对故宫的总体印象,展示故宫图片2、 回顾与复习请参考复习第一课的内容并学习本课教材内容,小组讨论故宫印象及中国古建筑群的特点,参照课本。3、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结构 甲 乙 丙 丁 第三课 画家李可染 一、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作品了解画家李可染的画风和生平简介。2了解中国画的绘画特点,了解绘画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外在体现。3了解掌握中国画的造型原则和特点。二、助学资料:李可染(1907.31989.12),江苏徐州人,中国现代著名中国画艺术家;1923年入上海美专,1929年入国立西湖艺术院,1943年任重庆国立艺专讲师并举办画展;1946年应聘任北平国立艺专副教授;拜齐白石、黄宾虹先生为师;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陆军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代表作品有万山红遍、漓江山水天下无、杏花春雨江南、山城朝雾、看山图等。中文名:李可染别名:李永顺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徐州出生日期:1907年3月26日逝世日期:1989年12月职业:中国现代著名中国画大师毕业院校:西湖艺术院研究班主要成就:将西画中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融入传统笔墨造型意象山水作品促进了传统绘画的升华代表作品:江山无尽图万山红遍漓江胜境图井冈山爱晚亭人物简介1 人物年谱启蒙教育1 早期习画1 首次画展1 创作水墨1 名师高徒1 崭新时代1 凄迷岁月1 辉煌晚年1 艺术预言1 人物纪念人民艺术家李可染先生1 斋名堂号有君堂1 墨天阁绘画艺术书法艺术1 人物往事耳聪1 启蒙1 兄弟1 抗战1 从师1 写生印章印语主要作品1 作品市场行情综述1 长征创2010年中国近现代书画记录1 艺术爱情团结孩子们一起捐赠(李可染夫人邹佩珠)旧居地图 中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李可染(19071989), 中国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家;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9年12月5日卒于北京。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回乡作小学教师,并任教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1929年考入西湖艺术院研究班,学习油画并得到林风眠的指导与赏识。1932年作锺馗并入选第2届全国美术展览。 1937年入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等地画抗日宣传画;1942年在四川重庆参加当代画家联展;1943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讲师。次年在重庆举办水墨写意画展;1945年与林风眠、丁衍庸、关良、倪贻德举行5人联展。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山水和写意人物为主。 1946年到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翌年春拜齐白石为师,相随10年。同年又深得黄宾虹积墨法之妙。 1949年后,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53年在北京举行了李可染、张仃、罗铭写生联展。 1957年,访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画了大批写生作品,在笔墨、造意与境界的处理上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将西洋近代绘画注重感性真实和对象个性的特色融入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之中,破除了传统山水画辗转相承的老程式,给作品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感受和现代特色,是对传统山水画的突破,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 1959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捷克斯洛伐克举办了画展并出版了画集,当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画研究院院 李可染 漓江山水长。 1983年摄成美术教育片李可染的山水艺术,欣赏片为祖国山河立传、李可染画牛。 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回顾性的李可染中国画展,展出了他各时期的作品 200余幅。 