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七章新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史).ppt

    • 资源ID:2257258       资源大小:7.83MB        全文页数:16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七章新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史).ppt

    第七章 新中国电影创建时期(1949-1966),政治风云的变换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四起四落” ( “三个半高潮”) 建国初期、1956年前后、1959年、60年代初,一、新中国电影体制的建立,(一)电影管理体制: 1、1949年4月成立“中央电影局”,起初归党中央宣传部领导,新中国建立后,改属文化部领导,局长由袁牧之担任。 2、高度集中的电影生产与营销体系: 电影局统一规划题材,各电影厂承接具体拍摄任务,电影发行由电影局统购统销,配合宣传需要和城市乡村的不同特点安排影片上映。,(二)最早的国营制片机构的建立 1、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制片厂”。 2、1949年4月,北平市军管会接管“中电三厂”,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由田方出任厂长。 3、1949年6月,上海市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接管“中电一厂”、“中电二厂”,在此基础上,于11月建立“上海电影制片厂”,由于伶出任厂长。,(三)私营电影企业的国有化改造 1951年9月,“昆仑”公司与“长江”公司合并,组建长江昆仑联合电影厂,1952年2月又联合“文华”、“国泰”、“大同”、“大光明”、“大中华”、“华光”等公司,共同组建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 1953年2月,“上联”并入“上影”,私营电影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改制基本完成。私营电影企业退出历史舞台。,二、电影观念的转变,文化商品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宣传的工具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三、1949-1952年的中国电影,(一)时代背景: 19491952年,中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中国社会虽然整体上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但依然还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民族资本家的存在。,(二)电影管理政策: 1948年11月,中宣部关于电影工作的指示:“现在我们的电影事业还在初创时期,如果严格的程度超过我们事业所允许的水平,是有害的,其结果将是窒息新的电影事业的生长,因而反倒帮助了旧的有害的影片取得市场。”,“电影剧本的标准,在政治上只要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而不是反苏、反共、反人民民主的就可以。还有一些对政治无大关系的影片,只要在宣传上无害的,有艺术价值的就可以。至于艺术标准,亦应从大处着眼,不应流于细节的苛求。细节上的完美只能逐步达到,不能一蹴而就,这是要在实践、批评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做到的。”,(三)主要出品: 国营电影制片厂:桥、白毛女、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民主青年进行曲、团结起来到明天、陕北牧歌、辽远的乡村、新儿女英雄传,1、新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桥 东北电影制片厂 1949年 导演:王滨 编剧:于敏 主演:王家乙、 吕班、 江浩、 陈强,“第一部描写作为新社会的主人翁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影片。” 陈波儿:“桥的成功,是风格上的成功:它具备了工农兵的风格,新的文艺风格,新的电影风格。”,“分镜头要用新的手法,不要用过去上海的那一套。” 导演的两种顾虑 “怕观众看不懂又怕镜头手法太洋气连推、拉、摇、移、跟都不敢用。” 东影通讯1949年2月,2、无形的战线 东北电影制片厂 1949年 编导:伊明,3、白毛女 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 编导:王滨 水华 主演:田华,4、翠岗红旗 1950年 上海电影制片厂 导演:张骏祥 编剧:杜谈 主演:于蓝,5、荣誉属于谁 (在前进的道路上) 东北电影制片厂 1950年 编剧:岳野 导演:成荫,成荫:(19171984),原名成蕴保,编剧、导演。原籍江苏松江(今属上海),生于山东曹县。 钢铁战士1950年,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因为“有问题”而被有关领导机关明令“停映”的影片。 “对于中国革命的力量与中国人民的传统,作了错误的描写。” 一是影片将革命荣誉归属于学习苏联经验(新的调车法),是政治错误;二是影片片名采用了高岗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长文荣誉是属于谁的?,内容又系高岗任主席的东北人民政府属下的铁路局的事迹。,6、内蒙春光 (内蒙人民的胜利) 东北电影制片厂 1950年 编剧:王震之 导演:干学伟,干学伟:“在电影发行公司正准备延长预定的放映期时,有关领导部门发现了影片中尚有不符合党的民族政策精神之处对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争取不足,决定停映。”,“内蒙春光没有从全国阶级斗争的全局来看问题,而是鼓励地写少数民族中一个民族的阶级斗争,这就不但会把少数的王公作为主要敌人,得出一旦推翻了王公的统治,民族问题就会完全解决了的错误结论,而且必然不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的斗争实际”,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指导委员会”成立。