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农林牧渔]基本口粮田实施方案.doc

    • 资源ID:1972281       资源大小:260.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林牧渔]基本口粮田实施方案.doc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 1 1、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 1 2 2、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 3 3 2.12.1、自然概况、自然概况 3 3 2.22.2、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4 4 2.32.3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6 6 2.3.12.3.1、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6 6 2.3.22.3.2、坡耕地资源现状、坡耕地资源现状 6 6 2.3.32.3.3、梯田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梯田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6 6 2.42.4、主要经验、主要经验 8 8 2.52.5、梯田建设存在的问题、梯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9 9 3 3、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 1010 3.13.1、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1010 3.23.2、建设原则、建设原则 1010 3.33.3、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内容及规模 1111 4 4、梯田工程设计、梯田工程设计 1212 4.14.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212 4.24.2、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212 4.34.3、水平梯田设计、水平梯田设计 1313 4.3.14.3.1、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1414 4.3.24.3.2、埂坎外坡的设计、埂坎外坡的设计 1515 4.3.34.3.3、土方平衡计算、土方平衡计算 1616 4.44.4、道路工程、道路工程 1919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 4.54.5、建设进度、建设进度 1919 4.64.6、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组织管理 1919 4.6.14.6.1、施工条件、施工条件 1919 4.6.24.6.2、施工组织、施工组织 2020 4.6.34.6.3、施工方法、施工方法 2020 1 1、水平梯田、水平梯田 2020 2 2、道路工程、道路工程 2222 4.6.44.6.4、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2323 4.6.54.6.5、安全质量管理、安全质量管理 2424 4.6.64.6.6、施工安排、施工安排 2424 5 5、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2525 5.15.1、投资投资概概算算 2525 5.1.15.1.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2525 5.1.25.1.2、概算总投资、概算总投资 2626 5.25.2、资金来源、资金来源 2626 6 6、效益分析、效益分析 2727 6.16.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2727 6.26.2、生态效益、生态效益 2727 6.36.3、社会效益、社会效益 2727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 1 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镇原县位于庆阳市西南部,东临庆城县、西峰区,西接宁夏回族 自治区彭阳县,南接平凉泾川县、崆峒区,北靠庆阳市环县。介于东 经 106°44至 107°36,北纬 35°27至 36°16之间。全县共辖 19 个乡镇, 215 个行政村,2 个社区居委会。总共 13.54 万户,其中农村户数 10.87 万户,总人口 52.72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49.29 万人(贫困人口 88900 人)。全县总土地面积 3500 平方公里(约合 524.97 万亩)。其中:耕地 面积 168.97 万亩(农田面积 109 万亩,坡耕地 59.97 万亩),林地面积 85.5 万亩,草地面积 107.87 万亩,水域面积 5.6 万亩,居民和工矿占 地面积 29.11 万亩,公路占地面积 26.53 万亩,未利用土地面积 101.39 万亩。农业人均耕地 3.4 亩,人均梯田 2.2 亩。 