这一时期是李可染创作的又一高潮阶段,笔墨更加纯熟,挥写更加自如,意趣更加醇厚,形式更趋于风格化。 李可染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培养了许多山水画家。他认为学习传统绘画,第一步须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第二步要以最大的力量打出来。这是他几十年艺术实践的总结,也体现着他对传统和创造的普遍看法;出版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1942年开始水墨写生,作牛图,从而寄托爱国情怀。他在自述中说:"1941年后,文委会的工作告一段落,我有较多的时间恢复对中国画的研究。当时我住在重庆金刚坡下家民家里,住房紧邻着牛棚。一头壮大的水牛,天天见面。它白天出去耕地,夜间吃草、喘气、啃蹄、蹭痒,我都听得清清楚楚。记得鲁迅曾把自己比做吃草挤奶的牛,郭沫若写过水牛赞。世界上不少有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把自己比作牛。我觉得牛不仅具有终生辛勤劳动鞠躬尽瘁的品质,它的形象也着实可爱,于是以我的邻居作模特,开始用水墨画起牛来了;同时期,古典写意人物屈原、王羲之、杜甫以及山水画风雨归牧等作品问世,获好评。也是李可染山水画形态古典期(1942-1953)的开始。 1943年应重庆国立艺专校长陈之佛邀请,任中国画讲师至1946年9月。在此期间,致力于中国画教学和研究,主攻山水、古典人物、牧牛图。对民族传统,提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并以此为座右铭。是年,迁居国立艺专宿舍,屋后竹林生发幼竹,伸展入画室,嫩叶新绿拂于案旁。古人有云"何可一日无此君耶。"遂自命画室为"有君堂"。 作公荫观瀑图、执扇仕女图、拟八大山人、仿石涛等画。 1944年在重庆举办李可染水墨写意画展,徐悲鸿作序,老舍撰写看画一文,品述推崇。老舍先生在文中写道:"大约在五年前吧,文艺协会义卖会员们的书画,可染兄弟画了一幅水牛、一幅山水,交给了我。这两张我自己买下了,那幅水牛今天还在我的书斋兼客厅兼卧室里悬挂着。我极爱那几笔抹成的牛啊!"由此可知,李可染擅山水,喜作水墨牛图,大约30年代已见端倪。据徐州艺专老学生回忆,染师早在徐州家乡已默谙此道。 1945年与林风眠、丁衍庸、倪贻德、赵无极等举办现代绘画联展。在昆明举办李可染水墨写意画展。作放鹤亭、棕下老人图等画。 1946年任北平国立艺专中国画副教授。 名师高徒1947年执弟子礼于齐白石。拜师后,白石老人作五蟹图,题句云:"昔司马相如文章横行天下,今可染弟之书画可以横行矣。"白石老人1947年在李可染耙草歇牛图上的题句是:"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的高手。"在李可染的牧童双牛图中,白石老人又题句说?quot;中国画后代高出上古者,在乾嘉间,向后高手无多。至同光间,仅有赵撝叔,再后只有吴缶庐。缶庐去后约二十余年,画手如鳞,继缶庐者有李可染。今见可染画多,因多事饶舌。" 1948年在北平举行第二次个人画展。徐悲鸿收藏其拨阮图、怀素书蕉等写意人物画近10幅,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 1949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理事。 崭新时代 李可染先生中国画作品 集锦(12张)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任中国画副教授。同年,为人民美术创刊号撰文谈中国画的改造,指出发展中国画的前景。当年人民美术第五期又发表了他到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后撰写的云冈石刻印象一文。 1951年随同中央美术学院全体师生参加土改,创作新年画工农劳动模范北海游园大会等作品。 1952年再次到云冈石窟考察。又参加中央文化部组织的炳灵寺石窟考察团赴炳灵寺考察,沿途参观龙门石窟、西安碑林等大型石刻,为汉代艺术沉雄的气魄所震撼。 1954年为变革中国画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上半年首次长途写生,历时三月余。同行者有画家张仃、罗铭。9月19日,在北京北海悦心殿举行三画家水墨写生画联展,引起强烈反响。这一年,也是李可染山水画形态的转型期(1954-1965)的开始。 1956年再次长途写生,历时八个月,行程数万里,作画近二百幅。从"对景写生"发展到"对景创作"。代表作有鲁迅故乡绍兴城、万县、江城朝雾、嘉定大佛、峨眉山秋色、巫峡百步梯等。返回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大礼堂举行"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作品观摩展"三天,对美术界影响至深。 1957年与画家关良同访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历时四个月。柏林艺术科院为两画家举办联合画展。 1958年观摩齐白石遗作展并发表谈齐白石老师和他的画。 1959年赴桂林写生。在北京举办江山如此多娇水墨山水写生画展,并先后在全国八大城市巡回展出。同年,捷克布拉格博物馆举办李可染画展。