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法学]《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doc

    • 资源ID:1984331       资源大小:401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法学]《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doc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本课程为电大法学专业开放教育本科之必修课,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二、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历代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为学习好各部门法打下基础。批判地吸收与借鉴我国历代法制中的精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提供历史依据;提高对中国法制优越性的认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的理解;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我国的现行法;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信心。(二)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历史上法制发展变革的原因;认识历代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法制为其统治服务,并总结其经验教训。认识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掌握学习方法。三、为便于我省学员学习,安徽电大文法部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几次中央电大师资培训会议精神,将教学重点内容、了解内容(并非绝对)分别予以列举出来,望教师学员能在教与学中予以参考。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对象,掌握中国法制史产生、发展、变化的大致线索和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目的与方法。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法律产生的原因及其过程。重点掌握夏朝法律制度的概况。 第一节 夏朝的建立和奴隶制国家与法制的产生一、夏朝建立以前的我国原始社会二、私有、阶级的产生,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三、夏朝的建立和国家的产生(一)夏朝的建立(二)国家的产生第二节 法律的起源和夏朝的法律制度一、法律的起源二、我国古籍中对刑、法、律的释义及运用(一)刑(二)法(三)律三、夏朝的法律制度(一)“夏有乱政,而作禹刑”(二)“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三)“昏、墨、贼、杀”(四)“吕命穆王,训夏赎刑”四、监狱的设立第二章 商朝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商朝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2、重点掌握商朝刑事立法的刑名、罪名和奴隶制“五刑”的确立3、重点掌握商朝继承制度前后的发展变化。4、了解司法机关与监狱的设立情况第一节 汤灭夏朝建立商朝第二节 商朝的刑事立法一、刑事立法概况二、刑事立法指导思想三、刑名四、罪名第三节 婚姻制度与继承制度一、婚姻制度二、继承制度第四节 司法机关和监狱一、司法机关(一般了解)二、监狱(注意掌握名词的读音及写法)第三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西周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奴隶制法制也达到相当完备阶段,而且对以后封建法制曾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本章为重点章,要全面掌握立法概况、刑事立法、民事立法、婚姻家庭和继承立法以及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西周的建立和奴隶制进一步发展一、西周的建立二、西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第二节 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一、立法概况二、法律形式第三节刑事立法一、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二、定罪量刑的若干原则三、罪名四、刑名第四节 民事立法一、所有权二、契约关系第四节 婚姻家庭制度和继承制度一、婚姻制度二、家庭制度三、继承制度第四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二、诉讼与审判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所引起的法制改革。2、明确成文法的公布于论争。3、重点掌握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4、重点掌握李悝法经的内容与意义 第一节 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一、井田制的破坏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三、礼制的衰落(亲亲尊尊)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变革一、郑、晋、楚各国的立法概况二、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论争第三节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与分封制的确立一、各诸侯国的变法二、封建制的确立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二、立法指导思想三、李悝的法经第五章 秦朝的法律教学目的与要求秦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专制初建时期,故本章为重点章。重点掌握、秦朝的立法概况、刑事立法、经济立法中田律、工律金布律、关市律主要调整对象。、秦朝的司法制度,并注意其中的特点,如刑罚原则中以身高确定责任年龄;诉讼中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等等。 第一节 秦朝的建立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第二节 立法概况一、立法指导思想二、立法活动与云梦秦简的发现三、法律形式第三节 刑事立法一、刑名二、罪名三、定罪量刑的原则第四节 经济立法一、关于资源保护方面二、关于农业生产方面三、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面第五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二、诉讼制度第六章 两汉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西汉时期是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其法制在理论上、时践上都不断完善。本章是重点。1、重点掌握两汉的立法概况、法律形式。2、掌握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汉初是以“黄老思想”与法家思想相结合,“约法省刑”。