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心肺动脉血流速度的MRI测量研究.pdf

    • 资源ID:3701652       资源大小:433.3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心肺动脉血流速度的MRI测量研究.pdf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 0 2 0 0 0 6 6) ; 卫生部重点临床学科建设资助项目(2 0 0 1 2 0 2 8) 。 作者简介雷晓燕(1 9 7 1-) , 女, 陕西合阳人, 硕士,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 胸部影像诊断学。 通讯作者郭佑民,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7 1 0 0 0 4。E - m a i l:y m. G u o c h i n a . c o m 收稿日期2 0 0 5 - 1 0 - 1 2# 修回日期2 0 0 5 - 1 2 - 1 0 !胸部影像学 S t u d yo nb l o o df l o wo f c e n t r a l 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yw i t hMR Im e a s u r e m e n t L E IX i a o - y a n 1,2, G U OY o u - m i n 2“,XUG u i - p i n g2,CHEN M i n 2, L IR u n - m i n 2, Y ANGJ i a n 2 (1.D e p a r t m e n t o fC T/MR,S h a n x iP r o v i n c i a lP e o p l e ' sH o s p i t a l,X i ' a n7 1 0 0 6 8,C h i n a; 2.I m a g i n gC e n t e r,t h eS e c o n d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X i ' a nJ i a o T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X i' a n7 1 0 0 0 4,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a s s e s s t h ea c c u r a c y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v a l u e so fp h a s e - c o n t r a s tMR Ib ym e a s u r i n gt h ef l o wv e l o c i t y a n dv o l u m e so f t h e c e n t r a l 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i e s .M e t h o d s #D i a m e t e r,m a x i m u mb l o o d f l o wv e l o c i t y,m e a nb l o o d f l o wv e l o c i t y a n df l o wv o l u m er a t ei nac a r d i a cc y c l eo fc e n t r a l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i e si nt w e n t y - o n eh e a l t h yv o l u n t e e r sw e r em e a s u r e da ta 1. 5 T MRs c a n n e r .T h eb l o o df l o wv o l u m e si nac a r d i a cc y c l ew e r ec a l c u l a t e da c c o r d i n gt of o r m u l aF= /(m l /s)×(s/ f r a m e s). T h ec e n t r a l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y i n c l u d e dt h em a i n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y,t h er i g h t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y,t h e l e f tp u l m o n a r y a r t e r y,t h er i g h tu p p e ra r t e r y,t h er i g h td e s c e n d i n ga r t e r ya n dt h e l e f td e s c e n d i n ga r t e r y . R e s u l t s #T h ed i a m e t e r so f c e n - t r a l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yw e r e(2 4. 5±3. 4)mm,(1 6. 9±2. 6)mm,(1 6. 3±1. 8)mm,(6. 1±1. 3)mm,(1 2. 0±1. 6)mm, a n d(1 1. 3±1. 4)mm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m a x i m u mb l o o df l o wv e l o c i t i e sw e r e(7 9. 9±2 4. 0)c m/s,(7 8. 7±2 0. 2)c m/s, (7 7. 4±2 2. 1)c m/s,(6 6. 1±9. 