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集出版。 1960年李可染提出"采一炼十"的主张。意即,采矿是艰辛的,冶炼更加需要付出倍百倍的劳动,真正的艺术创造必须兼有采矿工人和冶炼家双重艰辛和勤奋。 1961年李可染山水画室成立,逐步形成山水画教学体系,李可染中国画艺术走向成熟。此后三年,冬季到广东从化、夏季到北戴河从事创作,许多名作如鲁迅故乡绍兴城、黄海烟霞、鼎湖飞瀑、暮韵图、钟馗嫁妹图等都在这一期间完成。 1962年作黄山烟霞、漓江、万山红遍(一)、五牛图。 1964年作清漓天下景、万山红遍(二)、丈二巨幅漓江、巫山云图、山下水田等。 凄迷岁月1966年"文革"开始,被迫停笔。通过书法磨练基本功,纯化人格力度。勤奋不辍。这段时间为李可染山水画的丰碑期(1979-1989)积蓄了雄厚精进的创造力。 1969年下放湖北丹江口干校,为时二年。 1972年按周恩来调令返京,重新致力于中国画创作,为民族饭店作大幅漓江。 1973年作6米巨幅漓江胜境图,历时三个月完成。又作树梢百重泉,作为国礼赠送友好国家元首。 1974-1975年"四人帮"发动"批黑画、反击资产阶级黑线回潮"运动。李可染名作阳朔胜境图被指为黑画,横遭批判。原陈列于公共场所的李可染力作一律禁展。李可染身受迫害,但仍坚持习字,自创"酱当体",笔势格局,重如碑拓。 1976年为日本华侨总会作大幅漓江、井岗山图轴。 1977年作井岗山、襟江阁、清漓风光图等。 辉煌晚年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此后连续当选为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书写了鲁迅联语,并题“鲁迅先生联语云俯首甘为孺子牛,此语给我启发教育,吾因此开始画牛,并名我画室为师牛堂,今逢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年纪念,写此以志敬仰。一九八一,可染并记”。 1983年赴日本东京、大阪举办 李可染中国画展。艺术教学片峰高无坦途-李可染的山水艺术,欣赏片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画牛完成。1984年江山无尽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荣誉奖。 艺术预言1985年10月,江苏徐州市修复李可染旧居,李可染捐赠其本人历年书画墨迹珍品40件,连同李可染学生、传派画家赠画,长期陈列,供研究观赏。是年,作水牛赞图,画跋中云:"回忆当年郭老与吾同住在重庆郊区金刚坡下,吾始画牛,郭老写此诗,共三十六行,盛赞牛之美德,并称之为国兽,益增我画牛情趣".跋文追记了"吾始画牛"的新起点。在经历了一系列精神震荡和内心思索以后,构思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属于未来的一方印章"东方既白",预言现代中国画跻身世界艺术之林的前景。 1986年5月,"李可染中国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盛况空前。这是李可染在世近70年笔耕生涯的最后一次展览,展出作品202件。展览全面反映了李可染革新中国画历四十余年的艰苦里程,体现了早、中、近期不同阶段的艺术造诣、风格演变与开拓性贡献。 1987年为黄润华、张凭、李行简在日本举办联合画展写"苦学派"画展前言,提出学派的形成与发展问题。7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李可染通讯院士荣誉称号。 1988年捐赠作品雨过瀑声急,以义卖所得4万美元赠予国际修复长城、拯救威尼斯委员会。 1989年5月12日,文化部举行"著名国画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为中国艺术节基金会捐款仪式",表彰画家捐款10万美元,促进中国艺术事业发展。 12月5日上午10时50分,心脏病猝发,溘然长逝,享年82岁。 李可染在北戴河创作(1979年8月)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还留有朱耷、董其昌的影子,清疏简淡,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借助于写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 他从范宽、李唐、龚贤、黄宾虹等古今大师那里汲取了创造朴茂深雄风格的营养,又迥然不同于他们。他多取材于江南与巴蜀名山大川,因而融铸了他风格中的幽与秀。他的纯朴、醇厚的北方素质又使他的风格溶入了朴茂深沉。他又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从某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性。这是对于明清以来山水画愈益形式化、程式化倾向的一种补正和突破,且与五·四运动以来注重写实的文艺思潮相一致。 李可染对写意人物画曾下过很多功夫,下笔疾速,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齐白石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李可染还是画牛高手。