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高一理化生]【人教版新课系列备课资料----高一化学必修全部学案】.doc

    • 资源ID:1993146       资源大小:1.96MB        全文页数:1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理化生]【人教版新课系列备课资料----高一化学必修全部学案】.doc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研究的对象是_。二、化学发展简史1古代:_阶段,包含_。2近代化学:_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近代化学发展历程中人们相继发现了大量的_,同时也揭示了物质世界一项根本性的规律_。3现代化学: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对物质的研究深入到了_、_水平。三、我国在化学发展史上的业绩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化学发展史上,其中_、_、_、_等都是在世界上发明和应用得比较早的国家。著名医学家_的巨著_中,记载了许多有关的试验方法。_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_的蛋白质_,20世纪80年代,又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的_和完整_的核糖核酸。1993年我国科学家在常温下以_为手段,通过用探针拨出_晶体表面的_写出了“中国”两个字。四、化学与生活的关系1化学与生活的主要问题有_、_、_、_等。2材料按化学组成材料可分为_、_、_。按使用功能材料可分为_、_、_等。3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_。它的特点是_、_、_等。参考答案:一、各种各样的物质二、1实用技术 冶金、酿酒、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造纸、火药、药物等2原子分子 元素元素周期律3原子、分子三、冶金、陶瓷、酿造、造纸、火药李时珍本草纲目1965生物活性结晶牛胰岛素化学结构、生物活性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硅、硅原子四、1材料、能源、环境、生命2非金属、金属、有机高分子高功能、结构、信息3化石燃料的燃烧,不可再生、储量有限、污染环境【例1】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 ( ) A舍勒发现氧气 B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 D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推广【解析】分子一原子学说的建立使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科学答案:C【点拨】 学习化学了解化学史,能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例2】我国古代炼丹著作黄白第十六是世界上最古老冶金化学著作。这部著作有如下几条记载:(1)曾青涂铁,铁赤如铜。 (2)铅性白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以为铅。(3)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悬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变化过程。这些最古老的记载说明了中国古代对世界人类进步起了什么重要的作用。【解析】曾青,古代泛指可溶性铜盐溶液,例如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等。丹砂又名朱砂,红色天然矿HgS因产自湖南辰溪故又名辰砂。答案:这些记载说明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化学发展史上有过极其辉煌的业绩,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点拨】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应了解我国古代对人类进步起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明确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而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本题涉及到文言文知识,使学生能重视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而适应将来的高考。【例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 )用煤作燃料;把工厂烟囱造高;燃料脱硫;在已酸化的土地中加石灰;开发新能源 A B C D【解析】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课题,减少污染的途径:一是切除污染源,二是治理污染。答案:C【点拨】本题旨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 2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 和,物质(得到或失去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或失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如在反应CuO+H2=Cu+H2O中,得到氧,发生反应,该物质被(氧化或还原);失去氧,发生反应,该物质被。3在化学反应中,有一种物质被氧化,必有一种物质被,这样的反应叫 。4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5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6物质电子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7凡有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9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得电子,则元素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变成产物,则该物质是_剂,具有性;10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变成产物,则该物质是_剂,具有性。