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5钠及其化合物课件20190509232.pptx

    • 资源ID:3555058       资源大小:2.19MB        全文页数:7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5钠及其化合物课件20190509232.pptx

    专题五 钠及其化合物,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 CONTENTS,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考点1 钠的性质、制备、保存及用途考点2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考点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考点4 碱金属的性质 焰色反应,知识体系构建,方法1 钠的性质及应用 方法2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 方法3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 方法4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鉴别和除杂 方法5 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微课3 纯碱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考向1 钠单质的性质 考向2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了解常见金属(Na)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考纲要求,命题规律,考情分析 近几年全国卷对本专题内容考查较少,一般与其他专题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常以一个选项或一个填空的形式考查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及有关计算,分值为24分。 命题预测 本专题直接出现大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有考查迁移能力的可能性,考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如钠的活泼性、过氧化钠的结构与性质、碳酸氢钠的热不稳定性)的选择题出现概率较大,预计2019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特点不变,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 钠的性质、制备、保存及用途 考点2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考点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考点4 碱金属的性质 焰色反应,考点1 钠的性质、制备、保存及用途,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续表,拓展延伸 钠与水(滴有酚酞)反应的现象分析,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特别提醒 1.钠与水、酸、盐溶液反应的共同现象:浮、熔、游、响。 2.钠与水、酸、盐溶液反应的本质与顺序:本质上均是与H+的反应,反应顺序是“有酸酸在前、无酸水为先”。 3.钠、钾、镁等活泼金属着火后,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干沙土扑盖。,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考点2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重点),续表,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续表,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拓展延伸 1.Na2O中只含离子键而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其中 O 2 2 属于原子团,是一个整体。 2.过氧化物均有氧化性,利用氧化剂除去某些还原性离子时,由于H2O2被还原为H2O,既无污染,又不引入新的杂质,往往选择H2O2。 3.过氧化钠的保存方法:密封、远离易燃物。,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考点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重点),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续表,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续表,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2.碳酸钠的工业制备侯氏制碱法 把二氧化碳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反应方程式: (1)CO2 +NH3+H2O NH4HCO3(先通入NH3,再通入CO2,顺序不能颠倒。因为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先通入NH3,使溶液呈碱性,可以保证吸收更多的CO2,产生高浓度的HC O 3 ,进一步析出NaHCO3沉淀。) (2)NH4HCO3+NaCl NaHCO3+NH4Cl(复分解反应,NaHCO3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1)(2)总反应: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 (3)2NaHCO3 Na2CO3+H2O+CO2,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考点4 碱金属的性质 焰色反应,1.碱金属的一般性,2.碱金属的特殊性 (1)碱金属的密度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2)碱金属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锂由于密度小于煤油而被保存在石蜡中。 (3)碱金属跟氢气反应生成的碱金属氢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H以H-形式存在,显-1价,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 (4)一般情况下,碱金属所形成的盐均溶于水。在一定温度下,酸式盐比正盐的溶解度大,但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5)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属Na、K等取用后需立即放回原瓶。 (6)Li与O2反应时只生成Li2O,Na与O2反应时,在常温时生成Na2O,加热或点燃时易形成Na2O2。,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3.焰色反应 (1)概念 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作焰色反应。 (2)操作步骤 铂丝 无色 待测物 观察火焰颜色 铂丝 无色,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3)应用 用于检测某种金属元素是否存在。 添加到烟花中,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 (4)常见元素的焰色 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Li:紫红色;Ca:砖红色;Cu:绿色。,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辨析比较 1.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焰色属于元素的性质,即同种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固体或相应的溶液均会产生同样的焰色。 2.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清洗铂丝的原因:铂丝表面的杂质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物沸点较低易气化挥发,而硫酸盐的沸点较高不易气化挥发。,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方法1 钠的性质及应用 方法2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 方法3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 方法4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鉴别和除杂 方法5 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微课3 纯碱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1 钠的性质及应用,方法解读:,1.钠与含OH物质反应的剧烈程度 当Na与含有OH的物质发生反应时,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即OH上氢原子电离的难易程度,越容易电离的物质反应越剧烈。例如,将钠加入下列物质中:水,乙醇,醋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为。