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tq工业通风----第七章 自然通风与局部送风.ppt

    • 资源ID:3098581       资源大小:5.68M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tq工业通风----第七章 自然通风与局部送风.ppt

    第七章 自然通风与局部送风 本章要求: 1、了解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2、理解自然通风的计算; 3、掌握自然通风系统中的工艺布置原则; 4、了解局部送风的有关知识。,第一节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空气流过窗孔时的阻力P为窗孔两侧的 压力差为: P=v2/2 (7-1) 则 v=2P/()1/2=(2P/)1/2 (7-2) 通过窗孔的空气量: L=vF=F(2P/)1/2 (7-3) G=L=F(2P·)1/2 (7-4),一、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窗孔b的内外压差为 Pb= PbPb =(Paghn)(Paghw) =Pa+gh(wn) (7-5) Pb+(-Pa) =Pb+Pa =gh(wn) (7-6) 把gh(wn) 称为热压。,二、余压及中和面: 何谓余压: 位于中和面上的窗孔是没有空气流动的。 Pxa=Pxoh1(wn)g =h1(wn)g (7-7) Pxb=Pxo+h2(wn)g =h2(wn)g (7-8),三、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正压区; 负压区,即空气动力阴影区。 空气动力阴影区最大高度为 Hc0.3(A)0.5 (7-9) 了解建筑物周围气流运动状况,不但对自然通 风计算、天窗型式的选择和配置有重要意义,而 且对通风、空调系统的进、排风口的配置也有重 大影响。如第六章所述,局部排风系统排放的有 害物质浓度不符合排放标准要求时,如将其排入 空气动力阴影区内,有害物质会逐渐集聚;如有,进风口布置在该区域,有害物质会随进风进入厂 房。图7-4是铸造车间化铁炉烟气采用不同排放 高度时有害物质分布示意图。图a,烟气排入建 筑物上部空气动力阴影区内,有害物质在车间上 部及周围集聚。图b是烟气排入空气动力阴影区 以上, 这样车 间周围 有害物 质浓度 大大下降。,室外气流吹过 建筑物时,其四周 的静压分布如图 7-5所示,迎风面 为正压区,顶部 及背风面均为负 压区。图7-6所示 的双凹形天窗2和 4,从局部看处于 迎风面,由于它们处于整个建筑所造成空气动力 阴影之内,所以窗孔2、4处均为负压。,风压的定义: 和远处未受扰动的气流相比,由于风的作用 在建筑物表面所形成的空气静压力变化。 风压值: 某一建筑物周围的风压分布与建筑物的几何形 状和风向有关。风向一定时,建筑物外围结构上 某一点的风压值可用下式表示: Pf=Kvw2w/2 (7-10),四、热压、风压同时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迎风面窗孔a的内外压差为 Pa=PxaKavw2w/2 (7-11) 背风面窗孔b的内外压差为 Pb =PxbKbvw2w/2 =Pxa+hg(wn)Kbvw2w/2 (7-12),第二节 自然通风的计算 根据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规定:放散热量的生产厂房及辅 助建筑物,其自然通风应仅考虑热压作用。 1、设计计算: 2、校核计算: 3、计算时的简化条件: 1)通风过程是稳定的,影响自然通风的因素不随时间而变化。,2)整个车间的空气温度都等于车间的平均空气 温度tnp; tnp =(tn+tp)/2 式中tn 室内工作区温度, tp 上部窗孔的排风温度, 。 3)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静压均保持相等,静压沿高度方向的变化符合流体静力学法则; 4)车间内空气流动时,不受任何障碍的阻挡; 5)不考虑局部气流的影响,热射流、通风气流到达排风窗孔前已经消散; 6)用封闭模型得出的空气动力系数适用于有空气流动的孔口。,一、自然通风的设计、校核计算步骤 1、计算消除余热所需的全面通风换气量; G=Q/(c(tp-tj) kg/s 式中Q车间的总余热量,KJ/s; tp 车间上部窗孔的排风温度, ; tj车间的进风温度, ; c空气比热,c=1.01kJ/kg 。 2、确定窗孔的位置及中和面位置; 3、计算各窗孔的内外压差;,4a、分配各窗孔的进、排风量,计算各窗孔面积。 