参考答案:1置换,分解,化合,复分解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得到失去H2 氧化 氧化CuO 还原 还原3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4升高降低5都不一定不一定都不都6得到失去7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8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化合价的升降降低还原还原还原氧化氧化升高氧化氧化氧化还原还原【例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3Cl2+6KOH=5KCl+KClO3+3H2OB.2NO2+2NaOH=NaNO3+NaNO2+H2OC.SnCl4+2H2O=SnO2+4HClD.3CCl4+K2Cr2O7=2CrO2Cl2+3COCl2+2KCl【解析】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是看在反应前后各元素有无价态的改变,故化合价是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A中 B中 都有价态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C中 D中 都没有化合价的改变,故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D【点拨】化合价是分析一切氧化还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正确标对元素的化合价是分析正误的关键和突破口。 【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D.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本题涉及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易模糊问题。A.最高价只能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如NaCl中的钠元素;B.Fe2+主要表现还原性,MnO却有强氧化性;C.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直接关系,而是指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如Nae=Na+,Al3e=Al3+,但还原性NaAl;D一般情况下,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相遇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若是同种元素之间还必须存在中间价态才能发生反应,如浓H2SO4(强氧化剂)与SO2(强还原剂)就不能发生反应。答案:D【点拨】氧化还原问题的内涵十分丰富,要学会借助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来分析认识氧化还原,这有助于加深对氧化还原的认识,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例3】(1)已知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2FeCl3 I2+SO2+2H2O=H2SO4+2HI 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IFe2+ClSO2BClFe2+SO2ICFe2+IClSO2DSO2IFe2+Cl(2)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A.2NaW+Z2=2NaZ+W2B.2NaX+Z2=2NaZ+X2C.2NaY+W2=2NaW+Y2D.2NaZ+X2=2NaX+Z2【解析】(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剂得电子后的还原产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但其还原性小于反应物中的还原剂。由此可知,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判断还原能力强弱:由反应可知:I-Fe2+,反应可知:Fe2+Cl-,反应可知:SO2I-。综合可得物质的还原能力:SO2I-Fe2+Cl-。(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Z2X2Y2,氧化能力强的单质可以氧化其后的阴离子成单质,即W2+2Z-=2W-+Z2。以此判断W2可氧化Y-,Z2可氧化X-,所以B、C为正确选项。答案:(1)D (2)BC【点拨】“两强变两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规律,必须牢固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1电解质定义 要点(1) (2) (3)典型例子 2非电解质定义 典型例子 3强电解质定义弱电解质定义强、弱电解质定义对比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物质结构电离程度溶液里的粒子导电性物质类别实例4写出下列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lH2SO4NaOHBa(OH)2NaHSO4NaHCO35离子反应的概念 条件 常见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6离子方程式的概念书写步骤应改写为离子7.有关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的依据有参考答案: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HClNaOH2无论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蔗糖、酒精等3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全部部分离子分子、离子强弱NaOHCH3COOH4 HClH+Cl-H2SO4=2 H+SO42-NaOH=Na+OH-Ba(OH)2=Ba2+2 OH-NaHSO4= Na+ H+SO42-NaHCO3= Na+ HCO3-5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参加或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6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一写、二改、三删、四查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7.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例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汞液氨氯水氯化钠晶体盐酸干冰液氯金刚石二氧化硫【解析】依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解题答案:;。【点拨】正确回答此题,必须明确: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属于化合物的范围,确定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时,既要排除单质,又要排除混合物。 (2)导电性不是电解质在任何状况下都具有的性质,而是电解质溶于水或熔化时才具有的性质。 (3)电解质的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的导电是离子导电,所以电解质必须是自身电离而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 【例2】下列各组离子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Mg+、Cl、OH B.H+、Ca+、CO、NOC.Cu2+、K+、SO、NO DNa+、HCO、OH、Ca+【解析】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必须相互不起反应。