,7、新儿女英雄传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51年 导演:史东山、吕班 主演:金 欣 姚向黎 赵子岳 谢 添,私营厂:武训传、我这一辈子、腐蚀、我们夫妇之间、姐姐妹妹站起来、关连长,8、我这一辈子 “文华”公司 1950年 导演:石挥 主演:石挥 魏鹤龄,“文华”公司 9、腐蚀(1950年) 10、姊姊妹妹站起来 (1951年),11、武训传 昆仑公司 1950年 编导:孙瑜 主演:赵丹 黄宗英 周伯勋,应当重视电影的讨论 人民日报1951年5月20日社论,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旗号来歌颂,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这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 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 为了上述种种缘故,应当展开关于电影武训传及其他有关武训的著作和论文的讨论,求得彻底地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思想。,共产党员应该参加关于的批判 “每个看过这部电影或看过歌颂武训的论文的共产党员都不应对这样重要的政治思想问题保持沉默,都应该积极起来自觉地同错误思想进行斗争。”,1951年7月23日起,人民日报连载武训历史调查记,给武训戴上“大地主、大债主、大流氓”三顶帽子。 8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的长文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 继而开始对“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的批判,使很多私营公司的影片受到批判,甚至波及文学界、史学界的一些作品和文章。,1985年9月5日,胡乔木:“解放初期,也就是1951年曾经发生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这个批判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我们现在不对武训本人和这个电影进行全面的评价,但我可以负责地说明,当时这种批判是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的。因此,这个批判不但不能认为完全正确,甚至也不能说它基本正确。” 2012年3月,武训传解禁。,12、关连长 “文华”公司 1951年 导演:石挥 主演:石挥 俞仲英,对关连长的批判 “以庸俗的小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歪曲了我们人民解放军的革命人道主义。” “严重的歪曲和误解了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本质和英雄形象。”,13、我们夫妇之间,“昆仑”,1951年,郑君里导演,赵丹、蒋天流主演,“作者所选择的题材,首先就是错误的。” “这个作品的致命缺点,是作者只选取了一些琐碎的私生活的现象。” “这部影片的问题很大,很恶劣,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工农干部、共产党员的污蔑。” “充分说明了导演所受的美国电影手法影响之深,和小资产阶级感情的充沛”,“我觉得如果照作者的这种态度来评定作者的阶级,那么,简直能够把他评为敌对阶级了。”,1951年5月开始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以及文艺整风运动,使中国电影创作一度转入低谷,步履艰难。 1952年,只有南征北战、龙须沟、六号门、劳动花开等9部影片。 “不求艺术上有功,但求政治上无过。”,14、南征北战“上影”, 1952年,成荫、汤晓丹导演,15、龙须沟1952年,“北影”,1953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电影剧本创作会议和第一届电影艺术工作会议。 “主要是从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着手来研究讨论有关电影剧本的一些问题;解决关于电影剧本创作领导工作方面的问题更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全国作家,参加电影剧本的创作工作。”,四、19531955年,时任中宣部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习仲勋指出,目前电影工作中的主要缺点是成品太少,关键在于剧本创作太少。 电影工作中存在的缺点,电影部门的领导更有责任。,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应该主要是思想的领导,不要靠行政命令,发号施令;也不能用粗枝大叶、粗暴的办法。对于作品的审查,官僚主义要不得,进行必要的批评是要的,不合实际的批评不需要。对有缺点错误的作品要讲个道理,必须耐心的帮助作家认识错误和修正自己作品中的缺点和错误,而不能“不教而诛”、“一枪而毙”。,文化部副部长周扬指出,官僚主义最突出的表现是对电影艺术缺少政治的、思想的、艺术的领导。没有使各电影制片厂成为独立的艺术生产单位,也没有注意艺术生产特点,许多制度是违反艺术生产规律的。,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 提出电影艺术应具有“文化娱乐的重大作用”。 “影片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力求多样。” “除组织新的创作外,应尽量利用为人民所喜爱的我国现代和古典的优秀文学戏剧作品改编为电影剧本。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标准。,英雄司机 东北电影制片厂 1954年 导 演:吕班 袁乃晨 编 剧:岳野 主 演:郭振清 王秋颖 颜美怡,1、工业题材影片,伟大的起点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4年 导演:张客 编剧:艾明之 演员:张 伐 汤化达 陈天国,2、农业题材影片,春风吹到诺敏河 东北电影制片厂 1954年上映 导 演:凌子风 编 剧:安波、海默、凌子风 主 演:毕兴 、江莉 、张学成,一场风波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4年上映 导演:林农 谢晋 编剧:羽 山 主演:舒绣文 浦 克,谢晋(1923-2008),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著名电影导演,中国文联副主席。