他喜欢牛的强劲、勤劳和埋头苦干,画室取名师牛堂。多年来画了大量牧牛图。 李可染善书法,喜搜求书帖,尤爱北碑。他的书法,得益于黄道周,亦得益于他的绘画修养。重结体的建筑性与神韵,态静而多姿致,刚劲、苍秀又温绚朴厚。他为许多著作题签,布局构图必经营再三,落笔即极具妙趣。李可染从1943年开始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工作,后来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 欢聚李可染(左二)与刘海粟(右二)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画界变革的呼声日高,提倡新国画。于是1954年后他以造化为师,屡下江南,探索“光”与“墨”的变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可以以“黑”、“满”、“崛”、“涩”来概括其艺术内涵,为水墨世界开创出新的格局。 李可染有扎实的素描功底,他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了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一种范宽式的饱满构图,山势迎面而来,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用沉涩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画出来,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在一张纸上,表现出最大最丰富的内容。李可染的水墨画一扫逸笔优雅的文人积习,尤其是那以悲沉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调,深深地抓住了人们的视觉。而在这悲怆旋律的制约下,画中即使偶有淡淡的幽雅,也会被这“黑色世界”造成的凄迷的基调所吸引。 李可染山水画的价值,主要是他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图式,并且表现出了浑厚博大的精神力量。 三、课上分组讨论、评价李可染的绘画,并排代表发言。 第四课 山水画的意境(一)理论学习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分类方法。 2、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3、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 2、 助学资料: 1、 国画形式 中堂:中国旧式房屋,天花板高大,所以客厅中间墙壁适宜挂上一幅巨大字画,称为“中堂”。 条幅: 成一长条形的字画成为条幅,对联亦由两张条幅配成。条幅可横可直,横者与匾额相类。 卷轴 :卷轴是中国画的特色,将字画装裱成条幅,下加圆木作轴,把字画卷在轴外,以便收藏。 册页 :将字画装订成册,称为册页。册页可以折叠画面各成方形,而与下列长卷有不同之处。 长卷 :将画裱成长轴一卷,成为长卷,多是横看。而画面连续不断,较册页逐张出现不同。 2、山水画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到隋唐发展成独立画种,五代(荆浩、关同、董源、巨然)山水画走向成熟时期,北宋时期(李成、范宽、郭熙、米芾)南宋时期(马远、夏圭)达到高度成熟。元代以后,文人画兴起、水墨、浅绛山水盛行。主要作品:1、千里江山图宋 王希孟 青绿山水的代表性作品10、溪山行旅图北宋 范宽,特点:高远、全景构图。3、踏歌图南宋 马远  特点:局部构图,11、采用“大斧劈皴”山水画家表现山石和树林的技法叫皴法,在加强物象结构、质感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流行于五代以后的山水画创作。中国人物画特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3、纸本中国字画用纸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容易受水的是生宣,生宣加了矾水就不易受水,是熟宣。 4、散点透视法”,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空间表现方法与西方绘画中画家视点是固定的相比,中国画中画家的视点是不固定的多个视点。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都是散点透视法的代表作品。 1、清明上河图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东武(今山东诸城)人。长卷,真实地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光。清明上河图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是了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及其重要的形象资料。 清明上河图对宋代城市面貌、社会风俗作了百科全书式的描写,实际现实主义艺术的杰作。 