A中Mg+和OH能起反应生成Mg(OH)2;B中+和CO、Ca+和CO都能起反应;C中可以;D中HCO和OH、Ca+和OH都能起反应。答案:C【点拨】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是考查离子反应的常见题型。就同学们现有知识而言,主要考查角度有:一看能否反应产生难溶物,如本题中Mg(OH)2、CaCO3、Ca(OH)2等;二看能否反应产生挥发性物质,如CO、HCO与H+反应;三看能否生成弱电解质,如弱酸根与H+反应, H+与OH反应生成水。注意:HCO既能与H+反应,又能与OH反应。 HCO+=CO2HCOOH=CO 【例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CA.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BaSO32H+=Ba+SO2+H2O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O2OH=HCOC.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D.亚硫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SOOH=SOH2O【解析】据此检查各选项,A、C、D正确。B错,因少量的CO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应生成CO。正确的写法为:CO22OH=COH2O答案:B【点拨】书写离子方程式是中学化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重要基本功,历年高考试题都有涉及,是同学们必须重点训练和掌握的。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 ,主要形式为 。在非燃烧反应中也可以有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和。 放热反应:有放出的化学反应。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有一部分能量就会转变成的形式释放出来。这就是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的化学反应。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才能转化为生成物。这就是吸热反应。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看成物质内部 与热能的转化( 反应: 能转化为 能; 反应: 能转化为 )。二、燃料的充分燃烧1区别氧化反应、燃烧、自然、缓慢氧化。通常讲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 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有两个。使燃料充分燃烧的目的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有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固体燃料 固体与空气的接触面决定其 , 愈大,即 越小,其 越大。(举例说明如:火电厂有专门磨煤机,将煤磨成煤粉)3煤炭的充分利用2化石燃料通常包括_等。常称为。属_能源。而风能、潮汐能、水能等属于_能源。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目前,我国能源主要是 ,其直接燃烧时,会产生 和 ,对环境影响很大。煤的 和 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参考答案:能量变化热量变化热量变化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热量高于热能吸收热量低于吸收能量能量变化吸热热能化学能放热化学能热能氧气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提高燃料的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供足量的氧气气化提供足量的氧气粉碎提供足量的氧气颗粒大小颗粒表面积接触面煤、石油、天然气 非再生 再生煤、石油、天然气烟尘SO2气化液化【例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A固体NaOH B生石灰C无水乙醇 D固体NH4NO3【解析】物质溶解于水中的热效应属于了解的内容,也是最基本的感应化学现象的一个方面。如NaOH、CaO、浓H2SO4溶于水都是典型的放热过程;NH4NO3溶于水是吸热的;C2H5OH、NaCl等溶于水热效应不明显。答案:AB【点拨】了解溶液形成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是考纲所要求的。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答案:CD【点拨】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有助于加深对反应的全面理解。【例3】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充足的空气要适量 B充足的空气就是指空气的量越大越好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 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雾状喷出【解析】燃料的充分燃烧一般考虑两点:一是有足够的空气,二是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燃料充分燃烧的问题,抓住充分燃烧的条件即可。【例4】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 B、 C、 D、【解析】有机物燃烧时都发生氧化反应,并不是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答案:D。【点拨】能源的利用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类的进步,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有关能源的试题也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第二章 碱金属第一节 钠1钠的主要物理性质: (1)颜色:刚取出的钠表面是色,用刀切开的钠表面是_色。 (2)密度:比水,比煤油,数值是 (3)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有 个电子,从最外层电子数分析,其易 电子,表现出 性 3钠的性质 能与 反应(1)新切开的钠表面很快变,这是因为(2)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并发出色的火焰(3)钠与水的反应现象说明钠所具有的性质123454请比较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 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化合价属性稳定性相互转化参考答案:1暗黄色光亮的金属光泽小大0.97g/cm32 1 失去还原性3非常活泼、氧气等许多非金属以及水等暗钠与氧气发生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一薄层氧化物所造成的1.