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

    • 资源ID:25153       资源大小:174.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

    流行病学课程学习辅导 电大考试电大小抄电大复习资料 第十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教学要求 了解: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疫原地及流行过程。 熟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因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掌握: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的涵义;经空气、水和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影响人群易感性的 因素。 重点难点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一、病原体 通常把能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统称为病原体。 二、宿主 宿主是指能供给病原体以营养和场所的生物统称。除了人类能作为病原体的宿主外,温血脊椎动物和少数变 温动物也可作为病原体的宿主。宿主排出病原体的方式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排出途径与侵入途径相一致。常见途 径有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血液(昆虫叮咬等)。 三、传染过程 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易 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其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 感人群。 一、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病原体不仅 能在宿主体内寄生,而且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同时适应了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的过程。这种病原体更换宿 主的过程,一般称之为传播过程。其过程包括排出途径、传播途径和侵入途径。传播途径一般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经空气传播 包括三种方式,即经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和尘埃传播。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大多有季 节性升高的特点,一般多见于冬春季节;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可呈现周期性升高;人口密度与居住条 件是影响空气传播的主要因素。 (二)经水传播 一些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可经水传播,其传播包括饮用水被污染和与疫水接触感染两种方 式。经饮用水传播的疾病常呈爆发流行。其流行特征为: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且有饮用同一水源水的历史; 如水源经常受到污染,病例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停止使用 污染的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爆发或流行即可平息。经接触疫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主要是通过皮肤粘 膜侵入体内。其流行特征为:病人有接触疫水历史,如抢险救灾、收获、游泳等。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特点, 多见于水网地区、雨季和收获季节。大量易感人群进入流行区,可呈爆发或流行。对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强个 人防护可控制其病发生。 (三)经食物传播 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及个别呼吸道传染病均可经食物传播。作为传播媒介的食物大 体可分两类。一类是食物本身存在病原体,另一类是食物被污染。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主要有以下流行特征: 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如系一次大量污染,在用餐者中可呈现爆发,其潜伏期较短,临 床表现往往较重。当停供污染食物后,爆发即可很快平息。 (四) 经接触传播 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指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 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的一种传播途径。间接接触传播是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 播的传染病一般呈现散发,无明显季节性,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较差地区发病较多。 (五)虫媒传播 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机械性传播 某些节肢动物可携带病原体,但病原体在它们的体内 或体表并不繁殖或发育,仅在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而污染食物或食具。人们可因食入被污 染食物或使用不洁食具而被感染。2、生物性传播 它是指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机体后,在其肠道或体腔内经过发 育、繁殖,才能感染易感者。