武帝以后是以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象结合,“德刑并用”。3、掌握定罪量刑若干原则。4、重点掌握刑事立法与汉文帝时的刑制改革。5、掌握民事立法与婚姻家庭制度和继承制度和继承制度,重点掌握司法制度。 第一节两汉王朝的建立与封建制进一步发展第二节 立法概况一、立法概况二、法律形式第三节 刑事立法一、刑事立法指导思想二、定罪量刑的若干原则三、刑名四、罪名五、汉文帝时的刑制改革第四节 民事立法一、行为能力二、所有权三、契约关系第五节 婚姻家庭和继承制度一、婚姻制度二、家庭关系三、继承制度第六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二、诉讼制度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这一时期法律的形式、体例和内容的演变,例如魏新律改“具律”为“刑名”,北齐改为“名例律”置于篇首,“八议”和“官当”入律。北齐律设“重罪十条”等。了解:这一时期的经济立法、民事立法以及司法制度的内容。第一节 立法概况一、三国法规二、两晋法规三、北朝法规第二节 法律内容的主要发展一、经济立法二、刑事立法三、民事立法第三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二、诉讼制度第 八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封建法制的重点。随着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法律制度也达到相当完备阶段。重点掌握隋朝开皇律的主要内容与重要历史地位以及隋朝在法制方面的教训。重点掌握唐朝的立法概况、法律形式、唐律疏议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特点与历史地位。掌握唐朝的经济立法、民事立法和司法制度的部分内容。 第一节 隋朝的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二、隋朝法律的基本内容三、隋朝法制的破坏及迅速覆亡的教训第二节 唐朝的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二、法律形式第三节 唐律的主要内容一、唐律疏议十二篇的主要内容二、经济立法三、民事立法第四节 唐律的主要特点与历史地位一、唐律的主要特点二、唐律的历史地位第五节 唐朝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二、诉讼制度三、监狱管理四、检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第九章 宋元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1、宋刑统和宋朝其他法律形式。2、宋朝法律内容的主要变化,例如刑法方面加重对“盗贼”的处刑。创立“盗贼重法”和“重法地”法以及“凌迟”入律。民事法律方面不动产的典卖制度。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3、元朝的立法。了解:元朝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和司法制度的变化。 第一节 宋朝的立法概况和法律形式一、立法活动及其特点二、法律形式第二节 宋律的变化一、加重对“盗贼”的处罚二、确认封建的租佃关系和田宅典卖制度三、“凌迟”入律四、加强皇帝对司法的控制第三节 元朝的法律制度 一、元朝的立法及其特点二、元律的主要特点三、元朝的司法制度(一)司法制度(二)诉讼制度(三)检察机关第十章 明清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明清时期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发展时期,其法律制度反映了这一特点。清朝是满族贵族封建王朝。重点掌握;1、大明律体例的变化和大诂的颁布。明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2、大清律例的制定,清会典主要内容、特点。3、清律的主要特点4、明清法律对封建社会内部所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摧残。了解:1、各部院则例,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2、明清司法制度的变化。 第一节 明清的立法及其法律形式一、明律的制定二、大诂的颁布三、“例”的编辑四、大明会典的编修第二节 明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一、严酷镇压危害君主专制的反抗行为二、严惩侵犯地主阶级财产的行为三、严禁臣下结党和外官交结四、加强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第三节 清朝的立法概况一、大清律例二、各部院则例三、清会典四、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第四节 清律的主要特点一、以严刑竣法推行政治、思想高压政策二、维护满族享有更大特权的封建等级制度三、维护满汉地主阶级的财产所有权四、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变化五、建立更加严酷的刑罚制度第五节 明清法律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摧残一、推行“禁榷制度”,限制商业发展二、奉行海禁政策,阻挠对外贸易三、加强了对矿冶业的管禁,限制民间自由开矿四、重征商税,压制私人商业发展第六节 明清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及其管辖二、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三、检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参与和监督 第十一章 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中国有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开端。重点掌握:1、当时“预备立宪”的性质及过程。2、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的制定与内容。3、修订法律活动与所定新律的主要内容 。领事裁判权及司法制度的变化。 第一节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和清政权性质的变化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二、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第二节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的政治背景一、实行预备立宪的政治背景二、官制改革三、钦定宪法大纲四、咨议局章程和资政院院章五、内阁官制六、十九信条第三节 清政府的其他立法一、立法的指导思想二、立法概况(一)刑法(二)民法(三)商法三、法律的基本内容四、立法特点第四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的变化二、司法制度的变化三、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的确立第十二章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其法律制度反映了这一特点。重点掌握:1、革命初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太平刑律、婚姻立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2、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了解:1、司法诉讼制度的特点。