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哲学]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部选修课程简介汇总表.doc

    • 资源ID:1972341       资源大小:245.50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哲学]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部选修课程简介汇总表.doc

    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部选修课程简介汇总表系、部名称: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课程类别教研室1经济学222012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政治经济学2政府经济学222013专业必修课政治经济学3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史222020公共选修课邓小平理论教研室4中国近现代人物评介222024公共选修课邓小平理论教研室5中国通史222025公共选修课邓小平理论教研室6中日关系研究222026公共选修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研室7台湾问题研究222027公共选修课邓小平理论教研室8西方文明史222028公共选修课马列部邓论教研室9西方哲学史222030公共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现代西方哲学评介222031公共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1创新思维222032公共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12形式逻辑222033公共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13数理逻辑222034公共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14中国哲学史222035公共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15美学概论222036公共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16科技哲学222037公共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7当代国际关系222038公共选修课经济学教研室18近代国际关系222039公共选修课经济学教研室19当代社会思潮222043公共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101经济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经济学(宏观)课程编号:222012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政治经济学授课对象:经济侦查专业/公安管理专业等本科生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计划课时:36学时使用教材:美P.A.Samuelson经济学,2004年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首次讲授时间课程组负责人王洪沙女41自然辩证法/研究生硕士副教授2000年任课教师(含外聘)姜永文男4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硕士副教授2004年李吉男41经济学/研究生硕士副教授2006年罗威女3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硕士讲师外聘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为经济侦查专业、公安管理专业等本科生开设。要求在大学二年级以上开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概述、经济活动的衡量、消费与投资、乘数模型、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的挑战、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失业与总供给的基础、宏观经济流派及其论战、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政策等内容。本课程的重点包括经济活动的衡量、乘数模型、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的挑战、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与经济稳定的政策等内容。难点包括乘数模型、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流派及其论战等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或闭卷考试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目前承担本课程的师资队伍中专任(/主讲)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00%,全部教师的技术职称在副教授以上。教学过程较为规范。教材采用国际上本学科最新版著名教材。教学内容按照教材建议执行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筛选。目前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结合公安工作实践程度有待加强。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依据中国国情和公安工作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不断补充新的案例。特别注意讲授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性。第二,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讨论式、研究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彻底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应用多媒体授课课时不低于50%。第三,加强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吸引本学科方向的高学历人才加入本课程教学,让教师到著名高校进修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2政府经济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政府经济学课程编号:222013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政治经济学授课对象:公安管理专业本科生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计划课时:36学时使用教材:王洪沙政府经济学,2004年第1版;陕西人民出版社。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首次讲授时间课程组负责人王洪沙女41自然辩证法/研究生硕士副教授2000年李京颐男48政治经济学/本科学士副教授外聘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为公安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要求在大学二年级以上、修完经济学课程后开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失灵与政府部门干预、福利经济学、外部效应、公共品、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政府部门决策效益分析、公共收入、政府税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本课程的重点包括福利经济学、外部效应的解决办法、判别公共品的步骤、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部门预算的原则和决策程序、决策效益分析等内容。难点包括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的条件、外部效应的解决办法、纯公共的有效供给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基础、多数表决制、官僚行为分析、公共支出规模的衡量方法和政府部门决策效益分析等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或闭卷考试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目前承担本课程的师资队伍中专任(/主讲)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技术职称在副教授以上。教学过程规范。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目录执行。目前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与公安工作实践结合程度有待提高。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依据中国国情和公安工作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不断补充新的案例,注意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注意讲授政府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性。