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国历代家具图集1.ppt

    • 资源ID:2697879       资源大小:40.69MB        全文页数:22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历代家具图集1.ppt

    中国历代家具图集(1),整理者:薛在君 2007.07.23,(图20)漆案·汉,汉代的食案如同后世的盘子,有很矮的案足。“举案齐眉”的故事中所说“案”,就是这种矮足案。图中的案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幕,长方形,矮足高20mm。,(图21)独坐榻·汉,这是河北望都县汉墓壁画中描绘的独坐榻,方榻四周增加了低矮的榻足。这种方榻素面无饰。,(图22)托角牙子方榻·汉,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画中的独坐榻四腿均有托角牙子装饰。托角牙子既起到装饰作用,也是榻腿的加固件。这是最早出现的结构装饰。,(图23)漆屏风·汉,此屏风为长方形,下有足座,双面均有装饰。图为其中的一面装饰,黑漆底,用红、绿、灰三色彩绘出云龙纹。,(图24)木几·汉,汉代的几比较少见。此几为甘肃武威汉墓出土,平面长而窄,推想此几可放器物物品亦可品靠凭靠,这种几也可称为案。,(图25)画像砖之宴饮图·汉,汉代盛兴厚葬,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画像砖、画像石,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这无意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形象资料,使我们得以了解当时的家具使用情况。,(图26)云气纹漆案纹饰·汉,这种黑底朱绘云气纹是当时最典型的装饰图案之一。该食案案面有拦水线(高出案面的沿),为防止杯碗倒斜,流汁溢出。,(图27)漆案内底纹饰·汉,此盘出土时盘内还放有其他漆杯之类的器物,小盘内还盛放着食物,旁置竹箸。这种漆器及摆设方式是当时贵族宴饮时的情形。,(图28)漆兵器架纹饰·汉,在木制家具上髹漆,是春秋以后出现的新工艺,到西汉时非常流行,成为汉代家具的主要特征。图案以云气纹、几何纹为多,线条流畅、变化多端。,(图29)画像砖杂技乐舞·汉,这种汉代画像砖用影相式造型营造出生动的生活场景,非常清晰地描绘出榻、案、架等家具形象。,(图30)南阳画像石(局部)·汉,汉代国势强盛,人民生活比较富足,反映在家具上,品种日渐丰富,艺术风格也独具特色,令人一目了然。,(图31)带屏风的榻和案·汉,辽宁辽阳汉墓壁画。屏和榻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家具新品种汉代屏风榻有单扇、有双扇,榻上设帐,帐沿有坠饰,富丽而典雅。,(图35)扶手椅·西魏,敦煌壁画中的扶手椅,有高靠背,搭脑出头,是后代“灯挂椅”的先驱。椅座宽大,僧人跪坐其上。,(图36)胡床·北齐,这是北齐校书图中描绘的胡床。胡床由西域少数民族传于汉地,东汉始传入,见于文献记载,但没有形象资料。胡床由八根木棍组成,坐面由棕绳联接,后世称为马扎。这是最早见到的马扎形象。,(图37)案和胡床·东魏,见于河南东魏石刻。此案案面狭长,曲足,足下有横木承托。造型秀气,比例协调。,(图38)莲花墩·北魏,后世坐墩大都由此演变。装饰上的特点反映出魏晋时期佛教流行。此类高型坐具只在少数贵族和僧侣中使用,尚未普及。,(图39)床榻·东晋,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的床体很大,四面设屏,前面留有活屏可供上下出口。上为幔帐、下为箱体,四周封闭,比前代的床榻有了很大发展。,(图40)束腰形圆墩·北魏,此为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北魏菩萨像。椅、凳、墩等高型坐具都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传入的。,(图41)围屏·东晋,这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宋摹本)局部。此榻为无足落地式,三面围屏上绘有山水图,很是讲究。,(图42)隐囊·北魏,龙门石窟宾阳洞维摩洁浮雕像。隐囊是放在床上,供人后靠垫背之物。,(图43)带托泥大榻·隋,山东嘉祥英山隋墓壁画中有一个大型坐榻,腿下有托泥,箱形榻体周边为壶门形装饰。,(图44)方桌·唐,敦煌85窟唐代壁画,画中一屠夫正在桌上切肉。这种桌子四腿较粗,造型简单,是最普遍使用的粗用桌子。,(图45)腰鼓形圆墩·唐,三彩坐俑出土于西安王家坟。这种坐墩与南北朝时北魏菩萨像坐墩极为相似。