自 1999 年退耕还林试点工程实施以来,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 求,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 略机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在全县上下掀起 了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高潮。经省、市验收核实,止 2008 年底,全县退耕还林工程涉及 4.5 万户 19.34 万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 面积 55.3 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 27.1 万亩(按坡度分:5-15 度 2.39 万 亩,16-25 度 9.9 万亩,25 度以上的 14.81 万亩),荒山造林 27 万亩,封 山育林 1.2 万亩。通过该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生态面貌发生了较大变 化,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建设取 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虽然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区的实际,把退耕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 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后续产业开发、封山禁牧、舍饲 圈养等配套措施结合起来,积极调整了产业结构,努力解决了农户特 别是贫困户的吃饭、烧柴、经济增长等问题,但由于项目区农业基础 设施较为薄弱,再加上受地理条件、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限制,项目建 设规模小,特别是大量土地退耕后土地开发进度慢,加上农业人口多, 人均梯田占有量少,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致使一些退耕还林重点 区群众口粮出现困难,影响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此时,国家决定 在退耕还林工程区实施口粮田建设项目,以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的根本 性问题。它既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又能稳步解决退耕还林户吃粮问 题,得民心顺民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为此,我县各级组织 和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一项目认识比较明确,积极性很高,为项目的实 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 年 8 月,镇原县发展和改革局根据省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 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 号)、 关 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 3636 号)和市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下达 2011 年巩固退耕 还林成果任务计划的通知(庆市发改2011683 号)的有关要求,与县 水土保持管理局一起组织技术人员,通过对项目区自然条件、资源状 况、水土流失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价,在调 绘、勘察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输黄泥沙、 恢复植被、促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粮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3 食、生态安全为目标,在充分征求乡政府和当地群众意见之后,确定 并编制完成了镇原县 2011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 目实施方案。规划新修梯田面积 25496 亩,其中:5-10°坡改梯 10735 亩,10-15°坡改梯 14761 亩,移动土方 1070 万 m3,需投入机械 1.57 万 台时,人工 59.96 万工时,消耗柴油 14.65t,配套田间道路 74.04km。 项目总投资 1847.58 万元,其中:梯田建设费 1796.69 万元,新修 扩建道路 50.89 万元。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项目属于社会公 益性建设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 进群众脱贫致富,减少输黄泥沙。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工程建设资 金的筹措采取“国家补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总投资中,其中: 国家投资 1019.84 万元,群众投劳折价及自筹 827.74 万元,其分别占 总投资的 55.2%、44.8%。 