第二,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讨论式、研究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彻底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不断增加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第三,加强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吸引本学科方向的高学历人才加入本课程教学,争取让教师到著名高校进修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课程编号:222020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邓小平理论教研室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一、二年级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计划课时:30使用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年,朱阳、任永祥、郭永钧撰写,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版。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 首次讲授时间(外聘只填单位)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张国星男47中共党史硕士教授 2004任课教师(含外聘)李艳女42中国近现代史硕士教授刘杰辉男38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副教授喻维华男42中共党史硕士讲师郑雅茹女49中共党史硕士副教授王雪琴女41历史学博士讲师熊威男33科社硕士讲师课程内容概要(300字左右):系统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既辉煌又曲折的历史。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重点是通过总结建国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功和失误,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与英明,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发奋读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贡献自己的才智。授课对象为全校本科生。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用2-4学时播放相关的影象资料。考试方式:期末考查一般采取当堂开卷的方式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本课程为公共选修课,开设本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安大学本科生的人文修养。目前,本课程有教师7人,其中正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年龄从32岁到47岁,呈正态分布,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本课程正式讲授才刚刚两轮,尚有多名教师没有登台授课。我们拟在2008年前课程组的所有教师都正式上台讲课,并编写若干专题讲座在校内使用。2009年前建成全校有影响的公共选修课。具体措施为:1.所有任课教师努力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2.编写辅助教材一种国史专题辅导材料;3.2008年秋,建成考查试卷库。4中国近现代人物评介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人物评介课程编号:222024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邓小平理论教研室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三、四年级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计划课时:30使用教材:<中国近现代著名人物评介>内容提要,马列部邓小平理论教研室,2000年编。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 首次讲授时间(外聘只填单位)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张国星男47中共党史硕士教授 1999任课教师(含外聘)李艳女42中国近现代史硕士教授 1999刘杰辉男38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副教授 1999喻维华男42中共党史硕士讲师 1999郑雅茹女49中共党史硕士副教授1999课程内容概要(300字左右):中国近现代著名人物评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二、三、四年级的本科生。30课时内向学生介绍6至8位中国近现代的著名人物。这些人物既包括政界的著名者,也包括军界和学界的著名者;既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通过对他们一生主要事迹的介绍,评介他们的信念、追求,成功、失败,变化、功过。以使学生从著名人物的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教训,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明了个人的前途和发展与民族的命运不可分离。使学生深厚人文素养,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自觉性。所评介的著名人物有: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陈独秀、胡适、梁漱瞑、汪精卫、林彪、张作霖、张学良、周恩来、冯玉祥、段祺瑞等人。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用3-5学时播放相关的影象资料。考试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期末考查一般采取当堂开卷的笔试方式。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本课程为公共选修课,开设本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安大学本科生的人文修养,增强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自觉性。目前,本课程有教师7人,其中正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年龄从32岁到47岁,呈正态分布,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我们在2000年已经编写了<中国近现代著名人物评介>内容提要若在校内使用。拟在2008年前建成全校有影响的公共选修课。具体措施为:1.课程组全体任课教师努力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2.编写正式教材一种中国近现代著名人物评介;3.改革考察方法。除笔试外,是使平时成绩占到50%。平时成绩包括提问、讨论、口试等等。5中国通史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国通史课程编号:222025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邓小平理论教研室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计划课时:26使用教材:目前没有教材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 首次讲授时间(外聘只填单位)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任课教师(含外聘)张国星男47中共党史硕士教授 2004 .10喻维华男42中共党史硕士讲师 2005.10课程内容概要(300字左右): 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国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各个时期的社会历史。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方面: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二、历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三、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四、历代的文化思想发展和社会生活面貌。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与轨迹,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本课程的重点在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难点在于对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评介,对历史经验与历史教训的总结。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采取教师课堂讲授的方法,部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考试方式:本门课程是考查课,一般是要求学生写一篇论文。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本课程建设尚处于起始阶段,目前,还没有一部系统的教材,主要由任课教师编写提纲进行讲授。已有两名教师担任过本课程的教学。从学生选课情况来看,开设此课的两学期,每学期都有逾百名学生选修,深受广大同学欢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同学们渴望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的愿望。我们计划在1-2年内,编写出系统的授课讲义,并制作一套比较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为此,准备在第一年完成收集资料和编写讲授提纲的任务,第二年编写出比较系统的授课讲义,并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此同时,要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以及进一步完善成绩考核的方式和方法。