沈从文先生认为这种圆墩是由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发展而来。,(图46)长条桌和长条凳·唐(,唐代家具在造型上别具一格,这种大型桌、凳在唐代壁画中多有表现。盛唐时期社会繁荣,餐饮娱乐业盛兴,配套家具需求量很大。,(图47)燕尾翘头案·唐,这类案为书案,体型较矮,坐在地上或床上书写,“伏案疾书”就指这种案。,(图48)壸门案、腰圆凳·唐,唐代大画家周昉的宫乐图,图中表现出盛唐贵族妇女宴乐景象。食案体大浑厚,装饰华丽;腰圆凳也称月牙凳,符合人体功能。,(图49)屏风·唐,敦煌217窟唐代壁画。唐代屏风以立地屏风为多,木制骨架上以纸或锦裱糊。士大夫比较喜欢素面。而在屏风上绘以山水花草也是一种风格。,(图50)带幔帐床·初唐,箱形床架,前沿镂有壶门形装饰,帐幔富丽华贵,坠以彩穗装饰,精致的编制坐垫,既美观又舒适。而在屏风上绘以山水花草也是一种风格。,(图51)圈椅·唐,这种圈椅也是唐代的新兴家具,极其罕见。见于唐画挥扇仕女图,椅腿雕花,与身着华贵服装的贵族妇女协调一致。,(图52)隐囊和琴几·唐,见于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图中出现的隐囊和琴几是当时常见的家具。大部分人仍有席地而坐的习惯。,(图53)宫凳·唐,这种出现在唐画挥扇仕女图中的宫凳在其它绘画作品中也经常出现,说明在上层社会中比较流行。这种凳也被称为“腰圆凳”、“月牙凳”。,(图54)坐椅·五代,可视作早期“四出头扶手椅”的典型,搭脑为直线形,前后枨落地。见于南唐画家王其翰的勘书图。,(图55)长桌和长凳·五代,此为敦煌473窟壁画,亦有认为它是唐代壁画的。这种供多人餐饮用的长桌凳,可能是当时某种公共场所的家具。,(图56)床、案、榻、棋桌、屏风·五代,五代画家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中所表现的五代时期家具。有趣的是画中的屏风上绘着的是另一幅重屏会棋图。,(图57)屏风、靠背椅、条几·五代,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画家顾闳中的名作,相当于今人的照像,详细描绘了一次晚宴活动场景。韩是当时有名的大官僚贵族,他家中的家具最具代表性。这幅画中有六把不同式样的椅子。,(图58)围屏榻、条几、靠背椅、鼓架·五代,韩熙载夜宴图的另一个局部,可以看出此时的家具造型与装饰和唐代家具有明显不同,为宋代家具的简练质朴的风格的前奏。,(图59)幔帐围屏床、围屏榻、条案·五代,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图中的桌子都有牙头装饰,这是五代流行式样。幔帐围屏床三面封闭,形成一个较私密的空间。,(图60)木桌·宋,出土于河北钜鹿,桌面长方,圆腿,前后单枨,左右双枨,有牙子。结构合理,牢固耐用,是典型宋代风格的家具。,(图61)长方木桌·金,这是山西大同金代道士阎德源墓出土的木桌,与河北钜鹿出土的宋代木桌极为相似,这说明当时中原一带的家具风格基本一致。,(图62)汉人仆从壁画中的木桌·辽,从辽代墓室壁画中可以看出,由辽至金虽经一百多年,但家具风格变化极小。木桌类家具只是在枨子上略有区别。,(图63)四出头木椅·金,指搭脑两端出头,扶手两端出头。后来因与官帽外形相似,也称“官帽椅”。这把木椅出之山西大同金墓,全身圆材,座面厚实。 通高20.5厘米,座面10.5厘米.靠背板与立柱微向后弯.靠背板的两侧起边线.,(图64)圈椅·宋,南宋画家刘松年的会昌九老图,其中圈椅的前后腿、枨子以及圈靠背都使用尺度一致的圆料,造型清秀。,(图65)桌和椅·宋,河南禹县宋墓出土。这种搭脑两头挑出的椅子又名“灯挂椅”,因其形状好似灶前挂灯用的灯挂而得名。,(图66)榻和足承·宋,宋画槐荫消夏图。床面为四框中间镶板,八只如意脚下有托泥承接,托泥之下又有八只小足接地。,(图67)长条餐桌·辽,见于辽宁解放营子辽墓壁画。这种桌腿为云板形,侧面设枨,桌的边缘突出,流行于内蒙、辽宁等东北地区。,(图68)炕桌·金,山西大同金墓出土。此桌为杏木制作,厚实端正,前后两面有替木牙子饰板。,(图69)课桌、椅、凳·宋,宋画村童闹学图。画中的家具在宋代绘画作品中屡见不鲜,夫子先生与顽童们所使用的课桌均为前后无枨、左右双枨木桌,腿子与桌面之间的交角处有牙条和牙头。,(图70)圆墩·宋,宋代画家苏双臣秋庭婴戏图。从比例上看,两个顽童的玩耍处应为一个成年人的座墩。墩在宋代贵族、士大夫家中是必备之物,有木质、藤质,形式多样。,(图71)榻、长方桌、扶手椅、方凳·宋,宋画十八学士图。图中的椅子造型比较复杂,座底下面置一个与座面大小相同的脚踏,可以抽出作为脚垫,不用时再推回去。墩在宋代贵族、士大夫家中是必备之物,有木质、藤质,形式多样。,(图72)高桌、方凳·宋,南宋马远的西园雅集图。图中的高桌与凳都是如意形脚,脚下有托泥。这种如意形脚是宋代家具的特征之一。