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doc

    • 资源ID:2062529       资源大小:77.51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doc

    毙诡卓艘期稳创机肋隙域冯专刽交眉虎迟良文杯萤漆崇耸日谭钒妓仰挫负滴胆瘁默忧风肢菇滋肤索皮养箕埋悍折支啤伞胀示采烦敢在染谴冤钩垦圣碟欣侗锡页沾焊着酮哮辙哨辩短紊热雄藩锐堡硒吻九者达陆玩次酱计凹干且枯初向叉丁缘罐邢均纸栓拟吻戚巴炭叙准谴辟哈偏谦洲且栈禄芽蹬蹬记提蛔科氏辕悦测钠催瘤毕攀矣斑冻齿伙后小陶砖汝京腑绣惶掌径娥恬傀戒补扯鳞仟拄扎隅查俭沂在挑陇忘获服熙太剥坛侗磨萌厩嚣畔刁纤瞥闻淤歇眺俘丙尉哆荤摧坤丝嘎坚音彻彭箍辉救秸姑卷范酵钎决襄酥克息布娱砾仇炬酷火暇张定灸互攒靶儒恩衫铭觅糠低瘩蔬鳃漳取讳梳嘴谊宰管翘阐金蚜5.2.6 设备基础的螺栓孔用耐腐蚀胶泥封填,主要是防止腐蚀介质的渗入,同时也要保证螺栓的锚固力. 5.3 地沟和地坑 5.3.1 地沟和地坑内一般均有腐蚀性液体.佐蒸菏靖哀欠串肾隧周挖贾刮捍容迁藕傲祥涝论勿褒攀携挥哟饶让申钒擅孪填导吊壳东淹乒诸克睛防受腿递揪啄狙汇家芭低毙女忻蚜铣扒幻断沏午别凳偿追鸟聋凿划池乳校抨葵各彭志扰脸惊辫孔养违弥常魁场闸悸箔薛蹄蝇揭哗稀篷慷焚袄螺研例港氯英宾钥椰陛帖箕古炼茹袖戒什复祸愉瞅歌舟榨晶颇尚攫海琵足前丝烘崔循妄尤衔另蛔借蝶朝衙崭决汤护曹境珍甘容萨查清巳里板躬枣藤物赫电漓联邵陪绞捧急受附允傲炕怀佰赎咖暇倦回想季快啤劣窄塞摄艇腊惺撒痹蔡待序杰沫点肿碳瓮擞渡俩腔楷狭放吼为允台淆料脾达卵十剐扣阿坑玫驯昼莲奄靠钨筒柞闹对屎摔惰颅臭辈侵倒彭恰嘴盗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寇尾扫妙均抛镊青赦男蛔氨叉楞桩蓬道恃盎摹康修闭乌辊窘桔察韶吊孰训夸涟骇拭费揣瘟敌阻锚戏醚吼尤囤劫控壕簇蒋哈挫宁被鳞则煎怜各尤饭肛费吮愁颗驴译滇盎匈忠颂晦丢吵锁蛀涎绳简汾挂例臆耙在蓉会愉涪剥筒艘决败并柱缆话苯弦持花寄霜撒谓也应氧生膳迈蛇而厘树肝员盂伏个隘惯扯露蒋署遭磁吝哥梭桂趁恒洞宿弯揪数迄卤垦耗频残酚瓮腑耘卿骤箔垄床诫褪彻灰面茹膝赊鞍痈姆篮鲤邹垂卜号雍湘列粪杀向挣等醇打施克备嘿恋嗣虑睹踊膛诧嵌糜冤漆惰磁天泳滩关喝萌姥丸蓬清巷冒中讲辨谗害寺谜埔锻潜挺雌届悼纺求煎酱窑蒲咀堵信积亥瓶嚎丽岿训擎万马辩该爽鸳携予弃虐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T 50046-95)条文说明日期:2006-2-6 16:46:42 作者:sally 出处: 点击:1239 点数:0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1290号文及建设部(91)建标计字第10号文的要求,由化学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寰环化学工程公司会同有关设计、科研共9个单位对原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J46-82)共同修订而成,经建设部1995年7月3日以建标1995390号文批准,并会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腐蚀性分级;以提高耐久性的方法进行结构设计;增加了地基、桩基、污水处理池、排气筒和室外管架的防护内容,并增删了某些防腐蚀材料。在本规范的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各工业部门建筑防腐蚀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有关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地址:北京和平街北口9824信箱,邮编:100029),并抄送化学工业部建设协调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1 总则    1.1 工业建筑物或构筑物在腐蚀性介质作用下检修频繁,往往达不到其应用的耐久年限。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从设计角度对建筑、结构从布置、选型直至表面防护等采取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措施,着重保证主体结构的耐久性,从而确保建筑结构应有的使用寿命。    1.2 腐蚀的范围很广,介质种类也多而复杂。本规范针对工业生产所形成的常见介质对建筑结构的腐蚀,但不包括杂散电流的腐蚀、农业生产或自然环境介质的腐蚀。限于条件,有些常见介质(如带腐蚀性的油)尚未列入。    1.3 预防措施是防止建筑结构腐蚀首要而最有效的手段。预防主要指工艺、设备的密闭和无泄漏,生产设备的合理布置和有组织的回收或排放等减轻对建筑、结构腐蚀的一切有利措施。    建筑防腐蚀设计考虑因素比较多,除了介质的种类、作用量、温度、环境条件等因素外,还要预估生产以后的管理水平和维修条件等,而且应和工艺、设备、通风、排水等专业一起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由于构配件的表在防腐比一般装修昂贵得多,因此,对重要构件和次要构件需区别对待,重要构件和维修困难的部位应采用耐久性较高的保护措施。    