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高一必修一生物.doc

    • 资源ID:2726077       资源大小:1.32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必修一生物.doc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 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属于生物)、 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3.种群与群落、种群: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群落:生活在同一地点的所有生物的一群例题: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A ) 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   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2)、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 、放置装片 、先用低倍物镜,调节粗准焦、找到观察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换用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 、仔细观察、使用高倍镜操作的基本步骤:取镜(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安放、对光(光线暗时,可选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时,可选用小光圈,平面镜)、压片、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再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且用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镜长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且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长度或者宽度的放大倍数,而非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低倍镜的放大倍数小,物镜短,通光量大,视野亮; 高倍镜的放大倍数大,物镜长,通光量小,视野较暗。、物象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视野中物象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可看到的是q; 显微镜观察的目标在视野的右下角,要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装片向右下角移动。、视野内出现污点,污点可能存在于低倍物镜上、高倍物镜上、目镜上和装片上。若要准确做出判断,应先移动装片,若污点随之移动,则证明污点在装片上,污点若不随装片移动而移动,则污点可能在目镜上或物镜上。若转动目镜,污点随之转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可更换物镜,判断污点是否在物镜上。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无成形的细胞核,被称之为拟核;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NA分子,不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 遗传物质为DNA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染色体;除核糖体外还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注意: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也有统一性,即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且遗传物质相同,均为DNA。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体和衣原体、古细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细线织(支)蓝衣。)有些细菌称呼简化(括号内字常省去),如根瘤(杆)菌、圆褐固氮(杆)菌、乳酸(球)菌等真核生物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这里容易和原核生物混淆的是真菌,如酵母菌、霉菌(如青霉菌)等。3.细胞学说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 、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 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 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 O、H、N;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最基本元素(干重最多):C    鲜重最多:O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还原糖的检测:材料含糖量高,颜色较白的,如苹果,梨              试剂斐林试剂(由0.1g/ml的氢氧化钠和0.05g/ml的硫酸铜等量混合后加入组织样液)              现象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注意:淀粉为非还原性糖,其遇碘液后变蓝。 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但蔗糖为非还原糖。 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甲液与乙液最好是现配先用,且必须混合均匀。 脂肪的检测:材料花生子叶              试剂苏丹或者苏丹染液              现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后可见视野中被染成橘黄色(苏丹)或者红色(苏丹)的脂肪颗粒。 蛋白质的检测:材料豆浆、蛋清等              试剂双缩脲试剂(由0.1g/ml的氢氧化钠和0.01g/ml的硫酸铜先后加入组织样液)              现象不需水浴加热即可出现紫色反应。 注意:用蛋清时一定要稀释,若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时,会黏在试管内壁,使得反应不够彻底,且试管不易清洗;加入双缩脲试剂的顺序不能颠倒,先用A液造成碱性环境后再加入B液。 例题:现提供新配置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 NaOH溶液)、乙液(0.05g/ml 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葡萄糖  蔗糖   胰蛋白酶   DNA A.只有    B.和      C.和     D.、和 正解: “蒸馏水”是关键词。婓林试剂甲液、婓林试剂乙液可以来鉴定葡萄糖等可溶性还原性糖,而蔗糖不是还原性糖。婓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区别是:斐林试剂甲液=双缩脲试剂A液,都是0.1g/ml NaOH溶液;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成分都是CuSO4溶液,但浓度不同,分别是 0.05g/ml、0.01g/ml。根据题意,双缩脲试剂B液可以通过蒸馏水和斐林试剂乙液来稀释而成。故答案选C。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蛋白质相关计算  肽键个数(脱水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几条肽链至少有几个氨基和几个羧基(至少两头有)  蛋白质分子量=N×a -18×(NM)其中a代表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注意:遗传物质和核酸的区别:如小麦的遗传物质是DNA,而核酸则包括DNA和RNA两种;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和核酸均是RN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核酸则包括DNA和RNA两种。碱基共有5种:胞嘧啶(缩写作C)、鸟嘌呤(G)、腺嘌呤(A)、胸腺嘧啶(T,DNA专有)和尿嘧啶(U,RNA专有)。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原理:用甲基绿和吡咯红染液染色甲基绿使DNA变绿、吡罗红使RNA变红 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可以促使DNA与蛋白质的分离。 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在30度的温水中用盐酸水解用蒸馏水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再换高倍镜观察)。 实验现象: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 实验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原核细胞DNA则主要位于拟核)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 2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动植物都有) 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植物二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为两分子葡萄糖)   动物二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植物多糖:淀粉(贮能)、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成分,不提供能源) 动物多糖:糖元(贮能)(如肝糖原、肌糖原提供肌肉能源) 3.脂质的组成元素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N。脂质中的氧元素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所以等量的脂肪和等量的糖类,前者释放的能量更多。 (O含量相对少、H比例高,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耗氧多)5. 单体:组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多聚体: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每个单体都以若干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有许多单体连成多聚体。故碳元素为基本元素。6.常见的元素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1、 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的概述: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不同的生物种类含水量差异大,一般水生生物含水量多于陆生生物;同一生物不同发育时期含水量差异大,一般幼年大于老年;同一生物个体不同器官含水量也不同。2.细胞中的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Mg组成叶绿素、Fe血红蛋白、I甲状腺激素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血钙高会肌无力)    维持酸碱平衡(如NaHCO3/H2CO3) 调节渗透压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4、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制作装片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正常形态(低倍镜转高倍镜)滴清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引流法)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5.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间接信息交流:通过激素。通过膜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特定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细胞,如精卵结合前相邻细胞之间通过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细胞,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1、分离细胞器的办法 差速离心法2、各种细胞器的功能3.