项目区内人均土地面积 16.87 亩,人均耕地面积 6.74 亩,人均基 本农田面积 1.13 亩,项目实施后人均梯田面积将达到 5.31 亩,在原人 均基本农田面积上新增 4.18 亩。 2 2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 2.12.1 自然概况自然概况 项目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平均海拔 1456 米,最高 为 1767 米,最低为 1090 米,相对高差 677m。沟壑密度 2.17km/km2。 项目区深居内陆,又受青藏高原及大气环流中心影响,形成温带 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 480mm,年降雨量分 配不均,大部分集中在 7、8、9 三个月,其降水量占年降水总量的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4 70%。平均径流深 38mm,年径流模数 37500m3/km2·年。 全年日照充足,光能富裕,年平均日照时数 2379.7 小时,太阳年辐 射总量为 135 千卡/平方米,多年平均气温为 10.5,10积温为 2783.6,累年总蒸发量 1750.6mm。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季多西北 风,风力二至三级,最大可达七至八级,最大风速 3.3m/s。多年平均无 霜期 140170 天,绝对无霜期 135 天左右,早霜出现日期为每年的 10 月 11 日,晚霜结束时一般为次年 5 月 1 日,最大冻土深度塬区 110cm,川区 66cm。 土壤类型主要有黄绵土、黑垆土和红粘土,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 75.2%、15.4%和 9.4%。 植被类型属森林草原植被带和灌丛草原区,森林覆盖率 21.5%, 林草覆盖度为 30.65%。 项目区属典型旱作雨养农业区,以种植业为主,林果业、养殖业、畜 牧业为副。总土地面积 68.52km2,全为山区面积,耕地总面积 4.10 万 亩,占项目区总土地面积 39.9%。 2.22.2 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 10.28 万亩,涉及 12 个乡镇,18 行政村。区内 共 1326 户,总人口 6091 人,全为农业人口,其中贫困户 353 户,占项 目区总户的 34%。 农村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集约化程度差, 受地形地貌及植被条件影响,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使农业生产抵御自 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5 油菜、胡麻、大豆、马铃薯等。经济林以山杏为主。据 2009 年国民经济 统计资料显示,项目区农业总产值 0.28 亿元,人均 4515 元,人均纯收 入 2265 元。总产值中农业产值为 0.16 亿元,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 56.4;林果业总产值 0.03 亿元,占总产值的 11.2;畜牧业产值 0.05 亿元,占总产值的 17.7;副业产值 0.04 亿元,占总产值的 14.7。 总体上来看,项目区内农业人口多,贫困面广,经济发展很不平 衡;水资源缺乏,自然条件差,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基础脆弱,自然灾 害频繁,抗灾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 设施建设滞后,通村公路较少,仍有 3.44 万亩耕地未得到治理,植被 较差,森林覆盖率只有 15.3%,致使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经济发展缓慢。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涉及退耕农户 1326 户, 6091 人,人均占有耕地 6.74 亩,人均占有基本口粮田 1.13 亩,年人均 粮食占有量 377 公斤,年人均纯收入 2265 元。其中缺粮户 268 户,占 退耕农户的 20.2%,涉及人口 1188 人,人均占有耕地 9 亩,人均占有 基本口粮田 1.2 亩,年人均粮食占有量 354 公斤,年人均纯收入 1892 元。其中:生计不存在问题的退耕农户 424 户, 占退耕总农户的 32%, 人均占有耕地 7.35 亩,人均占有基本口粮田 1.45 亩,年人均粮食占有 量 453 公斤;生计存在一定问题的退耕农户 769 户,占退耕总农户的 58%,人均占有耕地 6.88 亩,人均占有基本口粮田 1.24 亩,年人均粮 食占有量 406 公斤。在人均纯收入中,退耕补助占 24.5%,种植收入 占 20.4%,养殖收入占 22.4%,劳务收入占 22.1%,其它收入占 10.5%;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6 生计存在严重问题的退耕农户 133 户,全部为缺粮户,占退耕总农户 的 10%,人均占有耕地 8.5 亩,人均占有基本口粮田 1.0 亩,年人均粮 食占有量 342 公斤。在人均纯收入中,退耕补助占 38.2%,种植收入 占 13.5%,养殖收入占 19.4%,劳务收入占 21.8%,其它收入占 7.1%。 2.32.3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2.3.12.3.1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 10.28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4.10 万亩(农田面 积 0.69 万亩,坡耕地 3.42 万亩),林地面积 1.29 万亩,草地面积 2.6 万亩,水域面积 0.13 万亩,居民和工矿占地面积 0.74 万亩,公路占地 面积 0.53 万亩,未利用土地面积 0.89 万亩。 