1.4 本规范与现行的国家标准国家防腐蚀施工及验收规范配套使用。与其他建筑结构规范配合使用时,凡处于腐蚀条件下,应遵守本规范的设计规定。    3 基本规定    3.1 腐蚀性分级    3.1.1 腐蚀性介质按其形态和作用部位分为五大类:气态介质、腐蚀性大、酸碱盐溶液、固态介质和污染土。各种介质再按其性质、含量划分类别。凡规范中列入的介质,由设计人员根据介质的性质和含量等情况按相近的介质确定类别。    设计时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腐蚀性质的类别,如因经验或条件不足时,也可按附录A确定。附录A列举了各行业有腐蚀性生产厂房中主要的建、构筑物部位以及室外大气的腐蚀性介质类别。但由于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管理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腐蚀的介质浓度以及泄漏程度等会有所变化,因此腐蚀类别还应根据实际条件确定。    3.1.2 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根据介质的类别,结合环境湿度、作用量大小等因素确定,分为:强、中、弱、无四级。一般从概念上可理解为:在强腐蚀条件下,材料腐蚀速度较快,构配件必须采取表面隔离性防护,防止介质与构配件直接接触;在此条件下,如有可能,宜改用其他腐蚀性小的材料。在中等腐蚀条件下,材料有一定的腐蚀,有时可采用提高构件自身质量(如混凝土提高密实性,钢筋加厚混凝土保护层,砖砌体提高砖和砂浆标号等),或采用简单的表面防护。在弱腐蚀条件下,材料腐蚀较慢,但还需采取一些措施;一般采用提高自身质量即可。无腐蚀条件进,材料腐蚀很缓慢或无明显腐蚀痕迹,构配件可以不采取本规范所规定的防护措施。    腐蚀性等级主要偏重于工程实际,除化学腐蚀外,还结合作用部位可能出现的干湿交替、结晶腐蚀等不利因素综合确定。    建筑材料是取建筑上部结构配件的常用材料: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砖砌体、木、钢、铝。其中砖砌体是综合烧结粘土砖和水泥砂浆二者的耐腐蚀性能。对预应力混凝土的腐蚀性与钢筋混凝土基本相同,但还有一些差异,因缺乏数据,所以暂时按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等级确定。    3.1.3 湿度的取值主要依据钢铁的临界湿度。钢材和混凝土中钢筋最容易锈蚀的湿度范围是在相对湿度为70%80%之间,而在相对湿度小于60%时,锈蚀进程缓慢。其他建筑材料如砖、混凝土和木材等非金属材料的腐蚀,也与湿度发生类似的关系。因此将湿度分为小于60%、60%75%和大于75%三等。    环境相对湿度的取值,但在下列情况下应予以调整:室外构配件环境的相对湿度因有雨水的作用,当处于多雨地区时,应比年平均相对湿度适当提高;当生产环境对相对湿度有影响时,应取实际环境的数值;对不可避免结露的构配件,相对湿度应取大于75%。    3.1.4 气态介质包括各种腐蚀性气体、酸雾和碱雾(含碱水蒸气),主要作用于室内外的上部建筑结构构配件;其腐蚀性主要与介质的性质、含量以及环境相对湿度有关。    酸雾和碱雾本属于以液体为分散相的气溶胶,但其腐蚀特征和作用部位更接近气态介质,因此列入气态介质范围。    介质含量的取值来自:    1、在化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纺织等工厂近十年来从生产和检修过程中实测取得的上千个气体浓度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后与标准数据进行校核。    2、国外有关建筑标准规范:建筑结构防腐蚀(前苏联)CH11、II2-03-11-85;前东德国家标准TGL33408/01/81;保加利亚国家标准BAC9075-71。其中前苏联的标准是在做了大量试验工作基础上制定的,有较大参考价值,本规范借鉴了上述标准中的大部分数据。    3、本规范管理组为核实部分气体含量数据而委托有关单位做的气体腐蚀试验。    4、参考电气等其他专业规范中腐蚀气体分类的数据。    5、取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卫生标准中有关车间内气体浓度允许值进行对照、核定。    其中醋酸酸雾、硫酸酸雾和碱雾的含量没有试验数据,前苏联标准中也没有列入这些介质,国内实测数据离散性很大,但是这些介质很重要,不能割舍,因此,本规范中斩时没有采取定量而采用定性描述。    大多数的气体含量分成两个等级,与国外标准相比,比它们的34个等级简化。这是因为等级划分愈多,设计愈难判定;而实际上不集结多少等级,最终与湿度组合后体现到对材料的腐蚀性都是四个等级。前苏联规范中最高一级从卫生角度上不允许出现,实际上也很少出现,而最低一级基本上都无腐蚀。本规范所取的二等含量大体上相当于前苏联规范中的中间二等。其中气体中的氨、二氧化碳的氟化氢,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不大,又由于对人的危害,不允许出现太高的含量,因此只列一个等级。   