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西郊线围护结构区间监控量测方案(施工).doc

    • 资源ID:2040361       资源大小:6.84M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郊线围护结构区间监控量测方案(施工).doc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工程颐和园西门站巴沟站区间日期2015年11月3日现报上关于 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工程颐和园西门站巴沟站区间地下围护结构监控量测方案工程技术文件,请予以审定。序号工点名称编制人册数页数1颐和园西门站巴沟站区间蒲建伟141施工单位名称(盖章)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轨道交通西郊线工程土建施工 02标项目经理部有/无 附页编制人(签字): 审核人(签字): 日期:监理单位审核意见:该方案与实际相符,同意实施。审定结论: 同意 修改后再报 重新编制监理单位名称(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日期:第三方监测单位审核意见:该方案与实际相符,同意实施。审定结论: 同意 修改后再报 重新编制第三方监测单位名称(盖章) 项目负责人(签字): 日期: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第三方监测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工程颐和园西门站巴沟站区间地下围护结构监控量测方案编 制: 复 核: 审批: 编制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轨道交通西郊线工程土建施工02标项目经理部目录第1章 工程概况- 4 -1.1工程简介- 4 -1.2周边影响- 5 -1.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7 -第2章 编制依据与原则- 9 -1.1 编制依据- 9 -1.2 编制原则- 10 -第3章 监测组织机构- 10 -3.1 监测组织机构- 10 -3.2 监测小组分工及职责- 11 -第4章 监测管理及保证措施- 11 -4.1 监测管理- 11 -4.2 监控量测项目设置的原则- 12 -4.3 监控量测管理的基本要求- 12 -4.4 监测管理保证措施- 12 -第5章 监测项目- 14 -5.1 监测目的- 14 -5.2 监控量测的重要性- 14 -5.3 监控量测项目- 14 -5.4 监测基本要求- 16 -第7章 监测点布置- 20 -第8章 监测项目控制标准- 21 -8.1监测频率- 21 -8.2控制标准和变形速率指标- 22 -8.3监测预警- 22 -第9章 监测数据分析、处理- 24 -第10章 注意事项和其他要求- 26 -10.1监测重点- 26 -10.2测点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26 -第11章 信息化施工- 26 -11.1 监测信息报送- 27 -11.2 监控量测流程- 27 -11.3 监测资料的反馈程序- 29 -10.4 监测信息的反馈管理程序- 30 -第12章 监控量测图- 30 - 36 -第1章 工程概况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是连接北京市主城区和香山风景区的一条服务于西郊风景区,以旅游、休闲、观光为目的的专用轨道交通线路。1.1工程简介线路起于香山路4号停车场,在停车场北侧设香山站,而后沿香山路南半幅路向东,过了香山南路后线路由路南侧转向路中向东,在植物园东南门东、西两侧设置站台错开布置的车站;出站后线路经香泉环岛转向旱河路,沿规划旱河路路中绿化带向南,在万安公墓附近设万安公墓站;过了万安东路(金河路)路口,线路转向东,沿万安东路南侧采摘园敷设,线路穿过茶棚村后进入玉泉郊野公园,在现状茶棚路东侧设玉泉郊野公园站;线路在公园内穿行,在北坞村路前,线路转向南,并下穿北坞村路,而后线路沿北坞村南街南侧绿地向东,至规划金河路转向南,并设颐和园西门站;出站后线路沿规划金河路西侧绿地敷设向东南行进,同时线路穿过南水北调公园,跨过南水北调明渠,继续向东南方向走;到达颐和园南门南侧约150米处改走地下,下穿蓝靛厂北路和昆玉河,距离巴沟环卫站约100米处出洞,最后到达终点巴沟站。线路全长约8.883km,最小曲线半径50m,最大坡度56,坡长300m,位于植物园东侧。全线设车站6座(香山站、植物园站、万安公墓站、玉泉郊野公园站、颐和园西门站、巴沟站),全部为地面站,最大站间距2922m,最小站间距893m,平均站间距1776.6m。其中换乘站2座,万安公墓站与规划的L6线换乘,巴沟站与现有地铁M10线换乘。西郊线02标地下施工方案K7+265至K8+680全长1415 m。进口U形槽段K7+265K7+468全长203m。进口明挖段K7+468K7+603全长135m。盾构区间段K7+603K8+315全长712m。出口明挖段段K8+315K8+480全长165m,出口U形槽段K8+480K8+680全长200m。U形槽段采用放坡开挖(坡度1:0.75)、金属网喷、土钉支护方式开挖,土钉110间距1.2 m呈梅形布置。明挖工作井采用800的钢筋混土灌注桩、2道609的钢支护(加设一道倒换支撑),基坑降水采用环形降水,分层纵向放坡开挖。U形槽及明挖工作井以3.5%的坡度及350 m转弯半径下坡入地,明挖工作井开挖最大深度15 m,最宽24米。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隧道以3.5%的坡度直线下穿蓝靛厂北路,之后以0.6%坡度下穿26002400电力管沟、越昆玉河、四环匝道,最后以3.8%的上坡及300m转弯半径穿越四环主路,在巴沟城市绿地内出洞。其中最大覆土厚度约14 m(四环路),最小覆土厚度6 m(盾构进出洞口)。在隧道最低点K8+20处设联络通道及排水泵房一座。出口明挖段与出口U形槽段交界处设区间消防泵房1座。