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2011年地理高考复习备考(酉阳).ppt

    • 资源ID:2031330       资源大小:2.14M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年地理高考复习备考(酉阳).ppt

    地理高考复习备考,重庆市巴蜀中学 文 彧,1、高考试卷是对考试大纲中知识点的“抽样”,通过考纲中10条能力的“组装”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 2、高考复习最佳目标是使高考试卷的“抽样”,尽可能的在我们最好的“样本”里。 3、让我们高兴的是高考命题的抽样具有很强的人为因素,所以我们研究高考命题规律,使抽样的偶然变成抽样的必然。,引言,一、高考印象,读懂近三年重庆卷命题的“抽样”,理清重庆卷高考的“试题性格”,一、知识的基础性:,(2009年)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甲处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从甲运行到乙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因此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本题主要考查最基本的“定时”问题。当地球在甲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潘帕斯草原处于夏季。三峡水库在汛期6-9月“排浑”,讯末10月,开始蓄水,实现“蓄清”。,一、知识的基础性:,(2010年)乙地所属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根据乙地的纬度可以知道为温带海洋气候,此气候在欧洲分布范围最广。,1、注重基础(主干)知识的背诵,一是对文字的背诵; 二是对基本地图的背诵。,一、知识的基础性:,理清重庆卷高考的“试题性格”,答案: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一是对文字的背诵。,(2010年)图10是A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示意图。 (5)A国孔子学院(堂)拟在图10所示区域的的某条河流举办活动以弘扬中国文化,概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有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并结合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二是对基本地图的背诵。,经纬网图,(2010年)5.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乙地所属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洋流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二是对基本地图的背诵,世界政区图 世界地形图 世界气候、洋流分布图 海洋表面盐度、温度随纬度分布图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世界主要国家轮廓、人口城市分布图,学生需掌握背诵的核心地图(以世界地理为例),二、考点的复现率:,地理试题中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河流、工农业区位、人口与城市、环境问题、资源、能源与环境等几个方面。,理清重庆卷高考的“试题性格”,三、突出应用性:,试题中所设计的每一个题目,从知识的基础性承起,然后突出能力的考查,重视知识的运用。题目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把内容、方法和原理等有机地串联起来,强化了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宏观而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强调了对优秀中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的体现。,理清重庆卷高考的“试题性格”,四、热点介入的“隐蔽性”:,试题中所考查知识的背景创设,大多跟踪了国家的大政方针,也集中了社会焦点问题。但并不明确地进行相关热点的考查,而是以此热点的相关区域或知识为依托,进行地理常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考查。应当说,热点的介入极具“隐蔽性”。,理清重庆卷高考的“试题性格”,五、试题难度的求变性:,1. 难度设置方面: 近三年重庆卷地理试题,一般来说,选择题相对较灵活,而综合题难度不大,切入较容易,但得高分难。关于试卷区分度问题?,理清重庆卷高考的“试题性格”,2. 思维要求方面:,偏理科性思维,偏文科性思维,变数加大,二、问题分析,1学生自身的问题。概念、原理、分布规律不清;计算能力差;未看懂图,未读懂题意;思路不开阔,无法进行知识的迁移;图文转换能力差;答题要点不完整,漏答要点失分较多;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阔;语言描述不准确,地理术语不规范;答题规范差,错别字多。,2审题不细心这是应考大忌。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便急于下笔,以至于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这样解题自然容易出错。因此,审题要慢,注意根据题目中的有关特征去联想,挖掘隐含条件,准确地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与关键数据,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找到有效的解题线索。对于叙述冗长的应用题或阅读材料题,可先看题目要求(或问题),再回过头来看题目或文章,这样可避免思维混乱,漫无边际地阅读。,找准学生存在的“问题”:,3学法上的“偷懒”。注重教材文字,轻视地理地图。原因只有一个:省事。找图难,画图慢,用图分析麻烦,用图学习烦琐,用图耽搁教的进度,用图耽搁学的时间。到头来,进了考场,大多是陌生地图,分析浅显,只见皮毛,抓不出试题精髓,找不到解题灵魂。,4不重视复查。考试时间紧,没有时间复查试卷,这种错误的看法较普遍。检查试卷是防漏补遗,减少不当失分的过程,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基本环节。复查第一次工作是看有无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若有应迅速解答。对各类题尽量快速复查一遍,时间不够则重点检查,先查简单题。,找准学生存在的“问题”:,1“干净知识”与“语言漏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最大的“高分效益”,喜欢把很多繁复的地理知识使其“知识单纯化”,使错综复杂的知识关系变得十分简洁。 简洁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了方便理解和记忆的双重功效,但“干净知识”的背后,往往有很多科学性的问题,特别在高校教师看来,专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反思教学中存在的“疏漏”:,36. 