2.3.22.3.2 坡耕地资源现状坡耕地资源现状 项目区耕地面积 4.10 万亩,其中:梯田面积 0.69 万亩,坡耕地面 积 3.42 万亩,宜修梯田坡耕地面积 2.89 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70%。人 均耕地 6.74 亩,人均梯田 1.13 亩。 2.3.32.3.3 梯田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梯田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梯田建设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导措施,为发展优质、高产、 高效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 重要作用。在梯田建设中,不断加大梯田的综合开发力度,坚持走“修 梯田、集雨水、兴科技、调结构”的旱作农业路子,实行山、水、田、林、 路五字统筹,工程、生物、农业、机械、科技五项措施并举,蓄水、节水、 保水、管水、科学用水五水齐抓,实现了规模化治理,规范化实施,优 质化建设。通过配套增产措施,梯田效益普遍提高。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7 (1)梯田有效调控了水土资源,促进了旱作农业发展。区域内水资 源短缺,土壤肥力有限,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通过长期不懈地大 力开展梯田建设,使有限的降水得到了有效拦蓄,减少土壤水、肥流 失,大大提高了耕地的蓄水保墒和拦泥增肥能力,提升了土地的质量 等级,促进了旱作农业的发展。据观测资料显示,坡改梯后,土壤水分 增加 412,土壤有机质含量由 0.370.76增至 1.17;全氮含量 由 0.0240.05增至 0.085;有效磷由 25ppm 增至 8ppm 以上, 大大提高了耕地蓄水保土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土地生产力也得到 很大提高,农业增产作用与效益十分显著。 (2)梯田改善了农业基本条件,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业增效。梯田 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发展旱作农业的载体,坡耕地修成梯 田后,随着微地貌的改变和土壤水肥状况的改善,使“三跑田”变成了 “三保田”,土地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为推广旱作农业适用技术、提高 旱作农业水平创造了条件。据甘肃省梯田测产资料显示,在相同立地 条件和耕作条件下,梯田与坡耕地相比,每亩梯田可增产 50100kg, 按平均增产 65kg 计算,项目区现有梯田每年可增产 45.26 万 kg,梯田 已成为旱作农业区实现粮食自给、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工程和提升区 域综合发展能力的长效工程。 (3)梯田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近年来, 我县在大力推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建设理念,按 照“治理抓特色、特色抓产业、产业抓优势、优势抓规模”的思路,以水 土保持综合治理为载体,以梯田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培育、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8 发展、壮大了一大批具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配置。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 农业生产开始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约有 28 以上的梯田调整了种植结构,形成了“梯田+瓜菜”、 “梯田+经济林果”等 多种产业模式,这些模式都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成为提高农 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4)梯田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由于梯田为粮食生产作保证,为退 耕还林等生态建设项目让出了土地资源,林草植被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和重建,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得到了初步的 印证,取得了明显成效。 2.42.4 主要经验主要经验 (1)行政推动是行之有效的组织保证形式。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梯 田建设高度重视,把梯田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将其 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精心部署、研究对策、 调整思路、超前安排,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调动、层层发 动的梯田建设合力。