U形槽及明挖基坑位于现有围挡内,最大开挖深度15 m,最大宽度24 m,在其范围内有电缆管线、1050污水管、自来水管、电缆方沟、DN500燃气管道、电信线等多条管线。1.2周边影响1.2.1地面交通本标段地处北京市四环路西北角,火器营桥西南角一侧,紧临颐和园南门。项目部东侧是蓝靛厂北路相接,路宽45米。该位置交通便利、人流、车流大是北京市的主要景观旅游区。1.2.2周边建(构)筑物盾构沿线主要分布有:蓝靛厂北路、昆玉河、四环路等出口段U形槽及工作井处在北京市海淀区巴沟路绿化区内,线路走向与海淀区环卫站相交。1.2.3场地管线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情况:进口段U形槽及明挖段范围内地下管线较为简单,分别是1条50的塑料水管和1条电缆沟、1条照明电线。详见下图盾构区间段的管线主要包括:26002400电力沟一座,还有位置于地面表层的路灯照明线、雨水方沟、绿化养护水管、1050的污水管等。出口段进口段U形槽及明挖段范围内地下管线复杂主要包括:电信线、污水管、电力沟、燃气管、上水管、下雨水方沟等。详见上图。1.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3.1地质情况根据钻探揭示,本工点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结构由第四系除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下统、二叠系和白恶系上统外,其余地层均有出露,并接受了巨厚的第四纪河流沉积物。在北京平原区的不同地区,由于受断裂活动的影响和古地理环的限制,第四纪沉积物的厚度有明显差异。在北京市区,第四纪沉积地层的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岩相分布由山地向平原具有明显过渡特征,即市区西部的第四纪古河流形成的冲洪积扇顶部、中上部的地层以厚层砂土、卵砾石层为主;向东过渡为冲洪积扇的中部和中下部,第四纪地层为粘性土、粉土与砂土、卵砾石交互沉积层。本段线路表层以人工堆积房渣土、素填土为主,人工堆积层以下主要为新近沉积的粘性土、粉土、砂土层。新近沉积层以下为厚层状第四纪沉积的卵石层,并分布有薄厚不均的粘性土、粉土、砂土薄层。本段沿线第四系覆盖厚度大于50cm。1.3.2场地地形与地貌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路与四环路交叉口。地形变化平缓,地面标高介于49.4550.45m之间。工程场地范围内主要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昆玉河,其它部分均为城市绿地,距居民小区较远。1.3.3场地地基土的构成岩性特征表地层代号岩性名称颜色状态密实度湿度压缩性含有物分布情况粉土填土褐色稍密湿砖渣边续分布1杂填土杂色稍密稍湿砖渣边续分布粉土褐色中密湿砂粒透镜分布1粉质粘土褐色硬塑中压缩性砂粒边续分布3粉细砂褐色中密湿低压缩性云母透镜分布卵石杂色密实湿低压缩性150mm边续分布2细中砂黄色密实湿低压缩性云母透镜分布4粉质粘土黄色硬塑中压缩性云母透镜分布粉质粘土黄色硬塑中压缩性云母边续分布2粉土黄色密实湿低压缩性云母边续分布卵石杂色密实湿低压缩性160 mm边续分布1细中砂黄色密实湿低压缩性云母薄层分布粉质粘土灰色软塑中压缩性砂土边续分布1粘土黄色软塑中压缩性云母透镜分布2粉土黄色密实很湿低压缩性云母边续分布卵石杂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120 mm连续分布1细中砂黄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云母薄层分布1.3.4不良地质作用评价本标段线路位于北京平原区,勘察成果与搜集资料显示;沿线无滑坡、泥石流、岩溶及斜坡变形等不良地质作用。该段线路自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粉土及砂土不液化。拟建线路场地第四纪地层分布较平稳,第四系覆盖厚度大于50m,整个场地位于冲积平原土貌,没有大边坡,不存在岩体崩塌、开裂、滑坡和土体边坡失稳等造成的地震地质灾害问题,无软土震陷所造成的灾害及断裂错动直接导致的地表地质灾害,场地除地表分布有填土外无其它特殊性岩土,拟建线路未发现断裂等影响区域稳定的地质构造。从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新构造运动、历史地震背景、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岩土等分析,拟建线路区域稳定性、场地稳定性较好。1.3.5特殊性岩土本工点涉及的特殊岩土主要为砂卵石为主,包括少部分粉质土、杂填土。根据钻探揭示,杂填土厚度1.32.1m,主要由建筑垃圾、碎石、粉质黏土等组成,稍湿,松散稍密状态。本标线路自地面下25m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Ves为265-292m/s,拟建场地覆盖大于5m,场地类别为类。第2章 编制依据与原则1.1 编制依据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工程施工图设计。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范(DB11/490-2007)。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工程02合同段沿线建(构)筑物调查图集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施工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我公司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拟投入本工程的监测设备、人员及其它各类资源。我公司从事地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市政工程的监测施工经验。