其传播特点是病原体与节肢动物间存在生物学上依存关系,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六)经土壤传播 土壤被污染机会较多。经土壤传播疾病的意义大小,除与病原体在土壤中存活时间有关外, 同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及个人卫生习惯有关。 (七)医源性传播 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 病的传播。其传播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易感者在接受治疗、检查或预防措施时由于所用器械、针筒、针头、 采血器,导尿管等被污染或消毒不严而引起的传播;另一类是由于输血或生物制品和药物受污染引起传播。 (八)垂直传播 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统称为水平传播。而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则称为垂 直传播或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和分娩时引起传播三种方式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做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总人口中易感人口所占比例。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包括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和免疫人 口死亡。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包括计划免疫、 传染病流行以及隐性感染等。 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一、概念 (一)疫源地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每个传染源可单独形成一个疫源 地。但在一个疫源地内也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疫源地称为疫点。较大范 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时称为疫区。 (二)形成疫源地的条件 疫源地的形成有两个条件,第一就是有传染源存在,第二是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 疫源地范围大小可因病而异,主要决定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与疫源地条件。 一、 疫源地的消灭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传染源被移走(如隔离、死亡)或已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病原体被彻底清除 (消毒、杀虫),传播途径已不存在;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二、流行过程 任何一个疫源地都是前一个疫源地的发展,同时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 构成了传染病流行过程。疫源地是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只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连接, 协同作用,才能发生新疫源地,流行过程才得以延续。疫源地一旦被消灭,流行过程即告中断。流行过程的强度, 经常用发病率进行测量,以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等术语进行描述。在地区上的表现形式为地方性、外来性 和带入性。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传染病 教学要求 了解:流感病毒结构、分类与命名;流感病毒抗原漂移机理及流行株的起源;麻疹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特性及流脑防治的主要措施;流脑监测、预报的意义及方法。 熟悉: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特点及与流行的关系,流感的流行特征与主要预防措施;疫苗时代麻疹的流行特 征,当前麻疹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重点难点流行性感冒 一、抗原变异特点及与流行的关系 流感病毒抗原结构易发生变异。甲型的抗原变异性最强,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变异性较弱,可引起中 等流行或局部爆发;丙型的抗原性比较稳定,多引起婴幼儿和成人散发病例。 甲型流感病毒大约每隔十几年发生一次大变异,其表面抗原 HA 和或 NA 完全发生了变异,形成新的亚型, 这种大变异称为抗原转变,又称质变。在亚型内部经常发生小变异,称为抗原漂移,又称量变。抗原转变可分为 两种情况:(1)大组变异,H 与 N 均发生大变异,能引起世界大流行。( 2)亚型变异,H 发生大变异,N 不变 或仅小变异,约十多年一次,能引起较大流行。抗原漂移在亚型内发生的小变种是由于 H 和 N 各自独立发生不定 向的小变异而形成,漂移的结果可能导致流感流行。 二、流行特征 流感是目前能见到的引起典型流行或大流行的一种世界性疾病。 1、地区分布 流感发病地区分布差异与病毒抗原的变异、人群密集程度、交往频度、传染源数量、人群免疫状态及防疫措 施等有关。但一般总是由城市到农村,由平原到山区,沿交通路线发展。 2、季节性 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除新亚型大流行外,流感通常在冬春季流行,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则任何季节都 可发生流行,更多是在夏季流行。我国的流感在北方多在冬、春季流行,南方则多在夏、秋流行。 3、年龄分布 在流感大流行时,各年龄组的发病率比较一致,但一般仍以 615 岁组最高,02 岁组及 40 岁以上各组的发病 率明显降低。一般流行时,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 4、超额死亡率 超额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是指由于流感流行所造成的超过预期的死亡率(以非流行年同期的平均死亡率 作为预期死亡率)。