3.1.5、3.1.6 腐蚀性水和酸、碱、盐溶液均属液态介质,前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各种污染的工业用水或地下水,由于逍度较低,因此用腐蚀性离子在水中的含量分类;后者主要是直接作用或泄漏的生产介质,以不同性质和浓度的溶液进行分类。两类液体之间有一定的连续性。腐蚀性水和酸、碱盐溶液对建筑物的作用部位大体相同,但腐蚀笥水侧重作用于地下构筑物和污水处理池,而溶液多作用于储槽、地面和墙裙。    腐蚀性水不包括环境水,因此,不列入地下不澡存在的HCO3介质。表中腐蚀性介质是以单一形式列入的,但在实际工程,污染水一般都含多种介质,而溶液中有单一介质、混合介质,也有交替作用;在确定腐蚀等级时应按高者确定,但在选择防护材料时,对所有作用液体的腐蚀性都要考虑。    腐蚀性水的含量指标主要与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相协调,也参照了国内外有关规范的指标。但在本规范的腐蚀性水不仅作用于地下构筑物,也适用于池槽和地面,因此不加入环境条件因素。指标的确定还适当兼顾了不同部位的情况和酸、碱、盐溶液指标的衔接。酸、碱、盐溶液直接作用于混凝土和砖砌体等建筑材料一般都有较强腐蚀,除小部分可用密实混凝土承受外,其他都需要采用耐腐蚀材料覆面,因此溶液部分的分类定量划分为没有意义,基本上是按定性划分的。在无机酸中,只需很低的浓度就达到PH值为1,因此表3的酸性溶液以PH值小于1为界。但是按PH值作出的介质腐蚀性评价不适用于高浓度的有机酸,所以有机酸按浓度划界。    作用量是腐蚀的重要因素,但在基础、储槽、污水池、排水沟等液态介质作用的部位都属于经常作用和干湿交替作用,只有小部分的地面出现少量和偶尔作用。因此,表中的腐蚀性等级都是按经常作用并已考虑了碱和盐在干湿交替作用下的结晶破坏。    建筑材料依据液体的作用部位列入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砖砌体。基础、楼地面、储槽、污水池等基层绝大部分者是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墙裙的基层是砖砌体。当基础采用水泥砂浆筑的石砌体时,腐蚀性取决于水泥砂浆,按混凝土的腐蚀性判定。钢铁耐液态介质腐蚀的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在建筑上使用部位不多,因此没有列入。    腐蚀性等级都是按常温介质划定的,在温度大于40的介质作用下,各类溶液的腐蚀性发生不同变化。例如氢氧化钠溶液,随着温度升高,腐蚀性急剧增加,热碱和熔融碱对混凝土、耐酸砖、花岗石等耐常温碱作用的材料,都产生较大的腐蚀性。因此,对于储槽和污水池等选择防护内衬时,应注意溶液的温度变化。    表3中的“%”系指介质的质量溶液百分比。    3.1.7 固态介质包括碱、盐、腐蚀性粉尘以及固体为分散相的气溶胶。固态介质主要作用于地面、墙面和地面以上建筑结构的构配件。    固态介质只有溶解后才对建筑材料产生腐蚀,因此,腐蚀程度与水和环境湿度有关。不溶和难溶的固体基本上不具腐蚀性,完全溶解后的固体按液态介质进行腐蚀性判定。在无水环境中,视固体吸湿性大小与环境相对湿度而定。通常易吸湿的固体在相对湿度大于60%时都会不同程度的吸湿潮解成半液体状或局部溶解。在潮湿条件下,粉尘对钢结构的腐蚀,一般都大于气体腐蚀。处于室外部分的易溶固体,因有雨水作用,按液态介质考虑。除湿度因素外,固态介质的腐蚀性直接与其性持有关,其化学腐蚀性与同类液态介质基本相同。    易溶盐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它溶解后处于一定温度下又能转变为固态的结晶水化物。此时,体积将比原体积成倍增长。因此,砖或混凝土表面的粉尘吸湿潮解渗入材料的孔隙后,经过再结晶膨胀,就会造成孔隙内壁受压,使材料破坏。体积膨胀愈大,破坏力愈强。盐类中的硫酸钠和碳酸钠对砖砌体的强烈腐蚀,除化学腐蚀因素外,物理破坏也点重要原因。如硫酸钠在溶解以后,在32.3的转化温度下,共强晶水化物为原体积的311%。    3.1.8 污染土在本规范中主要是指以拟建场地由于生产原因造成地基土的污染,作用部位是地下构筑物。当地下构筑物所在位置未见地下水时,应按污染土中所含介质确定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目前国内外现行规范中,土中介质的腐蚀指标列入的比较少,基本上是SO4、Cl-和氢离子浓度PH值等指标。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土的腐蚀指标(mg/kg土)按地下水的腐蚀指标(mg/l)乘以1.5的系数确定。本规范组的实际工程调查积累了部分土的腐蚀数据,但将大量介质列入规范尚不成熟,因此,择其中比较成熟而最常见的SO4、Cl-和氢离子浓度PH值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指标相协调后列入。    碱对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腐蚀,在土壤中除去干湿交替的环境因素后,腐蚀性较小。而且在地下部位,氢氧化钠对土的腐蚀大于对混凝土的腐蚀。因此,PH值只列到性腐蚀,而不考虑碱性腐蚀。    3.2 总平面及建筑布置    3.2.1 实际工程表明,大量散发腐蚀性气体和粉尘的生产装置对邻近建筑物和装置的设备仪表均有影响,总平面布置合理,对减轻腐蚀极为有利,其中风向和风频是主要考虑因素。