1941年入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后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首任院长。,智取华山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53年摄制 导演:郭维 编剧:郭维、纪叶、东方 主演:李金榜 许又新 杨庆卫 郭允泰,3、惊险片,郭维(1922-)导演,天津人。1950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副导演、导演,协助史东山导演了新儿女英雄传,后独立导演惊险片智取华山 ,1954年调任长影导演,执导了董存瑞。,渡江侦察记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4年 导演:汤晓丹 编剧:沈默君 摄影:李生伟 主演:孙道临 齐衡 孙永平 康泰 。,平原游击队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5年 导演:苏里、武兆堤 编剧:邢野、羽山 主演:郭振清 方化 张莹 杜德夫,苏里(1919年-2005年),原名夏传尧,安徽当涂人。 平原游击队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刘三姐,山间铃响马帮来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4年 编剧:白桦 导演:王为一 演员:冯奇 吴漾 于洋,神秘的旅伴 1955年 导演:林农 朱文顺 演员:王晓棠,梁山伯与祝英台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片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4年 导 演:桑弧 黄沙 主 演:袁雪芬 范瑞娟,4、戏曲片,天仙配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5年 导演:石挥 改编:桑弧 主演:严凤英 王少舫,金银滩 1953年 导演:凌子风 编剧:林艺 主演:恩和森 珠岚·琪奇珂,5、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哈森与加米拉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5年 导演:吴永刚 编剧:王玉胡 布哈拉 主演:阿部莱 范丽达 吐拉尔 阿吾贝克,鸡毛信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3年 导演:石挥 编剧:张骏祥 副导演:谢晋 主演:蔡元元 舒 适 李保罗 马 立 程 之,6、儿童片,祖国的花朵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5年 导演:严恭 编剧:林蓝 主演:张圆 张筠英,宋景诗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5年 导演:郑君里 编剧:陈白尘、贾霁 主演:崔嵬 吴茵 石挥 孙道临,7、历史片,五、1956-1957年,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5月24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题材问题,党从未加以限制。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 在1956年10月的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双百方针”等一系列新理念得到确认。,中共八大宣布,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电影管理体制的改变 1956年10月,电影局召开制片厂厂长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故事片厂的组织领导方式与制片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自一中心”:自由选材、自由组合、自负盈亏,以导演为中心。 关于改进电影制片工作若干问题,各电影制片厂涌现出一批由艺术个性比较相近的艺术家自由组合而成的创作集体。 “上影” :谢晋、石挥、白沉等人组成“五花社”。 “长影”:吕班倡导组织“春天喜剧社”。 “上影”组成集团公司,下属“江南”、“海燕”、“天马”三个故事片厂,,2、电影界开始出现一些对外交往活动。 1956年,电影局派出以副局长蔡楚生为代表的五人电影团参加戛纳国际电影界以及在巴黎举行的“国际电影创作者会议”。 1955年输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之后又从法国、日本等国引进一些进步影片。,3、开始注意对本国电影传统的借鉴。 批准公映桃李劫、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在三四十年代的现实主义佳作。,4、电影理论批评日趋活跃,评论文章数量激增,不同的声音开始出现,触及了电影工作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有些还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1956年11月14日,文汇报开辟专栏为什么好的国产影片这样少? 在指导思想方面,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作了狭隘的理解,不少影片缺乏有血有肉的人物,人物与情节雷同现象普遍,缺乏艺术感染力。在组织领导方面,管得太严,集中过多、干涉过多,使电影工作者往往无所适从。,文艺报1956年第23期(12月21日):钟惦棐电影的锣鼓。 提出了电影与观众、电影的组织领导、中国电影传统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强调电影管理体制要适合电影艺术创作规律,提出“艺术创作必须保证有最大限度的自由”的口号。,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在宽松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中国电影产量突飞猛进,1956-1957年生产故事片97部,并且题材、风格也明显地呈现出多样化局面,观众人次也增至17亿。