另,图中的桌、凳造型风格一致,为明显的配套使用。,(图73)店堂桌、凳·宋,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宋代完成了垂足高坐的起居姿势革命,在各族人民相互影响之下,宋代家具得到空前发展,各种家具品种基本齐备。,(图74)交椅·宋,宋画蕉荫击球图中所绘。交椅由胡床发展而来,加上了靠背和脚踏,因而当时也称太师椅。,(图75)桃形沿面雕木椅·辽,内蒙辽墓出土。椅子靠背为横向水平,搭脑呈弓背形。前沿护板雕有桃形装饰,与同墓出土的木床装饰相同,可见当时辽国的组合家具。,(图76)桃形沿面雕木床·辽,这件围子床长2370、宽1120mm,床上有围栏,有雕饰的柱头。床下部为长方形底座,底座正面床沿上装饰着桃形图案。,(图77)榻·南宋,宋代画家李嵩的听阮图。此榻有壶门装饰,如意脚下承有托泥,风格简洁挺拔。,(图78)藤墩·宋,宋画五学士图中绘有此墩,藤条编造,十分精致,四季皆适用,冬季可以织物覆盖其上。这种藤墩延用至今。,(图79)高几·金,宋代开始,形式多样的高几不仅见于宫廷,普通百姓也广泛使用。此几为杏木制作,山西大同金墓出土。,(图80)釉里红瓷床·元,釉里红是元代始烧的著名瓷器品种。此模型为陪葬品,可见当时围屏床的形式。,(图81)罗汉床·元,元刻本事林广记插图。床体硕大,围栏上镶有装饰面板,床脚有牙头装饰,床前配有脚踏。,(图82)榻、桌、屏风、足承·元,元代画家刘贯道消夏图。元代立国时间较短,历时九十几年。家具形制沿袭宋辽金,变化不大。,(图83)烛台、圆凳、屏风·元,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明代刻本插图。图中圆凳上覆盖有柔软织物,腿和脚都有雕饰,脚下有托泥。,(图84)黄花梨圆后背交椅·元,座面支平695*530,通高948 mm。这是一件极其罕见的元代交椅实物,脚踏及椅背转折处包有铁质加固件。靠背板上的云纹浮雕较为精致。,(图85)抽屉桌·元,见于山西文水元墓壁画。这种带抽屉桌是元代的创新,其造型在此以前未曾出现。此桌装有两个抽屉,有金属装饰配件和拉手。,(图86)交椅·元,元代刻本插图。交椅在宋代时一般用于郊游,为便于携带。元代时期已在 厅堂中广泛使用,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图100)黄花梨小座屏风·明,座屏也称插屏,尺寸较小,放于桌、案之上,用以陈设、装饰。此屏边框简洁明快,比例明快,所嵌理石花纹美丽。,(图101)龙纹黑漆描金药柜 ·明,此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髹黑漆描金,柜中置可转动抽屉,设计巧妙,装饰华丽。,(图102)明式桌椅陈设,这是颐和园排云殿西配殿紫霄阁内的室内陈设,翘头案、云牙方案、靠背椅都按原样摆放,可看出当时的室内格局。,(图103)剔红箱盖部装饰纹样·明·嘉靖,明式家具的装饰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与家具结构相关连的装饰构件;二是纯粹装饰美化,后一种装饰手法比较复杂,一般有髹漆、剔刻、雕刻、镂刻、镶嵌等等。这种剔刻是在髹漆基础上进行,利用两种不同的漆色形成图案。,(图104)雕漆剔彩箱上的龙纹装饰·明·万历,皇室专用家具,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为开光式装饰格局,为通体装饰的一部分。漆面精细,可雕刻出极其细腻的图案。,(图105)剔红箱侧面装饰纹样·明·嘉靖,此箱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有具体年代可考,是研究明代家具形式的可靠资料。仙山楼阁、岁寒三友、麒麟仙鹤等题材是比较常见的装饰内容。,(图106)檐顶架子床、平头案、足承、木圆盆、小方凳·明,此图是明代方汝洁禅真逸史刻本插图,天启年间制。图中较为全面地表现出当时一个中等家庭的家具情况,大床上有檐顶下有底座,是最具 代表性的一种家具。,(图107)百宝箱、条案、束腰四腿内翻马蹄凳、屏风·明,这是明万历年间西厢记刻本插图,再现了文人书房内的情况。条案上的小箱俗称“官皮箱”;条案是典型的“霸王枨”,有装饰美化的功能。,(图108)方桌、内翻马蹄凳、首饰盒、镜架·明,图中所展示的是一个层次较低的丫头室内情况,方桌无枨无牙子,质朴无华;桌上的镜架也极简单,与之同时代或略早都有银制镜架出土,可与之相比较。,(图109)老花梨木带联帮棍四出头扶手椅·明末,这种扶手下端安装联帮棍的扶手椅,鹅脖部分大多与前腿一木连做。此椅座板以下挖壶门轮廓线,这是苏式常见的作法。,(图110)四不出头扶手椅·明·万历,高185mm是一件明器,出土于明代潘允徽夫妇墓。搭脑呈弓形,中部为宽料,两端与后腿作套榫;座面为竹编;该椅给我们提供了明代万历时期四不出头扶手椅的标准样式。