通过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任务,靠 实了责任,为梯田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推行机修是加快建设进度的重要手段。梯田建设施工方式已由 以人工为主转变为机修为主、人机结合,有效的缓解了劳力组织难、 梯田质量低的问题,实现了规模化治理、规范化实施、优质化建设,加 快了梯田建设步伐。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转,人工修筑梯田已 不太现实,机修梯田已成为今后梯田建设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9 (3)统一规划是提高梯田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目前坡耕大都分布 在人口居住分散、群众生活困难和修筑难度较大的山区,在梯田建设 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一规划、合理布设的原则,实行山、水、 田、林、路统一规划,道路、集雨工程配套建设,结合农户种植计划, 将任务落实到户到地块,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严要求验收。 (4)大兴科技是提高梯田工程效益的有效途径。在梯田建设中,围 绕解决民生问题,整合项目资源,积极推广新修梯田培肥技术、丰产 栽培技术、地埂开发利用以及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大力调整种植结 构,形成了“梯田+瓜菜”、 “梯田+经济林果”等多种产业模式,使梯田的 综合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农民群众从中得到 了实惠,对梯田建设的认识不断提高,积极参与和支持梯田建设,自 愿调整种植计划,保证统一规划、连片建设,自愿筹集部分资金,弥补 梯田建设资金的不足,保证了梯田建设的顺利进行。 2.52.5 梯田建设存在的问题梯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短缺。现有坡耕地大面积坡度在 10-25°,土方量大, 施工难度大,而机械平田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费用越来越高,农 户无力承受昂贵的机械费用。 (2)山区群众修建梯田的激情得不到鼓励。山区群众已充分认识 到机修梯田带来的效益,已有部分农户贷款进行梯田建设,但由于费 用高昂,只能是零零星星,小打小闹,达不到优化梯田建设标准,影响 梯田效益的正常发挥。同时近年来,由于干旱造成北部山区连年欠收, 群众经济收入低下,加之目前坡耕地面积大的农户多为家庭经济基础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0 较差的群体。他们因家庭本身经济困难,虽然迫切希望多修梯田,但 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已无力在梯田建设中加大个人投资力度。 3 3 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 3.13.1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退耕还林 成果,改善重点退耕还林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退耕还林农户基 本口粮田为出发点,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注重实效,稳 步推进,切实搞好各项配套措施,努力改善项目区群众的基础条件,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3.23.2 建设原则建设原则 1、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 2、先易后难、规模治理,整村推进的原则; 3、基本口粮田建设同农户最低生活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4、逐步改善退耕还林户生活条件的原则; 5、生态效益优先,经济、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 6、坚持促进退耕农户粮食基本自给和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相 结合,尽可能集中连片的原则。 3.33.3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市发改委下达的项目建设任务以及当地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项目区各项治理措施配置模式如下:对 25°以下的坡耕地围庄、就近、 集中连片兴修水平梯田,优先安排严重缺粮户,按照人均 4 亩的梯田建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1 设标准修建梯田,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证农民口粮田的基础上,对剩 余坡耕地以相关部门的项目整合为契机,并辅助当地的有关惠农政策 促使农民退耕还林还草。 