流感引起的超额死亡率是一种普遍现象,它能反映流行的程度与严重性。流感流行时虽发病 率较高,病死率却很低,一般不超过 0.1。但在大流行时,病死率和死亡率均增高。 三、流行过程 1、传染源 包括(1)病人,(2)隐性感染者,(3)动物 2、传播途径 主要是经空气飞沫传播。 3、人群易感性 当一个新亚型出现时,人群普遍易感,因而发生大流行,绝大部分人感染而获得免疫,可以 说是这个亚型的基础免疫。随着抗原漂移的新变种的反复流行,人群免疫力愈来愈宽广,新变种的流行规模逐渐 缩小,直到下一个新亚型出现后人群又普遍易感,开始一个新的循环。隐性感染也能产生抗体。流感病毒三型间 无交叉免疫,不同亚型间也无可靠的交叉免疫,因而人的一生中可多次患本病。 四、预防措施 1、加强对流感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 2、疫苗预防 3、化学药物预防 4、早期发现和迅速诊断病人,及时报告疫情和采取措施 麻疹 一. 流行过程 1、传染源 各种临床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患者从潜伏期最后 12 天到出疹后 5 天都有传染性,以前驱期最强, 出疹后迅速减弱。 2、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3、易感人群 人对麻疹普遍易感,但 68 个月以下的婴儿具有母体抗体,极少患病。凡未患过麻疹且未接种 过麻疹疫苗的人,均可感染麻疹病毒。发病后可获终生免疫。麻疹活疫苗注射后获得的主动免疫不如麻疹病后获 得的免疫力持久,容易下降甚至消失。 二. 疫苗时代麻疹的流行特征 1、流行强度与流行趋势 在使用麻疹疫苗后,发病率大幅下降,基本上控制了爆发和流行,病例多为散发,麻疹的发病从自然流行状 态逐步进入疫苗时代的相对稳定状态。 2、流行周期 在广泛使用麻疹疫苗前,麻疹呈典型的周期性流行,流行曲线呈“剪刀状”。在广泛使用疫苗以后,周期性流 行规律被打破,不再有以往典型的周期流行高峰。 3、季节性 疫苗应用前,麻疹往往在冬春季流行。在疫苗时代,季节性高峰明显降低,流行季节推迟(1 个月左右),或 由于受爆发点疫情的影响,发病高峰可发生在任何月份。 4、年龄分布 麻疹发病年龄过去多集中于幼儿。在广泛应用疫苗后,儿童发病率下降,发病人群向大年龄组推移。另一方 面,青年母亲中,麻疹病毒易感者增多,其所生婴儿缺乏母传抗体,或抗体水平很低,婴儿出生后抗体很快转阴, 造成婴幼儿麻疹病例增多。麻疹发病年龄双向偏移,主要原因与麻疹减毒活疫苗一次免疫接种并非导致终身免疫 和初次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失败有关。 5、地区分布 城市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及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小。 三. 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增强人群免疫力 (1)主动免疫 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 (2)被动免疫 对多病体弱及年幼的易感儿童可采用被动免疫措施。一般来说易感者暴露于传染源 5 天之内 施行被动免疫效果好,714 天内接种可减轻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四. 流行过程 1、传染源 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以轻型病人和带菌者为主 2、传播途径 经空气飞沫传播。流脑的传播速度及扩散范围决定于人群的易感程度及受感染的机会,传染源 扩散的速度及波及的地区。 3、人群易感性 人对脑膜炎球菌普遍易感。病后免疫稳固。 五. 流行特征 流脑广泛的流行于世界各地,以温带地区的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最为严重。本病具有流行周期性,明显的 发病季节高峰以及地区差异。在我国的流行以 A 群为主。 1、 流行的周期性 我国城市约隔 810 年发生一次大流行,每隔 35 年出现一次小规模的流行。19851986 年大多数地区开展菌苗预防后,1986 年起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至 2/10 万以下,控制了 80 年代流脑的周期流行。 2、 季节分布 冬春季流行。 3、 年龄分布 以 15 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流行年发病年龄相对高移。 4、 地区分布 目前我国大城市发病率低,中小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郊区集镇和铁路沿线小市镇发病率高,而偏 僻农村山区可多年无病人发生,一旦传染源输入常引起爆发流行,一户多发病例显著增加。 六. 预防措施 由于流脑的传染源以轻型病人和带菌者为主,数量众多,空气飞沫传播又极易实现,因此预防策略应放在监 测、预测和提高人群免疫力上。 1、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四早”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病人最好就地隔离抢救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 3 天,但自发病日起不得少于 7 天。有条件时可作细菌学检查,连续两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2、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在流行季节大力开展儿童机构、公共场所及居住环境的卫生工作,经常保持室内适宜的通风和清洁;易感儿 童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提倡戴口罩。对托幼机构、小学校施行必要的检疫措施。病家通风,病人接触过的物 品要洗晒。 3、针对易感者的措施 (1)流脑菌苗预防接种 (2)化学药物预防 4、流脑监测与流行预测 第十二章 感染性腹泻 重点难点 概述 感染性腹泻是由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腹泻。 流行病学特征 一. 流行过程三环节 (一)传染源 受病原体感染的人(包括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或动物(包括患病和带菌的动物)是感染性腹泻的传染源。 