,2.钠与酸反应时,酸的量对反应的影响 (1)若酸过量,则只考虑钠与酸的反应。 (2)若钠过量,则过量的钠还要与水反应。 不论哪种情况,都是钠先与酸反应。如将等量Na、Mg、Al投入一定量酸中,不存在Na过量的问题。,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3.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1)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如Na与MgSO4溶液反应,先考虑Na与水反应,再考虑生成的NaOH与MgSO4反应。 (2)钠与常见的盐溶液的反应 钠投入不饱和NaCl溶液中,有H2放出,依据Na的质量及NaCl溶液的不饱和程度判断是否有NaCl晶体析出。 钠投入饱和NaCl溶液中,有H2放出,还有NaCl晶体析出(温度不变)。 钠投入NH4Cl溶液中,有H2和NH3逸出。 钠投入CuSO4溶液中,有H2放出,还有蓝色沉淀生成。 2Na+2H2O+CuSO4 Cu(OH)2+Na2SO4+H2,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钠投入FeCl3溶液中,有H2放出,还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6Na+6H2O+2FeCl3 2Fe(OH)3+6NaCl+3H2 注意 Na与NaHSO4溶液反应,实质是与NaHSO4电离出的H+反应:2Na+2H+ 2Na+H2。,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示例1 高考组合改编题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7全国卷,10B改编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故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B.2016浙江理综,8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2015广东理综,10A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D.2014北京理综,9B改编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 2NaOH+H2,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解析 乙醇和水均能与Na反应生成H2,但Na与水反应更剧烈,故水分子中氢的活性强于乙醇分子中氢的活性,需要注意的是乙醇分子中氢的活性不完全相同,只有OH中的H能与Na反应,A项错误;钾、钠、镁等活泼金属在CO2中仍可燃烧,且它们在高温下被氧化后都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加剧燃烧,故它们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项正确;根据Na与水发生反应2Na+2H2O 2NaOH+H2可知,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生成0.5 mol H2,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BD,拓展变式1 向分别盛有100 mL水、100 mL盐酸、100 mL硫酸铜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05 mol 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烧杯中都一定会发生的离子反应:2Na+2H2O 2Na+2OH-+H2 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相比而言,Z中的反应一定最剧烈 C.Z烧杯中一定会有Cu(OH)2 沉淀生成 D.三个烧杯中生成的气体的量不一定相同,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1.C 钠与盐酸反应的本质是先与H+反应,后与溶剂水反应,当酸足量时,钠只与酸反应,A项错误;三种溶液中,X中c(H+)最小,但Y、Z中c(H+)的相对大小无法确定,反应的剧烈程度无法确定,B项错误;Z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 NaOH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C项正确;因向三个烧杯中加入的钠物质的量相同且钠完全反应,故生成的H2的量相同,D项错误。,方法2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方法解读:,1.化合价与性质的关系 O 2 O 1 O 0 ,因此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2.强氧化性的表现实例,注意 1.若遇到具有还原性的物质,Na2O2通常只体现出氧化性,如Na2O2+SO2 Na2SO4,Na2O2+CO Na2CO3,Na2O2+2NO 2NaNO2, 3Na2O2+Fe2O3 2Na2FeO4+Na2O(可制备Na2FeO4)。 2.若遇到非还原剂,如CO2、H2O、H+,Na2O2往往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3.若遇到KMnO4等强氧化剂时,Na2O2表现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O2。,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示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0.1 mol O2时转移电子0.4 mol C.将Na2O2投入CuCl2溶液中有蓝色沉淀及气泡产生 D.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2 g Na2O2反应完全时,溶液中c(Na+) 不变,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解析 A项,当较多的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时,Na2O2最终能将石蕊试纸漂白而使其褪色,错误;B项,由2Na2O2+ 2CO2 2Na2CO3+O2及Na2O2中氧元素为 -1价知,每生成1 mol O2时转移 2 mol电子,错误;C项,将Na2O2投入CuCl2溶液中,Na2O2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O2,NaOH再与CuCl2反应生成Cu(OH)2沉淀,正确;D项,Na2O2与水反应时能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NaOH的溶解度增大,从而导致溶液中c(Na+)增大,错误。 答案 C,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拓展变式2 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2.C C18O2中的18O原子反应后进入碳酸钠中,生成的氧气应为O2,A项错误;Na2O2的热稳定性强于Na2O的,B项错误;Na2O2具有漂白性,可使变红的酚酞溶液因氧化而褪色,C项正确;Na2O2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二者反应为Na2O2+SO2 Na2SO4,生成物应为Na2SO4,D项错误。,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方法3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方法解读:,Na2O2与CO2、H2O反应的三个关系,示例3 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解析 根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 2Na2CO3+ O2,每有1 mol Na2O2参与反应,固体增重 28 g,转移1 mol电子,消耗1 mol CO2,生成1 mol Na2CO3,即106 g Na2CO3,故A项、D项错误,C项正确;由于不在标准状况下,1 mol CO2气体体积不为22.4 L,B项错误。 答案 C,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拓展变式3 某物质的分子式为CxHyOz,取该物质 a g 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后,将产物全部通入过量的Na2O2中,若Na2O2固体的质量增加了b g,并且az B.x=y=z C.x=z D.xz,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3.A 2Na2O2+2CO2 2Na2CO3+O2,2Na2O2+2H2O(g) 4NaOH+O2,分析这两个反应可知,过氧化钠吸收CO2和水实际增加的质量相当于CO和H2的质量,因此,若x=z,CxHyOz可以改写为 z(CO)· 2 H2的形式,则其燃烧产物将完全被Na2O2吸收,“增重”等于原有机物的质量,若“增重”大于原有机物的质量,说明碳原子个数大于氧原子个数,即xz,A项正确。,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方法4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鉴别和除杂,方法解读:,1.Na2CO3与NaHCO3的鉴别,2.Na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除杂方法,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示例4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具体情况如图所示。