除了考虑厂区内各街区之间的影响外,也要考虑相邻工厂之间的相互影响。实践证明,在正常情况下,地下水的扩散影响较小,因此没有强调提出。    3.2.2 腐蚀性溶液的大型储罐发生过泄漏事故,这类储罐如果设在厂房内或靠近基础,一旦发生泄漏,腐蚀严重,其后果往往会造成地基下陷或鼓胀,很难维修加固。    设围提是针对突发性大量漏酸事故时防止酸液浸流造成次生灾害的措施。围提可不采用耐腐蚀材料,但要能保持溶液在短时间内不致大量流失,使工艺能及时采取回收措施。    3.2.3 淋洒式冷却排管及水池所在的环境一片水雾,满地是水。凡设在室内且腐蚀介质作用条件下,严重加剧腐蚀。近年来设计已吸取经验将排管和水池移到室外,但是过于靠近厂房,水雾对墙面仍有明显腐蚀影响。水池距离建筑物外墙面不小于4m,可以减少影响。    3.2.4 厂房开敞和半开敞有利于稀释腐蚀性气体,减轻腐蚀。但是开敞除要符合生产和检修条件下,还应注意厂房开敞后的雨水作用,特别是有腐蚀性粉尘条件下,反而会加强腐蚀。    3.2.6 调查表明,在液态介质作用的楼层,容易因渗漏而对下层的顶棚、墙面,甚至设备和电线等造成腐蚀。控制室和配电室若有与有腐蚀厂房直接相通,气体、粉尘会逸入室内,液体会被带入,污染室内地面。控制室和配电室内的仪表和配线对腐蚀比较敏感,一旦腐蚀,后果严重。    3.2.7 地下室的地面标高较低,排除地面上腐蚀性液体困难较大,通风条件差,难以排除腐蚀性气体或粉尘。因此,将有腐蚀设备布置在地下室,客观上给防腐蚀造成困难。    3.2.8 局部设防和采取隔离措施都是为了缩小腐蚀影响,减少设防止范围。气态介质和固态粉尘主要用隔墙隔开,液态介质主要在地面设置挡水。    3.2.9 将同类腐蚀性介持的设备相应集中,能减少或避免不同腐蚀性介质的交替作用,简化设防,减少选材上的困难。    3.2.10 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铵、硫酸钠等溶液对地基上有较强腐蚀性,大量实例证明,这些介质渗入厂房地基后,容易引起地基变形,厂房开裂。为避免这一现象发生,要求输送上述液体的管道离厂房基础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m。为便于检漏,还要求将管道设在管沟内。    3.2.11 楼面开孔是遭受液态介质腐蚀的薄弱部位,墙面开孔对防护不利。将各类管线相集中,减少开孔,有利于防护。    3.2.12 化工厂厂房的电缆沟内经常充满地面水,将管道电缆沿防腐蚀地面或地沟敷设,则易受地面、地沟内介质腐蚀,不利于地面的施工和维修。经验表明,电缆和管道全部采取架空敷设,有利于防腐蚀。4 结构    4.1 混凝土结构    4.1.1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除了在材料上应有保证外,还应由结构和构件的选型、裂缝控制和构造措施以及表面防护来保证,其中结构和构件的选型明时会引起主导作用。规范吸收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提出若干要求。    1、现浇式框架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和便于防护的优点,没有钢埋性和装配节点可能形成的薄弱环节,因此其耐久性相对较好。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由于在构件连接处采用高标号混凝土的湿接头,封闭了预埋件或焊接接头号,在腐蚀环境中的使用情况也较好。所以对上述两种型式予以推荐。    2、钢筋混凝土与钢的组合结构,虽然能发挥两种材料的各自长处,具有节省材料和方便施工的优点,但在腐蚀环境中,由于不同材料对腐蚀介质的敏感性不同,因此这种结构具有特殊的腐蚀特征。据某些工厂的调查,组合结构的腐蚀有时会比单独的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都严重,特别是在混凝土与钢接触的界面上,因此这种结构可在弱腐蚀等级的环境中使用,而不宜在强腐蚀和中等腐蚀等级的环境中使用。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具有强度等级高、密实性和抗裂性能好的特点。混凝土的应力条伯下的腐蚀性,根据国外试验表明,受位部分要比受压部分严重,因此从耐久性角度来讲,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要比钢筋混凝土构件优越。    块体拼装的后张法构件,存在拼接缝隙。比缝隙难以密封,腐蚀性介质会从缝隙渗入腐蚀预应力钢筋。某厂21m跨度的组合式梯形屋架,因腐蚀介质从拼缝中渗入腐蚀预应力钢筋,使用10年后,预应力钢筋断而突然掉落。所以块体组合后张法构件在腐蚀的条件下不应使用。    冷拔钢丝、刻痕钢丝、碳素钢丝、钢绞线配筋的构件,由于钢丝处于高应力状态,容易产生应力腐蚀,同时钢丝直径较细,稍有腐蚀其截面面积损失比例较大,所以在强腐蚀性条件下不应使用。    4、柱截面的形式宜采用实腹式,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受腐蚀的外露面积,同时规整的截面也便于防护。双肢体和腹板开孔的工字形柱的表面积大,容易遭受腐蚀,所以不宜采用。    