1. 病人 腹泻病人和亚临床病人是感染性腹泻的重要传染源。 2. 病原携带者 常见的病原携带者有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和健康携带者。 3. 受感染的动物 由动物(包括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等 )作为主要传染源的腹泻病有弯曲菌肠炎、沙门氏菌病、耶氏菌肠炎以及 某些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等。人们由于接触患病或带菌的动物,或通过污染的动物性食品(如牛奶、乳制品、家禽、 家畜、水产和海产品等)而受感染。 (二)传播途径 感染性腹泻主要是通过粪口粪方式传播。 1. 经水传播 水在感染性腹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常可引起腹泻病的暴发或流行,这主要是因为:水源很容易 受到病人粪便的污染。有些病原体在水中能存活较长时间。由于水源的污染,可以使许多用水冲洗的生冷食 品受到污染。在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人们往往有饮用生水的习惯。 2. 经食物传播 被污染的食物可以传播感染性腹泻,引起暴发或流行。 3. 经接触传播 在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感染性腹泻的过程中,被污染的手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口密度大,卫生设备简陋及卫 生制度不健全的集体单位,特别是托幼机构,常因日常生活接触引起腹泻病的传播、流行。在以动物为主要传染 源的腹泻病中,大多由于它们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周围物品,人们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而受感染。此外,人 接触患病或带菌的动物也可以引起感染。 4. 经虫媒传播 常见的虫媒有苍蝇、蟑螂等。由于苍蝇的习性,在流行季节很容易造成食物的污染而引起腹泻病发生,且苍 蝇的远距离传播作用,容易导致感染性腹泻的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是普遍易感的。一般来说,患腹泻病后可以获得一定水平的免疫力,但通常持续 时间不长,而且免疫力也不稳固。在人群的年龄分布上,以 5 岁以下的儿童易感性最高,发病率最高,是感染性 腹泻的主要成员。在职业分布上,主要取决于各职业人群暴露机会的高低。 二.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温、降雨等,在感染性腹泻的流行中起一定的影响作用,但社会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国内部 分地区感染性腹泻监测表明,饮生水、食用未加热的隔餐饭菜、饮用被粪便污染的水和食品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 素。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家庭卫生、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母亲个人卫生、儿童个人卫生、人工和混合喂养等。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发病危险因素也不完全相同。 (二)病原体因素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病原体因素也是影响感染性腹泻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病原体变异和新 病原体的出现。 (三)流行特征 1. 地区分布 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但发展中国家的流行比发达国家严重。细菌性腹泻(如霍乱、痢疾等) 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发病率较高,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葡萄球菌、肠致泻性大肠杆菌、耶氏菌等感染性腹泻在 欧美发达国家很严重。发展中国家常为水型和食物型爆发流行,而发达国家以食物型爆发多见。 2. 时间分布 感染性腹泻全年都可发生,但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细菌性腹泻的发病高峰一般在夏秋季节,而轮状病毒腹 泻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以秋冬季节发病较多。发病高峰季节随地区和病原体的不同也可有一些变化。 3. 人群分布 感染性腹泻以婴幼儿和青壮年发病率高。 4. 流行强度 感染性腹泻可以表现为散发、爆发或流行。一般而言,经水和食物传播的感染性腹泻以爆发和流行为主。在 感染性腹泻流行季节和流行地区可以表现为爆发或流行,而在非流行季节和地区常表现为散发。卫生状况较差、 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和人群容易发生爆发和流行。 防治策略与措施 我国腹泻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决定了防治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我国目前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 的综合性措施。 一. 三级预防策略 1. 第一级预防 主要针对致病因素(包括环境和个体 )的预防策略,也称病因预防。其内容主要包括改善环境卫生 (完善上下水 道设施、处理粪便垃圾等), 强制食品部门执行有关卫生法规,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 特别是不随地便溺,养成饭前 便后洗手习惯等),早期发现和管好传染源,杜绝医院内交叉感染,开展特异性预防措施( 疫苗预防、药物预防)等。 2. 第二级预防 采取“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策略,防止和减缓感染性腹泻的发生和发展。