2)c m/s,(7 3. 5±1 9. 6)c m/s,a n d(7 2. 1±1 6. 4)c m/s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m e a nb l o o d f l o wv e l o c i t i e sw e r e(5 0. 3±7. 7)c m/s,(4 9. 9±1 1. 0)c m/s,(4 6. 6±9. 7)c m/s,(3 8. 9±8. 9)c m/s,(4 4. 4±7. 7)c m/s, a n d(4 3. 0±8. 2)c m/s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f l o wv o l u m e so fc e n t r a l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yi nac a r d i a cc y c l ew e r e(7 3. 6±6. 6) m l,(3 8. 9±4. 5)m l,(3 3. 7±3. 2)m l,(1 2. 7±5. 9)m l,(2 9. 0±1 0. 9)m l,a n d(1 9. 9±7. 0)m l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c o r - r e s p o n d i n gd o t so fd i a m e t e r sa n df l o wv o l u m e so f c e n t r a l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yw e r ec e n t r a l i i i n ga n dp r e s e n t e da s c e n d i n gl i n e a r c u r r e n t . T h e r e g r e s s i o n l i n ew a sd r a f t e da n dt h e l i n e a r c o r r e l a t i o n - r e g r e s s i o nf o r m u l ap=3. 0 6 X-7. 0 4w a sc a l c u l a t e d,c o r - r e l a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w a s0. 9 0(P$0. 0 0 1).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b l o o d f l o wv e l o c i t ya n d f l o wv o l u m eo f t h e c e n t r a l p u l m o n a r ya r - t e r yc o u l db em e a s u r e da c c u r a t e l yw i t hp h a s e - c o n t r a s tMR I,w h i c he s t a b l i s hg o o db a s e f o r t h en o n i n v a s i v e s t u d yo f p u l m o n a - r ya r t e r yh e m o d y n a m i c s . K e yw o r d s#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y;B l o o df l o wv e l o c i t y;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中心肺动脉血流速度的MR I测量研究 雷晓燕1, 2, 郭佑民2“, 许贵平2, 陈#敏2, 李润民2, 杨#健2 ( 1 .陕西省人民医院C T/MR室, 陕西 西安#7 1 0 0 6 8;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陕西 西安#7 1 0 0 0 4) 摘#要#目的#探讨相位对比法MR I测量中心肺动脉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的准确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正常健康志愿者2 1例, 采用相位对比法MR I测量中心肺动脉, 包括主肺动脉、 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 右肺上叶动脉、 右肺 叶间动脉和左肺叶间动脉各血管的直径、 一个心动周期的最大血流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流量, 并计算出各血管一个心动 周期的血流量。结果#中心肺动脉各血管的直径分别为(2 4. 5±3. 4)mm、 (1 6. 9±2. 6)mm、 (1 6. 3±1. 8)mm、 (6. 1± 1. 3)mm、 (1 2. 0±1. 6)mm和(1 1. 3±1. 4)mm。中心肺动脉各血管的最大血流速度分别为(7 9. 9±2 4. 0)c m/s、 (7 8. 7 ±2 0. 2)c m/s、 (7 7. 4±2 2. 1)c m/s、 (6 6. 1±9. 2)c m/s、 (7 3. 5±1 9. 6)c m/s和(7 2. 1±1 6. 4)c m/s。中心肺动脉各血管 的平均速度分别为(5 0. 3±7. 7)c m/s、 (4 9. 9±1 1. 0)c m/s、 (4 6. 6±9. 7)c m/s、 (3 8. 9±8. 9)c m/s、 (4 4. 4±7. 7)c m/s和 (4 3. 0±8. 2)c m/s。中心肺动脉各血管一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分别为(7 3. 6±6. 6)m l、 (3 8. 9±4. 5)m l、 (3 3. 7±3. 2) m l、 (1 2. 7±5. 9)m l、 (2 9. 0±1 0. 9)m l和(1 9. 