4b、计算各窗孔的进、排风量,并校核自然通风量能否满足要求。 注:中和面在设计计算中应当假定;校核计 算中应当计算确定。 进风窗孔 =Ga/(a(2h1(w-n)w)1/2) 排风窗孔 Fb= Gb/(b(2Pbp)1/2) =Gb/(b(2h2(w-n)p)1/2),根据空气量平衡方程式,Ga=Gb,如果近似认为a b,w p 。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Fa/Fb)2=h2/h1或Fa/Fb=(h2/h1)0.5 7-20 从公式20可以看出,进排风窗孔面积之比是随中和面 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和面向上移(即增大h1减小 h2),排风窗孔面积增大,进风窗孔面积减小;中和面 向下移,则相反。在热车间都采用上部天窗进行排风, 天窗的造价要比侧窗高,因此中和面位置不宜选的太高 二、车间排风温度tp() 1、温度梯度法: 适用于厂房高度不大于15m,当室内散热比 较均匀,且散热强度不大于116w/m3的场合。 tp=tn+tH(H2) (7-13),2、有效系数法 适用于厂房高度大于15m,且散热强度大于 116w/m3的场合。 当作业地带无局部排风时: tp=tw+(tntw)/m (7-14) 当作业地带有局部排风时: tp = tw+Q0.278c(tntw)·Gjp/(GGjp) (7-15),散热量有效系数m m=(tntw)/(tptw) (7-16) 通常m值宜按同类车间实测数据采用,见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61表3-6。 当无实测资料时,单跨生产厂房可按下式 计算: m=m1m2m3 (7-17),第三节 避风天窗与风帽 一、避风天窗,二、筒形风帽 1、筒形风帽结构 2、筒形风帽的选择 根据风帽直径,确定风帽的具体型号。 风帽直径可利用公式计算或由线算图查取。,第四节 自然通风与工艺、 建筑设计的配合 一、建筑形式 1、采用单跨车间;2、采用穿堂风; 3、采用双层结构; 4、进风侧窗离地面的高度:夏季不宜超 过1.2m,冬季应设在4m以上; 5、采用避风天窗; 6、多跨厂房应将冷热跨间隔布置。,二、厂房总平面布置 1、厂房主要进风面一般应与夏季主导风向 成6090度角,不宜小于45度; 应避免西晒; 不宜将过多的辅助建筑布置在厂房四周。 2、自然通风的各建筑物之间应保持适当的 距离。 见课本p192表7-4。,三、工艺布置 1、以热压为主进行自然通风的厂房,应 尽量将散热设备布置在天窗的下方。 以穿堂风为主进行自然通风时,应把热源 单排布置在夏季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2、炎热地区,可把热源布置在厂房外面、 且位于夏季盛行风向的下风侧,仅把炉子操作 口放在厂房内。布置在室内的热源,应采取有 效的隔热措施。,3、当热源沿厂房一侧外墙布置时,且外墙与热源之间无工作点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该侧外墙两个进风口之间。 4、当散热设备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应尽量将其布置在建筑物的顶层。 如必须布置在其他各层时,应采取防止热空气影响上层的措施。,第五节 局部送风 一、普通风扇 吊扇由叶片、吊杆、扇头、上罩及供电线 路组成。 适用于室温35 和热辐射照度小于300 w/m2 的场合。 当热辐射照度大于300 w/m2 试,工作地点 的风速:轻作业24m/s ;中作业35m/s; 重作业57m/s。,二、喷雾风扇 1、作用:增加风速及降温。 2、要求:采用喷雾风扇时,应力求控制雾 滴直径不超过100m,最好在60m以下。 3、适用场合:空气温度高于35、辐射照 度大于1400 w/m2,且工艺不忌细小雾滴的中、 重作业的工作地点。 工作地点的风速应采用35m/s。,三、系统式局部送风 1、适用场合: 当工人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辐射照度和空 气温度较高,且工艺条件又不允许有水滴,或 工作地点散发有害气体或粉尘不允许采用再循 环空气时,应采用系统式局部送风。,2、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温度和 平均风速应按表7-6确定。 