图8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8和表3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16分)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2分),(1)主要气候特征: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东部高原地形,光热充足,气温年较差小;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知识的干净化处理,是必要的,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生动体现,对节约学生的复习成本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关键是,在对知识干净化的同时,要带领学生去关注:知识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殊性规律的辩证关系。,地理模型类试题,试题背景干净,立意深刻,设问角度突破常规。模型类试题具有视觉美,思考美,应用美的特点。,什么是地理模型? 把地理对象实体通过适当的过滤和抽象,用适当的表现规则描绘出的模仿品。通过这个模仿品,人们可以了解到所研究实体的本质,而且在形式上便于人们对实体进行分析和处理。 如:教师讲授“盐场”成因时,简化为“平坦的海滩+晴朗的天气”,但有时可能要考虑:风力大小(如我国华北)、海水盐度高低(河口地区显然不好)等。,2“地理模型”与“应变能力”。,反思教学中存在的“疏漏”:,在教材中,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地理原理、地理模式图等实际上就是一种地理建模。 (1)在高考复习中通过建模的方式可以将地球上千变万化的地理现象、地理关系、地理运动用一种比较简单、规范、有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对于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思维过程的模型,可以促进学生养成全面观察、分析地理事物、寻找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思维能力。,但关键也要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2“地理模型”与“应变能力”。,三、教学规划,资料规划:,1高三复习资料种类: 知识性复习资料; 专题性复习资料; 综合性复习资料。 2高三复习资料的选择原则: 具体性原则:一轮:知识性;二轮:专题性;三轮:综合性。 3高三复习资料的使用方法: 学生作为课后作业; 教师作为课堂讲授; 学生自学; 规律归纳。,一轮复习讲究“透”,进度规划:,时间安排: 一轮复习:高二2011年1月“基础能力过关”时期 一边是高中三年课程的回顾,一边是知识遗漏的查找,这也是为高考总复习知识系统化、能力化做好准备的时期。 必须把这两年的基础知识补上,避免高考时这些知识变成失分点,自己通过做大量的题来找漏洞效果不明显而且又浪费了时间。最后以致于信心受挫,决定放弃学习了。,几个原则: 1.地球、地图最好放在高二; 2.选修一抓重点,选修二要讲精; 3.区域地理要讲“熟”;趁早 4.自然地理要讲“懂”; 5.人文地理要讲“用”。,二轮复习讲究“联”,进度规划:,时间安排: 二轮复习:2010年底-2011年4月初综合能力突破时期(构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项整合) 体系是综合的根本,专题是提高的保证。用一些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体系来构架高中地理知识,从而达到科学合理的梳理知识,从而建立地理知识和能力的网络。高三学生在平时要扎实地学好知识,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借助理解记忆等方式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有效的检索体系,在需要运用知识的时候能准确、及时地提取出来。(如何设置后面细谈),三轮复习讲究“用”,进度规划:,时间安排: 三轮复习:2011年4月应用能力提高时期 其任务是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能。第三轮复习宜采用练、评、看方式。练运用,练重组整合,练应试技能;评解题思路,评答题规范;看错点误点,追根朔源。,几个原则: 导向性明:考能力-死记硬背行不通; 回归自然:考主干-回归教材,规范知识; 学以致用:考运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四、重点突破,(一)突破教学既重视又忽视的,“学生知识关”,归纳及应用知识的突破,农业地域类型,社会经济条件,位置 地形 气候 土壤 水源,发展,问题,补充: 学会经纬度区域定位, 水份和热量的分布规律确定区域特征,补充:区域内的 地形类型和地形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 交通 政策 科技,农业的区位条件,方法与途径,优势资源,制约因素,自然条件,(高中地理下册),(高中地理上册),归纳及应用知识的突破,(选修二的知识),地理思维性知识的突破,区域地理题型的分层式思维模型: 在哪里? (区域定位) 有什么? (区域特征分析) 为什么? (主要的区域热点问题及其 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 怎么办? (区域主要热点问题的解决 措施探讨) 等值线题型的析图思维角度: 等值线图的读图要求:读数据;判断等值线疏密、走向和递变规律;判断等值线弯曲特征及成因;判断极值区特征及其成因;绘制剖面图等绘图技术。,地理思维性知识的突破,方法一:思维的有序化训练。,目的:寻找最佳的思维方式和最佳的思维途径。 方法:针对某一问题,从结论出发,逆向“溯源”,推理到已知条件;或从条件出发,推理出结论。,2、教学中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引导学生从高考题和各地的调研题(诊断题) 获得;,地理思维性知识的突破,几种能力的达标要求:,关于“记忆”的能力=名称+位置+结构 关于“理解”的能力=解释+区分+描述+概括 关于“应用 ”的能力=推导+说明+反思+评价+描述 灵活运用知识,建立运用知识的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应该成为基本知识和技能复习时的最重要复习方法。 高考试题多以教材外的知识为切入点,新材料、新情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在复习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联想能力,不断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强调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不变的方向 考试内容还是由四个知识板块组成,即: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1地理常识: 这部分内容在地理考查经常见到,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收集、整理、归纳。 