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文学论文《受戒》的诗意建构.doc

    • 资源ID:3937963       资源大小:36.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学论文《受戒》的诗意建构.doc

    受戒的诗意建构 受戒的诗意建构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受戒的诗意建构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受戒的诗意建构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田园牧歌1980年,汪曾祺以一篇受戒被大众“发现”。汪曾祺小说创作流溢出的诗情画意,是人性和人情的欢歌。受戒中一对小儿女之间萌发的纯真的爱情,于乡野中透出诗意。本文将从语言、结构、题材三个方面分析受戒这个文学文本的诗意建构。“诗意建构是指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对客观描写对象的一种心灵化的提升及心灵化的传达,是作家心灵波动与自然人生节律的协调统一所产生的律动的结晶,是作家创作中的诗意追求。”受戒用散文化的笔触描绘了庵赵庄、荸荠庵等乡情世界,给人一种恬静闲适、淡远平和的感觉。这与我国古典诗歌的意境、韵味有着共通之处,因而作品透着诗意美。(一)现代韵白的语言形式汪曾祺通过语言的音律节奏,使得作品形成一种恰到好处的审美韵味。“要在平平常常的、人人都能说,好似平淡的语言里边能够写出味儿”。受戒中长句子与短句子搭配,将地方方言与普通话、文言与口语相结合,“充分融合来自于古典语言的意蕴之美和现代白话畅达之美”,形成一种被学者称之为“现代韵白”的汉语形式。这样的语言不仅使文章的衔接十分自然顺畅,而且又显得错落有致,平实精确地表现了各种形象、色彩、声音、感情,营造出一个自然和谐、充满生命意识的单纯宁静的意境。受戒的结尾处,写灰紫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蜡烛”,青桩“扑鲁鲁鲁飞远了”,用一种闲笔的方式置两个孩子的命运于不顾,而是笔锋转到这一片芦苇荡。在孩子单纯的约定中,这片芦苇荡也显得灵动美丽,浮动着宁静悠远的诗意。这种诗意的建构其实是基于语言所没有呈现给读者的空白而形成的,即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召唤结构”。召唤结构引发读者的想象激发读者的阅读的积极性,使得阅读成为审美的精神享受,从而在语言上完成受戒这个文本的诗意建构。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层,除其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外,从根本上说,它更是构成文学作品诉诸读者审美感知的物质外观,是文学文本的现象层和意蕴层的基础。从文学文本的结构的三个层次上来说,正是现代韵白的语言形式为文本中的冲淡平和的意境的营造提供了可能,文本的意境和诗意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的。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现在我们常常把意境广义化,我们会用是否有意境来评价非诗歌体裁的其他作品是否具备鲜明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汪曾祺就很擅长将古典诗歌的意境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反映出一种平和冲淡的意境。通过短语的铺排,长短句的交错,简洁清新的文字描绘风俗景致,使得各种物象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成生动的环境、场景、氛围,从而形成立体感和空间感”,从而在作品中呈现出具有作家创作风格的各种意境。受戒因着现代韵白语言的特点营造了平和悠远、和谐自然、纯真朴质的意境,为读者建构了诗意的乡情世界。荸荠庵的地势在一片高地上,“门前时一条河。河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前是一个穿堂。”没有过多的修饰语,又有较强的空间感,带着古代汉语的简洁和现代汉语的畅达;小英子家的环境描写亦是别有韵味、“岛上有六棵大桑葚,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然后又写了院子的两边,正北面的住房,房屋的结构方向,檐下的花儿等等,更写了荸荠田、芦花荡子,这些地方的景致描写简单却又细致,繁多却不累赘,语言文字之间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文化风情韵味。这种韵味正是诗意的建构。(二)散文化的结构汪曾祺小说最重要的外部结构特征就是松散,或者说散文化。受戒这个文本,与其说是用人物来组织全文,不如说是用气氛来融合故事。