246中日关系研究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日关系研究课程编号:222026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研室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1、基础课、公安通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2、重点课程、主干课程等。计划课时:36使用教材:无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 首次讲授时间(外聘只填单位)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刘杰辉男38历史/研究生硕士副教授 2000年任课教师(含外聘)课程内容概要(300字左右):本课通过对中日两国2000年关系发展变化的介绍和评述,使学生对中日关系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日之间近代长达百年的非友好关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认识到中华文明对日本社会发展曾发挥的巨大作用,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刻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使学生充分了解现代中日关系在友好主流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日本右翼势力复活军国主义。同时,从日本的崛起和再崛起中汲取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益的经验。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于中国现代化可能遇到的日本对中国的遏止有清醒的认识,牢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和专题教学考试方式:论文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300字左右本课程是2003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公共选修课程,至今已开设四个轮次,教师本人编写了教学提纲和讲稿,选择了相关内容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学录象。每一次选修学生人数在160人以上,教学效果良好。力争在2007年编写出完整讲义,在2008年制作出完整教学课件,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为实现此建设目标,第一,进一步搜集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程最新研究成果;第二,争取在2007学年第二学期到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进修半年。说明:1、各项填写依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本科培养方案;2、同名课程只需做一份建设方案,以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公安通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为序取舍。3、填写内容用5号仿宋字体。7台湾问题研究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台湾问题研究 课程编号:222027开课系部:马列部 教 研 室:邓小平理论教研室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计划课时:30使用教材:无。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首次讲授时间(外聘只填单位)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李艳女42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副教授2003年任课教师郑雅茹女49中共党史硕士副教授 课程内容概要: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台湾自然与人文概况、演变与发展,着重介绍台湾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和思潮、台湾问题中的国际因素、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政策措施,包括蒋氏父子“强人统治”时期的台湾政治及其变迁、李登辉政治主张的演变及其对台湾的影响、“台独”思潮概况、民进党及其政治主张、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一国两制”构想及其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新主张、两岸关系未来展望等内容。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深刻把握当代台湾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和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诸种因素,进而认识和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以及党与政府所制定的对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行动的自觉性。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专题讲授为主,同时运用多媒体、讨论、辩论等多种教学法。考试方式:本课程目前主要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论文的方式进行考评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本课程是2003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公共选修课程,至今已开设2个轮次,教师本人编写了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和讲稿,同时根据台海关系的发展演变以及焦点热点问题,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和讲授专题,注意台湾问题的动态和静态的结合。每一次选修学生人数在150人以上,教学效果良好。本课程力争在最近1年内制作出较完整的、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学课件,两年内编写完成完整的讲义,并争取出版教材,进一步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实现上述目标,拟采取如下措施:1、争取任课教师到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资料调研或做访问学者;2、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科研活动;3、投入相应经费购置必要参考书和影音资料。8西方文明史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西方文明史课程编号:222028开课系部:马列部邓论教研室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计划课时:30课时使用教材:世界文明史,李世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之一。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 首次讲授时间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黎津平男41历史/研究生学历学士副教授 2004年3月任课教师(含外聘)李艳女42历史/研究生学历硕士教授课程内容概要:西方文明史课程主要讲述西方文明从古代、近代直到现代的发展历程。重点讲授希腊古典文明、罗马古典文明、中古西欧文明、拜占庭文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近代欧洲文明、现代西方文明等内容。难点是欧洲中世纪历史情况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考试方式:考查、笔试以写论文形式考查。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西方文明史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课程,自开课以来得到了学生普遍欢迎,每次选修学生人数均突破200人以上。由于该门课程开设和讲授时间都比较短,教师经验有待积累,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拓展讲课深度、广度,在2年左右的时间将该门课程建设成为公共选修课中的优秀课程。我们打算选派该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前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进修学习和取经,进一步提高主讲教师讲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9西方哲学史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西方哲学史课程编号:222030开课系部:马列理论教研部教 研 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授课对象:本科生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计划课时:30使用教材: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课程组成员: 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首次讲授时间(外聘只填单位)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熊华女3哲学/硕士研究生硕士讲师2002年任课教师(含外聘)卢东栋男42哲学/硕士研究生学士副教授2005年课程内容概要:“西方哲学史”课程致力于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试图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地解读西方哲学,客观地鉴别西方哲学的重要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课程将概括性地介绍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即西方哲学的古代部分和近代部分思想。