我们通过实地勘察,充分征求乡村及受益农户的意见和建议,计 划在镇原县新集乡吴塬村,方山乡十八岘村、蒲河村,三岔镇周家庄 村、安岔村,殷家城乡敬岔村,马渠乡四坪村,庙渠乡牛塬村,武沟乡 的武沟村、牛塬村,城关镇路破村、路沟村、原郑村,太平镇河湾村、 马南庄村,孟坝镇王地庄村,郭塬乡王咀、王沟圈村,新城乡惠沟村 等 12 个乡镇 20 个行政村,完成口粮田建设 25496 亩(5-10º 坡改梯 10735 亩,10-15º 坡改梯 14761 亩),配套田间道路 74.04km。工程建设 规模见表 31。 工程建设采用机修并辅以人工完成项目区粮食自给水平梯田建 设,配套其它工程,促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共规划图斑 20 个,最大 面积 6400 亩,最小面积 274 亩。 4 4 梯田工程设计梯田工程设计 4.14.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根据总体规划和实地勾绘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首先进行田区设 计,然后进行田块设计。田块设计依据甘肃省机修梯田技术规程 (DB62T11612004),制图标准依据水利水电制图标准一水土保持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2 图(SL73.62001)。 2.田块设计要求田面水平,填方部位需预留一定沉陷高度,能拦 蓄一定频率的暴雨径流泥沙,一般均按 20 年一遇、36 小时最大暴 雨设计。 4.2 设计设计原原则则 新修水平梯田遵循费省效宏、投资小、见效快的设计原则,布设 在坡度较缓,且距村庄和水源较近,交通便利,便于耕作,且工程量较 小,工作难度较小、25 度以下的坡耕地上。新修梯田应选择分布在利 于植物生长的黄绵土、黑垆土等土质比较好的坡地上,且尽可能集中, 形成适度规模。 (1)选址:修建梯田一般选择土质较好,坡度相对较缓,距村庄较 近,交通方便,便于耕作的地方。 (2)道路:田间道路一般宽 3 米,生产道路 2m,比降不超过 8%, 在坡面较陡的地方,采用 s 型设计,盘绕而上,便于运输。 (3)田块布设:一般沿等高线布设,依照地形,大弯就势,小弯取 直,田块长度随地形而定。 (4)设计相应的蓄排工程:对于梯田区不能全部拦截的暴雨径流 的地方,我们在规划时都布设相应的排水沟和水窖等小型拦蓄工程, 层层设防、节节拦蓄,保证了新修梯田的安全。 表 3-1 不同地貌条件下口粮田建设规划原则 坡耕地类位置及边界地形特征规划要点 梁峁顶部 丘陵沟壑区的小流域一级 梁峁顶部土地,梁峁边线以 一般坡度3-8°,宽平长梁 或梁峁 中心田块较大,四周带形田块环 绕,道路沿梁峁中线方向布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3 上 梁峁坡地 上为梁峁线,下为坡坪交界 线,两侧为道路、村庄或深 度凹形坡、集水线切割 坡度一般小于25°,凹凸坡 形相间,坡面水平方向长度 一般大于300米 田块沿等高线布设,长不限,绕 山转,大弯就势,小弯取直,道 路多呈“之”字型布设,连接村庄, 通各地块 阶地、坪地 梁峁坡面下部转趋平缓的 土地,上界为坡坪交界线, 下界为谷缘线,两侧为切沟 或冲沟割。 坡度3-10°,常被浅沟、切沟 所分割,水平方向一般小 于300米。 规划成长方形高标准梯田,田路 可棋盘式布设。 坡咀地 流域二级长梁顶部,常和流 域流水方向垂直,坡界为谷 缘线,两侧为切沟或冲沟两 边的谷缘线。 坡度一般小于15°,常常咀 湾相间出现。 规划沿等高线的裹肚形田块,等 高不等宽,道路沿咀走边。 湾塌地 湾里沟脑,上界为梁坡下部, 、或平地下部,下界为切沟、 冲沟流水线上方陡坎,两侧 为大于25°的陡坎或道路切 沟。 坡度3-10°,水热条件较好。 沿等高线规划成带状梯田,注意 径流水路。 4.34.3 水平梯田设计水平梯田设计 水平梯田设计按照机修梯田要求进行。其设计主要是水平梯田断 面设计,即求出不同坡度下梯田的优化断面。田面宽度不小于 10 米, 田坎高度依土质好坏、工程安全、坡度大小、方便耕作等条件确定,田 坎高度不高于 3m, 田坎保持一定的侧坡,侧坡坡度为土壤的自然安息 角,一般地埂高出田面 0.3m,顶宽 0.3m,在距田边 3.0 m 左右形成反 坡与田面相接,田块长度应随地形而定。 4.3.1 设计设计方法方法 参照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6 1996,对不同坡度的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分别作出标准技术设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4 2、水平梯田断面设计 (1)梯田田面宽度的设计 梯田最优断面的关键是最优的田面宽度,所谓“最优”田面宽度, 就必须是保证适应机耕和灌溉的条件下,田面宽度为最小。 根据不同地形和坡度条件,在不同地区分别采用不同的田面宽度。 1)在缓坡地区,农耕地一般坡度在 3°5°。 在实现梯田化以后,可以采用较大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耕作。 实践证明,当拖拉机带悬挂农具时,掉头转弯所需最小直径为 78m; 当拖拉机带牵引农具时,掉头转弯需最小直径为 1213m。一般拖拉 机翻地时,都把 2530m 宽的田面作为一个耕作小区。如果田面宽 5060m 时,则分为两个小区进行耕作;如果田面宽 80100m 时,则 为分为 34 个小区进行耕作;以免掉头转弯时难宽太大。同时 30m 左右的田面宽度,灌溉时作为畦子长度,也比较合适。有些地方,当田 面宽度 100m 左右,灌溉时往往每隔 2030m 作一道“腰渠”,不使畦 子太长,以免灌水不匀和费水。因此,无论从机械或灌溉的要求来看, 太宽的田面没有必要,一般以 30m 左右为宜。 2)陡坡地区 一般坡度 5°10°,10°15°,目前很少实现机耕,根据实践经验, 一般采用小型农机进行耕作,这种农具在 1015m 宽的田面上就能 自由地掉头转弯,这一宽度无论对于畦灌或喷灌都可以满足,因此在 陡坡地(5°15°)修梯田地时,其田面宽度不得小于 10m。