9±7. 0)m l。中心肺动脉的直径和血流量的对应点分布比较集中, 呈现出 直线上升的趋势, 可以虚拟出高度相关的回归直线和直线相关方程, 即p=3. 0 6 X-7. 0 4, 相关系数r=0. 9 0(P$0. 0 0 1) 。 结论#相位对比法MR I可以准确测量中心肺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为无创性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肺动脉;血流速度;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 3 3 1. 3 3;R 4 4 5.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3 - 3 2 8 9(2 0 0 6)0 3 - 0 4 0 9 - 0 4 · 904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 0 0 6年第2 2卷第3期#C h i nJM e dI m a g i n gT e c h n o l,2 0 0 6,V o l 2 2,N o3 #多普勒超声不仅可以显示肺动脉的形态, 还可测得肺动 脉瞬间的血流速度, 获得血流的分布图, 同时可以评价心功 能。然而, 多普勒超声易受骨骼和空气的干扰, 对肺动脉及其 分支的形态显示不佳, 同时具有时间分辨力较差等缺点, 使得 其在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受到了限制。MR I 作为一种无创性技术, 具有多层面、 多平面任意方向成像的优 点, 没有骨骼和空气的干扰。能够进行肺动脉及其分支的血 流速度和血流量的测量 1 - 4。本文即采用该方法对中心肺动 脉的血流进行了初步测量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 1成像设备#飞利浦公司的G y r o s c a nNT1. 5 T磁共振成 像仪, 磁场梯度为3 0mT/m, 梯度爬升速度0. 2m s, 切换率 1 5 0mT/m/m s。 1. 2研究对象#选取正常健康志愿者2 1例, 其中男1 5例, 女6例, 年龄2 35 6岁, 年龄中位数3 7岁。 1. 3成像方法#采用梯度回波序列(T 1W/T F E) 进行胸部冠 状位和横切位成像, 然后沿肺动脉长轴走行方向扫描斜矢状 位主肺动脉长轴像; 再应用主肺动脉长轴像,冠状位右肺上 叶动脉、 右肺叶间动脉、 左肺叶间动脉层面和轴位左、 右肺动 脉层面作为定位像, 采用相位对比脉冲序列(2 D/Q F) 沿垂直 于血管长轴走行的方向行单层多时相扫描( 图16) , 可重建 出两种类型的图像: 模数图和相位图。 1. 4主要成像参数#T 1W/T F E序列扫描参数:T R4. 0 5. 7m s,T E1. 92. 3m s,F OV2 8 03 7 5mm 2, 矩阵1 2 8× 2 5 6, 翻转角2 5 n, 触发延迟时间3 01 0 0m s, 层厚57mm, 层数62 0,N S A2, 扫描时间因层数不同而有所不同,2 8 1 4 0s。2 D/Q F序列扫描参数:T R8. 81 1m s,T E5. 5 7. 4m s, 层厚5mm,F OV2 2 02 8 0mm, 翻转角2 0 n, 矩阵1 2 8 ×2 5 6,R F OV8 5%,N S A23。心电触发方式为回顾性门 控, 触发延迟时间为最短, 心脏相位数1 8, 流速编码1 5 0c m/ s, 仰卧位平静呼吸状态下采集数据。 1. 5测量和计算方法#直径和流速的测量点: 中心肺动脉 的直径在各血管长轴像上测量, 即在距肺动脉瓣1 52 0mm 处测量主肺动脉直径和血流速度, 肺动脉分叉远端2 0mm处 测量右肺动脉直径和血流速度, 距肺动脉分叉远端1 0mm处 测量左肺动脉直径和血流速度, 右肺上叶动脉从右肺动脉分 出远端5mm处测量其直径和血流速度, 在分出右肺上叶动 脉分叉远端5mm处测量右肺叶间动脉的直径和血流速度, 在分出左肺上叶各肺段动脉远端5mm处测量左肺叶间动脉 直径和血流速度( 图16) 。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的测量和 计算方法: 在模数图上画出中心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在一个 心动周期内的感兴趣区, 然后复制到相应的相位速度图上, 根 据时相调整感兴趣区的大小, 应用流动分析软件测量各个时 相的最大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流量。应用公式 F=/(m l/s)×(s/f r a m e s) 计算出中心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一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 5。 1. 6统计学方法#测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应 用 S P S S1 0. 0软件包, 采用t检验及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方法分 析测量结果, 检验水平为0. 0 5。 2#结果 2. 1中心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直径的测量结果#中心 肺动脉的直径分别为: 主肺动脉(2 4. 5±3. 4)mm; 右肺动脉 ( 1 6. 9±2. 6)mm;左肺动脉(1 6. 3±1. 8)mm; 右肺上叶动脉 ( 6. 1±1. 3)mm; 右肺叶间动脉(1 2. 0±1. 6)mm;左肺叶间 动脉( 1 1. 3±1. 4)mm。 