浮在水面密度比水小2.熔成小球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3.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4.嘶嘶响声反应剧烈5.溶液变红有碱性物质生成Na2O Na2O2-2 -1碱性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不稳定稳定2Na2OO2 2 Na2O2【例1】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 BK2SO4CCuCl2 D饱和NaOH溶液【解析】钠遇水或水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故以上四个选项均能满足题干中有气体放出这一条件。解题的关键在题干中的最后“溶液质量减轻”。若投入金属钠的质量小于脱离溶液的物质的质量,则溶液的质量必定减轻。选项A、B中每有23 g钠进入溶液均生成1 g H2,溶液质量增加22 g。C选项中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还能进一步与CuCl2反应,析出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溶液质量减轻。D选项中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溶液,投入钠后消耗水,析出氢氧化钠固体,溶液质量也减轻。答案:CD【点拨】对一化学反应的认识,既要从定性上知道谁跟谁反应生成什么,还要从定量上知道反应前后质量、体积、能量等变化。 【例2】将一小块钠投入FeCl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 B只有气体 C只有沉淀 D既有气体,又有红褐色沉淀【解析】我们已经知道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的位置远在铁的位置之前,但钠却不能从FeCl3水溶液中置换出Fe来,这是因为钠的活动性很强,钠投入FeCl3的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及H2,生成的NaOH再进一步与FeCl3反应产生红褐色的沉淀,反应如下: 2Na+2H2O=2NaOH+H2 3NaOH+FeC13=Fe(OH)3 +3NaCl答案:D【点拨】凡是活动性很强的金属(K、Ca、Na)跟盐溶液发生反应都有与此类似的反应。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才有可能发生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例3】下列各种物质的热稳定性强弱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AKMnO4>K2 MnO4 CKCl>KClO3 CNa2O2>Na2O DCu(OH)2>CuO【解析】物质的热稳定性是指物质受热时转变成其他物质的性质。若反应物生成物,则生成物的热稳定性比反应物强。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得出答案。答案:AD 【点拨】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既要知道反应物的性质,还要知道产物的性质。一个化学反应蕴藏着许多结论,学习时不可仅停留在表面上。此题为教材的引申题目,在思维上有所创新。故平时要打好双基,才能联想到位。 【例4】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最后生成的产物是( ) ANa2O BNa2O2 CNaOH DNa2CO3【解析】钠长期放置于空气中经历的变化是:NaNa2ONaOHNa2CO3。答案:D【点拨】掌握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二章 碱金属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1钠的氧化物 氧化钠过氧化钠类别颜色状态稳定性与水反应与盐酸反应与二氧化碳反应用途2钠的碳酸盐 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及类别颜色状态溶解性与酸反应与碱反应热稳定性与二氧化碳反应相互转化用途参考答案:1碱性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不稳定稳定生成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生成氯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氧气生成碳酸钠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氧气来源2纯碱或苏打小苏打白色粉末白色晶体碳酸钠碳酸氢钠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稳定不稳定生成碳酸氢钠不反应玻璃、制皂等糕点等【例1】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 ) A溶液仍为紫色 B最后溶液变为蓝色C最后溶液褪色 D反应中有气泡产生 【解析】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又因Na2O2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有色物质褪色,故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紫色蓝色无色。答案:C、D。【点拨】有部分学生答题时忽视了Na2O2的强氧化性,易错答为 B、D,应引起注意。 【例2】事实上许多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Na2O2+SO3=2Na2SO4+O2,据此,你认为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2 Na2O2+2Mn2O7=4NaMnO4+O2BNa2O2+2NO2=2NaNO2+O2C2 Na2O2+2N2O3=9NaNO2+O2D2 Na2O2+2N2O5=4NaNO3+O2【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Na2O2与低价态氧化物反应生成最高价态含氧酸盐,与最高价态氧化物反应生成最高价态的含氧酸盐和氧气。答案为A、D。【点拨】信息题是高考的热点,也是新时期的高中生应有的能力。 【例3】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3最好的方法是A加热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D两者分别加入NaOH溶液或石灰水【解析】鉴别不同物所谓的好方法,一般的衡量标准:一是操作方法简便;二是现象明显;三是所选用的试剂为常用廉价药品。A选项加热固体Na2CO3无反应,在高温下才分解;NaHCO3受热便可分解,但现象不很明显。若要利用分解产生的CO2的性质,必然增加装置和药品;若要将两种物质在加热前后分别称重来鉴别并非不可,但太麻烦。B选项将两种固体分别与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慢的为Na2CO3,产生气体快的为NaHCO3: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Na2CO3、NaHCO3在分别与同浓度的同一种酸反应时,后者反应快。如果取两种白色固体少许,采用逐滴加入稀盐酸的方法,理论上讲现象更为明显。