,(图111)榉木高背文椅·明,明代苏式椅子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靠背较高,此椅高1150mm,是一件标准的明代苏作椅子,工艺水平较高。,(图112)老花梨高扶手矮背椅·明,高915mm。鹅脖稍退后单立,不与前腿足连做,通体线形坚挺,富于弹性。靠背板是点睛之做,精雕细刻,上段浮雕团纹,虚实相间;中段较长,镶平面木板,展现木纹自身的变化;下段卷草纹亮脚,与上段呼应。,(图113)榉木矮脚四不出头扶手椅·明,椅子靠背板上的龙凤图案最为抢眼,造型硬朗,刀法刚劲。此椅式样与一般文椅无甚区别,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矮脚。后腿与搭脑之交接处托角挂牙呈卷草形,更显精致美观。,座面:71*58 座高:31.5 通高77厘米,(图114)老花梨木圆梗直背椅·明,此种形式为苏式家具中年代较早的一种。通体材料均取圆梗形,鹅脖、联帮棍、靠背都挺直不弯,造型简洁,隽永耐看。,(图115)老花梨木螭纹玫瑰椅·明,通高885 mm。整体比例协调,线形疏密有致。最密处为后靠背之镂雕,螭纹形象各异,相互交错,排列有序,充满热闹喜庆气氛。这种雕刻手法为比较典型的江南木雕工艺,对研究明式家具上的雕刻有重要价值。 座面61*46厘米,通高87厘米,(图116)榉木圈椅·明,通高925mm。此圈椅为独板靠背,上部有博古纹浮雕,四周刻有委角长方形框,下部锼挖亮角。可惜座面下镂空插角花牙,为后世修理补配,木材与工艺均不能与整器相匹配。,(图117)老花梨木笔梗式扶手椅·明,此椅为早期明式家具式样,现已很少能见到实物,非常珍贵。背板处由三根笔杆式圆棍替代,左右两根上部内倾,产生空间上的变化,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图118)老花梨木平直券口灯挂椅·明,通高1150mm,是一件标准的明式灯挂椅。此椅座面应为藤编,现已不存。靠背板为整体一块,略向前弯曲;搭脑与靠背板相接处加厚,有隆起的感觉;券口平直,素牙条。,(图119)老花梨木户壸门券口灯挂椅·明,此椅搭脑两端线条圆顺,接口自然。整体木材纹理清晰、自然天成,与流畅的造型非常协调,是一件明式家具中的精品。惜已流失国外。,(图120)老花梨木荷包牙直挡长方凳·明末,515*410,高510mm,凳面竹编,保存完好。腿足外圆内方,牙子呈荷包形。这种凳子在江南地区非常多见,延用至今,但其中材质差别很大。此凳为优质木材制成。,(图121)老花梨木长条凳·明,长约2000mm,体积较大,凳面为厚木独板。腿足与凳面为夹头榫相接,用卷云镂空角牙,同时以高桥梁档紧贴凳面,既加固凳腿,又使整个造型不显笨重,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图122)老花梨木夹头榫画案·明·万历,此案案足上部刻纂书铭:“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假尔为凭,逸我百年。万历乙未元月充庵叟识”,可见其珍贵。画案面心为铁力木,木纹秀美,做工讲究。,(图123)老花梨木夹头榫小书案·明·嘉靖,此物为传世实物,十分罕见。夹头榫是案形结构家具上最常用的榫卯形式,四足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部的卯眼结合。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故其外观腿足高出牙条、牙头之上。,(图124)老花梨木小书案·明,案面长700mm,小巧精美。夹头榫结构四足把牙条夹住,形成方框,上承案面,使腿脚牢固,案面上的物品重量分散到四条腿上。此案牙头见方,高雅有趣。,(图125)紫檀木鼓腿抛牙式供桌·明末,这种专供陈设用的小桌一般都放在佛堂,所以也称为“供桌”。材料选用贵重的紫檀木,鼓腿用大料裁割,紫檀少有大料,所以比案更见珍贵。,(图126)老花梨木云钩插角方桌·明末,这是苏作方桌较早期的形式,桌面边沿线脚交叠变化,两平两凹;桌面与腿足之间以卷云角为点缀;腿足头呈内翻马蹄形,工艺精美。,(图127)榉木八角拼桌·明,六角形腿足退进,镶宽边云头牙头及高桥梁式横档;脚档下置荷包牙头,整个桌子共有十条腿,拼合成一个八角形桌面。造型款式极其罕见,是一件明式家具的珍品。,(图128)老花梨木三弯脚矮桌·明,今人统称之为“炕桌”,明时期江南普遍使用此类矮桌。此桌边长695mm,束腰平地与牙板一体做成,沿边浮雕卷草纹,呈阳线形。脚头雕刻卷云纹组成如意状。,(图129)楠木垂花柱式拔步床·明·中期,此床通高2460,长2390,宽2320mm,体形庞大。拔步床也称“八步床”示其巨大。挂檐及横眉部分均镂刻透雕,表现古代人物故事;前门围栏及周围档板刻有麒麟、凤凰、牡丹、卷叶等纹样,刀法圆熟,工艺高超,体现出明代中期的典型风格。