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5 总之,田面宽度设计,既要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原则性就是必 须在适应机耕和灌溉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省工,灵活性就是在保证这 一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适当的宽度,不能只根据某一 具体宽度,一成不变。 4.3.2 埂埂坎外坡的坎外坡的设计设计 梯田埂坎外坡的基本要求是,在一定的土质和坎高条件下,要保 证埂坎安全稳定,并尽可能地少占农地,少用工。 1)在一定的土质和坎高条件下,埂坎外坡越缓则安全稳定性越好, 但是它的占地和每备修筑用工量也就越大。反之,如埂坎外坡较陡, 则占地和每亩修筑用工量也较小,但是安全稳定性就越较差。既要安 全稳定,又要少占地、少用工,就是“最优断面”设计对埂坎外坡的要 求。 2)不同埂坎高度下的埂坎外坡 当已知土壤性质和状态(即当土壤的颗粒组成、密实程度、含水量 情况等),通过土力学试验即可确定其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以及 湿容重()。这样,可以直接计算出不同坎高下稳定埂坎外坡(采用一 定安全系数 K 值)。 现将黄土地区不同埂坎高度条件下,采用埂坎外坡列于表供施工 时参考。 不同埂坎高度条件下的埂坎外侧坡度 埂坎高度(H)埂坎外侧坡度(a) 2m 以下75°80°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6 24m70°75° 表中,埂坎外侧坡度(a)的运用可以采用下列情况:黏性土壤可采 用上限数值,即外侧坡可以陡一些。沙性土壤采用下限数值。 3)埂坎占地的计算 埂坎占地(Bn)可根据埂坎高度(H)和埂坎外坡(a),按公式 Bn=Hctga 进行计算。 4.3.3 土方平衡土方平衡计计算算 土方平衡计算及测量的方法常用的方格网法、散点法和纵断面法。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地形条件和精度要求。根据原有地形和梯田设 计要求进行田面宽度,田坎高度、埂坎边坡角,田块长度的设计,在每 个工程区内,根据原地面坡度、坡向等因素,地块长度尽可能在 100 一 200 米,以利耕作。田面宽度应按原地面和工程量(土方量)的大小 确定,陡坡地区一般 10 一 15 米,缓坡区一般 20 一 40 米(详见水平梯 田典型设计图)。 水平梯田工程量计算:V= H×104=1250H 8 1 式中:V单位面积(公顷)梯田土方量,m3; L单位面积(公顷)梯田长度,m; H田坎高度,m; B田面净宽,m。 土方移运量计算:W=V×B=B2HL 3 2 12 1 式中:W单位面积(公顷)土方移运量,m3m。土方移运量的单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7 位为 m3m,是一复合单位,即需将若干立方米的土方量运若千米距 离。梯田面积按公顷计算时:W=×104=833.3BH。 12 BH 梯田工程实施地块、平面布设图及工程量计算表如下。 梯田断面要素见下图。 原地面坡度(°) 田坎坡度(°) 田坎高 度(m) 坡面斜距(m) 田面毛宽(m) 田面xm 净宽(m)田坎占地宽(m) 梯田长度(m) 土方移运量bLW (m3m/hm2) sin x cosxctg m ctgbb m 单位面积土方量: 每公顷土方量1250H 单位面积BHLV 8 1 土方移运量: 每公顷土方移运量833.3BHHLBW 2 12 1 表 41 水平梯田断面要素设计标准表 占地地面 坡度 田坎高 田坎侧 坡 田面宽斜坡长 田坎田埂占地 每亩 土方量 (°) H(m) (°) B(m)Bx(m)B(m)D(m) % V(m3) 31.04752020.00.270.694.885.4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8 1.57753030.00.420.693.7128.9 1.40751818.50.380.696.6113.9 5 1.58751818.90.420.696.1123.6 1.72751414.50.460.698.2138.6 7 2.21701616.80.800.729.4173.0 1.76751010.20.470.6911.4139.7 2.12701212.30.770.7212.2165.310 2.47701414.50.900.7211.4192.6 1.857588.40.500.6914.5144.6 2.31701010.70.840.7215.1176.313 2.77701213.31.010.7214.1211.4 2.147088.50.780.7218.1160.8 2.68701010.90.980.7216.3203.415 3.22701213.61.170.7215.2241.9 2.187066.80.790.7223.6157.6 20 2.917089.51.060.7220.9210.4 梯田断面尺寸依据以下关系计算: 田坎占地宽 Bn=Hctga 梯田毛宽 Bm=Hctg 梯田田面净宽 B= Bm- Bn 梯田田坎高度 H=B/( ctg- ctga ) 式中 、a 分别为原地面坡度和梯田田坎坡度。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9 修筑水平梯田所需土方量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水平梯田田 面推平土方量、修筑田坎土方量、修筑蓄水埂土方量。本工程规划 完成土方量总计 599.2 万 m3。其中:田面平整 524.2 万 m3,埂坎 修筑 75 万 m3。 4.44.4 道路工程道路工程 根据工程需要,结合治理区特点,本次规划只考虑田间道和 生产路两个级别,横坡采用 1.5%双向坡。