主要通过宣传教育群众和 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做到把知识交给群众,特别是培训儿童的母亲,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技术及对口服补 液疗法(oral rehydration salt, ORS)的积极应用,反对滥用抗生素,开展流行病学监测等。实际上,对感染性腹 泻这样的传染性疾病还应强调另外“两早”,即早隔离和早报告。 3. 第三级预防 主要包括在医疗单位的正确处理和良好护理、合理膳食、家庭随访与指导等,尽可能地使患者全面康复,减 少并发症、后遗症或其他由于严重或反复腹泻可能造成的伤残。 二. 具体防治对策 我国在感染性腹泻的防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已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 (一)认真开展以“三管一灭”为中心内容的卫生基本建设和群众性卫生运动 1. 管水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从根本上改善居民饮水、用水的卫生条件。城镇自来水要保证符合饮水 卫生标准,农村要做好现有饮用水源的保护,严防粪便污染。 2. 管粪 因地制宜,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城镇结合城市规划建设,推广化粪池储存。农村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继续 推广沼气化及高温堆肥等方法使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要求付诸实际。 3. 管饮食 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禁食病死的家禽、家畜。动物食品,水 产品食用前必须充分煮熟。生、熟食品应严格分开,避免熟食再受污染。剩饭菜煮透后才可食用。牛奶应经巴氏 消毒法处理。逐步健全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对食品加工、储存、批发、零售、中转、运输等部门和单位的卫 生设施和管理,严格操作规程。不断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饮食卫生水平。我国当前在饮食摊点的管理 上问题较多,须特别关注。 4. 灭蝇 根本性措施是彻底消除苍蝇孳生地,因而与粪管工作密切相关。应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 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实搞好环境卫生,不断美化、绿化和净化环境,彻底清除苍蝇孳生地,大幅 度降低苍蝇密度直至消灭苍蝇。 常见的感染性腹泻 一.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一)流行概况 痢疾是由志贺菌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 便。痢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发病和死亡居腹泻病之首,其中最主要的是细菌性痢疾。痢疾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 较高,发达国家相对较低 (二)防制要点 对病人采取“五早一就(“就” 是指“就地处理,不上送,不后转” )”,隔离期限视粪检志贺菌结果而定。对传播 途径落实“三管一灭” 。提高个人卫生防护水平,包括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 二、霍乱 (一)流行概况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O 1 群和 O139 群) 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水样便)、呕 吐。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及肾功能衰竭等。 (二)防制要点 对病人(包括亚临床病人和带菌者)采取“五早一就”。对环境做到“三管一灭”。提高个人卫生防护水平和能 力(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等)。对疫点的处理要坚持“早、小、严、实”的原则。 三、伤寒和副伤寒 (一)流行概况 伤寒和副伤寒分别是由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稽留热、 伤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和肝脾肿大,有轻型和非典型病人之分。 (二)防制要点 对病人采取“五早一就” 。对传播途径做到“ 三管一灭” ,特别是改水和管水。提高人群自我防护水平(不喝生水、 饭前便后洗手等)。伤寒免疫预防过去一直应用灭活菌苗皮下接种,效果较差,副作用大。近年来研制的减毒口 服活菌苗株 Ty21a 效果较好、副作用小。 流行病学课程学习辅导 6 第十三章 病毒性肝炎 重点难点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传染病,目前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分别由相应的五型肝炎病 毒引起。从流行病学方面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甲型和戊型,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爆发流 行,不转为慢性。另一类包括乙型、丙型和丁型,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易成为慢性,少数甚 至转化成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甲型肝炎 一、传染源 甲肝的传染源是感染 HAV 的人,包括急性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 人感染 HAV 后,经一定潜伏期(约 15-40 天,平均 30 天),可表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显性感染或无临床症状的 隐性感染两种类型。临床型感染包括急性无黄疸型、黄疸型及爆发型肝炎。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者均可随粪便排 出 HAV。 