主要内容如下:绪论:西方哲学的精神;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第一章,前苏格拉底哲学;第二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第二部分,中古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第三部分,近代哲学;第五章,思想觉醒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第六章,经验论和唯理论;第七章,法国启蒙哲学(近代唯物主义);第八章,德国古典哲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坚持双主体的理念,将思维训练与知识传授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考试方式:本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开卷考查方式,主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论文写作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占30%。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西方哲学史”课程在我校开设时间较短。为了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文修养,切实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我们结合我校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西方哲学史”课程。本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使本课程教学更加适应本校的人才架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努力形成哲学教学的科学体系,使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今后将以对当代重要的社会思潮的研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在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围绕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安人才的思想需要开展教学。10现代西方哲学评介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现代西方哲学评介课程编号:222031开课系部:马列理论教研部教 研 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对象:本科生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计划课时:30使用教材: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课程组成员: 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首次讲授时间(外聘只填单位)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熊华女31哲学/硕士研究生硕士讲师2003年任课教师(含外聘)卢东栋男42哲学/硕士研究生学士副教授2004年课程内容概要:现代西方哲学评介课程致力于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试图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地解读现代西方哲学,客观地鉴别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课程将概括性地介绍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分类、研究方法,以及现代西方哲学中有重大影响的哲学流派。要求学生对本课程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概述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分类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意志主义;第三章:生命哲学;第四章:功利主义;第五章:实用主义;第六章:现象学运动;第七章:分析哲学;第八章:存在主义;第九章:法兰克福学派;第十章:英美科学哲学和政治哲学;第十一章: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结束语:西方哲学的危机与出路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坚持双主体的理念,将思维训练与知识传授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考试方式:考查。本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开卷考查方式,主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论文写作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占30%。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现代西方哲学评介课在我校开设时间较短。为了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文修养,切实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我们结合我校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现代西方哲学评介课程。本门课程试图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地解读现代西方哲学,客观地鉴别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倾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使本课教学更加适应本校的人才架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努力形成哲学教学的科学体系,使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今后将以对当代重要的社会思潮的研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在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围绕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安人才的思想需要,开展教学。11创新思维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创新思维课程编号:222032开课系部:马列理论教研部教 研 室: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授课对象:全校本、专科学生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计划课时:34使用教材:创新能力培训教程,创新能力。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首次讲授时间 (外聘只填单位)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任课教师(含外聘)汪海燕女西方逻辑史/研究生硕士副教授卢东栋男4哲学、逻辑学/研究生学士副教授吴艳女哲学、逻辑学/研究生硕士副教授课程内容概要:创新思维主要要介绍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原理,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及创新思维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思维创新活动的模式,进行思维创新的方法和技巧。重点是让学生认清,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公安工作急需创新,了解创新思维理论、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训、掌握有效的创新思维技法是将来能够高效地从事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难点是引导学生从所学的具体专业特点出发,结合实践查找具体公安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选用合适的创新思维方法,设计出创新方案并能进行展示和推广。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本课程的考试方式: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本课程的建设现状及目标措施:虽然本课程尚为开出,但计划开课的老师目前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出版了一本书(与创造有约,汪海燕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三位老师都获得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行培训并签发的“创新能力”教师岗前培训证书;正在进行着有针对性的公安工作中具体创新思维理论方面的研究,试图深入公安工作实际,系统地了解、掌握民警在实践中存在的思维障碍和思维需要,在06-07第2学期开课前,探索出公安工作中思维创新的路径。