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第3节.ppt

    • 资源ID:2970652       资源大小:1.67M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第3节.ppt

    第三节 活性污泥法处理技术的发展沿革 (一)、传统活性污泥法 一、工艺过程 原废水从池首端进入池内,回流污泥也同步进入,废水在池内呈推流形式流动至池的末端,流出池外进入二沉池,实现固液分离,污泥由二沉池底部回流至曝气池。,1-进水;2-曝气池;3-曝气池流出的混合液;4-二沉池;5-出水;6-污泥泵站;7-污泥回流;8-污泥排放;9-空气;10-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二、工艺特征 1、有机污染物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净化过程:吸附、代谢;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也经历了一个完全生长周期:对数增长期、增殖衰减期、内源呼吸期。 2、由于沿池长方向有机物浓度不断变化,因此需氧速率也是沿池长方向逐渐降低。 3、适用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 三、存在的问题 1、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多、基建费用高。进水负荷率不宜过高,以避免池首供氧不足形成厌氧状态。 2、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能力较低。 3、沿池长方向耗氧速率与供氧速率难于保持一致。,四、传统活性污泥法的革新方面 1 工艺方面的沿革 (1)负荷范围的扩大:活性污泥法的常规负荷一般在0.30.6 kg(BOD5)/ kg(MLSS)·d的范围内,通过工艺功能方面的革新,形成了低负荷法(0.10.25kg(BOD5)/kg(MLSS)·d)和高负荷法(15 kg(BOD5)/kg(MLSS)·d)。低负荷与常规负荷没有明显的分界,而常规负荷与高负荷则分界明确。根据有关试验表明,负荷在0.5或0.61 kg(BOD5)/kg(MLSS)·d左右时污泥易于膨胀,故一般不使负荷在此范围内。,(2)曝气池进水点位置的改革:多点进水。 (3)回流污泥与进水流入曝气池方式的改革:回流污泥与进水的完全混合。 (4)净化功能的拓展:脱氮除磷。 2 曝气技术方面的革新 (1) 渐减曝气 (2) 纯氧曝气 (3) 深层(塔式)曝气,(二)功能方面的沿革 一、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1 工艺过程 又称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或多段进水活性污泥法。原污水沿池长方向多点进水。,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需氧量变化,2 工艺特征 (1)有机底物浓度沿池长方向均匀分布,负荷均衡,缩短了耗氧速率与供氧速率的差别。 (2)原污水分段注入,提高了反应器对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 (3)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浓度沿池长方向逐步降低(曝气时间降低),出流混合液的污泥浓度较低,减少了后续二沉池的负荷。 3 存在的问题 同一负荷运行时,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出水水质变差。 污水在反应池的最后区段内曝气时间较短,因此活性污泥不能充分增值,导致有机物不能充分被转化。,二、吸附再生活性污泥系统 1 工艺过程 根据对活性污泥法净化有机物机理的认识,将活性污泥对有机底物降解的两个过程吸附与代谢稳定,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内进行。污水与经再生池再生的活性很强的活性污泥同步进入吸附池,完成第一段过程(吸附);混合液经沉淀后完成泥水分离,污泥从沉淀池底部进入再生池,完成第二阶段的过程(有机底物的分解和代谢)。,2 工艺特征 (1)曝气池的容积降低:污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内的接触时间较短(3060min),因此吸附池的容积一般较小;而再生池接纳的是已排除剩余污泥的回流污泥,因此再生池的容积也较小。两者容积之和仍小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容积。 (2)对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当吸附池内的污泥遭到破坏时,可由再生池中的污泥予以补救。 3 存在的问题 处理效果低于传统法(对可溶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差),并不适于处理溶解性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污水。,三、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1 工艺过程:又称完全氧化法,污水与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完全混合。 2 工艺特征 (1)BOD-SS负荷非常低,曝气反应时间长(24小时),混合液污泥浓度较高(40006000mg/L)。 (2)污泥在池内长期处于内源呼吸期,因此剩余污泥量少且稳定。 (3)处理水稳定性高,对水质、水量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 (4)一般以完全混合式运行。例如氧化沟即为它的一种形式。 3 存在的问题 曝气反应时间长,不宜处理水量较大的污水,否则池容会很大。,四、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1 工艺过程 又称短时曝气活性污泥法或不完全处理活性污泥法。 2 工艺特征 (1)该法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较低(一般不超过1000mg/L),因此BOD-SS负荷高。 (2)处理效率不超过7075(65)。 3 存在的问题 只适用于处理对处理水水质要求不高的污水。,五、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1 工艺过程 污水与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立即与池内混合液充分混合,可以认为池内混合液是已经处理而未经泥水分离的处理水。 2 工艺特征 (1)对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适应性强:污水被池内已存在的混合液稀释、均化,原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对活性污泥产生的影响将降到极小的程度。,(2)活性污泥特性及有机底物的降解在池内各点基本相同。 (3)在处理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其负荷高于传统法。 (4)动力能耗低。 (5)操作灵活。 3 存在的问题 由于有机底物的生物降解动力低,容易产生污泥膨胀。,六、A-B两段活性污泥法 1 工艺过程 A-B法是将活性污泥法分成两个阶段,其工作原理是充分利用微生物种群的特性,使不同的微生物种群得到良好的增殖。,2 工艺特征 (1)A段在高负荷(2-6kg BOD5/kg MLSS·d)下运行,污泥龄短(0.3-0.5d),水力停留时间(30min),污水中溶解氧低(0.2-0.7mg/L);B段在低负荷(0.15-0.3 BOD5/kg MLSS·d)下运行, 污泥龄(15-20d),水力停留时间(2-3h),污水中溶解氧高(1-2mg/L)。 (2)对处理复杂的变化较大的污水水质,具有较大的适应能力。,(3)可大幅度地去除污水中难降解物质,用于处理复杂的工业废水可作为预处理的一种方法,经AB处理后,再纳入城市污水厂。 (4)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98,还可进行深度处理脱氮除磷。 (4)便于分期建设,可根据排放要求先建A段后建B段。 (5)不设初沉池,七、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1 工艺过程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reactor,简称SBR)中完成进水、反应、沉淀、滗水和闲置等工序。,2 工艺特征 (1)构筑物少,投资省,占地少,设备少,维护方式简便。 (2)运行灵活,适应性强。 3 存在的问题 (1)自动化要求高 (2)需要专门的滗水器,八、膜生物反应器(MBR) 1 工艺过程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构成。 根据膜生物反应器有无供氧可分为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根据膜组件设置的位置可分为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和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两种。也可以按膜孔径分为超滤膜或微滤膜生物反应器,或按膜材料分为无机膜生物反应器或有机膜生物反应器。,2、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特点 (1)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抵抗污泥膨胀能力强,出水质稳定,出水中没有悬浮物,是惟一的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后不需消毒的工艺。 (2)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反应器污泥龄SRT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彻底分离,设计、操作大大简化。 (3)膜的机械截流作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生物反应器内可保持高的污泥浓度,从而能提高体积负荷,降低污泥负荷,减少占地面积。,(4)由于SRT很长,生物反应器又起到了“污泥硝化池”的作用,从而显著减少污泥产量,剩余污泥产量低,污泥处置费用低。 (5)由于膜的截流作用使SRT延长,营造了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的环境,如硝化细菌生长的环境,可以提高系统的硝化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的处理效率和促使其彻底的分解。,(6)由于受到膜表面速度剪切力的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内污泥絮体平均尺寸较小,污泥浓度高,有利于提高污泥的传质效率,传氧效率高达26%60%。 (7)膜生物反应器易于一体化,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3、缺点 膜表面污染,影响产水率。,九、氧化沟 1、工艺过程 又称循环曝气池,是于50年代由荷兰的巴斯维尔(Pasveer)所开发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属活性话泥法的一种变法,也是延时曝气的一种特殊形式。,氧化沟平面图,1出水堰;2曝气器,以氧化沟为生物处理单元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2、氧化沟的工作原理与特征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相比,氧化构具有下列各项特征: (1)在构造方面的特征 1)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沟渠状,平面多为椭圆形或圆形,总长可达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沟深取决于曝气装置,自2m至6m。,2)单池的进水装置比较简单,只要伸入一根进水管即可,如双池以上平行工作时,则应设配水井,采用交替工作系统时,配水并内还要设自动控制装置,以变换水流方向。 