C选项利用NaHCO、Na2CO3的溶解性的差异来鉴别,只能动用天平称量,也很麻烦。D选项在Na2CO3、NaHCO3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前者不反应,后者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分。若加石灰水,虽然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同,但都有白色沉淀产生,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NaHCO3=CaCO3Na2CO32H2O,也难以区别。此选项若改为稀的CaCl2或BaCl2溶液,则可以鉴别;因为:Ca+CO=CaCO3 Ba+CO=BaCO3,而Ca+、Ba+与HCO不反应。答案:B【点拨】从此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的方法不只一种,切忌局限于课本上加热鉴别的方法,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DCBE【例4】图中表示AE五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B为单质。试推出各物质的化学式,并写出BC、CD、D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析】本题是较为基础的推断题,解答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答题的突破口,并对所学物质的性质转化关系熟练运用。A是淡黄色固体,可知是Na2O2;B是单质可制取A,知B是Na;A与CO2反应生成D,知D为Na2CO3;B与Cl2反应生成E,知E为NaCl;Na2O2、Na都能生成C,知C为NaOH。答案:A.Na2O2 B.Na C.NaOH D.Na2CO3 E.NaClBC:2Na+2H2O=2Na+2OH+H2CD:2OH+CO2=CO+H2ODE:CO+2H+=CO2+H2O【点拨】推断题是中学化学练习题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在练习中要逐渐积累推断技巧,提高推断能力。 【例5】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1)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2)NaCl溶液中混有NaHCO3(3)CO2中的HCl【解析】(1)向溶液中通入CO2,使Na2CO3转化为NaHCO3,Na2CO3+CO2+H2O=2NaHCO3(2)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使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CO2,然后将溶液加热,驱除CO2,NaHCO3HCl=NaCl+CO2H2O(3)将气体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即可除去HCl,反应方程式同(2)。不可用Na2CO3溶液、NaOH溶液,因CO2也与之反应。【点拨】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方法也很多。本例采用的是转化法,即把杂质转化成提纯物质。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避免再引入新的杂质,即除杂不能引杂。物质的除杂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不增在除去原有杂质的同时,不能增加新的杂质;(2)不减除杂质的过程中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3)过量所加的除杂试剂必须是稍过量的,以便杂质除得干净、彻底;(4)易分操作要简单易行,被除去的和新引进的杂质要易于分离除去;(5)最佳最好在除杂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例6】加热10.0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解析: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2NaHCO3=Na2CO3CO2H2O2×84 (44) 10.0 8.45 解得 .0 故碳酸钠的质量为5.80 ,质量分数为58.0。【点拨】在化学反应中,根据定组成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按一定的质量比发生反应。在具体的一个反应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某些特定的组合,即反应方程式某些项目进行加减组合。如碳酸氢钠固体的分解反应,产物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是气体,若讨论固体质量的变化,可以是前后固体质量的差值,也可以是非固体物质、按方程式中比例关系合并为一个比例量,与原方程式各种量成比例关系。具体如下:2NaHCO3=Na2CO3+CO2+H2O m (2Na2HCO3Na2CO3)或(CO2+H2O)2×84 106g44g18 (2×84106)或(4418)上述方法称为差量法或差值法,是化学计算的一种重要技法。第二章 碱金属第三节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包括哪几种元素名称元素符号2分析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可发现的规律是相同点递变规律3分析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可发现的规律是相似性(1)(2)(3)(4)(5)递变规律:从锂到铯(1)(2)4.钾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从上述现象比较钠与钾失电子能力和金属性的强弱5.钾与水反应的现象钾、钠与水反应何者更剧烈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6.请总结碱金属化学性质的规律相似性(1)(2)(3)递变规律:从锂到铯(1)与氧气反应越来越(2)与水反应越来越(3)金属性逐渐7.由于碱金属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因此,它们在自然界都以态存在,碱金属的单质都由制得。实验室保存碱金属时,都要存在,如钾、钠保存在中8.焰色反应操作的关键:焰色:钠钾观察钾要透过为什么参考答案:1锂、钠、钾、铷、铯 Li 、Na、 K、 Rb、 Cs 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银白色柔软密度都较小溶点都较低导电导热性也都很强密度逐渐增大熔点、沸点呈降低趋势剧烈燃烧,火焰呈紫色钾更剧烈钾较强熔成小球,浮在水面,四处游动,燃烧钾钾比钠的金属性更强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均为强还原剂剧烈,产物更复杂剧烈强化合态人工密闭煤油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铂丝要洁净、火焰颜色要浅、待测液浓度不能太小黄色紫色蓝色钴玻璃【例1】下列关于铯(Cs)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理化生]【人教版新课系列备课资料----高一化学必修全部学案】.doc)为本站会员(音乐台)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