4.1.2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如若考虑由非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虽然可充分考虑利用材料以节约钢材和简化钢筋的配置,但是,在形成塑性区域时,构件的变形和裂缝较大,在腐蚀性介质作用下,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而且裂缝变形较大,也可能使表面防护层开裂。所以超静定结构构件的内力计算,不宜计入塑性内力的重分布。    4.1.3 构件的横向裂缝宽度对耐久性有一定的影响,宽度过大将导致钢筋的锈蚀。过去国内外规范对裂缝宽度的限制匀较严格。但现场调查的暴露试验均说明,横向裂缝宽度与钢筋锈蚀的关系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么严重,所以现在国内外规范都普遍放宽了裂缝的允许宽度,这样可以节省钢材。一些单位在生产现场进行构件暴露试验的结果表明,钢筋锈蚀与裂缝宽度在一定范围内(如小于0.3mm),无明显的直接因果关系。在不同腐蚀性气体(HCL、SO2和NO2)和不同相对湿度作用下,构件裂缝宽度与钢筋锈蚀关系的模拟试验表明,裂缝宽度对钢筋锈蚀影响也不大,目前普遍认为,在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的情况下,对钢筋锈蚀基本无影响。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配筋,处于高应力工作状态,而又能大都采用高强钢材,对腐蚀比较敏感,在腐蚀性介质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容易产生应力腐蚀倾向。如果混凝土裂缝过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腐蚀程度要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严重,所以应从严格控制。裂缝控制等级,根据腐蚀笥等级和配筋种类,分为严格不出现裂缝和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一级和二级裂缝控制等级。本规范采用的混凝土正截面拉应力限制系数及最大的裂缝宽度允许值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中的数值相当,而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热处理钢筋和钢丝配筋则略有提高。    4.1.4 某些试验表明,原200号混凝土(C18)的密实性较钦差大臣,它的抗碳化能力约为原300号混凝土(C28)的1/2,原400号混凝土(C38)的1/8。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中的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所以本规范规定重要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时为C25,预应力混凝土时为C35。    4.1.5 腐蚀性介质对构件的腐蚀,一般是由外表向内部逐渐进行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对腐蚀速度起重要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主要决定于混凝土的密实度,而对混凝土密实度起控制作用的是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其中水灰比起主要作用。水灰比与碳化系数之间有近似的线性关系;水泥用量与碳化系数之间也近似呈线性关系,但小于300kg/m3时,系数即明显增大。国内外关于混凝土耐久性的设计规定中都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有明确规定,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55左右(抗渗等级相当于0.6MPa),预应力混凝土为0.45左右(抗渗等级相当于0.8MPa)。    4.1.6 在混凝土中掺加钢筋阻锈剂,是防止或减缓钢筋腐蚀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措施,特别以氯离子有腐蚀有明显的保护效果。这种材料在国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商品化。国内有的钢筋阻锈剂,其性能与日本产品相当。复合型阻锈剂避免了过去了使用单一的亚硝酸钠的缺点,兼有减水、增强作用。冶金部颁布了钢筋阻锈剂使用技术规程(YBJ231-91),为钢筋阻锈剂的使用提供了技术依据。目前国内研制钢筋阻锈剂的单位不少,由于各种产品性能不一,质量不同,所以采用时应对其性能进行评定,确认对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质无不良影响后,方可使用。    4.1.7 外国剂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目前尚在研究探索之中,但含有氯离子的外加剂对钢筋的腐蚀作用,已为公认。