,(图130)老花梨四合如意纹六柱架子床·明,床身束腰起平地,牙板实地浮雕,起草龙缠枝植物纹,三弯腿;围子以如意云纹联成一片;顶部横眉为透雕挂檐,整个床体空透灵秀,实为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图131)老花梨草龙万寿纹围屏榻·明末,此榻三屏,均为整块厚板,浮雕草龙及寿字组合而成的图案,与同时代的雕漆图案相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榻身光素,腿脚呈内翻马蹄形,整个造型雄壮大气,是一件品味很高的家具精品。,(图132)老花梨木五足矮面盆架,高715mm.通体采用圆材,上下做折弯,比例变化适当。分均镂刻透雕,表现古代人物故事;前门围栏及周围挡扳刻有麒麟、凤凰、牡丹、卷叶等纹样,刀法圆熟,工艺高超,体现出明代中期的典型风格。,(图133)楠木座屏风·明·,底座为抱鼓墩子,上有钻牙。屏风中部和下部是两面透雕绦环板,美观大方。估计原件装有字画。,(图134)老花梨木小板箱·明末,箱长420mm,小巧精美。此类小箱在江南俗称“官箱”,盛装首饰、嫁妆等物品。此箱皆用板材,以燕尾榫构造,施加黄铜饰件,更显其秀美可爱。,(图135)黄花梨长方凳和小方凳·明,这种直腿直枨方凳,在宋代已经定形。用材粗硕,线形简练,但做工一点都不马虎,是明代家具中的精致小品。,小方凳: 28X28,高26厘米,长方凳: 51.5×41,高51厘米,(图136)黄花梨无束腰罗锅枨加矮老方凳·明,座面采用落堂式,也就是座面四周用木框,中间镶木板式嵌藤屉的作法。罗锅枨包在腿子外面,中裹腿作法。52.552.5,高51厘米,(图137)黄花梨裹腿加卡子花方凳·明,卡子花的作用等同于“矮老”,起加固作用,但这种较为复杂的卡子花还起到装饰作用。50.5 × 50.4,高46.5厘米,(图138)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长方凳·明,凳子的祖先应是上床用的脚踏。后来发展成坐具。到了明代,各种材质,多种式样的凳子很多,造型也更加美观了。48.5 × 42.5,高50厘米,(图139)黄花梨有束腰十字枨长方凳·明,凳子的造型,从大的方面可分成两类:即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无束腰的都是直腿,有束腰的多为方腿,曲腿或者三弯腿,腿脚多内翻。55.2 × 46.3,高48.5厘米,(图140)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长方凳·明,高510mm。由于地域方言不同,凳子也称为“杌子”,如方杌、圆椅或杌凳等等。凳或杌的基本特点就是无靠背无扶手的坐具。最早见到的凳子形象是在汉墓壁画上,呈腰鼓形圆凳。51 × 42,高51厘米,(图141)紫檀有束腰鼓腿彭牙方凳·明,此凳现藏故宫博物院,高520mm。彭牙、抛牙是一个意思,指牙板面为弧形,鼓腿都为内翻马蹄式足,这种做法费工料,但效果很好,非寻常百姓所能承受。,57×42,高51厘米,(图142)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方凳·明,明代家具的腿足变化很多,这种三弯腿比较常见,从束腰处向外膨出,然后内收,到下端再向外兜转,形成三道弯。足部一段有涡纹足、外翻马蹄足。,55.5 ×55.5,高52厘米,(图143)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大方凳·明,明代家具不取繁缛的装饰,不以富丽华贵为美,它以质朴典雅为特色,在局部作精巧装饰,更显整体的大方简素。,48 ×47.7,高54厘米,(图144)黄花梨有束腰鼓腿彭牙大方凳·明,高550mm,面宽640mm见方。庄严凝重,牙条装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可能年代较早。此凳体积硕大,选料做工俱精,是一件少有的明代家具珍品。,64 ×64,高55厘米,(图145)黄花梨八足圆凳·明,高49,面径38,腹径45厘米,八只腿足下面有托泥承担。托泥是在椅凳、床榻、桌案类的脚下端所加的底框,以免腿脚扎入土地当中,起承托作用。魏晋南北朝时出现。同时,托泥还起列了加固家具的作用。,(图146)黄花梨有踏床交椅·明,高495mm,面支平557 ×414,此为明代传世真品,非常罕见、极其珍贵。竖立四根椅足用圆材,但在穿轴钉的部位保留方形,以增其坚固程度。踏床面板为活动式可装卸或翻转,便于携带,设计精巧,制作极精。,(图147)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二人凳·明,长1020mm,宽420,高490毫米.落堂式凳面。造型敦厚,富有韵律感,实用而且有观赏性。这种双人凳选材考究,不是一般的民间用品。,(图148)黄花梨大灯挂椅·明,通高1170mm。座面575×415,这是一只具有代表性的明代灯挂椅,搭脑与腿子都为圆形,琥珀色的靠背板花纹纹路流畅,独一无二。