2、其法制的革命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主要立法一、太平天国的立法概况二、法律的主要内容(一)政权组织立法(二)土地、经济立法(三)刑事立法(四)婚姻立法第二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二、诉讼制度第三节 法律的革命性与局限性一、立法上没有先进的指导思想二、法律中存在着落后的内容三、司法上有神明裁判的落后表现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华民国包括四个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政权和法律制度。南京临时政府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法律制度是本章重点。重点掌握: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了解:1、各项革命法令的性质、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司法制度的改革。2、北洋政府法制的性质、制宪活动的目的与内容、法制的特点。3、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性质、立法的内容与特点以及司法改革。4、南京政府的“六法”的本质、主要内容及审判制度。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其它革命法令(一)、关于保护私有财产,发展工商业和农业的法令(二)、关于改革前清教育制度,实行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法令。(三)、关于禁止买卖人口,保护人权的法令(四)、关于废除封建陋习,振兴民族精神的法令四、司法改革(一)、实行司法独立原则(二)、提出废止刑讯逼供,实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三)、废止体罚制度(四)、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五)、实行辩护制度第二节 北洋政府的法律制度一、北洋政府的约法、宪法及其本质(一)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二)中华民国约法(三)中华帝国宪法草案(四)中华民国宪法二、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的特(一)主要内容(二)主要特点第三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一、国民政府组织法二、其它立法三、国民政府的司法改革第四节 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一、训政时期约法和宪法(一)、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二)、中华民国宪法二、刑法三、民商法四、诉讼法(一)刑事诉讼法(二)民事诉讼法五、审判制度(一)普通法院的审判制度(二)检察机关(三)特别刑事法庭 第十四章 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1、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主要内容与特点。 2、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内容与意义。3、土地立法的变化及其原则土地立法的变化及其原则,抗日时期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4、解放战争时期土地立法的变化,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了解:1、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地法制的创建和发展情况,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工农民主政权的土地立法、刑事立法、劳动立法、婚姻立法以及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2、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原则和主要内容。3、抗日时期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调解制度的内容与特点。4、解放战争时期刑事法令、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法令的内容以及司法审判制度的变化。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师制度一、工农民主政权的立法概况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三、工农民主政权其它革命立法的基本内容(一)土地立法(二)刑事立法(三)劳动立法(四)婚姻立法二、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的组织与任务(二)诉讼原则和审判制度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一、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一)施政纲领的制度(二)基本内容(三)特点和意义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其它立法(一)刑事立法(二)土地立法(三)劳动立法(四)婚姻立法三、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二)诉讼制度(三)调解制度(四)狱政制度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一、宪法原则和施政方针(一)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二)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二 、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和立法(一)土地法(二)没收官僚资本的法令(三)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法令三 、镇压反革命的刑事法令(一)镇压政策(二)刑事立法四、 婚姻和民事法令(一)婚姻法(二)民事法令五、 司法审判制度 中 国 法 制 史 教 学 大 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专科升本科之必修课,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历代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批判地吸收与借鉴我国历代法制中的精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提供历史依据;提高对论文法制优越性的认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为学习好各部门法学打好历史知识的基础;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我国的现行法。2要求 能够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历史上法制发展变革的原因;认识历代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法制为其统治服务,并总结其经验教训;认识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掌握学习方法。 第二部分 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54,其中录像(或录音) 学时。