1.2 编制原则正确认识监控量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技术规范,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范、规程的原则。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指导施工,确保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明挖基坑安全,控制地面沉降等。第3章 监测组织机构3.1 监测组织机构针对本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建立专业组织机构。施工高峰期间,由我单位派驻现场4人组成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小组,成员由多年从事地下工程施工及具有监测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组长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较高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工程师担任。监测小组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本标段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监测组织机构见图1-1。对监测方案及施工措施作出决策项目经理审核监测方案,制定施工对策项目总工制定监测方案,分析处理数据处理监测组长日常监测工作监测小组图1-1 施工监测组织机构图3.2 监测小组分工及职责监测组主要成员见表1-2:序号监测成员职称组内分工职务备注1任立涛总工程师组长监测组长1蒲建伟工程师副组长监测副组长2周涛测量高级工组员监测员4王宝玺测量员组员监测员5李湘测量高级工组员监测员注:其他成员随工程进展情况,逐步进场。组长:负责编制监测方案,组织监测工作的组织计划、外协以及监测资料的质量审核。组员: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监测点的布置及日常的监测工作。第4章 监测管理及保证措施4.1 监测管理监控量测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在其领导下成立监测组,责任落实到人。监测组应保证下列各项工作的正常实施。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编制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方案编制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逐级向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第二项目管理中心监控分中心报审,第二项目管理中心监控分中心审定后,方可实施。测量监控组织机构、人员、仪器设备均须向第三方监测单位及第二项目管理中心监控分中心报审。监控量测工作必须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及时和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监控量测过程中做好测点的保护工作。监控量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监测数据及资料必须有完整清晰的记录,包括图表、曲线、文字报告等,以保证监控量测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及时对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工程的稳定性,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施工中。4.2 监控量测项目设置的原则监控量测项目的设置以满足地铁工程施工及周边环境安全为基本要求,同时兼顾经济性。应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及其相应的监测范围、数量等由设计单位根据地铁工程的具体条件和规程的要求进行选择确定。4.3 监控量测管理的基本要求监控量测管理工作是监控量测工作成败的关键,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在监测工作中,监测组应与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密切配合,并应保证监测方案的合理性、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测点和仪器的稳定可靠性、数据处理、反馈的及时性以及监测周期的完整性。监控量测工作必须采取有力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该项工作高质量的完成。4.4 监测管理保证措施监测小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相关切实、可靠的数据和记录,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施工监测成果以表格形式为主,并将成果上传信息平台。测点布置力求合理,要能反映出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实际变形和应力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测试元件及监测仪器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测试元件要有合格证,监测仪器要定期校核、标定。测点埋设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并做到位置准确,安全稳固,设立醒目的保护标志。施工监测与第三方监测同时进行观测。