图1#主肺动脉长轴像, 距肺动脉瓣1 52 0mm处测量其直径和 血流速度#图2#横轴位右肺动脉层面, 右肺动脉干显示清晰, 于肺动脉分叉远端2 0mm处测量其直径和血流速度#图3#横 轴位左肺动脉层面, 左肺动脉显示清楚, 于肺动脉分叉远端1 0mm 处测量其直径和血流速度#图4#冠状位右肺动脉层面, 右肺上 叶动脉从右肺动脉分出, 在分叉远端5mm处测量其直径和血流速 度#图5#冠状位右肺动脉层面, 在分出右肺上叶动脉远端5 mm处测量右肺叶间动脉的直径和血流速度#图6#冠状位左 肺叶间动脉层面, 在分出左肺上叶各肺段动脉远端5mm处测量其 直径和血流速度 · 014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 0 0 6年第2 2卷第3期#C h i nJM e dI m a g i n gT e c h n o l,2 0 0 6,V o l 2 2,N o3 #可见, 肺动脉主干的直径大于分支, 右肺动脉的直径大于 左肺动脉, 在所测得的叶动脉水平中, 右肺上叶动脉的直径最 细。 2. 2中心肺动脉血流速度测量结果( 表1) 表1#中心肺动脉各血管之间的最大血流速度 和平均速度均值比较 名称 最大血流速度 (c m/s) 平均速度 (c m/s) tP MP A7 9. 9±2 4. 05 0. 3±7. 75. 3 8P$0. 0 1 R P A7 8. 7±2 0. 24 9. 9±1 1. 05. 7 4P$0. 0 1 L P A7 7. 4±2 2. 14 6. 6±9. 75. 8 1P$0. 0 1 RU P A6 6. 1±9. 23 8. 9±8. 99. 7 1P$0. 0 1 R D A7 3. 5±1 9. 64 4. 4±7. 76. 3 2P$0. 0 1 L D A7 2. 1±1 6. 44 3. 0±8. 27. 2 7P$0. 0 1 #MP A: 主肺动脉;R P A: 右肺动脉;L P A: 左肺动脉; RU P A: 右肺上叶动 脉;R D A: 右肺叶间动脉;L D A: 左肺叶间动脉。 中心肺动脉各血管的最大血流速度明显大于平均速度 (P$0. 0 1) , 随着血管直径的减小, 血流速度逐渐减小, 但相 邻血管间的血流速度接近。 2. 3中心肺动脉一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中心肺动脉各血 管一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 主肺动脉( 7 3. 6±6. 6)m l; 右肺动 脉( 3 8. 9±4. 5)m l;左肺动脉(3 3. 7±3. 2)m l; 右肺上叶动脉 ( 1 2. 7±5. 9)m l; 右肺叶间动脉(2 9. 0±1 0. 9)m l;左肺叶间 动脉( 1 9. 9±7. 0)m l。 可以看出, 中心肺动脉各血管一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随 着肺动脉的不断分支, 管径逐渐减小, 血流量亦逐渐减少。 图7#正常健康志愿者中心肺动脉直径与血流量的直线相关分析 2. 4中心肺动脉直径与血流量的直线相关分析#将中心肺 动脉的直径与一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 析, 结果显示, 中心肺动脉的直径和血流量的对应点分布比较 集中, 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 可以虚拟出高度相关的直线方 程p=3. 0 6 X-7. 0 4。方程中X为自变量直径,p为因变量 血流量。相关系数r=0. 9 0(P$0. 0 0 1) , 高度提示血管直径 和血流量之间的直线变化关系( 图7) 。 3#讨论 #相位对比法MR I又称为速度编码电影MR I, 它提供的 是二维相位速度图, 在该图上, 像素信号强度的变化与速度成 比例。沿流动编码轴正方向流动的血液呈亮像素, 而反方向 的血液呈暗像素, 静止组织则呈现灰色。本研究采用该方法 对中心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各血管的血流进行了研究探讨。 血流速度不仅与血管的直径、 长度有关, 而且也与血管的 锥度和弯曲度有关 6。根据肺动脉及其分支粗而短, 管壁 薄, 具有很大的可扩张性。为了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测量点选 在血管走行较直, 管径相对较稳定, 又无分叉的区域。 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扫描速度快, 不必注入造影剂流动的 血液即呈现为高信号, 同C T增强图像相比, 更真实地反映了 血管的生理状态。主肺动脉在斜矢状位肺动脉长轴方向上测 量, 右肺动脉和左肺动脉在轴位肺动脉分叉平面测量, 而右肺 上叶动脉、 右肺叶间动脉和左肺叶间动脉在冠状位各血管长 轴显示最清楚的平面测量。本研究中, 主肺动脉、 右肺动脉和 左肺动脉的直径分别为( 2 4. 5±3. 4)mm、 (1 6. 9±2. 6)mm和 ( 1 6. 3±1. 8)mm。右肺上叶动脉、 右肺叶间动脉和左肺叶间 动脉的直径分别为( 6. 1±1. 3)mm、 (1 2. 0±1. 6)mm、 (1 1. 3 ±1. 4)mm。 由速度测量的结果可以看出, 中心肺动脉血流速度的改 变随心动周期有一定的规律性, 表现为收缩期血流速度陡然 增加达到峰值, 收缩后期很快减少, 舒张期血流速度趋于平 稳, 在舒张中期有一小的峰值出现, 随后血流速度又接近于零 的水平。由于肺动脉属于弹性贮器血管, 在心室舒张时, 瓣膜 关闭, 射血停止, 扩张的肺动脉发生弹性回缩, 将收缩期暂时 贮存的那部分血液继续推向外周, 使舒张中期血流速度峰值 形成。由这些数值连接而成的曲线, 反映出血流速度随心脏 搏动过程的变化情况。 无论是最大速度还是平均速度均表现为肺动脉主干的血 流速度大于分支的血流速度, 即由主肺动脉至右肺上叶动脉, 主肺动脉的血流速度最大, 而右肺上叶动脉的血流速度最小, 符合随着血管的分支增多和变细( 但其血管的总横截面积增 大) , 血流速度不断减低的理论。然而, 肺动脉系统与主动脉 系统相比较而言, 管壁要薄得多, 是一个相对低压系统, 在较 大的肺动脉分支其压力的降低并不明显, 因此, 相邻较大肺动 脉分支之间的血流速度相比较, 并无显著性差异。 