,(图149)黄花梨雕花靠背椅·明,从椅背精细的雕刻,和草书“寿”的风格看,与明嘉靖时期的雕漆花纹极为相似,所以可推断为明中期作品。但这件椅子的结构非常罕见,有多处不协调的地方,据此有人怀疑此为拼合而成的作品。 座面62.5×42,通高99.5厘米,(图150)铁力四出头官帽椅·明,铁力木亦称“铁梨木”、“铁栗木”,产于印度和我国广东,广西一带。木质坚硬,纹理细美。座面以下施罗锅枨加矮老,鹅脖前弯。此椅结构合理、紧凑,达到了不可在此基础上任意增减的程度。 座面74×60.5,通高116厘米,(图151)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明,是一件最为标准的官帽椅。扶手下面的联帮棍有弯,上细下粗,俗称“耗子尾”;这种有弯的联帮棍也称“镰刀把”。 座面55.5×43.4,通高1204mm,(图152)黄花梨矮靠背南官帽椅·明·,南官帽椅的造型特点是“四不出头”。此椅为藤屉落堂式座面,外形类似玫瑰椅,靠背与扶手垂直相交,座下横枨上设矮老。 座面59 ×47,通高82厘米,(图153)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明,扶手为优雅的曲线,与下端的“镰刀把”相呼应。靠背为整板局部小面积浮雕,雅致精美。腿足间的枨子从前、左右、后部,逐渐提升,民间称为“步步高”式。 座面58.5 ×47, 通高119.5厘米,(图154)黄花梨高靠背南官帽椅·明,座面575×442,通高1195mm,比一般的文椅略高。“南官帽椅”的名称是由京城的匠师开始叫的,这种四不出头的官帽椅在明代只有江南才有。此椅靠背上的螭纹雕刻精美绝纶,出自高手无疑。,(图155)黄花梨高扶手南官帽椅·明,靠背板上的透雕龙纹玉片,是明代官服腰带上的玉饰,借用于家具,可谓巧思。两边的扶手很高,几手接近搭脑,有点和圈椅差不多了。这是明式椅子中的特殊造型。 座面56 ×47.5,通高93.2厘米,(图156)紫檀扇面形官帽椅·明,座面前宽758mm,后宽610mm,深605,通高1085.俯视呈扇面形,四件之一。椅身素面,只在靠背浮雕一团形牡丹花纹,与当时剔刻漆器的作法相似。王世襄先生评此椅为“不仅是紫檀家具中的无上精品,更是极少数可定为明前期制的实例”。,(图157)黄花梨六方形南官帽椅的变体形式,黄花梨六方形南官帽椅的变体形式,意趣新颖。六方座面,六根腿足,腿子用劈料作法。劈料就是把材料表面作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柱体,看起来像是两根圆棍粘连拼接成一体的,看上去更精巧。 座面78 ×55,座高49,通高83厘米,(图158)黄花梨木圆椅·明,座面545×430,通高930mm,圈椅最早见于五代前期的绘画作品,后来很少见到,到明代时期这样的圈椅又很盛兴。此椅鹅脖上端略弯,与扶手交接处有挂牙装饰。,(图159)黄花梨透雕靠圈椅·明,圈椅欲称“罗圈椅”,示其搭脑与扶手由同一条流畅的曲线组成。后背这条曲线与元代的交椅圈靠背很相似,扶手两端向外翻卷。此椅背板上透雕麒麟纹,精美无比。 座面60.7 ×48.7,通高107厘米,(图160)黄花梨圆后背交椅·明,座面支平700 ×465,通高1120mm,成对之一。后背板为镂空透雕,开光式图案。此椅上多处采用黄铜加固件,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应为明中、晚期作品。,(图161)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宝座·明,此座为皇宫内专用品。除座面以外,通体浮雕莲花,莲叶,密不露地。刻工细腻,刀法接近于元明之际的剔红器物。宝座前配有风格相同的脚踏,制作同样精美。宝座全为大料拼接,实为紫擅家具中之绝品。 座面98 ×78,通高109厘米,(图162)黄花梨有束腰齐牙条炕桌·明,肩部有兽面装饰的桌类,一般都用齐牙条做法,牙条两端与腿足有线相交,这样可以保持兽面雕刻的完整。上有兽面,足底雕成兽爪,下抓圆球以呼应。,108 ×69, 高29.5厘米,(图163)黄花梨有束腰鼓腿彭牙炕桌·明,宫廷用炕桌,高290mm。鼓腿牙极尽夸张,束腰外的肩、腿、内翻足几乎鼓成圆形。牙条用铲地浮雕,草龙及其莲花纹样疏密有致。 84×52,高29厘米,(图164)黄花梨木有束腰三弯腿炕桌·明,此桌特点在其三弯腿,这种腿式十分罕见,好象鼓腿之外又外加了一截外翻的腿足。88 ×46,高30厘米,(图165)黄花梨高束腰雕花炕桌·明,炕桌在北方的使用应在明晚期以后。由于气候的因素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炕上活动比较多。饮食、读写、待客等活动都在炕上凭借矮桌进行。此桌为高束腰,平底浮雕成为一条装饰带。105 ×72.5,高27.5厘米,(图166)黄花梨三足香几·明·,面径433,高893mm,结构上为三弯腿,肩部彭出,用插肩榫与牙子相按。