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4、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5、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圆形或球形。叶绿体高等植物(如葫芦藓)的叶绿体呈椭球状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它呈短棒形,线粒体是细胞内糖、氨基酸、脂肪酸最终氧化的场所,所以有“动力工厂”之称。能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 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 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不如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3、 细胞核的结构: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4、 质核不分离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 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 渗透作用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3. 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4. 半透膜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5.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但不代表没有水分子进出) 5.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第二、三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实质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2、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3、酶的特性:  、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底物浓度2、酶浓度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1、ATP的结构简式: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 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 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 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实验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丙酮,汽油,苯等)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他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这样,几分钟之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且溶解度最高的是胡萝卜素,它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最快;叶黄素和叶绿素a的溶解度次之,叶绿素b的溶解度最低,扩散的最慢。3、实验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取材:用天平称取5g的新鲜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加入少许SiO2、CaCO3 ,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    过滤: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绒布)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的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倾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住烧杯口。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与记录    几分钟以后,打开培养皿盖,取出滤纸条,干燥后观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和宽度,将观测结果记录下来。  6观察结果分析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彩带7、 在研磨绿叶时,加入少许SiO2是为了研磨得充分,加入少许的CaCO3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受到破坏,加入10ml无水乙醇是使色素溶解在其中,便于提取; (2) 因无水乙醇和层析液都是易挥发且层析液是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溶剂,所以研磨要快,收集的滤液要用棉塞塞住,层析时要加盖,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 (3)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细线时,线条越细越直效果越好,重复划几次的目的是使滤液细线中含有较多的色素 (4)如果层析液浸没了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滤纸条上就不会出现色素带,其原因是滤液细线中的色素溶解在了烧杯中的层析液中,会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整个实验的效果。8、光合作用探究历程普里斯特利实验 得出结论:植物能更新空气英格豪斯实验 只有有绿叶的植物才能更新空气 只有在光照下植物才能更新空气梅耶根据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指出,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储存在了植物体中鲁宾、卡门,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得出结论,氧气源于水,糖类由二氧化碳转化而来卡尔文 卡尔文循环9、化能合成作用例如硝化细菌包括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利用NH3和HNO2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硫细菌能够氧化H2S,把S积累在体内。环境中如果缺少H2S的话,这类细菌就把体内的S氧化成硫酸。铁细菌是能够氧化硫酸亚铁,并利用氧化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的一类细菌。硝化细菌 (氨氧化)包括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利用NH3和HNO2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2NH3+3O2+亚硝化细菌=2HNO2+2H2O+能量 2HNO2+O2+硝化细菌=2HNO3+能量6CO2+6H2O+能量酶C6H12O6+6O2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 细胞的增值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2、细胞核占细胞体积的相对比值: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扩大而增加。3、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核占细胞体积的相对比值两者限制了细胞的长大,这也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体积不能过小的原因,细胞维持正常的独立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数量的酶,细胞器和蛋白质。4、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的周期性 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5、细胞周期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5、 6、 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7、  解离的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取根尖23mm,解离液:15%盐酸和95%酒精混合液(1:1)); 漂洗的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清水) 染色的目的:使染色体着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制片的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清水) 有利于组织细胞分散开的操作有:解离、镊子捣碎根尖、压片等。 11观察方法:先低倍镜观察,再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 12低倍镜下根尖分生区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在高倍镜下视野太暗,可以调节:增大光圈或改用凹面镜来调节亮度。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因为间期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分裂期 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不可能观察到细胞由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分裂过程某时期持续时间=细胞周期*该时期细胞数量/细胞总数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1、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不可逆性(一般不可逆,但在人体内黄骨髓可逆号红骨髓)、普遍性、遗传物质不变性(4)本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转录出不同的mRNA(5)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程度: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细胞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全能性最大的细胞:受精卵)实例:已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能(植物组织培养实验);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无全能性,但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克隆羊多利的培育成功)。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全能性大小)实现细胞全能性的三个条件:离体,细胞脱离原来的母体,单独培养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适宜的环境条件3、 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如人的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第三、四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细胞癌变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都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与死亡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特征2、细胞的凋亡概念: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类型:个体发育中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成熟个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意义: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4、 细胞癌变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称为癌细胞。 5、. 癌细胞的特征: (1)能够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 (4). 致癌因子的种类有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6、细胞癌变的原因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必修一生物.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