,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1)只根据图、(盐酸足量且固体质量相同)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装置序号),写出该实验中能确定粉末是NaHCO3的两点现象,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2)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写出共同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为离子反应,则写离子方程式) : 、 。 (3)若用实验确定NaHCO3比Na2CO3易分解,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是 (填化学式),原因是 。,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解析 (1)Na2CO3、NaHCO3固体与盐酸均能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故实验不能鉴别Na2CO3与NaHCO3。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过量盐酸反应时,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且产生气体的量更多,故实验可以鉴别。(2)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可用加热法鉴别。 (3)小试管B内的温度比大试管A内的温度低,只有将NaHCO3置于B中才能证明NaHCO3更易分解。 答案 (1) 气球膨胀较大;产生气泡较剧烈 (2)2NaHCO3 Na2CO3+ CO2+H2O Ca2+2OH-+CO2 CaCO3+H2O (3)NaHCO3 B试管中的温度低于A试管中的温度,拓展变式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加热法可除去Na2CO3中的NaHCO3 B.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的强 C.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Na2CO3与NaHCO3溶液 D.小苏打可中和胃酸,热的纯碱可去除油污,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4.C 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的弱,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A项正确、B项正确。Na2CO3和NaHCO3溶液均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区分Na2CO3与NaHCO3溶液,C项错误。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CO2和H2O,故小苏打可中和胃酸;纯碱即Na2CO3,水解呈碱性,加热能促进水解,其碱性增强,去污能力增强,D项正确。,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方法5 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分析,方法解读:,1.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4类图像,续表,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a代表未生成气体时,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b表示从开始生成气体到气体量达到最大值时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c代表生成CO2的物质的量。,2.向CO2与NaOH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溶质组成分析 将CO2通入NaOH溶液,依据 (NaOH) (C O 2 ) 的大小,溶质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如下图数轴所示:,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示例5 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为了测定所得溶液的成分,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L-1的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 (1)加入35 mL盐酸时,产生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mL。 (2)溶液中所含溶质及其物质的量为 。,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思维导引 先通过图像中所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确定该溶液的溶质,再根据具体数值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 解析 (1)由图像所示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可知,该溶液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OA段H+先与OH-反应生成H2O,待OH-消耗完,H+再与C O 3 2 反应生成HC O 3 。AB段发生反应H+ HC O 3 CO2+H2O,加入35 mL盐酸时,产生的n(CO2)=n(H+)=(35-25) mL×10-3 L·mL-1×1 mol·L-1=0.01 mol,则V(CO2)=22.4 L·mol-1×0.01 mol=0.224 L =224 mL。(2)由H+C O 3 2 HC O 3 及H+HC O 3 CO2+H2O可知,n(C O 3 2 )=(45-25) mL×10-3 L·mL-1×1 mol·L-1=0.02 mol,故OA段与H+反应的OH-为 25 mL×10-3 L·mL-1×1 mol·L-1-0.02 mol =0.005 mol,即溶液中含NaOH 0.005 mol、Na2CO3 0.02 mol。 答案 (1)224 (2)NaOH 0.005 mol、Na2CO3 0.02 mol,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拓展变式5 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 0.1 mol·L-1的稀盐酸,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 O 3 2 +2H+ CO2+H2O C.a=0.3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5.C 在0a范围内,先发生中和反应,后发生C O 3 2 与H+生成HC O 3 的反应,A项错误;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 O 3 +H+ H2O+CO2,B项错误;因a0.4范围内发生的反应是H+HC O 3 CO2+H2O,n(CO2)=0.01 mol, n(H+)=n(CO2)=0.01 mol,所以a=0.3,C项正确;由碳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n(C O 3 2 )=n(CO2)=0.01 mol,在0a范围内,生成0.01 mol HC O 3 消耗0.1 L稀盐酸,故NaOH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0.2 L,n(OH-)=0.2 L×0.1 mol·L-1=0.02 mol,因此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项错误。,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微课3 纯碱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微点解读 1.气体法 (1)测定原理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依据产生的CO2的体积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2)实验操作 向m g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测量得到产生的气体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3)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 22 400 mol×106 g·mol-1= 106 22 400 g,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6 22 400 g g ×100%= 53 112 %。 2.沉淀法 (1)测定原理 Na2CO3+BaCl2 BaCO3+2NaCl 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2)实验操作 先将m g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n g。 (3)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 g 197 g·mo l 1 ×106 g·mol-1= 106 197 g,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6 197 g g ×100%= 106 197 ×100%。