腿部固细而长、中间起伏有雕饰,是典型的“蜻蜓腿”。足下有榫,与带足托泥相交。,(图167)铁力木高束腰五足香几·明,此几用材粗大,造型厚重,应是寺庙中使用的器物。香几用于普遍人家则为花几,没有一种固定的用途,陈设功能为主。 面径61,肩径67,高89厘米,(图168)黄花梨四足八方香几·明,面505 ×372,高1030mm,面为攒边打槽装板做成八角,托泥为长方形四角。托泥下又有四只小足支撑,形成上下对比,此几比一般香几要高,挺秀雅致,非常罕见。,(图169)黄花梨高束腰六足香几·明,几面凹凸变化,类荷叶形;束腰甚高,分上下两层;牙子分段相接,像披肩似的覆盖腿足;腿足下有实木台座承托。这类硬木香几很少见。 面50.5 ×39.2,高73厘米,(图170)黄花梨夹头榫酒桌·明,桌长1100mm ×550,高810毫米。这种小桌自五代以来,多用于餐饮。此桌牙头锼成卷云纹,桌脚线脚非常讲究。这种桌体形较小,易于移动,在民间广为流行。,(图171)铁力木插肩榫酒桌·明·,黑漆面心,周边起拦水线。腿部中下部突出装饰,民间俗称“蚂蚱腿”。此桌木质极旧,制年代应在明代早期。 94.7 ×50,高72厘米,(图172)黄花梨插肩榫酒桌·明,桌长1060mm × 540,高830毫米,桌面心镶嵌淡绿色大理石。这种桌坚固耐用,造型挺秀,不仅用于餐饮,亦可作读书写字之课桌。,(图173)黄花梨有束腰斗拱式半桌·明,顾名思义是方桌的一半,体积适中,用途广泛。腿上安装象斗拱状的支承牙子,饰刻成龙头形,从这里看出建筑中雀替的影子。此桌为漆成黑色,因为清中晚期人们崇尚紫檀,而大部分人又用不起,所以有花梨器漆染成深色以充之。,98.5 ×64.5,高87厘米,(图174)黄花梨无束腰罗锅枨加卡子花方桌·明,932 ×932,高800mm,更为常见的形式是加矮老,高于卡子花,卡子花更美观些。罗锅枨加卡子花式。桌都无束腰,这是明式桌的一个特点。,(图175)黄花梨一腿三牙罗锅枨方桌·明,“一腿三牙”是明代家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腿子的左右有牙子以外,还在与台面成45°角的腿子上,再加一个牙子。,98 ×98,高83厘米,(图176)黄花梨一腿三牙罗锅枨小方桌·明·(,桌面820×820mm,高810毫米。这种较小型方桌,北京匠师称之为“六仙”桌,比一般“八仙”桌边长少几公分。此桌工艺精巧,桌面嵌大理石面心。,(图177)黄花梨一腿三牙加卡子花方桌·明,桌腿有棱线装饰,匠师称为“甜瓜棱”。此桌是明时期最为标准的一腿三牙罗锅枨方桌。方桌俗称“八仙”桌,略小的称“六仙”、“四仙”桌。,89 ×89,高85.5厘米,(图178)黄花梨无束腰攒牙子方桌·明,攒牙子的做法是用不同长短的直材攒接成四块牙子,再用栽榫的方法把牙子安在方桌的四面腿足之间。此桌工艺复杂,施工精细,攒接处不见痕迹。现藏故宫博物院。,102.5 ×103.8,高84厘米,(图179)黄花梨有束腰喷面大方桌·明·,方桌面超大,超过四足所占的面积,所以叫“喷面”式。此桌尺寸很大,非常少见,面心为落堂式,原为石质面心。128*128,高89.2厘米,(图180)铁力板足开光条几·明,几长1915mm × 500,高870毫米,条几面厚约二寸,整板制成,直角相交处用闷榫接合,再去掉硬棱,刨成圆角,简明凝重,颇具古趣。,(图181)黄花梨无束腰罗锅枨条桌·明,此桌在牙头上进行雕刻,使它不同于其它素牙条条桌,显出装饰的美化效果。此类条桌的共同特点为桌面与四腿呈直角连接,造型挺拔。,112*54.5,高87厘米,(图182)黄花梨四面平带翘头条桌·明,案类结构的家具上常有翘头,而桌类家具上则从不见翘头。此桌有三个扁小的暗藏抽屉,这在明式案中极少见,而这种带屉的案在清代比较多见,但做法很不相同。,112.5 ×48.5,通高86厘米,(图183)黄花梨霸王枨条桌·明,980*480,高785mm,桌面略微喷出,有一不明显束腰。马蹄足甚高,断面为曲尺形。霸王枨大而低,腿足甚高,断面为曲尺形。霸王枨大而低,腿足与桌面全仗此来支撑加固。,(图184)黄花梨高束腰条桌·明,桌面长985mm × 485,高800毫米,牙条以下壶门式轮廓清晰可见。腿部中间花中叶状装饰突出,断面呈曲尺形,这种现象叫“挖缺做”,民间叫这种桌腿“蚂蚱腿”。此桌保存完好,美观和坚实兼而有之。,(图185)黄花梨夹头榫翘头案·明,左右各设一根横枨,做法极简单。但在一些细部处理上又极精致,整个牙条牙头都 用了比较厚的材料,图案中间鼓起,周边又加刻一道规矩的阴线,给人以饱满、面面具道的感觉。,126.2*39.7,通高86.2厘米,(图186)黄花梨夹头榫带屉板小平头案·明,案面712×377mm,高810毫米。在腿足高度三分之一处安置顺枨,枨子里侧挖槽装屉板,形成隔层。这种小案不太实用,隔层不宜放重物,所以只供阵设用。,(图187)鸡翅木夹头榫直棂式平头案,又称鸂鶒木、杞梓木,属贵重木材,西番进口,传世真品很少。此案托子以上设三根直棂作挡板,十分醒目,这种做法在宋以前比较流行,明代实物很少见。