章节教学内容课程时数录像、录音导论1第一章夏朝的法律制度1第二章商朝的法律制度2第三章西周的法律制度4第四章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2第五章秦朝的法律制度4第六章两汉的法律制度4第七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2第八章隋唐的法律制度6第九章宋元的法律制度5第十章明清的法律制度5第十一章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5第十二章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2第十三章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6第十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5 二、教材及资料1教材 基本教材为中国法制史(修订本)(蒲坚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是教学与考试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帮助掌握教学重点及教学与考试的目的要求。录像或录音教材帮助了解本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2参考书 1)蒲坚主编:中国法制史学习指导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蒲坚主编:中国法制史参考资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证足够的时间在听课基础上,全面系统认真阅读教材和指定参考书。2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是教学的重要方式,辅导教师要全面系统掌握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通过讲解、辅导、答疑、组织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辅导课学习,以不少于课程内容时数的三分之一为宜。3考试要求 1)考核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掌握重点、难点及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分析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的能力。2)题量要适当并且难易搭配。按照不同层次大致可分为:重点掌握35%,一般了解35%,实际运用30%。3)考试题型。在一份试卷中,包括客观性试题,如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主观性试题,如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共六种题型。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试题应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重视提高理解与运用能力。试题兼顾各个历史时期、各种类型的法制;兼顾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大体主观性试题占60%,客观性试题占40%左右。考试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线。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导 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对象,掌握中国法制产生、发展、变化的大致线索和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目的与方法。 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法律产生的原因及其过程。夏朝法律制度的概况。(一)夏朝的建立和奴隶制国家与法制的产生1夏朝建立以前的我国原始社会 2私有、阶级的产生,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 3夏朝的建立和国家的产生1)夏朝的建立2) 国家的产生 (二)法律的起源和夏朝的法律制度 1法律的起源2我国古籍中对刑、法、律的释义及运用1) 刑2) 法3) 律 3夏朝的法律制度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2)"威侮五行,怠弃三正"3)"昏、墨、贼、杀"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4监狱的设立  第二章 商朝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商朝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刑名、罪名和奴隶制"五刑"的确立。了解商朝继承制度前后发展变化的原因。司法机关与监狱的设置情况。(一)汤灭夏朝建立商朝(二)商朝的刑事立法1刑事立法概况 2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3刑名 4罪名 (三)婚姻制度与继承制度 1婚姻制度 2继承制度 (四)司法机关和监狱 1司法机关 2监狱  第三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西周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奴隶制法制也达到相当完备阶段,而且对以后封建法制曾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本章为重点章,要全面掌握立法概况、刑事立法、民事立法、婚姻家庭和继承立法以及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西周的建立和奴隶制进一步发展1西周的建立 2西周奴隶制政治经济的发展 (二)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1立法概况 2法律形式 (三)刑事立法 1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2定罪量刑的若干原则 3罪名 4刑名 (四)民事立法 1所有权 2契约关系 (五)婚姻家庭制度和继承制度 1婚姻制度 2家庭制度 3继承制度 (六)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2诉讼与审判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所引起的法制变革,成文法的公布与论争。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李悝法经的内容与意义,商鞅改法为律。(一)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 1井田制的破坏 2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3礼制的衰落 (二)法律制度的变革 1郑、晋、楚各国的立法概况 2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论争 (三)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的变法与封建制的确立 1各诸候国的变法 2封建制的确立 (四)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1立法概况 2立法指导思想 3李悝的法经  第五章 秦朝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秦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初建时期,故本章为重点章。