出水一般采用溢流堰式,宜于采用可升降式的,以调节他内水深。采用交替工作系统时,溢流堰应能自动启闭,并与进水装置相呼应以控制沟内水流方向。,(2)在水流混合方面的特征 在流态上,氧化沟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 污水在沟内的流速平均为0.4m/s,氧化沟总长为L,当L为100500m时,污水完成一个循环所需时间约为4-20min,如水力停留时间定为24h,则在整个停留时间内要作72360次循环,达到完全混合。 但是又具有某些推流式的特征,如在曝气装置的下游,溶解氧浓度从高向低变动,甚至可能出现缺氧段。 氧化沟的这种独特的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妮的生物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区分为富氧区、缺氧区,用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取得脱氮的效应。,(3)在工艺方面的特征 1)可考虑不设初沉他; 2)可考虑不单设二次沉淀池,使氧化沟与二次沉淀池合建,可省去污泥回流装置。 3)BOD负荷低,同活性污泥法的延时曝气系统,对此,具有下列各项效益: A. 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B. 污泥龄一般可达15-30d,为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3-6倍。 C. 污泥产率低,且多已达到稳定的程度,勿需再进行消化处理。,3、工艺类型 (1)卡罗塞(Carousel)氧化沟 60年代由荷兰某公司所开发。卡罗塞氧化沟系统是由多沟串联氧化沟及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所组成。,卡罗塞氧化沟系统(一) 1-污水泵站;1-回流污泥泵站;2-氧化沟;3-转刷曝气器;4-剩余污泥排放;5-处理水排放;6-二次沉淀池,卡罗塞氧化沟系统(二) 1-来自经过预处理的污水(或不经预处理);2-氧化沟;3-表面机械曝气器;4-导向隔墙;5-处理水去二次沉淀池,(2)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 由丹麦某公司所开发。有2池和3池两种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图 两池交替工作氧化沟 1-沉砂池;2-曝气转刷;3-出水堰;4-排泥管;5-污泥井 由图可见,2池交替氧化沟由容积相同的A、B池组成,串联运行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勿需设污泥回流系统。本系统处理水质优良,污泥也比较稳定。,图 三池交替氧化沟系统 1-沉砂池;2-曝气转刷;3-出水堰;4-排泥井;5-污泥井 3池交替工作氧化沟,应用较广。两侧的A、C两池交替地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中间的B池一直为曝气池,原污水交替地进人A池或C池,处理水则相应地从作为沉淀池的C池和A池派出。 经过适当运行,3池交替氧化沟能够完成BOD去除和硝化、反硝化过程,取得优异的BOD去除与脱氮效果。这种系统勿需污泥间流系统。,(3)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氧化沟系统 氧化沟连续运行,设两座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交替回流污泥。,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氧化沟系统,以侧沟作为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的氧化沟系统,(4)奥巴勒(Orbal)型氧化沟系统 这是由多个呈椭圆形同心沟渠组成的氧化沟系统。污水首先进人最外环的沟渠,然后依次进入下一层沟渠,最后由位于中心的沟渠流出进入二次沉淀池。 在运行时,应使外、中、内3层沟渠内混合液的溶解氧保持较大的梯度,如分别为0、1及2mg/L,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充氧效果,也有可能使沟渠具有脱氯除磷的功能。,奥巴勒(Orbal)型氧化沟,(5)曝气沉淀体化氧化沟 所谓一体化氧化沟就是将二次沉淀池建在氧化沟内,这种氧化沟是在80年代初在美国开发后,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一体化氧化沟。,曝气-沉淀一体式氧化沟,采用立式表曝机的卡鲁塞尔氧化 (英国ASH Vale 污水处理厂),OTV-Gruger的三沟式氧化沟(Faabborg污水处理厂),十、ICEAS工艺(Intermittent Cycle Extended Aeration System) ICEAS工艺为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工艺,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与美国ABJ公司的Goronszy教授合作研究开发的。197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ICEAS工艺废水处理厂,随后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工艺的特点是在反应器的进水端增加了一个预反应区,运行方式为连续进水、间歇排水,没有明显的反应阶段和闲置阶段。,1、工艺过程 经预处理的废水连续不断的进入反应池前部的预反应区,在该区内污水中的大部分非可溶性BOD5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吸附,并从主、预反应区隔墙下部的孔眼以低速(0.030.05m/min)进入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内按照曝气、沉淀、排水、排泥的程序周期性的运行,使有机废水在交替的好氧缺氧厌氧的条件下完成生物降解作用,各过程的历时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ICEAS 运行工序图,2、ICEAS工艺的优点 在处理市政污水和工业污水方面比传统的SBR工艺费用更节省、出水效果更好。 