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 表7-6,(一)系统式局部送风的设计 1、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不应与进气通风 系统合并; 2、不得将有害物质或热气流吹向人体; 3、送风气流宜从人体的前侧或前侧上方倾 斜吹到头、颈和胸部,或从上向下垂直送风; 4、送到人体上的有效气流宽度,宜采用 1m;对于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3的轻作业者, 采用0.6m。,送风口的型式及选用: 1、送风口(或喷头)型式:有旋转送风 口、圆形送风口和球形可调风口等。 2、选用原则: (1)当工作场所较大时,宜采用大型送 风口或旋转送风口; (2)当工作地点固定时,可采用带有渐扩 短管的圆形送风口; (3)球形可调风口适用于船舶、飞机、工 厂车间、电话交换机房等场合的定点送风。,(二)系统式局部送风的计算 1、计算内容:首先确定工作地点所需要的温 度和风速,然后求出送风口出口风速、送风量、 送风口尺寸以及送风温度。计算前,首先要根据 表7-6的规定,确定局部工作地点的温度和风速, 然后按自由射流规律进行计算。 2、计算方法: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的目 的是在工作地点造成一定的风速和温度,在自由 射流的边界附近,射流温度接近于室温,气流速,度接近于零,边界部分的气流实际上起不 到局部送风的作用。因此我们只取流速为 轴心速度20%以上的范围作为局部送风的有 效作用范围。表7-6中要求的温度和风速是 指有效作用范围内的平均温度和平均风 速,不是指整个射流断面上平均温度和风 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直接应用流 体力学中的有关公式进行计算,局部送风 系统用的计算公式经过换算后在表7-7列 出。,四、空气幕 (一)空气幕的作用和分类: 1、空气幕的作用: (1)防止室外冷、热气流侵入; (2)防止余热和有害气体的扩散; (3)阻挡灰尘、有害气体、昆虫的侵入。 2、空气幕的组成: 空气幕可由空气处理设备、风机、风管系 统及空气分布器组成。,3、空气幕的分类: (1)按照空气分布器的安装位置不同分为: 1)侧送式空气幕: 侧送式空气幕又分单侧和双侧两种,门宽 B4m用单侧,B4m用双侧。 侧送式空气幕主要用于工业厂房、车库等 的大门上。,2)下送式空气幕: 下送式空气幕目前已很少使用。 3)上送式空气幕 适用于一般的公共建筑,如商店、旅馆、 会堂、影剧院、体育馆、机场、地铁车站、候 机室等。 贯流风机主要用于上送式非热空气幕。,(2)空气幕按系统形式可分为: 1)吹吸式空气幕 在大门空气幕中很少使用。 2)单吹式空气幕 (3)空气幕按送风气流的加热状态分为: 1)热空气幕 适用于需要供暖的建筑物,常用于严寒地 区。 2)非热空气幕(等温空气幕) 常用于空调建筑及非严寒地区。 3)冷空气幕:主要用于炎热地区。,4、空气幕的效率: 大门空气幕的送风量与大门进入总风量的百分比。 (二)空气幕的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方法有: (1)根据动量原理的计算方法; (2)利用射流风速与门洞风速合成的计算方法; (3)把射流与门洞气流看成势流叠加的计算 方法; (4)根据自然通风原理的计算方法; (5)根据实验图表的计算方法。,第六节 工业建筑高温热源 的隔热措施 一、热绝缘 通常要求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不大于 0.14w/(m·K)和密度不大于500kg/m3。 二、隔热屏 隔热屏按其透明程度可分为透明、半透明 和不透明三类。,1、透明隔热屏 (1)玻璃板:(2)玻璃板淌水水幕: (3)瀑布式水幕,2、半透明隔热屏 (1)铁纱水幕 (2)链条幕和水冷却的链条幕,3、不透明隔热屏 (1)湿式 1)铁板淌水 2)麻布水幕 3)隔热水箱 (2)干式 1)流动空气层隔热 2)反射隔热板,三、天车司机室降温 司机室必须密闭隔热,并采用冷风机组或 空调机组降温。 1、对天车司机室围护结构的要求: (1)墙壁、顶棚、地板热阻不小于1.07 (m2·)/w; (2)对经常受强烈辐射热照射的墙壁和 地板,应采取减小辐射热的措施。,2、对玻璃窗的要求 (1)窗面积一般不大于2m2为宜; (2)窗玻璃一般采用双层钢化玻璃,中间为 20mm空气层; (3)玻璃窗可凸出墙壁300400mm,窗高距 司机室地板1m左右。 3、对门的要求 门的大小必须满足设备的搬运和操作人员 的出入。门的位置应尽量少受高温气流和辐射 热的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tq工业通风----第七章 自然通风与局部送风.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