,87*43,高79.5厘米,(图188)黄花梨夹头榫翘头案·明,此案为素牙头,短小方正,棱角快利。足下有雕云纹托子,案面用宽厚大材制成,造型格外简洁。案面花梨用极美之材,花纹如行云流水。 141*47,通高83厘米,(图189)黄花梨攒牙子着地管脚枨平头案·明,面板下的透空牙子是由攒接而成,用裁榫法与腿足及板面相连接;脚枨着地与前后腿直角相交。面为整体宽厚板,俗称“一块玉”。 158*47.4,通高84.5厘米,(图190)紫檀四面平式加浮雕画桌·明,此桌造型齐整、方正,黑漆面。遍体浮雕螭纹,刀工极圆润,四足中段挖缺做。此件画桌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是一件流传有绪的紫檀极品。 173.5*86.5,高81.3厘米,(图191)紫檀有束腰几形画桌·明,除桌面外遍体浮雕灵芝纹,与宫廷中其他紫檀宝座的技法相同。桌腿类似鼓腿彭牙,足下横材相连接,中央生出灵芝状云头装饰,是一件极其罕见的紫檀珍品。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面171*74.4,肩180*85,高84厘米,(图192)黄花梨夹头榫小画案·明,这是一件标准的明式画案,牙头雕刻有凤形图案,精美雅致,镂刻细腻。所嵌大理石面心实为珍品,山水相连,树木葱葱,宛如一幅水墨画。,107*70,高82厘米,(图193)黄花梨夹头榫罗锅枨小画案·明,此案罗锅枨拱起很高,呈桥梁形,尽量扩大案下空间,供人就坐其中。1020*702,案高815mm,符合人体功能。,(图194)黄花梨几式书案·明,面板1922×695×60mm,厚60,几695×365、高785,通高845mm。这种书案由两个方几作支架,上面搭放一块面板组合而成,俗称“搭板书案”。原件板面长二米半有余,修理后截去二尺多,甚为遗憾。,(图195)铁力四屉桌·明,足外置吊头,安牙角,颇似闷户橱。花草浮雕比较粗犷,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一件难得的民间家具佳品。174*51.5,高87厘米,(图196)黄花梨两卷角牙琴桌·明,尺寸1200×518×高820mm,桌面做特殊处理,为上下两层,中间设铜丝弹簧装置,形成一个音箱,拍之嗡嗡作响,有助演奏古琴。,(图197)黄花梨有束腰直足榻·明,长2065,宽802mm,为单人用卧具。有束腰直足无马蹄足。床与榻在席地而坐的时代有着明确的分工,床可坐可卧,榻只用于坐具。魏晋六朝以降,榻体增大,两者的界线开始模糊。,(图198)紫檀三屏风独板围子罗汉床·明,此床除在床沿处压边线一道,通体素面无饰,从结构到装饰都简洁之极,是一件少见的明代家具精品。 197.5*95.5,通高66厘米,(图199)黄花梨带门围子架子床·明,这种架子床因有六根立柱支撑顶檐,俗称“六柱床”。周围的围栏都用短材攒接成图案。明代万历民间鲁班经匠家镜刻本插图中有一架子床与相似。 218.5*147.5,通高231厘米,(图200)紫檀有束腰腰圆形脚踏 ·明,725*360,高170mm,成对之一。明代罗汉床及架子床前都备脚踏,与床配合。此脚踏鼓腿彭牙式,面呈腰圆形,非常珍贵,现藏故宫博物院。,(图201)黄花梨三层架格 ·明,1030*436,高1880mm,这件架格的年代应在明早期,它是架格类家具中最基本的形式,三层全敞开式,四面无任何遮拦物,只在中腰处加装了两个抽屉。,(图202)黄花梨透空后背架格 ·明,透空后背可拆卸,以活销安装。透空花纹以弯曲木材制成S形相联接,形成有规律的四方连续。此器制作颇精,架格三面都有壶门式券口。 107*45,高168厘米,(图203)黄花梨品字栏杆架格 ·明,980*460,高1775mm,成对之一。上层隔层安装两个暗屉,不受吊牌拉手所拢,于屉面精雕螭纹,花纹生动,保护完整。三面栏杆用短材攒成,两横挤纵形成品字棂格。整个架格繁简得宜,轻盈富丽。,(图204)紫檀三面攒接棂格架格 ·明,1010*510,高1910mm,整个造型比例均称,透通精练,是一件紫檀佳品。三面棂格图案采用“风车式”攒接,既齐整又活泼,虽线斜而体正。,(图205)紫檀直棂格架 ·明,这种架格制作考究,为专门摆放图书或文玩架格,分上下两层分体式,下面几座独立存在,上体三层,通高1790mm。民间把此种架格称为“气死猫”,门为木轴直棂两扇;几座上设有两个抽屉,屉板下案素牙头。此为紫檀家具中精美绝伦者。 架格100.3*48.2,高132; 几100.3*48.2,高47; 通高179厘米,(图206)黄花梨万历柜 ·明,柜113*55.5,高166; 几115*57.5,高21; 通高187厘米。 上层为亮格,有背板,券口、栏杆上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历代家具图集1.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