正常健康志愿者主肺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测量平均值为 ( 7 9. 9±2 4. 0)c m/s, 同国内采用速度编码电影MR I的测量结 果( 1 0 0. 6 3c m/s) 低, 而平均速度 (5 0. 3±7. 7)c m/s 与之 ( 1 7. 1 2c m/s) 相比略高 7。然而与常时新等8绘制的主肺 动脉相位速度曲线图形态非常吻合。 运用公式, 计算出主肺动脉、 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 右肺上 叶动脉、 右肺叶间动脉和左肺叶间动脉一个心动周期的血流 量分别为( 7 3. 5±6. 6)m l、 (3 8. 9±4. 5)m l、 (3 3. 7±3. 2)m l、 ( 1 2. 7±5. 9)m l、 (2 9. 0±1 0. 9)m l和(1 9. 9±7. 0)m l。随着肺 动脉的分支, 其内的血流量逐渐减少。将中心肺动脉各血管 一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和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测量的血管 直径作 了 直 线 相 关 分 析, 得 出 高 度 相 关 的 直 线 方 程p= 3. 0 6 X-7. 0 4, 相关系数r=0. 9 0(P$0. 0 0 1) 。这样, 在无条 件测量血流量的情况下, 可根据中心肺动脉的直径估算相应 · 114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 0 0 6年第2 2卷第3期#C h i nJM e dI m a g i n gT e c h n o l,2 0 0 6,V o l 2 2,N o3 肺动脉分支的血流分布。 综上所述, 采用MR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和2 D相位对比 序列相结合, 可以快速、 准确、 重复性地测量肺动脉及其分支 的直径、 最大血流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流量等血流动力学指 标, 同时还可应用公式计算出各血管一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 为进一步进行肺动脉压和右心室功能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 ( 致谢: 感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提供实验条件方面的支持。 ) 参考文献 e 1 f#G e v aTg S a h nD J g P o w e l lA J h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o f c o n - g e n i t a lh e a r td i s e a s ei na d u l t s e J fh P r o g r e s s i nP e d i a t r i cC a r d i o l o - g y g 2 0 0 3g 1 7 j 1 kl 2 1 - 3 9h e 2 f#L o t iJ gM e i e rCg L e p p e r tAg e ta l h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f l o w m e a s u r e - m e n tw i t hp h a s e - c o n t r a s tMRi m a g i n g l b a s i cf a c t sa n di m p l e m e n - t a t i o n e J fh R a d i o g r a p h i c s g 2 0 0 2g 2 2 j 3 kl 6 5 1 - 6 7 1h e 3 f#B e r g i nC J g S i r l i nC Bg H a u s c h i l d t J Pg e t a l h C h r o n i c t h r o m b o e m b o - l i s ml d i a g n o s i sw i t hh e l i c a lC Ta n dMRi m a g i n gw i t ha n g i o g r a p h i c a n ds u r g i c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e J fh R a d i o l o g y g 1 9 9 7g 2 0 4 j 3 kl 6 9 5 - 7 0 2h e 4 f#G u p t aAg F r a i e rC Kg F e r g u s o nJ Mg e ta l hA c u t ep u l m o n a r ye m - b o l i s ml D i a g n o s i sw i t hMRa n g i o g r a p h y e J fhR a d i o l o g y g 1 9 9 9g 2 1 0 j 2 kl 3 5 3 - 3 5 9h e 5 f#H u n d l e y WGgL iHFgH i l l i sL Dg e ta l hQ u a n t i t a t i o no fc a r d i a c o u t p u tw i t hv e l o c i t y - e n c o d e d g p h a s e - d i f f e r e n c e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e J fhT h eA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o fC a r d i o l o g y g 1 9 9 5g 7 5 j 1 7 kl 1 2 5 0 - 1 2 5 5h e 6 