4412逻辑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逻辑学课程编号:222033开课系部:马列理论教研部教 研 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授课对象:本科、专科学生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计划课时:30使用教材:普通逻辑学,孟宪鹏、卢东栋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首次讲授时间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卢东栋男42哲学、逻辑学/研究生学士副教授1987年9月任课教师(含外聘)吴艳女40哲学、逻辑学/研究生硕士副教授1991年9月汪海燕女40哲学、逻辑学/研究生硕士副教授1994年9月课程内容概要:“形式逻辑”教学的主要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理论思维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并掌握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和逻辑学的发展史,明确抽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规则,使其在以后的公安工作和日常思维中自觉地遵守逻辑规律、规则,有效地运用合乎逻辑的逻辑形式和逻辑方法,避免逻辑错误。主要内容有:逻辑基本规律、概念的逻辑理论、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态逻辑、归纳逻辑、论证和假说等。重点为逻辑学的逻辑形式、规律和规则和逻辑方法。难点是运用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和解决侦查、法律等公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形式逻辑”课程的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启发讲述与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与侦查、法律等公安工作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的方法,并结合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考试方式:“形式逻辑”课程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考核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形式逻辑”课程的任课教师是一支年富力强且有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队伍。教师的教案完整、规范,重点、难点突出。试卷库、试题库已基本建成,完整规范、科学合理,在使用过程中效果良好。根据公安工作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计划将“形式逻辑”与“逻辑学”、“侦查逻辑”等课程结合起来,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做好“逻辑学”课程的教改工作,搞好教材建设、教学研究、师资培训和学科建设的工作,逐步形成更为完整、成熟的教学体系。13数理逻辑基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数理逻辑基础课程编号:222034开课系部:马列理论教研部教 研 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授课对象:本科生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计划课时:30使用教材:普通逻辑学(附录部分“数理逻辑基础”),孟宪鹏、卢东栋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获校内优秀教材奖。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首次讲授时间(外聘只填单位)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任课教师(含外聘)吴艳女39哲学/硕士硕士副教授1993年9月汪海燕女西方逻辑史/研究生硕士副教授1993年9月卢东栋男4哲学、逻辑学/研究生学士副教授1993年9月课程内容概要:“数理逻辑”课程是在普通逻辑学习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在普通逻辑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形式逻辑的基础内容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熟悉现代逻辑在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形式化、问题的求解上的一些特有技术,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逻辑科学修养,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讲授:数理逻辑研究的对象、科学意义、发展概况;命题逻辑中的真值联结词、真值形式、真值表、复合命题的真值形式、推理的真值、真值函项、重言式、真值表法、重言式与逻辑规律、有效的推理形式、范式;命题演算中的命题的自然推理系统、命题的公理系统、命题演算的元逻辑讨论;谓词逻辑中的狭谓词逻辑的命题形式、推理形式、普遍有效式与可满足性、谓词演算中的一阶谓词演算自然推理系统、狭谓词演算的公理系统、谓词演算公理系统的元逻辑讨论。重点是两个演算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难点是两个演算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专题教学的方式,坚持学习和训练相结合,促进学生对逻辑技巧的牢固掌握。考试方式:考查。本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开卷考查方式,平时成绩占30%以上,把期末考查与平时评定相结合进行。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是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着重研究数理逻辑基本理论在法学、侦查学、证据学等学科中的应用;研究促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使学生对这门有一定难度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数理逻辑从1993年起,开设有较长的时间,有较完善的教案和习题集,选择了相关内容的教学参考书。凡选过这个课程的学生都感觉对此课程有较高的评价。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研究现代逻辑,进一步搜集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程最新研究成果,一步研究基本理论在各个学科领域的运用,提炼其中所蕴涵的思维方法,为本课程的建设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工作。2006年完成试题库建设。2007年完成数理逻辑基础的写作作为教材;2008年制作出较高水平的课件。 14中国哲学史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国哲学史课程编号:222035开课系部:马列理论教研部教 研 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授课对象:本科生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计划课时:30使用教材: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版。课程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学位职称首次讲授时间首席主讲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卢东栋男4哲学、逻辑学/研究生学士副教授任课教师(含外聘)赵锋男/学士讲师1996年9月洪帆男4哲学、科学哲学/研究生博士讲师课程内容概要:“中国哲学史”课程通过对中国哲学史发展进程的历史考察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内容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科学思维能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儒家及其哲学思想;第四章,道家及其哲学思想;第五章,墨家及其哲学思想;第六章,法家及其哲学思想;第七章,名家和兵家及其哲学思想;第八章,佛教和禅宗;第九章,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比较。本课程致力于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试图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地解读中国哲学,客观地鉴别中国哲学的重要理论。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考试方式:本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开卷考查方式,主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论文写作形式进行,平时成绩占30%。 课程建设现状、目标、时间和措施:为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文修养,切实贯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针,我们结合我校对本科生的培养

    注意事项

    本文([哲学]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部选修课程简介汇总表.doc)为本站会员(音乐台)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