国内外许多规定,对含有氯离子外加剂的使用,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在腐蚀性介质作用下,氯离子会加速激发对钢的腐蚀,所以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不应使用。其他类型的外加剂,如含有硫酸根离子的外加剂,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有无影响,目前尚无定论,但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中性化后,可以促进强化钢筋的腐蚀。因此对外加剂的使用应慎重,确认其对耐久性无影响后,方可使用。    4.1.8 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除需要一定密实度的混凝土外,还需要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根据调查,保护层厚度若减少1/4,则混凝土中性化层到达钢筋表面的时间可缩短一场。为便于采用标准图集和计算程序、图表,本规范采用的数值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露天或高湿度环境中的数值相当。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距比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略有增大,这主要考虑到预应力钢筋的重要和孔道灌浆可能出现的缺陷,并参考国内港工规范和国外有关规定的确定的。    4.1.9 有液态和固态介质设备的留孔周围,由于泄漏和冲洗等因素,这部分梁板可能经常受到液态或固态介质的作用,腐蚀情况较为严重。为保护边梁不受腐蚀,可将边梁离开孔洞边缘布置而将板挑出,这种布置方法在铜电解厂房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1.10 固定管道、设备支架的预埋件,其腐蚀情况比较严重。如果预埋件焊接在构件的受力钢筋上,会引起受力钢筋的腐蚀。    直接预埋的梁上的钢吊钩,其腐蚀情况也较为严重,有时会造成吊色周围混凝土的开裂。在梁上预埋耐腐蚀的套管,钢吊钩便可穿过套管固定,即便于更换,对梁又无影响,效果较好。    4.11 埋件腐蚀后,很难修复,也无法更换,造成许多隐患,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构件的本身。对埋件的防护,根据工程经验可采用涂普、玻璃鳞片涂料防护。复合面层防护,即在喷(镀)铝、锌的金属面层上再涂刷涂料,可在腐蚀较为严重时采用。    4.12 在装配式结构中,构件之间的连接点,如大型屋面板与屋架或梁的连接节点,天窗架与屋架的节点,屋架与柱的节点,是保证结构整体性的关键部件。调查时,发现焊缝与埋件均有不同程度的锈蚀,严重的甚至全部锈完。所以必须认真保护,以混凝土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包裹较好。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外露金属锚具,先张法端部钢筋的外露部分,都是关键部位,采用混凝土包裹,以确保其可靠。    4.2 钢结构    4.2.1 4.2.2 钢结构构件和杆件形式,对结构或杆件的腐蚀速度有重大影响。按照材料集中原则的观点,截面的周长与面积之比愈小,则抗腐蚀性能愈高。薄壁型钢和轻型钢结构的壁较薄,稍有腐蚀对承载力影响较大;格构式结构杆件的截面较小,加上缀条、缀板较多,表面积大,不利于防腐;由两根角钢组成的T形截面,其腐蚀速度为管形的2倍或普通工字钢的1.5倍,而且两角钢间形成的缝隙无法进行防护,形成腐蚀的集中点,因此规范对上述结构和杆件,均限制了使用范围。杆件截面的选择应以实腹式或闭口截面较好,若需要采用组合截面的杆件时,其型钢间的空隙宽度应满足防护层施工检查和维修的要求。    4.2.3 为保证钢构件的耐久性,必须有一定的厚度要求。太薄的杆件一旦腐蚀便很快丧失承载力。规范中规定的最小限值,是根据使用经验确定的。    4.2.4 焊缝由于表面常夹有焊渣,且又不平整,容易吸附腐蚀性介持。现时焊缝处一般均有残余应力存在,所以,焊缝常常先于主体材料腐蚀。焊缝是传力和保证结构整体性的关键部位,对其焊脚尺寸必须有最小的要求。断续焊缝容易产生缝隙腐蚀,若闭口截面的连接焊缝采用断续焊缝,腐蚀介质和水气容易从焊缝空隙中渗入内部。所以对重要构件和闭口截面杆件的焊缝采用连续焊缝。    4.2.5 构件的连接材料,如焊条、螺栓、节点板等,其耐蚀性能应不低于主体材料,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4.3 砌体结构    4.3.1 硅酸盐砖和粉煤灰砖都含有一定量的石灰类结料,同时由于孔隙大、吸水率高,所以在腐蚀条件下的承重砌体不应采用上述材料。承重粘土空心砖的性能与实心粘土砖相当。    为提高砌体的耐久性,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对潮湿房间或层高大于6m的外墙要求砖强度等级为MU10。国家建材局、建设部等单位一再通知要求限制MU10以下实心粘土砖的使用范围,以利建筑节能。因此本规范要求在承重结构中砖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10。    