f#M o s e rKWgR a g u i nL GgG e o r g i a d i sJ Gh S y n c h r o n i i e dE P Ip h a s e c o n t r a s tv e l o c i m e t r y i nam i x i n gr e a c t o r e J fh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g 2 0 0 3g 2 1 j 1 kl 1 2 7 - 1 3 3h e 7 f#L ip ZgL iK Cg Z h a oX Gg e ta l hE v a l u a t i o no fp u l m o n a r ya r t e r y f l o wi na c u t em a s s i v ep u l m o n a r yt h r o m b o e m b o l i s m w i t hMR I e J fh C h i nJR a d i o l g 2 0 0 4g j 1 1 kl 1 1 5 8 - 1 1 6 2h 李永忠g李坤成g赵希刚g等h MR I对肺动脉栓塞血液动力学评价的 初步研究e J fh中华放射学杂志g 2 0 0 4g j 1 1 kl 1 1 5 8 - 1 1 6 2h e 8 f#C h a n gS XgK o n gXQg F e n gG Sg e ta l hH e m o d y n a m i c so fp u l m o - n a r ya r t e r i a l 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l a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o f s i m u l t a - n e o u sp h a s e - c o n t r a s tMRi m a g i n ga n dc a r d i a cc a t h e t e r i i a t i o n e J fh C h i nJR a d i o l g 2 0 0 1g 3 5 j 6 kl 4 2 6 - 4 2 9h 常时新g孔祥泉g冯敢生g等hMR相位速度图及心导管检查对肺动 脉血液动力学的对比研究e J fh中华放射学杂志g 2 0 0 1g 3 5 j 6 kl 4 2 6 - 4 2 9h D e g e n e r a t i o no f t h ec o r p u s c a l l o s u m:c a s er e p o r t 胼胝体变性1例 刘建华, 韩雪立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 吉林 长春#1 3 0 0 4 1) #K e yw o r d s#N e u r o d e g e n e r a t i v ed i s e a s e s;C o r p u sc a l l o s u m;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T o m o g r a p h y,X - r a yc o m p u t e d # 关键词#神经变性疾病;胼胝体;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中图分类号#R 7 4 2;R 4 4 5.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 0 3 - 3 2 8 9(2 0 0 6)0 3 - 0 4 1 2 - 0 1 作者简介刘建华(1 9 8 1-) , 男, 吉林长春人, 学士, 医师。 E - m a i l:l j h 6 6 6 3 6s o h u. c o m 收稿日期2 0 0 5 - 1 2 - 0 3# 修回日期2 0 0 6 - 0 1 - 0 8 #患者男,5 0岁。因脾气暴躁、 记忆力下降半年, 伴双下肢无 力1个月于2 0 0 5年1 1月1 8日入院。病程中偶伴有尿便障碍, 既往健康, 长期饮酒史,2两/日。入院时查体:B P1 5 0/8 0mm - H g , 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 神清语明, 定向力、 记忆 力、 计算力差。颅神经正常, 双下肢肌力4 o级, 双侧跟膝胫实验 欠稳准, 右侧病理反射阳性。C T平扫: 胼胝体膝部、 压部见片状 低密度影, 胼胝体压部呈膨胀性改变, 双侧脑室前角略变窄。 MR扫描: 矢状位T 1W I见胼胝体压部呈膨胀性改变,胼胝体压 部中层片状低信号( 图1) 。轴位T 1W I见胼胝体压部片状低信 号。轴位T 2W I见胼胝体压部片状高信号( 图2) 。住院4周, 给 予大量B族维生素并间断输新鲜血浆, 患者除痴呆稍有加重外, 其余神经系统体征无明显变化。治疗给予激素, 大量B族维生 素营养神经、 改善循环。现住院1 2天, 计算力略好转, 记忆力、 定向力均可, 余体征同前。诊断: 胼胝体变性。 讨论#胼胝体变性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胼胝体脱髓鞘和中心 性坏死。组织学检查胼胝体病变区内可见不同程度的髓鞘脱失 改变伴反应性胶质增生, 病变中心区髓鞘和少支细胞几乎完全 消失, 而轴索改变较轻。坏死区境界较清楚, 可呈小囊状并伴有 大量巨噬细胞浸润, 特别是病灶周边区。急性期可见胼胝体扩 大, 特别是膝部膨胀性改变。可能与病变区血脑屏障破坏, 胼胝 体水肿有关。慢性期可见胼胝体萎缩变形, 周围池扩大。 · 214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 0 0 6年第2 2卷第3期#C h i nJM e dI m a g i n gT e c h n o l,2 0 0 6,V o l 2 2,N o3

    注意事项

    本文(中心肺动脉血流速度的MRI测量研究.pdf)为本站会员(李主任)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