二、传播途径 (一)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大多数 HAV 感染是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常发生于卫生条件差、人口密集、居住拥挤、卫生习惯差的集体 单位。一般多为散发,如果不及时采取防疫措施,也可造成局限性流行。 (二)经水传播 在发展中国家,经水传播是甲肝呈地方性流行的重要原因,尤其农村在粪便管理和改进水源工作较差的地区, 雨季或暴雨后冲刷粪便流入水源常可引起爆发。 (三)经食物传播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经水产品等传播,不仅可引起大型爆发,还可散发。 三、人群易感性 没有自然感染过 HAV 的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者极为少见。 四、流行特征 甲肝是世界性分布。目前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类型,其主要 区别如下: 1. 大多数发达国家甲肝发病率较低,呈下降趋势。 2. 在发达国家成人甲肝所占比重高,但在发展中国家甲肝发病仍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成人发病率最低。 3. 近 10 年来,在发达国家甲肝发病已无秋冬季节性升高。但在温带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甲肝常由外籍工 人及其子女传入,并在幼儿园或小学校发生爆发。此外,医务人员和到热带国家去旅游者发病亦较高。 五、预防 重点是采取以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一)管理传染源 1. 加强疫情报告 2. 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人 (二)切断传播途径 1. 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2. 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 3. 加强托幼卫生 (三)保护易感人群 乙型肝炎 一、病原体 1、抗原抗体系统 1) 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HBsAg 阳性是 HBV 感染的标志之一,但不是乙肝诊断的唯一依据, 必须根据其临床和流行学特征以及其他 HBV 标志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绝大多数自限性乙肝于 HBsAg 消失 后隔一段时间才出现抗 HBs,一般于感染后 4-5 个月出现,但滴度较低,持续约 6 个月至 3 年。 2) 核心抗原抗体系统(HBcAg、抗 HBc):抗-HBc 一般在 HBsAg 出现后 3-5 周和发病前阳转,急性期抗-HBc- IgM 滴度较高,约 8-27%乙肝病例于急性期 HBsAg 已阴转,但抗-HBc-IgM 阳性,因此,抗-HBc-IgM 可作为急性 乙肝的诊断指标。 3) e 抗原抗体系统(HBcAg、抗-HBc):HBcAg 存在于 HBV 的核心部分,多见于 HBsAg 阳性者的血液中,几 与 HBsAg 平行出现,但较 HBsAg 消失早。HBcAg 阳性一般表示病毒在体内复制,传染性强。HBeAg 可作为判断 传染性和预后的一个指标。 2、抵抗力 HBV 在外环境中抵抗力较强。37下 30 天抗原性稳定。煮沸 10010 分钟,高压蒸汽消毒(121 ,15 磅 /cm2)15 分钟,或干热 1602 小时均可灭活。福尔马林 1:4000, 3772 小时,以及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均可破坏 HBsAg 抗原性。强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 可完全破坏 HBV。 二、传染源 (一)病人 人感染 HBV 后,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和感染的病毒量不同,可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临床型有急性 乙肝(分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慢性乙肝(分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一般估计乙肝黄疸型与无黄疸型之比为 1:100。慢性乙肝病人常携带 HBV,且反复发作,应视为重要传染源。 (二)病毒携带者 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液 HBsAg 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又称无症状或 慢性 HBsAg 携带者。 HBsAg 携带者传染性的强弱,与 HBsAg 滴度的高低以及 HBeAg 是否阳性有关。HBeAg 阳 性的携带者,HBsAg 滴度较高,传染性较强,因此,此类携带者是更重要的传染源。据报道,在儿童 HBsAg 携带 者中 HBeAg 阳性率较成人为高,而抗 HBe 阳性率则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因此,儿童 HBsAg 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 意义较成人更大。 三、传播途径 (一)经皮传播 是乙肝低地方性流行地区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在这些地区,约 50%乙肝病例是显性经皮途径传播,包括输血 或血制品、血透析、纹身、扎耳环孔、针灸、共用针头和医务人员意外刺伤等,其余 50%乙肝病例中,有一部分 可能是隐性经皮传播,即经微小的皮肤或粘膜伤口传播。 (二)性接触传播 (三)母婴传播 (四)经口传播 粪口途径传播不起重要作用。 (五)吸血昆虫传播 尚未最后证实。 四、人群易感性 人对 HBV 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五、流行特征 (一)地区分布 乙肝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广,但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我国为乙肝高发区。西方国家一般城市乙肝发病率高于 农村。但我国 HBsAg 和抗-HBs 流行率农村高于城市,而小城市又高于中等城市,后者又高于大城市。 (二)时间分布 但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三)性别和年龄分布 我国 HBsAg 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但抗-HBs 阳性率则女性高于男性。HBsAg 阳性率的年龄分布呈现两个高 峰,第一高峰在 10 岁以前,第二高峰在 30-40 岁组。40 岁以后 HBsAg 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四)职业分布 我国未发现 HBsAg 阳性率高的职业人群,医务人员虽然 HBV 感染率高,但 HBs-Ag 携带率不高。 (五)家庭聚集性 HBsAg 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HBsAg 阳性率高的地区家庭聚集性亦高,母亲 HBsAg 阳性的家庭,其子女 HBsAg 携带率亦高。聚集率高可能是长期密切接触所致,亦可能与遗传有关。 六、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1. 乙肝病人管理 2. HBsAg 携带者的管理 3. 献血员管理 (二)切断传播途径 1. 防止医源性传播 2. 阻断母婴传播 3. 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4. 加强其他卫生措施 丙型肝炎 一、传染源 主要是急性、慢性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 二、传播途径及高危人群 HCV 主要经肠道外途径传播,象乙肝一样经污染的血、血液制品、针头、注射器等传播。所以,丙肝的高危 人群是受血者或接受血制品、注射药瘾者、血透析病人和接触血液的卫生护理人员,但与乙肝不同的有:母婴 传播的可能性不大。家庭密切接触及性活动传播虽有报道,但尚待进一步证实;还有 40%的丙肝感染者查不 到传播途径。 三、流行特征 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发达国家较为常见。输入血制品者亦可感染本病。HCV 感染,尤其是肝硬化时可 发生肝癌。 四、预防 总的预防原则同乙肝,但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效果不清楚。对献血员进行抗-HCV 的筛检,阳性者不得献血。在 尚未能开展该项检测工作的地区和单位,应加强 ALT 和抗-HBc 的检测。ALT 升高和抗-HBc 阳性者不能献血。应 用这两个间接指标的理由是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在 ALT 升高和抗-HBc 阳性的人中,丙肝慢性病人和携带 者的比例较大。 丁型肝炎 一、病原体 丁型肝炎是由 HDV 引起的。HDV 是一种有传染性、嗜肝性、有缺陷的病毒,必须依赖于 HBV 或其他亲肝 DNA 病毒的辅助,才能进行复制。 二、传染源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携带 HDV 的急性、慢性病人和携带者。人感染 HDV 后,可表现为 HBV 和 HDV 联合感 染或重叠感染。 三、传播途径 1、 经血或血制品传播 2、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3、 围产期传播 四、流行特征 丁肝的流行呈世界性,通常与乙肝地方性流行一致。我国虽属乙肝高地方性流行区,但丁肝流行率并不高。 丁肝的高危人群是注射药瘾者和血友病病人以及各种类型的慢性乙肝病人。男性较女性常见,因高危人群男性为 多,在地方性流行区男性携带率高于女性。 五、预防 由于 HDV 的复制依赖于 HBV,因此预防乙肝的一系列措施能有效地预防 HDV 感染。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预防 85%以上的 HBV 感染,也就可有效地预防 HBV 和 HDV 的联合感染,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不能预防重叠 感染,目前,HBV 慢性肝病和无症状携带者,尚无特效的治愈方法,使其终止 HBV 的携带状态。因此,预防重 叠感染的唯一有效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 戊型肝炎 一、病原体 戊型肝炎又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经粪口途径传播,常因饮水受到粪 便污染造成大型爆发流行,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类似甲肝。 1、病毒颗粒 本病患者和实验动物,在发病前及发病早期的粪便中,用免疫电镜可检测到直径为 27-38nm(平均直径 32.3nm)、 无外壳和表面呈锯齿状病毒样颗粒。 2、易感动物 多数动物实验感染研究结果提示,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对 HEV 普遍易感。 二、传染源 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初的病人。潜伏期是 2-9 周,平均 6 周。感染 HEV 后可表现出隐 性感染和显性感染两种类型,显性感染包括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和爆发型肝炎,成人以显性感染为主,而 儿童以隐性感染为主 三、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既通过摄入被病人粪便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此外,还可通过日常生活生活接触和输 入性传播。 四、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在一个地区发生一次流行后,隔若干年才能发生再次流行;未发现有两次发病者;在 地方性流行地区,外来人群发病率较当地人群为高,说明本病病后有一定免疫力。 五、流行特征 1、 地区分布 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仅有个别输入性病例。 2、 流行类型 本病以流行为主,多由水源被粪便污染所致。我国曾报告两起食物型爆发,但亦可散发。 本病流行有两种类型:(1)短期流行,由水源一次性污染所致,持续几周; (2)长期流行,由水源持续性污染所 致,或通过污染的环境,或直接人传人传播,可长达几个月。 3、 季节分布 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后。 4、 人群分布 主要为青壮年发病,以 15-39 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儿童和老人发病相对较少。