,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示例6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解析 A项采用差量法,减少的质量为NaHCO3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由此可求出NaHCO3的质量,进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B项中b克固体为生成的NaCl的质量,根据钠原子守恒和混合物总质量可列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进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C项中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为盐与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及溶液中挥发出来的水蒸气的质量,因此不能通过数据准确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D项中沉淀的质量即为BaCO3的质量,利用碳原子守恒,根据BaCO3的质量和混合物总质量可以列式求出Na2CO3的质量,进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 C,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示例7 2016浙江4月选考,28,4分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 。,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3)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有关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 A.样品分解不完全 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 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 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解析 依据题意,碳酸氢钠的质量是通过其热分解产生的CO2的质量换算出来的,进一步得到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进而可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为样品受热分解装置,B为冷凝水的装置,若不冷凝水,水会被C处的碱石灰吸收,从而使测得的CO2的质量偏大,C为吸收CO2的装置,a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的防护装置。(1)a为球形干燥管。(2)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凝反应生成的水,避免水进入C中干扰实验结果。(3)A项,若样品分解不完全,测得的CO2的质量偏小,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符合题意;B项,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会使测得的CO2的质量偏高,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不符合题意;C项,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会使测得的CO2的质量偏低,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符合题意;D项,反应完全,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空气中的CO2和水会被装置C吸收,使测得的CO2的质量偏大,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不符合题意。 答案 (1)球形干燥管 (2)冷凝反应生成的水 (3)AC 突破攻略 本实验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点:(1)要想准确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必须准确得到CO2的质量,要求CO2必须全部来自碳酸氢钠的热分解,并且完全被C装置吸收;(2)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与所测得的CO2的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即测得CO2的质量越小,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会越大。,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考向1 钠单质的性质 考向2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考情揭秘,近几年有关本专题的考查特点有:1.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考查钠及过氧化钠的有关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问题,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0题C选项考查钠在空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第8题C选项考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2.结合实验考查钠单质的性质,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以及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和鉴别,如2017年全国卷第13题B选项考查钠单质的燃烧产物与CO2的实验,2016年全国卷第12题考查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物质的性质与鉴别。,示例8 高考组合改编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7全国卷,13B改编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CO2具有氧化性 B.2016全国卷,13D改编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可以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C.2015新课标全国卷,10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 D.2013新课标全国卷,10B改编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Cu2+ Cu+2Na+,考向1 钠单质的性质,解析 点燃的金属钠能在装有CO2的集气瓶中反应生成 Na2CO3 和C,说明CO2具有氧化性,A项正确;根据Na分别与水、乙醇反应的剧烈程度或产生气泡的快慢可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B项正确;钠与O2反应的各种产物中钠只显+1价,所以1 mol Na充分燃烧转移1 mol e-,C项正确; Na与CuSO4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Cu,离子方程式应为2Na+2H2O+ Cu2+ Cu(OH)2+2Na+H2,D项错误。 答案 D,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示例9 高考组合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15新课标全国卷,8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 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2014新课标全国卷,9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 C.2014大纲全国卷,7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2017海南,7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考向2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发生反应2Na2O2+2H2O 4NaOH+O2,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电子数为 0.2NA,A项正确;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发生反应2CO2+2Na2O2 2Na2CO3+O2,固体质量增加,B项正确; Na2O2是由Na+与 O 2 2 构成的,故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C项错误;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D项正确。 答案 C,化学 专题五:钠及其化合物,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5钠及其化合物课件20190509232.pptx)为本站会员(无敌斩)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