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性绘画作品,也有人将这类作品称为风俗性山水画,或城市题材绘画。 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传统的长卷形式,全图以不断移动的视点即“散点透视”的方法摄取所需的景象。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线条遒劲老辣,与一般的界画不同。   第五课 山水画的意境(二)课上练习1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绘画的分类方法。 2、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3、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笔墨技法。 3、 助学资料:笔墨的运用(一)用 笔 一、笔锋的运用 笔锋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拖锋、散锋数种,前四种,我们在学习其他国画课的用笔技法中介绍过了,写意画中使用这四种笔锋并无实质性的差异故不重复叙述,下面我们主要介绍拖锋与散锋用笔。 拖锋,又叫拖笔,笔锋时藏时露,笔毫横卧画面,顺向而行,用笔放松,边行边转动笔管,画出的线条舒展流畅,自然松动,变化丰富。 散锋,笔毛散开,行笔中,侧、顺、逆不定,笔痕虚灵、飘逸、丰富、轻松,常常与皴擦点染结合使用。 在写意人物画中,实际上也还是以中锋用笔为主,再辅之以侧锋、顺锋。拖锋、散锋用笔,在绘画过程中亦可随时转换笔锋,无需死拘一格,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讲:“能将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此话道出了用笔的方法和能力。 二、行笔的方法 凡行笔,都为“一波三折”,即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与动作,要求画出的线自然含蓄、藏而不露,这已是大家都熟悉的道理,但在写意画中还得特别注意行笔的力度与速度。用笔中行笔时的力度全在于提按的轻重与方法,行笔时的速度,包括快、慢、轻、重、顿挫、转折等几个方面。各种行笔的速度都有其优势和特点,但运用不好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需引起大家的重视。 三、勾勒、皴擦、点厾 勾勒,即用线的技法,中国画的线是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同时又颇具表情功能与审美价值,数千年来,画家们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人物画中就有十八描,工笔画中运用较多,写意人物画的勾勒也大致相同,但在实际运用时,不必拘泥于现有程式与套路,可以灵活运用,同时更需要画家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创造出更多的勾勒技法来。(右图 清 任伯年人物作品) 皴擦:皴是勾短线,擦是将笔横卧擦出,皴擦往往结合起来使用,边皴边擦,表现丰富的层次与肌理。此法原本多用于山水画,借用于写意人物画,用来丰富画面技法,增强表现力,多见于表现老年人粗糙的皮肤皱纹及某些粗布肌理。 点厾:点与厾本是两种技法,点于写意人物本身并不常用,多用于背景处理。厾是一种扩大了的点,或可视为特别粗肥的线,往往是笔毫饱蘸墨色,从上往下运动,一笔下去既是一个面又是一个体,写意人物画中大面积着色,无论头发、面部、衣服均常用厾法。厾法用笔,要自然松动,要把握好干、湿、浓淡、虚实、大小、聚散以及形体的变化,既要有笔情墨趣,又要准确表现形体。 第六课 山水画的意境(三)课上练习2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绘画的分类方法。 2、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3、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笔墨技法。 二、助学资料:笔墨的运用(二) 用 墨 中国画用墨的关键在于表现出“浓、淡、干、湿”谐调的墨色变化,常说的“五墨”、“墨分五色”、“五墨六彩”就是说的墨色要有丰富的浓淡变化,“五色”、“五墨”的说法不一,有的指焦、浓、重、淡、清;有的指浓、淡、干、湿、黑,也有加白,合称六彩的。实际上都是指墨色运用上的丰富变化。墨用好了画面层次分明,变化莫测,气韵生动,丰富多彩,从而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笔与墨的结合与应用,产生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浓淡变化在于用水,水与墨调配的不同比例,产生墨的不同层次,不同的墨色效果,浓墨色度重、醒目,给人以深邃、沉郁、庄重之感;淡墨色度浅,宜表现简淡、高洁、宁静、空灵之感。浓墨用得不当易板、易闷。淡墨用得不当易花、易无精神。要浓淡相互映衬,在浓淡强弱的交替运用中体现墨色的美妙,表现墨色浓淡的节奏韵律。 