3、ICEAS工艺的缺点 进水贯穿于整个周期,沉淀期进水在主反应区底部造成水力紊动,从而影响分离时间,因此水量受到限制,且容积利用率低,脱氮效果一般。,4、应用实例 我国最早采用该工艺的是上海市第三中药厂(于1991年投产运行),其运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为95.997,BOD5去除率为99.199.4,NH3-N去除率为75.178.4%;目前我国采用ICEAS工艺的最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是昆明市第三污水处理厂(1530万m3/d)。,十一、循环活性污泥法工艺(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Technology/Process,CASS ) 该工艺又称为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是由美国Goronszy教授在ICEAS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它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在不同的负荷条件下生长速率差异和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机理,将生物选择器与传统SBR反应器相结合的产物。CASS工艺为间歇式生物反应器,在此反应器中进行交替的曝气非曝气过程的不断重复,将生物反应过程和泥水分离过程结合在一个池子中完成。,生物选择器原理: 大多数丝状菌的KS和max值比菌胶团细菌低。按照Monod方程具有低KS和max值的丝状菌在低基质浓度条件下具有高的增长速率,而具有较高KS和max值的菌胶团细菌在高基质浓度条件下才占优势。 在基质浓度高时菌胶团的基质利用速率要高于丝状菌,故可以利用基质推动力选择培养菌胶团细菌而限制丝状菌的增长。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在曝气池前设生物选择器,通过选择器对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以防止污泥膨胀的发生。根据生物选择器中曝气与否可将其分为好氧、缺氧、厌氧选择器。,CASS反应器构造图 1-生物选择区;2-缺氧区;3-主反应区,1、反应器工艺过程,CASS工艺是在ICEAS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推广应用的SBR改进工艺。通常CASS一般分为三个反应区:一区为生物选择器、二区为缺氧区、三区为好氧区,三者的容积比一般为1:5:30。 CASS生物选择器和缺氧区的设置和污泥回流的措施,保证了活性污泥不断地在选择器中经历一个高絮体负荷(S0/X0)阶段,从而有利于系统中絮凝体细菌的生长,有效的抑制丝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并可以起到控制污泥膨胀、增强有机物的去除率和除磷脱氮的作用。,CASS工艺与ICEAS工艺的区别: CASS工艺与ICEAS的主要区别是污泥负荷不同。ICEAS属周期循环延时曝气范畴,污泥负荷通常控制在0.040.05kgBOD5/(kgMLSS·d)之间,但以此负荷进行设计,其工程投资与其他生物处理方法相比几乎没有优势。 CASS工艺的污泥负荷为0.10.2kgBOD5/ (kgMLSS·d)或再高一些,CASS工艺仍能达到与ICEAS工艺相当的去除效果,而且有利于形成絮凝性能好的污泥;而负荷的提高使CASS工艺的投资比ICEAS节省25%以上。,2、工艺操作过程 CASS工艺以推流方式运行,而各反应区则以完全混合的方式运行以实现同步碳化、硝化和反硝化功能。,(a)进水、曝气阶段开始;(b)曝气阶段结束;(c)沉淀阶段开始; (d)沉淀阶段结束,撇水阶段开始;(e)撇水阶段及排泥结束; (f)进水、闲置阶段,3、CASS工艺的主要优点 (1)可变容器的运行提高了对水质、水量 波动的适应性和运行操作的灵活性; (2)良好的沉淀性能; (3)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4)CASS工艺入口处设一生物选择器,并进行污泥回流,保证了活性污泥不断的在选择器中经历了一个高絮体负荷阶段,从而有利于絮凝性细菌的生长并提高污泥的活性,使其快速的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易降解基质,进一步有效的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 ; (5)工艺流程简单,土建和投资低,自动化程度高。 4、应用实例 目前全世界已有300多家污水处理厂采用CASS工艺。我国,北京航天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7200m3/d),徐州第二人民医院,镇江市征润州污水处理厂(设计水量20万t/d,近期10万t/d)。,十二、IDEA工艺(Intermittently Decanted Extended Aeration) IDEA工艺为间歇排水延时曝气工艺,该工艺保持了CASS工艺的优点,运行方式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周期排水的形式。与CASS相比,预反应区改为与SBR主体构筑物分立的预混合池,部分污泥回流进入预反应池,且采用中部进水。,IDEA工艺流程图,应用实例 国外有澳大利亚的吉朗(GEELONG)市新建成的IDEA工艺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量为7万m3/d,总投资为4200万澳元。目前,国内应用IDEA 技术的污水处理厂尚未见报道。,十三、DAT-IAT工艺(Demand Aeration TankIntermittent Aeration Tank) DAT-IAT工艺为需氧池间歇曝气池工艺,其反应机理以及污染物去除机制与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相同。 