了解秦朝的立法概况、刑事立法、经济立法、司法制度,并注意其中的特点,如刑法原则中之以身高确定责任年龄;诉讼中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等等。(一)秦朝的建立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二)立法概况 1立法指导思想 2立法活动与云梦秦简的发现 3法律形式 (三)刑事立法 1刑名 2罪名 3定罪量刑的原则 (四)经济立法 1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2关于农业生产管理方面 3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面 (五)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2诉讼制度  第六章 西汉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西汉时期是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其法制在理论上、实践上都不断完善。本章是重点章。了解两汉的立法概况、法律形式。了解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汉初是以"黄老"思想与法家思想相结合,"约法省禁"。武帝以后是以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相结合,"德刑并用"。了解刑事立法与汉文帝时的刑制改革,民事立法与婚姻家庭制度和继承制度以及司法制度。(一)两汉王朝的建立与封建制进一步发展 (二)立法概况 1立法概况 2法律形式 (三)刑事立法 1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2定罪量刑的若干原则 3刑名 4汉文帝时的刑制改革 5罪名 (四)民事立法 1行为能力 2所有权 3契约关系 (五)婚姻家庭和继承制度 1婚姻制度 2家庭关系 3继承制度 (六)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2诉讼制度  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这一时期法律的形式、体例和内容的演变,例如魏新律改"县律"为"刑名",北齐改为"名例律"置于篇首,"八议"和"官当"入律。北齐律设"重罪十条"等。了解经济立法、民事立法以及司法制度的内容。(一)立法概况 1三国法规 2两晋法规 3北朝法规 (二)法律内容的主要发展 1经济立法 2刑事立法 3民事立法 (三)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2诉讼制度  第八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封建法制的重点。随着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法律制度也达到相当完备阶段。了解隋朝开皇律的主要内容与重要历史地位以及隋朝在法制方面的教训。了解唐朝的立法概况、法律形式、唐律疏议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特点与历史地位。了解唐朝的经济立法、民事立法和司法制度的内容。(一)隋朝和法律制度 1立法概况 2隋朝法律的基本内容 3隋朝法制的破坏及其迅速覆亡的教训 (二)唐朝的法律制度 1立法概况 2法律形式 (三)唐律的主要内容 1唐律疏议十二篇的主要内容2经济立法 3民事立法 (四)唐律的主要特点与历史地位 1唐律的主要特点 2唐律的历史地位 (五)唐朝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2诉讼制度3监狱管理 4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第九章 宋元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宋刑统和宋朝其它法律形式。宋朝法律内容的主要变化,例如刑法方面加重对"盗贼"的处刑。创立"盗贼重法"和"重法地"法以及"凌迟"入律。民事法律方面不动产的典卖制度。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元朝是蒙古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了解其法律制的主要特点和司法制度的变化。(一)宋朝的立法概况和法律形式 1立法活动及其特点2法律形式3宋律的变化 1)加重对"盗贼"的处罚2)确认封建的租佃关系和田宅典卖制度3)"凌迟"入律4)加强皇帝对司法的控制(二)元朝的法律制度 1.元朝的立法及其特点2.元律的主要特点3.元朝的司法制度 1)司法制度2) 诉讼制度3) 监察机关 第十章 明清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明清时期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发展时期,其法律制度反映了这一特点。了解大明律体例的变化和大诰的颁布。明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清朝是满族贵族封建王朝。了解大清律例制定和各部则例与清会典以及在各少数民族地区适用的法律。了解清律的主要特点。了解明清法律对封建社会内部所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摧残。明清司法制度的主要变化。(一)明朝的立法及其法律形式 1明律的制定2大诰的颁布3"例"的编辑4大明会典的编修(二)明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1严酷镇压危害君主专制统治的反抗行为2严惩侵犯地主阶级财产的行为3严禁臣下结党和外官交结4严厉惩治贪官污吏5加强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 (三)清朝的立法概况 1大清律例2各部院则例3清会典4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区的法律(四)清律的主要特点 1以严刑峻法推行政治、思想高压政策 2维护满族享有更大特权的封建等级制度3维护满汉地主阶级的财产所有权4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变化。5建立更加严酷的刑罚制度(五)明清法律资本主义萌芽的摧残 1推行"禁权制度",限制商业发展2奉行海禁政策,阻挠对外贸易3强了对矿冶业的管禁,限制民间自由开矿4重征商税,压制私人商业发展(六)明清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及其管辖2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3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参预和监督 第十一章 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了解当时"预备立宪"的性质及过程。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的制定与内容。了解立法指导思想及修订法律活动与所订新律的主要内容。了解领事裁判权及司法制度的变化。(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和清政权性质的变化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2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二)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的政治背景 1实行预备立宪的政治背景2官制改革3钦定宪法大纲4咨议局章程和资政院院章5内阁官制6十九信条(三)清政府的其它立法 1立法的指导思想 2立法概况 1)刑法 2)民法3)商法3法律的基本内容 4立法的特点 (四)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的变化2司法制度的改革3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的确立 第十二章 太平天国的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其法律制度反映了这一特点。