监测工作由多年从事监测工作及有类似工程监测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小组其它成员为具有监测工作经历的工程师或测工,并保证监测人员的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每天报送一次日报,每周报一次周报。监测报告包括阶段变形值、变形速率、累计值,并绘制沉降槽曲线、历时曲线等,作必要的回归分析,及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检测数据经现场检查、室内复核后方可上报;如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复测,并检查监测仪器、方法及计算过程,确认无误后,立即上报给业主、监理及单位主管,以便采取措施。各监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测试实施细则。雨季是工程施工的不利情况,地下渗水比较严重。因此雨季在保证正常的监测频率的情况下,需加强一些薄弱环节和主要管线及建筑物等项目的量测频率,如测斜、应力等。同时,应根据监测结果,加强一些不利区域的监测,以保证整个工程始终处于监控状态。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及时分析,反馈信息。第5章 监测项目5.1 监测目的为确保施工期间周围和下穿建筑物、管线、马路等的安全,和盾构区间结构施工安全,本项目成立了专门组织,进行信息化施工,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量测的主要目的如下: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方法和施工手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法,确保施工安全。通过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围护结构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修改或确认围护结构结构设计参数。控制地表的下沉,确保基坑的正常施工。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本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发展提供借鉴、指导作用。5.2 监控量测的重要性现场监控量测是地铁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的重要内容。地铁施工无论采用何种施工方法,都将不可避免地对地层产生扰动,引起的地层变形可能导致既有地表建筑和管线设施破坏。因此,城市地铁施工要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施工中进行监控量测可及时发现这些不利影响,从而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对城市生活的影响,确保施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因此监控量测工作是城市地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5.3 监控量测项目监控量测的项目主要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及难易程度、监测目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工程周边环境等综合而定。本工程的监测项目除考虑上述因素外,主要根据设计的要求而定。而且,在地下工程中进行量测,绝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信息,而是把它作为施工管理的一个积极有效的手段,因此量测信息要能: 确切地预报破坏和变形等未来的动态,对设计参数和施工流程加以监控,以便及时掌握围岩动态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预估最终位移值、根据监控基准调整、修改开挖和支护的顺序和时机等)。满足作为设计变更的重要信息和各项要求,如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重要参数(初始位移速度、作用荷载等)。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本标段围护结构区间的监测项目有:围护桩的水平位移、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锚索、土钉拉力、管线沉降、地表沉降、水位观测等具体监测项目见表1-3。表1-3 监测项目汇总表 序号监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1基坑底部隆起6地下水位2地下管线沉降7地表沉降3围护桩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4围护桩水平位移5锚索、土钉拉力监测项目除包括设计要求的监测项目外还包括现场安全巡视对隧道地质情况巡视以下内容:土层性质及稳定性。包括:土质性质及其变化情况(土质密实度、湿度、颜色等性质,分布情况,与地质勘察及踏勘结果和设计条件的差异情况);开挖面土体渗漏水情况(渗漏水量、气味、颜色、是否伴有砂土颗粒、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地下水控制效果。包括:堵水效果或抽降水控制效果、降水井抽水出砂量、变化情形及持续时间、附近地面沉陷情况等。对于地下管线巡视以下内容: 管体或接口破损、渗漏。包括位置、管线材质、尺寸、类型、破损程度、渗漏情况、发展趋势等。检查井等附属设施的开裂及进水。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位置、发展趋势、井内水量等。5.4 监测基本要求1. 监控量测点的埋设要求和精度要求监测测量点可分为控制点和观测点(或测点)。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等。