例如:走向、延长方向、流向、上风向、最小风频、递变规律、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河流补给、地质构造、地质作用、锋面气旋、季风、山麓、雪线、伏旱、湿地、耕作制度、坎儿井、地带性规律、晨昏线、日界线、人口容量、文化传播、可连续发展、生活习性、立体农业、布局、产业转移、区位等等。,地理核心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核心知识的突破,2地理概念(概念群、核心概念); 例如:(1)极值气温(最高、最低);(2)平均气温(日均温、月均温);(3)温差(日较差、年较差);(4)积温;(5)温度带;(6)等温线;(7)气温变化(程度变化、垂直变化);(8)影响气温的首要因素(太阳辐射、地形、水文、气候、人类活动)。 对核心概念(或知识点)的把握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方可灵活运用。如分析某区域气温、辐射特点及成因;分析某区域降水特点及成因;分析某区域气压和风的状况;分析某地天气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某区域热力环流及其变化;分析某区域季风特点及其成因;分析某区域气候类型及其成因;分析某区域的地形特征;分析某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分析某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原因;分析某一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某河流补给状况及原因;分析某区域水能丰富的原因等等。,地理核心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核心知识的突破,地理核心知识主要包括:,3地理规律和原理。,地理规律和原理很多,比如:时区变化规律;经纬度变化规律;地图方向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昼夜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四季变化规律;气压变化规律;锋面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规律;河流补给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火山地震分布规律;人口变化规律;地质作用原理;农业布局原理;工业布局原理等等。,地理规律主要分为空间分布规律(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时间变化规律(日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年际变化)、地理事象的变化规律。 这部分考点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说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认知、分析地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判断和定性说明主要地理规律和原理。, 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 人文地理中问题的分析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偏重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区域地理中问题的分析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地理核心知识的突破,4宏观知识结构、学科内综合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内容的考核方式以学科内知识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所占的比例较小。比如:,地理核心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核心知识的突破,地理核心知识主要包括:,5调动和运用的方法性知识。,突破方法:全面回归教材:“五遍读书法”,地理核心知识的突破,专题的设置与突破,一、地图专题:,地理图表系统: 地图的阅读: 等值线图的判读: 地球投影图(含经纬网图、日照图)的判读。 统计图的判读: 其他图像系统及绘图。 这部分内容各种参考书都较完整,我主要采用利用参考书、适当完善、加强训练的方法进行复习。,专题的设置与突破,运用地图掌握地理知识:,专题的设置与突破,二、知识专题:,1地球规律专题:老师提供思路,学生总结,再由资料规范。 A、计算类: 1)南北半球的判断规律;2)季节判断规律; 3)东西经度的判读规律; 4)晨昏线的判读规律; 5)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6)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7)四季的变化规律; 8)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9)黄赤交角的变化规律; 10)日期的判读规律;11)地球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 1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规律; 13)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纬度的规律;等,B、地图类:1)等值线的判读规律; 2)比例尺的一些规律;3)方向的判读规律; 4)高度的计算规律;等 C、天气、气候类:1)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2)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3)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4)大气运动规律; 5)大气逆温变化规律;6)气温日变化规律、气温年变化规律;7)天气系统的变化规律;8)冷锋)暖锋的判读规律; 9)气候的形成规律; 10)气候类型的判读规律;等 D、陆地、海洋类: 1)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 2)洋流的分布规律;3)地壳物质循环规律 ;4)水运动及变化规律;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6)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7)地质构造的判读规律;8)季风洋流变化规律(印度洋、南海);9)自然带的水平分布规律与自然带的垂直变化规律的关系 ;10)渔场的分布规律; 11)盐场的分布规律; 12)陆地资源分布规律;13)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这类知识我主要采用先给出需总结的知识纲要,由学生先总结,后再将资料发给学生纠正。