,1、农村题材影片,凤凰之歌 江南电影制片厂 1957年 导演:赵明 编剧:鲁彦周 主演:张瑞芳 李明 康泰 王静安,洞箫横吹 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7年 导演:鲁韧 编剧:海默 主演:张子良 王云霞 范莱 仲星火,2、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上甘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6年 导演:沙蒙 林杉 主演:高保成 徐林格,五更寒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7年 导演:严寄洲 编剧:史超 主演:杨威 李雪红,柳堡的故事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7年 导演:王苹 编剧:胡石言 黄宗江 主演:廖有梁 陶玉玲 徐林格,海魂 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7年 导演:徐韬 演员:赵丹 王丹凤 陈述,3、惊险片,国庆十点钟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6年 编导:吴天 主演:印质明 赵联 赵子岳,虎穴追踪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6年 导演:黄 粲、陈怀皑 主演:印质明 赵 联 李景波,羊城暗哨 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7年 导演:卢珏 编剧:陈残云 主演:冯喆 狄梵,铁道游击队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 导演:赵明 编剧:刘知侠 主演:曹会渠 秦怡 冯喆,4、名著改编影片,祝福 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56年 导演:桑弧 主演:白杨 魏鹤龄 管宗,家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 导演:陈西禾 叶明 编剧:陈西禾 主演:孙道临 张瑞芳 王丹凤,5、喜剧片,新局长到来之前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6年 导演:吕班 编剧:于彦夫 主演:李景波 浦克,不拘小节的人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6年 导演:吕班 编剧:何迟 主演:白穆 黄婉苏 张寿卿,吕班(1913-1976年),演员、导演,原名郝恩星,山西省榆次县人。,6、戏曲片,十五贯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 导演:陶金 编剧:陶金 主演:周传英 朱国梁 王传淞,刘巧儿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6年 导 演:伊琳 主演:新凤霞 张德福 宋长文 赵丽蓉 张淑琴 余绍海,7、历史片,李时珍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 导演:沈浮 编剧:张慧剑 主演: 赵丹,秋翁遇仙记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 导演:吴永刚 编剧:吴永刚 主演:齐衡 王小蓉,边寨烽火 1957年 导演: 达奇 王晓棠 编剧: 林予 姚冷 彭荆风 主演: 林农,8、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芦笙恋歌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7年 导演:于彦夫 编剧:彭荆风 陈希平 演员:宋雪娟 李景波 陈光廷,9、几部较有创新意义的影片,乘风破浪 江南电影制片厂 1957年 导演:孙瑜 蒋君超 编剧:孙瑜 主演:中叔皇 金川 曹铎,女篮5号 天马电影制片厂 1957年 导演:谢晋 编剧:谢晋 主演:刘琼 秦怡 曹其纬,不夜城 江南电影制片厂 1957年 导演:汤晓丹 编剧:柯灵 主演:孙道临 李玲君 刘非,雾海夜航 天马电影制片厂 1957年 原编导:石挥 导演:俞涛 编剧:俞涛 主演:关宏达 金乃华,1957年夏,在中国掀起“反右派”斗争。 文汇报关于国产电影问题的讨论被当作宣扬“今不如昔”的“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的倾向”而予以否定。 电影界133人被划为“右派”。 一大批揭示社会矛盾,批判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在艺术上别开生面的影片被严厉批判,甚至定性为“毒草”。,五、19581959年,1958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陈荒煤的文章:坚决拔掉银幕上的白旗1957年电影艺术片中错误思想的批判 “拔白旗”运动 1、滥用讽刺,借口“反映真实”“干预生活”,直接攻击党和新社会,反对党的领导;,2、抹杀党的领导,违反党的政策,取消或歪曲党员及领导人物的形象,歪曲党的生活和作风。 3、宣扬资产阶级的观点和思想情感,宣扬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1959年3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对1957年一些影片的评价问题。,1958年2月15日,电影局局长王阑西号召电影工作者“也要来个大跃进,以反映我们这个飞速前进的伟大时代的面貌”。 周扬:“希望文艺界也要和我国的工农业生产相适应,来个大跃进,希望电影走在第一位,而上影又要走在全国电影界的第一位。”,“省有电影厂,县有电影院,乡有放映队” “跃进片”、“卫星片”。,花好月圆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8年 导 演:郭维 编 剧:郭维 主 演:王秋颖 秦汉 王景芳 徐连凯,永不消逝的电波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8年 导演:王苹 编剧:林金 主演:孙道临 袁 霞,英雄虎胆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8年 导演:严寄洲 郝光 编剧:丁一三 主演:于洋 张勇手,古刹钟声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8年 导 演:朱文顺 朱文悦 编 剧:刘宝德 主 演:庞学勤 田烈 李希达,上海姑娘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58年 导 演:成荫 编 剧:张弦 主 演:安然 刘钊 黎铿,“该片有严重缺点错误,希广大观众批判!”,195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新片展览月。 “献礼片” 1959年,出品电影80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9年 导演:苏里 编剧:马烽 主演:梁音 李亚林,老兵新传 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9 年 导演:沈浮 编剧:李准 主演:崔嵬 仲星火,五朵金花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9年 导演:王家乙 编剧:赵季康 王公浦 主演:杨丽坤 莫梓江 王苏娅,今天我休息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9年 导演:鲁韧 编剧:李天济 主演:仲星火 史原,青春之歌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59年 导演:崔嵬 陈怀恺 编剧:杨沫 主演:谢芳 康泰 于洋,战火中的青春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9年 导演:王炎 编剧:王炎 陆柱国 主演:庞学勤 王苏娅 林 农 马世达,林家铺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59年 导演:水华 编剧:夏衍 主演:于蓝 谢添 林彬 韩韬 马薇,林则徐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9年 导演:郑君里 编剧:吕宕 叶元 主演:赵丹,1959年,反右倾。 1959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对右倾思想的指示。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提出“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六、19601963年,1959年12月18日至1960年1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全国文化工作者会议。指出当前文艺领域的主要任务就是批判现代修正主义思潮。 指出修正主义的主要表现:“人道主义、人性论”、“现实主义深化论”“写真实论”和鼓吹“创作自由”。,1961年6月: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 周恩来在联席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对此后的电影事业起到扭转局面的根本性作用。,1961年11月13日,文化部提出关于加强电影艺术片创作和生产领导的意见(简称“三十二条”)。 1962年4月:文艺八条。,一、进一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二、努力提高创作质量;三、批判地继承民族遗产和吸收外国文化;四、正确地开展文艺批评;五、保证创作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六、培养优秀人才,奖励优秀人才;七、加强团结,继续改造;八、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1962年5月23日,第一届“百花奖”诞生。 1962年秋,评选“新中国人民演员”。 上影: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 北影: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长影: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 八一:田华、王心刚、王晓棠 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祝希娟,1、农村题材影片,李双双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62年 导演:鲁韧 编剧:李凖 主演:仲星火 张瑞芳,枯木逢春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61年 导演:郑君里 编剧:郑君里 主演:尤嘉 上官云珠,北国江南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63年 导演沈浮 编剧:阳翰笙 主演:魏鹤龄 秦怡 孙永平 蒋天流,2、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红旗谱 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天津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 1960年 导演:凌子风 编剧:胡苏 凌子风 主演:崔嵬 鲁非 俞平 赵联,革命家庭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0年 导演:水华 编剧:水华 夏衍 陶承 演员:于蓝 孙道临 秦汉 张良,红色娘子军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60年 导演:谢晋 编剧:梁信 主演:祝希娟 王心刚 向梅 金乃华,暴风骤雨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1年 导演:谢铁骊 编剧:林兰 主演:于洋 高保成 鲁非,白求恩大夫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63年摄制 导演:张骏祥 李舒田 高正 编剧:张骏祥 赵拓 主演:谭宁邦 村里 英若诚 吴雪,洪湖赤卫队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1年 导演:谢添 编剧:梅少山 张敬安 主演:谢添 王玉珍 夏奎斌,停战以后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2年 导演:成荫 编剧:辛毅 主演:黄钟 张平 项堃 赵子岳 鲁非,野火春风斗古城 根据李英儒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63年 