各种测量点的选设及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基准点的选设必须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通视条件好、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基准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或检验。相对于西郊高架段来说下列地点不应设置基准点:易受水淹、潮湿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点;地形隐蔽不便观测的地点。工作基点应选设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并应满足下列要求:设置在地表的工作基点:采用人工挖孔或大钻孔埋设法在地表设置的工作基点, 其钢筋长度不应小于3m,直径为20mm,并作保护;设置在建筑物上的工作基点:应选择在地铁施工影响区以外、建成时间较长且有地下室的建筑物上设置。工作基点直径不得小于20mm,并作保护。观测点选设在变形体上能够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并便于工作基点或邻近的基准点和其它工作点对其进行观测。定期对基准点、工作基点进行检测。沉降监测的等级划分、精度要求和适用范围见表1-4表1-4 沉降监测的精度要求和适用范围 监测等级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mm)适用范围±0.3±0.1线路沿线变形比较敏感的超高层、精密工程设施、重要古建筑物、重要桥梁、管线和运营中结构、轨道、道床等。±0.5±0.3线路沿线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物、桥梁、管线;地铁施工中的支护结构、隧道拱顶下沉等。±1.0±0.5线路沿线的一般多层建筑物、桥梁、地表、管线、基坑隆起等。沉降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见表1-5表1-5 沉降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等级高程中误差(mm)相邻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使用仪器、监测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0.3±0.10.15采用DS05水准仪,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其观测限差宜按上述规定的1/2要求±0.5±0.30.3采用DS05水准仪,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1.0±0.50.6采用DS1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2. 监控量测控制网的布设及精度要求监测控制网的布设符合下列要求:监测高程控制网宜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系统一致;监测控制网采用水准量测,并应布设成闭合、附合或结点网;监测控制网高程控制点不少于个,在监测中定期对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监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6。表1-6 监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之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0.3±0.07采用DS05水准仪,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其观测限差宜按上述规定的1/2要求±0.5±0.15采用DS05水准仪,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1±0.3采用DS1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作业。注:n为测站数第6章 监测设备用于本工程的测试元件及监测仪器均为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监控量测仪器设备均须向第三方监测单位及第二项目管理中心监控分中心报审。测试元件及监测仪器见表1-7。表1-7 监测设备汇总表 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精度名称生产厂家全站仪日本拓普康GTS-602±2,2mm+2ppm全站仪日本拓普康水准仪日本索佳C321 mm水准仪日本索佳电子水准仪日本索佳SDL1X0.05mm电子水准仪日本索佳铟钢水准尺日本索佳BIS200.07mm铟钢水准尺日本索佳注:监测元件及仪器随工程的实际进度分批进场。第7章 监测点布置围护结构区间主要进行围护桩的水平位移、桩顶的水平及垂直位移、锚索及土钉拉力、周边管线的监测;地下区间主要进行隧道周边建筑物沉降、地表沉降、管线沉降、洞内管片结构收敛、地下水位等项目的监测。沉降测点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构)筑物的体型特征、基础形式、结构类型、建(构)筑物的重要程度及与隧道的空间相互关系综合考虑。具体布置如下:7.1围护桩顶水平、垂直位移在基坑短边的中点,基坑阳角处、基坑深度变化处及基坑长边每20米设一测点。7.2 围护桩水平位移在基坑短边的中点,基坑阳角处、基坑深度变化处及基坑长边每20米设一测点,与桩顶水平位移监测宜处于同一断面。7.3锚索、土钉拉力沿基坑长边每40米设置一组,短边中点设一组,测点与桩顶水平位移宜处于同一断面。7.4地下水位在基坑四角点以及基坑的短边中点各布设一地下水位观测孔,坑内长边每40米左右布设一个观测孔,观测孔距基坑围护结构1.52米。