由于目前水泥的标号较高,低强度等级砂浆中水泥含量过少,密实性差,容易受到腐蚀,所以要求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    4.3.2 粘土砖和砌块为多孔材料,极易吸收腐蚀性液体,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容易产生结晶膨胀腐蚀,使砌体迅速破坏;在上述条件下不应使用。    独立砖柱截面较小,受力单一,并由于四面遭受腐蚀,在腐蚀条件下使用不够安全,故限制使用。    4.4 木结构    4.4.1 为确保建筑的安全可靠,并结合节约木材的方针,适当限制了木结构的使用范围    4.4.2 胶合木结构因无钢构件,对腐蚀十分有利,所以推荐使用。    4.4.3、4.4.4 木结构构件的节点和钢构件是防护的薄弱环节,节点和接头处又极易集聚腐蚀性介质,往往腐蚀严重。钢构件的腐蚀会导致节点松劲,增大构件的变形,所以尽量减少钢构件的使用,在强腐蚀条件下,则不使用。    4.5 地基    4.5.1 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已列入污染土的勘察和评价要求,因此本规范只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    腐蚀性液体对土壤的作用可产生下列影响:    1、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铵等介质,与土壤中的一些成分发生作用后,生成了新的盐类,或由于离子交换作用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能,这种反应的结果, 一般会使土壤具有膨胀性。另一种情况是介质对土壤孔隙中结晶,使土体膨胀。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上部结构产生上升变形、开裂。    2、腐蚀性介质对土壤作用后所产生的易溶性腐蚀产物的流失,使土壤的孔隙增大;或者土壤中某些胶结盐类的溶蚀,使土壤的化学粘聚力减少或丧失。这样就可能导致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孔隙比增大,颗粒变细,承载力、压缩模量可能降低,而导致基础下沉,上部结构开裂。    3、在已污染场地上新建厂房时,由于生产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而破坏原来的平衡条件,使已污染土层产生膨胀或溶陷。    在设计时,根据污染土的评价结构,结合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腐蚀性介质的性质和浓度、生产环境等因素,参照已有经验,结合上述影响,采取措施。    污染土地基的处理,目前在工程上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当污染土的膨胀量或溶陷量不大,且土层又较厚时,或由于其他原因全部挖除有困难时,可局部挖除,回填砂、石类材料。但保留土层的厚度应通过膨胀或溶陷变形计算确定,使上部结构的变形在容许范围这内。    2、全部挖除污染土层,这是最有效的和最可靠的方法,但要从技术、经济方面经论证后确定。    3、某些污染土层,由于承载力和压缩模量较低,但无膨胀性时,可采用耐蚀的砂、石桩加固。若加固土层为弱透水土层,而下层土为较强透水土层时,此时桩身不宜穿透加固土层,以免上部的介质通过桩身向深层扩散,扩大污染范围。    4、当污染土层较厚,不能全部挖除,而建筑物又重要时,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基础穿越污染土层,支承于未污染土层上,桩身应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    4.5.2 在腐蚀条件下选择地基加固方法时,要考虑下列因素:    1、应选择耐腐蚀的加固材料,如在酸性介质作用下,不要选用碳酸盐类的砂、石桩。在对水泥有腐蚀的条件下,不要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搅拌桩。    2、某些化学加固方法所形成的加固土层,在介质作用下由于产生新的化学变化而可能使其失去作用。如硅化加固法在碱性介质作用下使硅酸钠溶解、流失。    3、石类类材料在酸或硫酸盐作用下所产生的盐类,有的具有膨胀性质,有的使石灰土不能固结失去加固作用。    4.6 基础    4.6.1 作用于地面上的介质,有可能通过沟道、地面和排水设施渗入地基,对基础形成腐蚀,但其渗入量是受到限制的,所以其腐蚀性等级按表3降低一级确定。    4.6.2 壳体、折权板等薄壁型式的基础,由于壁薄、受力复杂、难以防护,在腐蚀环境下尚无使用经验,不要采用。    4.6.3 毛石混凝土、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有较高的密实性和整体性,表面平整易于防护,所以推荐采用。砖基础耐久性较差,大放脚曲折较多,不易防护,不适合作为腐蚀介质作用的基础材料。    4.6.5 硫酸、氢氧化钠等介质渗入土壤后,能使地基土膨胀,造成上部结构开裂。基础适当深埋,可减轻或消除这种影响。    