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9年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29课古文两篇》精品教育.doc

    • 资源ID:2692645       资源大小:30.0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29课古文两篇》精品教育.doc

    古文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两个故事。4. 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2. 学生: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教材简析本课安排了两篇浅显的文言文:一篇是司马光救友,另一篇是矛盾,都是孩子们很熟悉的故事。司马光救友通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矛盾通过一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语言,讽刺了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告诫人们说话做事不要前后矛盾。这两则文言文,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浅显易懂,叙述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前,应让孩子们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有传统的民族美德,有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瑰宝。古代的很多东西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学习一点浅显的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教学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先认认真真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对照注解,试着读懂每一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教学过程司马光救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救友这个小故事的。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老师先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听。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1. 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2. 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3. 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1. 自读自悟。读一句,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2. 小组合作学习。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3. 全班交流。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学生说不准,教师应予以点拨。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讨论,教师点拨。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4)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5)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6)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7)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话?五、品读,读出理解和韵味1. 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2. 指名读。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3. 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六、拓展延伸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矛盾一、指名背司马光救友二、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引入新课的学习先认认真真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三、读通课文先自己读,再同桌互读互评,再在全班交流。四、精读课文1. 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教师先列举一句作示范,让学生明白怎样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3. 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组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五、自由交谈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从文中悟出的道理。如: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不能夸夸其谈,不能自吹自擂,要实事求是六、布置作业1. 背诵课文。2. 把你读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3.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或朋友听。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29课古文两篇》精品教育.doc)为本站会员(上海哈登)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