干湿变化在于笔上含水量的多少以及运笔速度的快慢,画出不同的墨色干湿效果,干笔显厚 ,有苍茫之感,但少水墨淋漓的韵味;湿笔显润,有氤氲灵动之感,但少丰厚之态。要干湿互用才能取长补短,使画面自然生辉。用 色 写意人物画,以水墨表现为主,适当施以颜色。色彩的处理原则是色不碍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求简练、单纯。 自然对象的色彩是纷繁复杂的,写意画讲究的是概括、简练,所以要从繁复杂乱的色相中提炼出最能代表自然对象本质的色彩来,使之简练、单纯、以一当十。 (二)求高雅、含蓄。 高雅、含蓄,是写意画色彩追求的最高境界,力避艳、火、俗、媚,应于高雅中求情趣,含蓄中求意蕴。 (三)求大局谐调。 讲大局、讲整体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宗旨,写意画当然也不能例外,在色彩处理上,要防止散、乱、花,避免色与色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互不联系,互不谐调,要从对比中求变化,从变化中求统一、求和谐,色彩要分主次,画面要有统一的色调。 (四)求润泽、透明。 润泽、透明,是使色彩产生迷人魅力与艺术韵味的重要因素,用色时,一要去掉颜色中的渣子,二要使色彩形成恰当的对比,三要用笔轻快、果断,不可反复涂抹。只有这样才能在畅快中求润泽,对比中求透明。(左图 任伯年人物作品) 第七课 线条的表现力 一、学习目标:1、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3、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学习方法指导:1、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2、尝试画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三、助学资料:线条是最基本的美术造型语言。单方面讲,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本中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看图片,体会自然物中的线条美感:花地(平静、宽阔)直线、水平线梯田(柔和、舒畅)曲线波光(飘逸流畅)网状曲线海浪(翻腾)粗细结合的波浪线条爆炸(危险)放射线深层解读:现在我们进入了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的构图形式的百花园中,面对着一丛丛艺术构图的花朵,你首先看到的一定是各种姿态的形象,生动感人的人物造型,气势雄伟的矿山工厂,艳丽多姿的奇花异草和壮美秀丽的大好河山。那么,单纯从构图形式的角度,透过这些形象你又看到了什么呢?是什么因素构成了这些完美的形象和巧妙的布局?是光,是影调,是线条,还是色彩?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讲法。 一、线条的提炼 1、神秘的线条感,我们的祖先是世界上用线条作为艺术表现手段的最早民族之一,这甚至可以追溯到七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就已有用线条勾绘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彩陶纹饰,在殷商时期就有古朴爽直的甲骨文和圆润敦厚的象形文字,这说明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和运用了线条的艺术。 线条是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外在形式,它制约着物体的表面形状,每一个存在着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外沿轮廓形状,都呈现出一定线条组合。比如方形的桌子,长主形的柜子,它们有棱有角,有面有分界线,圆的球、圆形的柱子等有孤形的线条,树木有垂直线,河岩有曲线,车船、树、瓜果等生活中任何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的形状和轮廓线条,物体的不同运动,也呈现出不同的线条组合,站立着的人和跑着的人线条结构都不同,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对各种物体的外沿线条轮廊及运动物体的线条变化有了深刻的印象和经验,所以反过来,通过一定线条的组合,人们就能联想到某种物体的形态和运动。因此,所有造型艺术都非常重视线条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它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语言。摄影艺术同样必须重视线条的提炼和运用,要善于利用角度,光线,镜头等自身特有的手段,把不同物体的富有表现力的外沿轮廓加以突出和强调,使之清晰简洁,借以再现准确、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说到线条的运用时,有些一般理解为某种线型的排列组合或者某种线条的图案美和线条趣味,实际上只会在画面上塑造可视的形象都离不开线条的提炼,比如,要想再现人的表情,动作,姿态,必须选择角度,光线等,将人的面部线条动作姿态的外沿轮廊线勾画出来,平展在画面上,人们才能感受其表情,姿态和动作的内容,并受到感染,否则,形象就会消失。