田间道:路面宽 4.00m, 路基宽 5.00m,素土夯实,路边坡为 1:1;生产路:路面宽 2.00m, 路基宽 2.60m,素土夯实,路边坡为 1:1。项目区新修及扩建道路 74.04km。 (详见附图) 4.54.5 建设进度建设进度 项目实施期为 1 年(2011 年 11 月-2012 年 9 月),完成口粮 田建设任务 25496 亩。 4.64.6 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组织管理 4.6.14.6.1 施工条件施工条件 1、交通、水电、气候及农事活动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乡、村之间都有简易公路,交通较为方便,为项目提供便利的交 通条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只需新修扩建田间道路,利于机耕。 2 劳动技能状况及施工力量 经过多年“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现有的宜修坡耕地 均处于交通不很便利、工程量相对较大的咀梢和山坡、梁峁位置,施 工条件相对较差,但气候因素对工程施工影响不会太大。近年来在梯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0 田效益的激励下干部群众投入梯田建设的积极性还十分高涨, 70%80%的农业劳动力能够制投入项目建设,基本掌握梯田工程建 设的技术要领。项目区都有多个集体或个体专业施工队,加上项目建 设过程中的技术培训,施工技术力量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 4.6.24.6.2 施工组织施工组织 为加快梯田建设速度,提高梯田工程质量,我们要求村组集体组 织、农户联户,采取机械整修田面,人工拍埂、配套生物护埂的措施形 式进行施工。施工机械由县水保局和各乡镇联合,根据各乡镇工程机 械需用量统一调配,在施工中,由工程所在乡镇、村组统一安排调配 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林草措施建设,采取“一事一议”制度以户或联户 承包、村或联村、乡或联乡的形式组织劳力实施。 4.6.34.6.3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 1、水平梯田、水平梯田 严格按照机修梯田优化技术要求,采用机械推平田面、人工修 筑田坎的方法,从上向下逐台修筑。机修梯田施工的优化目标是用尽 可能少的资源(机械、劳力、时间)完成既定的工程区的机修任务。为此, 应在搞好施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好施工机械、劳力、材料的组织,选 择最适宜的作业机具和优化的调土方案、推土方法。 (1)施工组织 1)建立施工机构,明确人员分工 规模大的可成立指挥部,规模小的可成立施工组。参加这个机构 的人员要实行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双轨负责制,负责整个机械修梯田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1 的规划、设计、施工的全面领导工作和技术服务工作。机械施工人员, 根据规划设计要求和地面上定线的标示,进行机械施工,并要按照施 工定额、保质保量完成机修梯田任务。 2)搞好机械调配和工地布置 对于大规模机械修梯田的工区来讲,搞好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 要。否则将造成严重的窝工浪费。必须根据不同地形条件和不同的施 工方案,给每一个工地调配相应的施工机具。要特别注意多机联合作 业情况下的施工机械调配。 (2)机修梯田的施工作业 1)推土机修梯田 修梯田施工过程,主要是如何有效的调运土方的过程。因此,机 修梯田的土方调运,必须根据机械性能的特点和地块挖方位置的具体 工作条件,全面计划,既要运距近,又要使机械开挖方向有利。应注意 的以下几点: 一是要掌握全面情况,合理调运土方:施工前,机修人员必须对地 块挖填和运土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地块 不同部位的土方,根据具体特点,在出土顺序和位置等方面,要做全 面合理安排。尽量减少曲线送土与二次或多次转向倒土。对填方区各 地段,送土必须适量。尤其是对填方地角和近埂边缘,若送土过量,不 仅造成返工浪费,而且机械回挖不易。对于借土平衡的地块,宜先行 “借土”。这样既减少傍近坎区土方开挖空行的次数,又利于全地块的 土方调运安排。对于“去土”平衡的地块,宜在地块基本平衡后,再出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2 土。以防由于计算的差错,造成地块缺土。 二是要遵守操作规程,保持机械正常的工作状况。机务人员必须 遵守有关机械操作规程,要保护机械在正常条件下工作。防止超负荷 铲挖和推土,严禁猛加油门、猛铲、猛推。机车行驶时开始要求速度慢, 油门小,在铲刀强制入土,达到要求深度后,要及时将铲刀操作杆由 “压降”位置,移到“浮动”位置。 三是要注意施工安全。机修开始,要对地块内馅穴、隐洞予以开 挖填筑。傍坎开挖时,为防止塌方发生事故,坎高以不超过 2.5 米为宜。 机械碾压埂坎,顺坎线铺土摊平时,要由里向外,里低外高。往返行驶 要重复半个链轨的宽度。 2)装载机修田 装载机是一种挖运结合的高效机械。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装载机只适用于挖运松散堆积物。因此,在黄土

    注意事项

    本文([农林牧渔]基本口粮田实施方案.doc)为本站会员(音乐台)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