,专题的设置与突破,专题的设置与突破,2人地关系系统: 我大致采用如下专题分类方式: 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规律 商业布局原则及规律 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口理论(包括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等规律) 城市(城市化、城市地域结构和布局、城市交通等) 文化景观和文化传播 旅游景观欣赏及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和经济全球化 地理四大问题专题归纳(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 这部分内容我采用资料书和教师总结为主的方式,主要规律和原理性内容为主。,适当进行强化训练 ; 不同题型的针对性训练; 文综的模拟训练;(包括选择题的专项训练和文综模拟训练。),训练及方式的突破,从度上讲: 一轮应低于高考,二轮接近高考,三轮等于高考。 一轮课时练,二轮专题练;三轮模拟练;,从量上讲: 不要误入题海:选一定量思维能力强的题,让学生做题时要多联想、多琢磨、找思路、找规律,在思考、内化、总结上多下功夫。一要思考知识点。二要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三要反思解题失误。 “题质、题量、反馈、回炉”,训练及方式的突破,【教法】善于命制试题: 1、立意(考什么?如何考?什么能力?类似题?如何变?) 2、构思(设计?制图?设问?科学性?技巧?答案?) 3、构卷(原创、改编、重组) 4、自纠(检验试题是否合理必须的一步),【学法】分析高考试题时形成思考模式: 该题的目标要求(立意)是什么? 情境设置(材料)是什么? 设问的角度(一般是分层设问)是什么? 解题的思路是什么? 解题的方法、技巧是什么? 表述正确、科学吗? 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形成地理综合解题方法,【套路】,(二)突破学生学习“一大难关”,“地图关”,图像是最具学科特点的地理语言。地理图像中可以携带大量地理信息,具有文字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地理图像的判读是地理科学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图像判读的训练必须贯穿于整个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平时就养成读图的好习惯,逐渐提高信息获取、空间定位、空间联系、空间思维、空间表达、相关性分析等能力。 如果我们只把读图获得的结论性的东西记录在笔记本上,甚至不读图就直接让学生去记结论,那就使地理失去了学科特点,那就免不了让学生死记硬背很多结论性东西,同时也失去了让学生培养能力的重要过程。,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盆地(3分)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3分);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3分)。 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36、(17分)图7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令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9分),合理。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8分),表1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1和下图所示。,(5)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12分),(6)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分析其电子工业布局的有利因素。(12分),答案: 运营里程长; 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的优势; 铁路主要经过平原; 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读图9,回答(3)(4)小题。 (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13分),(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分),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家副产品。 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沿海较近。,(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16分)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9分)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11分),例:莱茵鲁尔区的区位条件,第一步:获取图中信息 图中有煤矿、河流和运河、铁路等信息,第二步:整理图中信息 图中信息与工业的区位有联系?,第三步:正确的表达 煤炭资源丰富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充分利用地图落实地理知识,掌握读图技巧和图文互换的方法 阅读地图的技能包括:(1)根据经纬线辨别地图上的方向,读出地图上任何地点的经纬度,计算时间和距离等;(2)根据地形图识别地表形态及地形部位、山脉的海拔、走向和坡度的陡缓;(3)熟悉常见的图例符号(如行政区界线、山峰、天气、矿产符号等);(4)能查阅普通地图和各种专题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水系图、政区图、交通图、资源分布图、工农业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获取所需地理信息。这里说的地理信息主要指位置信息、地名信息大洲、大洋、海峡、半岛、岛屿、国家、省区、城市、铁路、山脉、河流、湖泊、矿产地、旅游地等、规律信息如太阳高度、气候类型、水文、植被、工农业、人口等要素的分布规律。,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1)先要有计划地进行区域图及叠加的训练(大、小比例尺地图都要训练)。,训练方法:,(2)图的复习要归类,要进行图文转换、地图叠加、读图填图、动手画图和“看图说话”训练。这部分我采用的是专题法训练。,地图分类(区域图、光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框架图、原理图、分布图、专题图等),(三)考前交给学生“两把金钥匙”,地理答题中的几个应急策略:,1遇到天体的运动、天气系统变化、水位和流速的变化等有关运动、变化的试题,切不可随意跟着去运动,最好的方法是动、静转换法。,2让学生对于一些新材料、新题型的题不要恐慌,只要从中找到所考的知识点,瞄准解题的切入点,紧扣知识的联系点,然后运用中学地理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3对于无图考图题及光照图、有关地质构造的地形图、部分等值线图、剖面图等难以直观判断的题,可采用图形转换法。,4对于赋分过大,或思维空间较大、知识的迁移性较强,或难以把握答题角度等情形,最好先回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和相关原理,采用回归课本法。