7.5基坑底部隆起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在基坑中线处设置23个测点。7.6地下管线 测点宜布置在管线的接头处,或者对位移变化敏感的部位。沿着管线延伸方向每隔520m布置一个测点,强烈影响区内测点间距510m,显著影响区内测点间距1015m,一般影响区内测点间距1520m。7.7地表沉降 沿线路方向的布设,坑内长边每20米设置一组,每组2排;基坑短边中点处设置一组。第8章 监测项目控制标准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扰动地层,引起地层的变形及地表沉降,从而引起临近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结构物附加变形的产生,当变形超过一定范围时,甚至影响其安全。8.1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以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监测工作一般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对有特殊要求的周边环境的监测应根据需要延续变形趋于稳定后才能结束。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基坑开挖期间:开挖深度h5m时,1次/3天;开挖深度5mh10m时,1次/2天;开挖深度10 mh15m时,1次/天;开挖深度h15m时,2次/天。基坑开挖完成后:17天,2次/天; 715天,1次/天;1530天,1次/3天;30天以后,1次/周。经数据分析确认达到基本稳定后,1次/月;出现情况异常时,应增加监测频率。8.2控制标准和变形速率指标基坑围护监测项目指标表见表8-1表8-1 基坑围护监测项目指标表监测项目控制标准变形速率控制指标道路及地表沉降30mm平均2mm/d最大2mm/d地下管线沉降给水管:10mm,倾斜0.1,1mm/d;雨水、污水管:20mm,倾斜0.2,1.5mm/d;其它:30mm,倾斜0.3,4mm/d围护桩顶水平位移围护桩水平位移30mm平均2mm/d最大3mm/d围护桩顶垂直位移围护桩顶部沉降10mm平均1mm/d最大1mm/d围护桩水平位移30mm平均2mm/d最大3mm/d索、土钉拉力设计轴力地下水位基坑底部隆起20mm平均2mm/d最大3mm/d8.3监测预警监测项目控制值按监测项目的性质分为变形监测控制值和力学监测控制值。变形监测控制值应包括变形监测数据的累计变化值和变化速率值;力学监测控制值宜包括力学监测数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地铁工程监测应根据监测预警等级和预警标准建立预警管理制度,预警管理制度应包括不同预警等级的警情报送对象、时间、方式和流程等。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警标准时,须进行警情报送。预警级别判定值详见表8-3。表8-3 三级预警状态判定表预警级别预警状态黄色预警U=(7085)U0 且s=(7085)s0橙色预警U=(85100)U0 且s=(80100)s0,但整体工程尚未出现不稳定迹象红色预警U=100U0 且s=100s0,还出现下列情况之一:U或s出现急剧增长,竖井或横通道支护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同时裂缝开始渗水。注:U-实测位移值,U0-允许位移值,s-实测速率值,s0-允许速率值另外,在现场巡查过程中出现下列警情之一时,应根据警情紧急程度、发展趋势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按预警管理制度进行警情报送:1 基坑围护结构出现明显变形、较大裂缝、断裂、较严重渗漏水、锚索出现松弛或拔出等;2 基坑周围岩土体出现涌砂、涌土、管涌,较严重渗漏水、突水,滑移、坍塌,基底较大隆起等;3 周边地表出现突然明显沉降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坍塌;4 建(构)筑物、桥梁等周边环境出现危害正常使用功能或结构安全的过大沉降、倾斜、裂缝等;5 周边地下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大或出现裂缝、泄漏等;6 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警情报送的情况。第9章 监测数据分析、处理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特制定以下各项措施:监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量测项目人员要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量测仪器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专人检校的管理。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需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监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实施细则。量测数据均要经现场检查,室内两级复核后方可上报。量测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各量测项目从设备的管理、使用及资料的整理均设专人负责。针对施工各关键问题及早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及时分析、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取得各种监测资料后,需及时进行处理,排除仪器、读数等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剔除和识别各种粗大、偶然和系统误差,避免漏测和错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控量测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定性分析工作。