一般男性发病 率高于女性。 5、 传染性 较甲肝为低,一户一例占多数,二代发病率较低。 六、预防 与甲肝基本相同,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保护水源,防止粪便污染。改变饮水习惯, 不喝生水,特别是在雨季和洪水过后,必须提高警惕,饮用水一定要煮沸。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不吃腐败变质和不洁的水果、蔬菜等。 用普通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对预防戊肝无效。 第十四章 自然疫源性疾病 重点难点 概述 一、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指在脊椎动物和人类间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即人类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 上有关联的疾病。 根据病原体储存宿主的性质可以将人畜共患病分为四类: 1. 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宿主是动物,通常在动物群中传播,偶尔感染人类。人的 流行是动物间流行的波及,人感染后成为病原体传播的死角(除鼠疫等少数病外) ,没有继续传播的机会。 2. 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储存宿主是人,通常在人间传播,偶尔感染动物。 3. 人和动物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和动物都是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在人和动物间均能流行,并且 人和动物可以互为传染源。 4. 真人畜共患病:此类传染病病原体的世代延续离不开人和动物,以动物为中间宿主,以人为终末宿主。 二、自然疫源性、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地的概念 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即使人类不参与也可通过媒介(绝大多数是吸血节肢动物) 感染宿主(主要 是野生脊椎动物)造成流行,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人的感染和流行对其长期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不是 必要的,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源性。存在自然疫源性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某些动物传染病(如鼠疫、森林脑炎、 蜱传回归热等)经常存在于自然界野生动物间,不依靠人而传播,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传染给人,这些疾病称为自 然疫源性疾病。如上述的人畜共患病中的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和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一)宿主 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的宿主主要是脊椎动物,但也有少数例外,如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最主要的 宿主是脊椎动物中鸟纲和哺乳纲的常温动物。 根据宿主在病原体的长期保存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将宿主分为主要宿主、次要宿主、偶然宿主三类。 1. 主要宿主:主要宿主是病原体长期保存其种群的宿主,如果没有主要宿主,自然疫源地也就不存在 2. 次要宿主:参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保存,但不起主要作用。但是次要宿主如果数量大量增加,其在流行中 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超过主要宿主。 3. 偶然宿主:偶然宿主偶然参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在一些情况下人也可以是偶然宿主。 根据主要宿主动物的多少可以将自然疫源性疾病疾病分为单宿主性或多宿主性。 (二)传播途径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与其它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类似,可以经呼吸道传播、经消化道传播、经皮肤接触 传播和经节肢动物传播。 1. 经呼吸道传播:如炭疽杆菌、布鲁氏杆菌等。 2. 经消化道传播:如布鲁氏杆菌病。 3. 经皮肤接触传播:可以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 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是与患病动物接触,如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伤、抓伤而患狂犬病、抚摸戏弄鹦鹉而感染鹦 鹉热等。 间接接触传播:多见于接触疫水而感染,其次是接触土壤而感染。如接触被钩端螺旋体污染的疫水而发病, 接触土壤感染炭疽杆菌等。 4. 经媒介动物传播:传播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媒介动物主要是吸血节肢动物,如蚊、蜱、虻、虱、蚤等。其传 播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即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 (三)媒介 根据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的自然循环和保存所起的作

    注意事项

    本文(「流行病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为本站会员(小小飞)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