我们古今画家们就是用这些丰富的线条技巧,线条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人物和景物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运用线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说,线条是各种造型艺术表现形式的灵魂。 2、线条的功能 线条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A、线条可以作用于画面的整体结构和主体形象的总的姿态,不管是大海、森林,还是高山和深谷,我们看到的自然现象,并根据其特点,选出横、直、曲斜等线条形式,在画面结构中发挥它主要的作用。 B、线条可以通过对主体、陪体和背景等细部的刻划,造成不同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 C、线条在造成一件作品的旋律、节奏和意境方面,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线条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只不过是因光的作用形成的各种物体的轮廓线,不同影调之间的分界线和由过度色块所组成的线型,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视觉以及断续模糊的虚线。在实际生活中从事创作活动时,如果不认真分析、观察、体验,就有可能忽视或体会不到线条的存在,因此,我们要对眼的锻炼、才有可能充分利用线条来完成构图。 3、线条的特点: 我们把线条的特点和作用归纳分析,对我们进行创作很有帮助。 线条它各自不同的特点: A、 垂直线条:可以促使视线上下移动,显示高度,造成耸立、高大、向上的印象。B、水平线条:可以导致视线上下移动,产生开阔、伸延、舒展的效果。 C、斜线条:会使人感到从一端向另一端扩展或收缩,产生变化不定的感觉,富于动感。 D、曲线条:使视线时时改变方向,引导视线向重心发展。 E、圆形线条:可以造成人们的视线随之旋转,有更强烈的动感。 用垂直线条表现英雄形象和工业建设场景,这样有助于烘托形象高大,雄伟,向上,挺拔的艺术效果,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场景的巍峨气势。 用横向联合线来表现群众活动场面,农业生产和山水风光等内容作品,以强调画面的辽阔,舒展,秀美宁静的气氛。 用倾斜线条来表现动体的体育活动,舞蹈等对那些需要加强画面结构的变化和刻划生产活泼形象的作品也会有运用。 用曲线和圆线时,多为了强调画面的纵深感和动感使画面结构更加丰富更富有艺术性。 线条的形式看起来好象很复杂,实际上只有进一步归纳起来,它只不过仅有直线和曲线两大类,直线包括着垂直线立平线和斜线。曲线的线条形式虽然比较丰富,但基本上都是波状线条的各种变形。 二、线条的运用 人运用线条来表达事物的特征: 1、一幅画面要根据拍摄对象的特征,选择和提炼一但富有代表性的线条来表达内容,感染观众。任何艺术都不是自然主义照搬生活,都要对生活进行概括和提炼,都应该经过作者的选择、安排和提炼,其中重要的是运用线条。对鲜明简洁的线条形式呈现于画面,以发挥主线的表现力和概括力。 2、 运用某种线条结构来传达感情 在造型的艺术中,线条是重要的抒情手段,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现实生活中对某些物体的线条结构积累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因此一拍到某种类型的线条结构就会产生了联想,激发起相应的感情色彩,艺术家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对线条定格表达感情的能力非常重视,艺术理论中对线条的表现力有这样的详述:水平线表现平稳,垂直线表现崇高,曲线表现优美,放射线表现奔放,斜线富有动感,圆形线条流动活泼,三角形线条稳定等。 画者应该有诗人的心灵,要把现实生活中各种物体的线条结构看成是生命的对象。树木、花草、山、石等自然界的物体,要仔细研究它们外沿轮廊线条的形状,姿态和伸展方向,利用它们各种形似来抒情。 3、 运用富有特征的瞬间所展示的线条来结构表现动作和情节 运动着的对象物体它的形状姿态,轮廓线条则是正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的,所以要提炼运动着对象的线条结构,除了其它的造型手段外,抓取瞬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同的瞬间,动体呈现的线条结构就不同,其造型表现力也不同。 A、高潮点的瞬间,动体的线条一般舒展流畅,刚劲有力,如跳高、跳远、戏剧、舞蹈跳跃等。在高潮点按下快门,形状线条优美舒展,能展示运动和力度和技巧,感情奔放。 B、运动的力的积聚阶段;线条姿态富于变化,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教育]15册美术学案.doc)为本站会员(音乐台)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