导演:严寄洲 编剧:严寄洲 李英儒 李 天 主演:王晓棠 王心刚,3、惊险片,51号兵站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61年 导演:刘琼 编剧:张渭清 梁心 刘泉 主演:梁波罗 张翼 高博 顾也鲁,冰山上的来客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3年 导演:赵心水 编剧:白辛 主演:梁音 阿依夏木 谷毓英 恩和森,达吉和他的父亲 峨眉电影制片厂 1961年 导演:王家乙 编剧:高缨 主演:刘莲池 朱丹南 陈学洁 牛千,4、喜剧片,大李、小李和老李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62年 导演:谢晋 编剧:于伶 谢晋 主演:姚德冰 刘侠声 范哈哈 关宏达,魔术师的奇遇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62年 导演:桑弧 编剧:王炼 陈恭敏 桑弧 主演:陈强 程之 孙景璐 韩非,锦上添花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2年 导 演:吴国光 谢添 陈方千 编 剧:谢添 主 演:韩非 赵子岳 田烈 陈志坚 凌元,满意不满意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3年 导 演:严恭 编 剧:费克 张幼尔 严恭 主 演:方笑笑 张幻尔,5、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摩雅傣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60年 导演:徐韬 编剧:季康 公浦 主演:秦怡 魏鹤龄 康泰 常态,农奴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63年 导演:李俊 编剧:黄宗江 主演:旺堆,勐垅沙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60年 导演: 王苹 编剧: 洛水 袁先 主演: 王心刚 曹樱 何美萍 李迦庠,刘三姐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0年 导演:苏里 编剧:乔羽 主演:黄婉秋 刘世龙,6、儿童片,小兵张嘎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3年 导演:崔嵬 编剧:徐光耀 主演:安吉斯 张莹 李健 张平,七、1964-1966年,1962年8月,在“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发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的警告,“调整”的步伐随着放慢,以至终止。 1963年1月,柯庆施提出“大写十三年”。 1963、1964年,毛泽东的“两个批示” 196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宣部一份内部刊物上作出“批示”,“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不能低估电影、新诗、民歌、美术、小说的成绩,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少。至于戏剧等部门,问题就更大了。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部门,至今还是大问题。这需要从,调查研究着手,认真地抓起来。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中宣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的报告草稿上批示:“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像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 1964年7月29日,康生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总结会上,公开点名批评北国江南、逆风千里等片。 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批判北国江南的文章,判定该片“宣扬了阶级调和论,8月6日,由张春桥掌控的上海市委工作组进驻有关电影团体,督导“文艺整风”运动,提出,要对北国江南、不夜城、红日、燎原等影片进行公开批判。 8月16日,中宣部向党中央呈送报告,提出要在北京等八个城市公映并批判北国江南、早春二月两片。,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不但在几个大城市放映,而且应该在几十个至一百个中等城市放映,使这些修正主义材料公之于众。可能不只两部影片,还有别的,也要批判。” 8月18日,张春桥在上海提出:北京有一条反动的资产阶级“夏陈路线”,12月,中宣部指出:林家铺子、不夜城、兵临城下、逆风千里、聂耳、革命家庭、大李小李和老李、阿诗玛、舞台姐妹等为“毒草影片”。,千万不要忘记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4年 导演:谢铁骊 主 演:罗玉甫 彭 玉 秦 文,箭杆河边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4年 导演:许珂、马尔路 主演:李宝岩 魏喜奎,英雄儿女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4年 导演:武兆堤 编剧:毛烽 武兆堤 主演:刘世龙 刘尚娴 田方,霓虹灯下的哨兵 天马电影制片厂 1964年 导演:王苹 编剧:沈西蒙 主演:徐林格 袁岳 陶玉玲,阿诗玛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64年 导演:刘琼 编剧:葛炎 刘琼 主演:杨丽坤 包斯尔 韩非 崔超明,舞台姐妹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65年 导演:谢晋 编剧:林谷 徐进 谢晋 主演:谢芳 曹银娣 冯奇 高爱生,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七章新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史).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