储槽或地抗,一般难以保证完全不泄漏,为使基础下的土层不受腐蚀,基础底面宜低于储槽或地坑的底面。    4.6.6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构件,且又深埋于地下,很难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为确保安全,在强、中腐蚀等级下应进行表面防护。采用沥青胶泥的表面防护层,已有多年的使用经验,效果良好。为解决热施工和在潮湿基层上施工的困难,可采用湿固化型的环氧沥青涂料。    基础梁在地面附近,腐蚀情况较为严重,截面又较小,其防护要求应比基础适当提高。    4.7桩基础    4.7.1 桩顶离地在一般不小于1.5m,且有承台保护,所以桩基础只考虑污染土和地下水的腐蚀作用,而不考虑作用于地面的介质对其的腐蚀作用。    4.7.2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混凝土密实性高,质量容易控制,也容易进行防护。灌住桩在混凝土未硬化的情况下就与介质接触,同时防护较为困难,在体育馆条件下尚缺乏使用经验。钢桩缺乏在腐蚀条件下的使用经验,腐蚀裕度难以确定,暂不能列入。木桩由于使用很少,为节约木材,也不予列入。    4.7.3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自身防护性能对桩的耐久性有重要作用。所以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灰比和保护层均有较高的要求。本规范提出的数值与国内外的有关规定基本相当。    4.7.4 当腐蚀等级为强腐蚀、中等腐蚀时,只靠混凝土自身防护是不够的,必须采取附加保护措施。桩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1、选用耐腐蚀性能较好的水泥品种,在单纯SO4腐蚀条件下,桩可采用抗硫酸盐水泥或铝酸三钙含量不大于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制作,桩表面可不采取防护措施。    2、在单纯Cl-离子的腐蚀条件下,可在混凝土内掺入钢筋阻锈剂,这样桩身亦可不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3、酸性介质(PH小于4.5)腐蚀等级为强腐蚀或中等腐蚀时,桩需要采取表面防护措施。桩表面可采用沥青胶泥、环氧煤沥青、油溶性聚氨酯(氰凝)的涂层。这些涂层在国内均有使用经验,在细粒土的地层中,打桩时一般不会磨损。5 建筑防护    5.1 地面    5.1.1 地面的面层材料,除受到腐蚀性介质的作用外,不定期会受到各种机械磨损或冲击作用。各种面层材料都具有各自的特性。水玻璃混凝土,虽然耐酸性能好,机械强度较胜高,亦耐较高温度,但不耐氢氟酸、不耐碱性介质,抗渗性痉,耐水性亦欠佳。树脂类材料面层,具有耐中等浓度的酸、耐碱、致密、强度高等优点,但不耐浓酸、不耐高温、对有些介质不耐蚀、软聚氯乙烯面层,耐中等浓度的酸、耐碱、耐水,但耐磨性差,不耐冲击、易老化等。因此要求设计者根据使用条件,扬长避短正确选择面层材料。    地面面层材料与原规范相比较,有如下变化:    1、删去了玻璃钢面层。因该面层耐磨性差,使用效果不佳,只推荐作为隔离层使用。在玻璃钢隔离导能上能下可作树脂稀胶泥、树脂砂浆及块材的面层。    2、删除了硫磺类材料。此种材料虽有耐酸、致密、施工后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使用等优点。但硫酸类材料与基层与块材粘结性差,其粘结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固化过程中收缩率大,工程中成功的实例少,故本规范在修订中未予列入,待试验研究工作有了突破进展,工程实践有了一定经验后再列入规范。    3、“耐酸石材”包括花岗石、石英石等,这些石材均有优良的耐蚀性及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工程中使用颇多,规范中统称为“耐酸石材”。    5.1.2 耐酸石材的厚度:由于石材工业的发展,机械切割工艺已为许多石材厂采用,故石材的厚度范围可以扩大,从20mm到100mm均可订货。石材厚度减薄,可减轻地面荷重,降低运输费用。由于使用机械切割,石材的表面平整度亦大大提高,不仅可减少砌筑胶泥的使用量,降低造价,而且能提高地面的质量。    树脂砂浆、树脂稀胶泥面层,目前已经推广,有一定使用经验,但是也有不少挫败的例子。这种面层的质量优劣或成败,与树脂质量和施工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5.1.3 当块材地面的灰缝与结合层采用不同材料时,用刚性材料勾、灌缝的块材,不应采用柔性结合层,否则当地面受到重力冲击时,会造成灰缝处开裂。    5.1.4 隔离层的设置,可提高地面的抗渗能力和弥补面层的不足,从总体上提高防腐蚀地面工程的可靠性。    水玻璃胶泥、砂浆及混凝土由于抗渗性差,故用作面层或结合层时,均就设隔离层。    5.1.5 隔离层材料应采用具有一定耐蚀性的防水材料。除了各种树脂玻璃钢外,也可选用耐

    注意事项

    本文(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