了解革命初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太平刑律、婚姻立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了解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司法诉讼制度的特点。了解其法制的革命性与局限性。(一)太平天国的主要立法 1太平天国的立法概况2法律的主要内容1)政权组织立法2)土地、经济立法3)刑事立法4)婚姻立法(二)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2诉讼制度(三)法制的革命性和局限性 1立法上没有先进的指导思想2法律中存在着落后的内容3司法上有神明裁判的落后表现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华民国包括四个不同时不同性质的政权和法律制度。南京临时政府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法律制度是本章重点。了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及各项革命法令的性质、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了解司法制度的改革。了解北洋政府法制的性质、制宪活动的目的与内容、法制的特点。了解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性质、立法的内容与特点以及司法改革。了解南京政府的"六法"的本质、主要内容及其审判制度。(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其它革命法令1)关于保护私有财产,发展工商业和农业的法令2)关于改革前清教育制度,实行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法令3)关于禁止买卖人口,保护人权的法令4)关于废除封建陋习,振兴民族精神的法令4司法改革1)实行司法独立原则2)提出废止刑讯逼供,实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3)废止体罚制度4)实行公开审判制度5)实行辩护制度(二)北洋政府的法律制度1北洋政府的约法、宪法及其本质1)中华民国宪法草案2)中华民国约法3)中华帝国宪法草案4)中华民国宪法2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主要内容2)主要特点(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1国民政府组织法2其它立法3国民政府的司法改革(四)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1训政时期约法和宪法1)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2)中华民国宪法2刑法3民商法4诉讼法1)刑事诉讼法(2)民事诉讼法5审判制度1)普通法院的审判制度2)检察机关3)特别刑事法庭 第十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各历史时期革命根据地法制的创建和发展概况,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立法、刑事立法、劳动立法、婚姻立法以及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了解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内容与意义,刑事立法原则和主要内容,土地立法的变化及其原则。了解抗日时期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调解制度的内容与特点。了解解放战争时期土地立法的变化,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以及刑事法令、没收官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法令的内容以及司法审判制度的变化。(一)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1工农民主政权的立法概况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3工农民主政权其它革命立法的基本内容1)土地立法2)刑事立法3)劳动立法4)婚姻立法4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1)司法机关的组织与任务2)诉讼原则和审判制度 (二) 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1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1)施政纲领的制定2)基本内容 3)特点和意义 2抗日民主政权的其它立法1)刑事立法2)土地立法3)劳动立法4)婚姻立法3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1)司法机关2)诉讼制度3)调解制度4)狱政制度(三)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1宪法原则和施政方针1)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2)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和立法1)土地法2)没收官僚资本的法令3)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法令3镇压反革命的刑事法令1)镇反政策2)刑事立法 4婚姻和民事法令1)婚姻法2)民事法令5司法审判制度  2002年2月  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一)   一、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朝的法律制度。“威侮五行”指,“怠弃三正”指。 2夏朝法律规定,“己恶而掠美为”,“杀人不忌为”。 3“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和“先王有服,恪守天命”充分反映了商朝统治者是以作为立法指导思想的。 4“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中的“遗圳”指。 5西周奴隶制所有权的主要内容是和。 6所谓嫡长继承制是指“立嫡,立于以贵不以长”。 7“不别亲疏,小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指导思想是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的特权,打破了奴隶制“”的壁垒。 8夏有乱政,而作。 9炮烙作为死刑处决方法,施用于朝。二、 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1甘誓足( )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动员令。 A周武王 B秦始皇 C黄帝 D启2吕刑的作者足( )。 A李悝 B商鞅 C邓析 D吕侯3法经共( )篇。A六 B七 C三 D九4在秦国,改法为律的是( )。A韩非 B邓析 C赵鞅 D商鞅5春秋时期,郑国公布成文法,受到( )的反对。A孔丘 B商鞅 C魏文侯 D

    注意事项

    本文([法学]《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doc)为本站会员(音乐台)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