作者用淳朴纯真的人性和古朴的风俗孕育朴素的乡土人物,作者编的故事带有浓厚的民间风俗气息,这些氛围夹杂在故事之间,形成散文化的小说结构特征。散文化的特点主要通过“起止自在”的闲笔和松散的故事情节来体现。所谓闲笔就是对故事发展不起推动作用的事件。闲笔的大量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故事被打断,情节变得松散。受戒中描绘了较多的自然风物、地方文化、人情世态。作者花费大量篇幅来描绘和尚放焰口的过程,花和尚仁渡唱山歌,大英子办嫁妆绣花,善因寺和尚吃粥等等,而作为核心情节的小明子和小英子的故事发展却常常一笔带过,小说一开始只用两句简单的话交代了小明子的来历:“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然后就转到对庵赵庄风情人文的描写上,即介绍这个地方出和尚。紧接着是小英子和小明子的见面的场景,只集中写了一些对话,然后又转到了对荸荠庵以及庵里三个和尚的说明:仁山是干当家的职务,管账、做法事是他最主要的事;仁海是有老婆的;仁渡是个花和尚,机灵又很会唱歌。再如小英子送小明子去善因寺“受戒”,又将大量笔墨放在描绘小英子眼中肃穆高大的寺庙风物的铺排上。这些闲笔主要是铺排风物典故、器物布局,作者似乎永远没有在说“正事儿”,而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这也就造成了核心故事情节小明子和小英子的朦胧的爱情的松散。正是这种随意而来的闲笔和松散的故事结构使得阅读文本时像在欣赏散文一般,即小说文本具有散文化的特点。汪曾祺用闲笔打造了一个温馨含蓄的浪漫的梦,使人感到世俗而平静的生活如同仙境一般,使得文本有一种平和安逸,灵动活泼的节奏感。通过这些闲笔丰富文本内容和意味,并且含蓄地表达作家对生活的感悟。这些闲笔同样会触动读者,或同情人物的遭遇,或欣赏自然淡远的人生牧歌。这种平实温暖的情节,充满了诗意的味道。(三)田园牧歌式的题材受戒的题材远离重大题材。既不是宏大的革命战争题材,也不是反思批判主题,亦不是书写民族、群众的苦难,而是描写一种美好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情生活。这种生活的抒情成分较多,小儿女的纯真的朦胧的爱情,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展现平和冲淡的世界。作者没有着墨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是侧重与世无争又充满世俗气息的生活态度。不管是仁山严厉地督促小明子学早经,仁海和他老婆坐在井边乘凉,仁渡唱一夜的小调,还是大英子嫁人绣花,小英子和小明子打场、采荸荠,甚至小英子向小明子表白心意,这些琐碎却不失丰富审美意蕴的事件,不仅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文化氛围,更是通过这些和谐美好的事物来表达一种童真式的浪漫,因而透露出纯真而梦幻的诗意。<pclass=同时,由于确定了简单淳朴的乡土题材,因而在这种生活之中的人物都是很淳朴自然的,同时也很有趣味。这些简单的人物形象本身就有一种让人回味的美感。小说中一对可爱单纯的小儿女,和常人无异、充满世俗气息的和尚,甚至是“一个手鸭毛的,一个打兔子兼偷鸡的,都是正经人”,这些人物都是那么的具有生命意识,具有真实单纯的情感,不受污浊世界污染的世俗人。他们在生活上极易知足,怡然自得,无营所求是人性向美向善的代表。乡土题材以及由此确定的朴实可爱的人物形象也是诗意建构的重要因素。受戒这个文本以其平常而有味儿的现代韵白的语言形式,用独特的语言营造宁静悠远的意境;由闲笔经营的散文化的结构;以乡情生活为主的题材以及活在田园的古朴纯真的人物共同建构了一幅充满诗意的风俗画小说,让读者回味无穷。注释:周志强:汉语形象中的现代文人自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肖莉:回忆与氛围:汪曾祺小说文体的诗意建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汪曾祺:文学语言杂谈,汪曾祺全集第4卷,散文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周志强:汉语形象中的现代文人自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参见王先霈、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参见袁行霈:中国古代诗歌的境界,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王先霈、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韦惠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p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注意事项

    本文(文学论文《受戒》的诗意建构.doc)为本站会员(西安人)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