数据整理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值计算,离群数据的取舍。插值法在实测数据基础上,采用函数近似方法,求得符合测量规律而又未实测到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寻找一种能够较好反映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函数关系式,对下一阶段的监测物理量进行预测,防患于未然。如预测最终位移值,预测结构物的安全性,并据此确定工程技术措施等。因此,对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管理基准和位移变化速率(mm/d)等综合判断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并编写日报、周报、月报、年报汇总报表,及时反馈指导施工,调整施工参数,达到安全、快速、高效施工之目的。信息处理与反馈:取得监测数据后,及时进行整理和校对。施工监控量测的各类数据均应及时绘制成时态曲线,同时注明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等信息。监控量测数据的计算分析工作中除应对每个项目进行单项分析外,还应进行多项目的综合分析。当监测时态曲线呈现收敛趋势时,应根据曲线形态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终位移值和预测结构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据此确定施工方法及判定施工方法的适应性。监测项目应按“分区、分级、分阶段” 的原则制定监控量测控制标准,并按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级预警进行反馈和控制。当实测数据出现任何一种预警状态时,监测组应立即向施工主管、监理、建设和其他相关单位报告,获得确认后应立即提交预警报告。第10章 注意事项和其他要求10.1监测重点深挖基坑监测重点项目为:围护桩水平位移(测斜)、围护桩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地下管线监测、地表沉降等。10.2测点埋设要求及保护措施 测点埋设原则上按设计要求布置,个别测点需根据现场情况调整的,要将调整方案上报设计单位审核并确认可行性后方可调整。测点埋设完成后要加强保护措施。在测点附近悬挂标识牌,设置醒目标志,必要时用砌砖或围栏等方式将测点隔离开来。 第11章 信息化施工本工程监控量测资料将根据实测数据分析、绘制各种表格及曲线图,当曲线趋于平衡时推算出最终值,并提示结构物的安全性。施工安全预警、消警及其信息报送主要实行三层管理机制,即由第三方监测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组成。报送信息包括一般性信息(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监控管理总结)、一般预警信息(黄色、橙色预警)和预警快报信息(红色预警和突发风险事件)。监测人员按时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提交监控量测周报和月报,并且向施工监理提供日报,同时对当月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及时反馈指导信息,调整施工参数,保证安全施工。与第三方监测紧密联系,要做到随叫随到,要确保队长手机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并且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反馈我部施工信息以及监测信息,以便于为施工做出更快更好的指导。11.1 监测信息报送监测日报直接报监控管理分中心,周报、月报、年报等须经监理签认后报送;监理单位报送内容包括对施工监控的监督、检查信息和自身独立的巡视信息。1、日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于当日16:00前通过信息平台上报监控管理分中心;监控管理分中心每日应对当日安全风险状况经会商或简短分析后形成全线日小结,17:00前通过信息平台上报监控管理中心。2、周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于每周四16:00前上报信息平台,并以书面形式报监控管理分中心;监控管理分中心经例会后,每周五10:00前上报信息平台;监控管理中心各专业咨询组经例会或专家例会后,每周五16:00前,上报总体咨询组和监控管理中心。3、月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于每月25号前上报信息平台,并以书面形式报监控管理分中心;监控管理分中心经例会后,每月26号前上报信息平台;监控管理中心各专业咨询组经例会或专家例会和总体咨询组汇编后,每月28号前,以书面形式上报监控管理中心。11.2 监控量测流程监控量测流程见图11-1图11-1 监控量测流程图现场施工监测设计资料调研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量测结果的综合处理及分析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报送施工、设计、监理单 位量测结果的形象化、具体化经 验 类 比理 论 分 析甲方、规范要求等地层支护结构安全稳定性判断地层、支护结构动态及现状分析说明、提交修正设计、施工建议反馈设计施工是否改变设计、施工方法调整设计参数、改变施工方法或辅助施工措施新设计施工方法监控量测

    注意事项

    本文(西郊线围护结构区间监控量测方案(施工).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