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WPS文档下载  

    2017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寓言两则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语文S版2017091323.wps

    • 资源ID:2884689       资源大小:26.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WPS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寓言两则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语文S版2017091323.wps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学习寓言借用故事来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倚仗别人的威力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或欺负弱小的行为 是可卑的或可耻的;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要抓住主要矛盾,避免因小失大。 教学重难点 “”理解 狐假虎威、鹬蚌相争 的意思及寓意。 教学准备 头饰、布景、生字卡片及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贴出虎、狐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 板书:狐虎 谁能说说你对这两种动物的有什么看法? 板书:狡猾威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关于狐狸和老虎的语言故事: 板书:假威 “”齐读课题;质疑:有什么问题吗?( 假 什么意思?) 导入: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一)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采取自己喜欢的办法解决这些不认识的字。 (二)标出自然段。 (三)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四)再读课文,思考: 假 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说: 狐狸的威风是假 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五)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 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 假”“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猜到是 借”的 意思。) “(六)为什么你确定是 借”,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百兽根本就不怕狐狸,因 为狐狸前面的是老虎,百兽是看到老虎才吓跑的。狐狸却骗老虎说是自己的威风吓跑了老虎。 “”“”所以 假 是 借 的意思。) “”(七)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 借 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生回答) “”“”(八)这下我们明白了, 狐假虎威 的 假 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 “”兽吓跑了。查字典确定 假 的意思(板书:借。) 三、理解感悟 (一)初读课文之后,你感受到故事中的狐狸怎样? (二)默读课文,边 读边想: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三)小组交流、讨论、并研究怎样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四)小组汇报、品味语言、教师点拨、研究朗读。 1 1感悟课文第 2 自然段: “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 :表演:什么样?狐狸这时心里想什么? “”你敢吃我? 怎样读? “课件出示: 你敢吃我?”“”你敢吃我? 狐狸再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读一读第一自 然段,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练习、评议。 结合上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发展想象力,并通过表演及引发争论,感悟狐狸心理和语气。 不仅重视语言的感悟,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 2感悟第 3 自然段: “”老天爷 是什么人?狐狸是说话时什么语气? 指明朗读、评议。 (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 进去) 3感悟第 4 自然段中狐狸说的话: 指名读:思考:此时狐狸什么神态?(昂首挺胸、摇头摆尾) 赛读,感悟狐狸的狡猾。 4表演感悟狐狸的动作神态: 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 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 通过导、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五)总结归纳: 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人们就用 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 势力欺压人的人。) (六)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1自愿结合练习。 2带上头饰进行表演。 (七)拓展思维: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 创设时机,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想象 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一)历史故事引入。 战国时期,赵王要出兵攻打燕国,苏代以一则寓言故事打消了赵王这个念头。这则寓言故 事和两种小动物有关。 “设计意图: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说过: 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 ”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都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发展。 以历史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 注意并激发学习兴趣。 (二)出示图片,认识鹬和蚌。 1出示鹬的图片。 (1)板书:鹬。 (2)指导学生观察图,看看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 (3)指名说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鹬的嘴巴又尖又长) (4)师简介鹬的生活习性。 2出示蚌的图片。 2 (1)指导观察,说说蚌有什么特点。(蚌有坚硬的外壳儿) (2)板书:蚌。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对鹬和蚌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了 解鹬和蚌的外形基本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助于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揭示课题,猜想质疑。 1揭示课题,齐读。 2根据课题猜想,你了解到什么?(鹬和蚌相互争吵) 3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预设:鹬和蚌为什么会争吵?它们是 怎样争吵的?结果怎样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题目着手,质疑问难,引起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切实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先概括段意,然后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鹬去啄蚌的肉,蚌把鹬的嘴巴牢牢 地夹住了,后来互相争吵,谁也不让谁,结果被渔夫一齐捉住了。)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让他们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检 查了学生的读书情况,又教给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 “度中的 过程与方法”,省时高效。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品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分别画出鹬和蚌说的话。 1品读鹬说的话。 (1“”)通过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的示范朗读,引导理解 威胁 这个词语的意思。 (2)指导感情朗读,读出鹬当时说话的语气。 2指名读蚌说的话。 (1“”)指导抓住 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来体会蚌当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2)出示词卡:毫不示弱 A.指导读准生字:弱 B.指导书写生字。 C.“”通过查字典理解 弱 的意思。 D.“”理解 毫不示弱 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理解 弱 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准确地把握 毫 不示弱”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这个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目标要 求,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识字学词,能有效地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语文学习 规律。 3指导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4师生分角色对话,再现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争吵的激烈场面,培养语感,领悟故事蕴涵的深刻道 理。 (二)品读第四自然段。 1“”在师生共同表演时顺势理解 相持、筋疲力尽 等词语的意思。 2辩论:你觉得鹬和蚌到底谁厉害呢? 设计意图: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在表演中观察 辩论,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让他们有所思考。 3 3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揭示寓意。 1小结:鹬和蚌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直到彼此都筋疲力尽,最后都被渔夫捉住 了,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板书:渔翁得利) 2齐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读体验鹬和蚌相争 的激烈场面这几个环节,揭示寓意已经水道渠成。 四、回归文本,总结升华 (一)齐读课文。 (二)思考:此时此刻,你就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心里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故事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故事所蕴涵的道理的基础上,让 他们迁移运用,站在历史人物立场上思考问题,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寓言的主题得到升 华。 (三)总结拓展:你们看,这就是寓言,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让人明白深刻的道理。像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说说你曾经读过的寓言故事。 (四)老师这有一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现在赠送给大家。课后大家可以去读一读,多 读这些故事,你会变成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一则寓言故事揠苗 助长。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寓言的特点,让他们谈谈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激活他们的阅读积 累,给学生推荐课外的阅读篇目,让他们的目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鼓励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 人生观做有智慧的人。同时,揭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简洁实在。 4

    注意事项

    本文(2017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寓言两则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语文S版2017091323.wps)为本站会员(无敌斩)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