1、工艺过程 DAT-IAT工艺的主体构筑物反应池由隔墙分为需氧池(DAT)和间歇曝气池(IAT)串连而成,一般情况下,DAT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其出水进入IAT池但间歇曝气,在IAT池完成曝气、沉淀、滗水和排剩余污泥工序。DAT池相当于一个传统活性污泥曝气池,池中水呈完全混合流态。IAT池相当于一个传统的SBR池,但进水为连续 。,DAT-IAT工艺流程图,2、工艺特点 该工艺克服了ICEAS工艺进水量小的缺点。与CASS工艺相比,DAT池是一种更加灵活、完备的生物选择器,能够在DAT池和IAT池内保持较长的污泥龄和高的MLSS浓度,对有机负荷及毒物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易达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3、应用实例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0万t , 1999 年正式投产使用。,十四、UNITANK工艺 UNITANK工艺是比利时SEGHERS公司提出的一种SBR的变形。20世纪90年代初,该公司开发了一种一体化活性污泥法工艺,取名为UNITANK工艺,类似于三沟式氧化沟工艺,为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工艺。 1、工艺过程 外形为矩形,里面分割为三个相等的矩形单元池,相邻的单元池之间以公共壁的开孔水力连接,无需用泵输送。 每池配有曝气系统并配有搅拌,外测两池有泌水器并有污泥排放装置,两池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污水可以进入三池中任意一个,系统实现连续进水连续排水。,UNITANK工艺构造图,2、运行操作过程,A池 B池 C池,3、工艺特点 UNITANK工艺运行方式灵活,除保持原有的SBR自控以外,还具有滗水简单,池子构造简化,出水稳定,不需回流系统,通过进水点的变化达到回流、脱氮除磷的目的,是一种高效、经济、灵活的污水处理工艺。,应用实例: 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污水处理工程采用此工艺。在我国,石家庄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广东珠江污水处理厂等均采用了该技术。,十五、MSBR工艺(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MSBR工艺为改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MSBR 工艺是80 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工艺。 1、工艺过程 该工艺的实质是A2/O工艺与SBR工艺串连而成。采用单池多格方式,省去诸多的阀门,增加污泥回流系统,无需设置初沉池、二沉池,且在恒水位下连续运行。如图所示 ,图中两个SBR池功能相同,均起着好氧氧化、缺氧反硝化、预沉淀和沉淀的作用。,1、SBR 池;2、污泥浓缩池; 3、缺氧池;4、厌氧池;5、缺氧池;6、 好氧池;7、SBR 池,2、工艺特点 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土建造价低、自动化程度高;良好的除磷脱氮和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可以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使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和脱水性能;出水水质好。 3、应用实例 MSBR系统主要在北美和南美应用,韩国汉城建造了亚洲第一座采用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国内深圳市盐田污水处理厂首次采用MSBR工艺,近期污水处理规模12万m3/d ,远期规模20万m3/d。,(三)曝气技术方面的革新 一、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 1 工艺过程 混合深的深度较大,一般在7m以上。 2 工艺特征 (1)由于水压增大,提高了氧传质速率。 (2)曝气池向竖向和深度发展,降低了占地面积。,二、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1 工艺过程 深井曝气池(曝气井)直径介于1-6m,深度可达70-150m,井中设一套筒将井分为内外两层。待处理的污水和回流活性污泥从曝气深井内层的上端入池,流至井底后转至外层向上流动,在外层的上端流出。井中内外两层各设一套空气曝气装置(外层向上曝气,内层向下曝气),曝气深井中形成的循环流主要借助于设于外层起提升作用的布气装置。,深井曝气处理流程与曝气简图 1沉砂池;2深井曝气池;3脱气塔;4二次沉淀池,2、工艺特征 (1)由于水压增大,提高了氧传质速率。 (2)曝气池向竖向和深度发展,降低了占地面积。 3、存在的问题 池深过大,施工困难。,三、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 1 工艺过程 该工艺过程的理论依据是气泡只有在形成与破碎的一瞬间,有着最高的氧转移率,而与其在液体中的转移高度无关。 多孔管组成的曝气栅设置于曝气池的一侧,距水面约0.6-0.8m的深度,为了在池中形成环流,在池中心设导流板。,浅层曝气,1空气管; 2多孔管; 3导流板,2、工艺特征 可使用低压的鼓风机,有利于节省能耗。 3、存在的问题 处理能力较低。,四、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 1、工艺过程 采用向水中进行曝气。 2、工艺特征 (1)可以满足过程很高的需氧要求,且曝气池不会存在溶解氧为零的工况,运行稳定可靠。 (2)与空气曝气相比能耗降低。 (3)池中能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610g/L),使处理厂的占地面积减少。 (4)活性污泥的性能得到改善(絮凝体大而密度高),减少后续二沉池的面积;同时产生的污泥量也较少。 3、存在的问题 需要有较为充足的氧源。,

    注意事项

    本文(第四章活性污泥法第3节.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