,5对于选择题中遇到难以取舍时或经排除法处理后仍有两个答案无法确定时,最好相信第一感觉。,6正确对待地理试题的难度。,训练原则:考纲具体化、内容考点化、考点题目化、题目典型化、答案规范化。 训练问题:精选试题强化练;把握时间适应练(单位时间答题选择题);审题答题规范练:准全优 表述问题:如何正确书写答案? 会的要具体答 ;学会用学科的语言 ;合理组织答题思路 ;对答案要合理删、减 ;第一要会分自然段;第二要会写阿拉伯数字;第三要会用句号和分号。 考前对学生说几句话:通览全卷,先易后难读懂题意看清图示注意联系准确表述调整心态、健康迎考。,临场应试技巧:,谢 谢,巴蜀中学 文 彧 (023-60736669)(wenyu9122tom.com),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本题从较新的角度考查了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需要学生把这个天气系统用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去理解便不难得出答案,答题中,学生要将材料中所给的条件经过简单的计算分析,明白其主要是表明A点在图示时刻位于反气旋的南部,30小时后,A地处于反气旋的西部,再利用反气旋的原理便可知道: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图为某卫星M绕地球运行轨道及方向示意图,M第一次到达P点时,地球、卫星、太阳正好在一条直线上,且北京时间是2004年6月22日8点20分,卫星运行的周期为6小时,回答下题。,解:卫星第一次运行到P点时,地球、卫星、太阳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表明P点所对地球上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通过此时北京时间是2004年6月22日8点20分时可算出P点下方经线的经度是175°E, Q点所对的经线是5°W,卫星从P运动到Q后地球又自转了3小时,因此卫星到Q点时正对的经线变成了50°W,纬度是23°26S所以观测点在巴西,故8题选A。,思路:本题分四步 先求出P点的经纬度;再根据对拓点的方法求出Q点的经纬度;再转动地球求出卫星正对的经纬度;最后根据经纬度判断。,【例】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1-3题。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我国沙尘暴多发区常见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即位于我国35°N以北,因此为西风带。,本组题使用遥感影像,属于新材料的题型,用学过的基本原理便不难解答。,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来,是一个逆时针旋转有上升影像,可以判断是气旋活动,加上沙尘暴是冷锋活动的结果,而选C。,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沙尘由陆地逐渐上升到空中,故选A。,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3)读图3完成68题,6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 80m B 110m C 170m D 220m 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为直线 B道路经过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最长 D道路和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 B道路 C道路和 D道路和,甲乙两地点间道路两端点海拔分别约为260m,150m,高差大致为110m.,最好用排除法,从图中纵向剖面图上,无法看出线路的走向;道路经过两地间的最高点;道路最缓,线路最长,故只能选D。,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应是道路最缓的。,【例】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题。 9.S地的纬度 A与M第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这是一组地球运动类的题目,题目设置角度新颖,从空中一点看球面上纬线和晨昏线的形状,还要根据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S来做题,很抽象,很难让学生利用此图去想象此时的一些地理现象。因此,只有使用图形转换。,由题图及下左图所示,纬线是直线,说明视线与地轴垂直;纬线m是一条直线,那应该从纬线m所以的纬线圈所在的平面上看下去,故S地的纬度应该低于M地和N地(见下右图)。 即可解决。,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 6 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_ 。作者北顾的是_ 高原的深秋景色。 (8分),115°E、41°N,内蒙古,(2)描述图中 10 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6分),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6.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A. 800米 B.1500米 C. 1800米 D.2100米,7.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5 B.18 C.21 D.24,8.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该题目考察考生的基本学科素养-等高线的判读。H的海拔高度在2000-2200米之间,甲聚落的海拔高度在400600之间,两地高差在1400-1800之间,故选1500米,也可借助计算公式:(8-1)200H(8+1)200,进行两地相对高度的取值界定。,该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计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对气温垂直变化与分布的理解。两地气温相差5度,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的规律,上午10时两地应相差9度左右,即甲地应为21度左右,显然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地势差异,下午15时的H地气温与10时时相差不大,而甲地在获取了做够的太阳辐射后的15时,其气温要比上午时的21度偏高,故可确定D选项。,该题考查考生对天气、天气系统的掌握与理解,第二天,高压系统已经不在控制该区域,故可甄别四个选项(当然,这其中需要分析及简单计算该天气系统的移动)。,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年地理高考复习备考(酉阳).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