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措施 (本科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67823       资源大小:104.0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措施 (本科毕业论文).doc

    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措施摘要对于审计风险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随时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审计方法的恰当运用和审计人员所拥有的丰富经验在风险的控制上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6年底公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定义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然而,弄懂审计风险的真正含义、清楚了解它的种类、构成模型,及其存在形态是能否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对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补救措施,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论述了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这对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对控制审计风险及避免审计失败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审计风险 控制 措施 目录前 言1第1章 审计风险及审计风险模型2第1.1节 审计风险的含义2第1.2节 审计风险模型2第1.3节 审计风险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影响3第2章 我国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和形成的原因5第2.1节 我国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5第2.2节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6第3章 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8第3.1节加强审计人员素质合理确定测试细节8第3.2节 做好执业环境净化谨慎接受委托10结 论18参考文献19致 谢2015前 言审计风险是影响审计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所谓风险,即损失的机会和概率。它以概率的形式来衡量,借以表达各种损失发生的机会。审计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国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对于审计风险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柯勒会计词典把审计风险解释为:一是已鉴定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未能按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能性;二是在被审计单位或审计范围中存在重要的错误,未被审计人员觉察的可能性。 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观点是: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 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在审计实务中,存在着取证风险、定性风险等一系列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构成审计风险模型的两大要素是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只有降低以上两种风险,才能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达到可接受的水平。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交易和账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学识技术和能力都对审计风险的高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控制好审计风险,使审计事业健康发展,有效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是我们解决和处理的重要问题。第1章 审计风险及审计风险模型第1.1节 审计风险的含义要想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审计风险。然而,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但是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要想更具体的了解审计风险到底是什么,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了。首先,审计风险的产生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在审计的过程中显示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注册会计师并未察觉的可能性。其次,正好与前一条相反,注册会计师认为的错误会计报表,而实际上是公允的。这恰恰也是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所以,客观上我们要求注册会计师要注意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尽量避免风险和控制风险。第1.2节 审计风险模型要想了解审计风险的构成,首先要了解审计风险的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可见,审计风险是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这两个要素构成的。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包含两个层次,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它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此类风险难以被界定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认定。注册会计师同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重大错报风险还可以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控制风险是指某项认定发生了重大错报,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而该错报没有被单位的内部控制及时防止、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 而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有着反向的关系,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第1.3节 审计风险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影响1.3.1扩大了审计证据的内涵和审计范围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所依据的证据不仅包括实施控制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获取的证据,还包括了解企业及其环境获取的证据,审计人员必须从外部取得大量的证据,更多从搜集外部证据入手。而控制审计风险将使审计范围大大扩展,审计人员关注的是整个内部控制。审计范围没有边界导致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也没有边界,这就要求审计师充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1.3.2促使审计人员发挥专业判断获得充分适当审计证据审计人员的审计过程,实质上是排除疑虑或证实某一事项的取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依靠证据进行专业判断,才能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对于直接或间接取得的证据,审计人员都应判断证据来源的可靠性、适当性和充分性,并以此决定是否扩大或追加审计程序。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异常、重大事项,审计人员应判断追加实施哪些审计证据,才能取得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排除疑虑或证实某一事项。1.3.3要求审计人员因地制宜定制恰当的审计测试程序为了克服传统审计测试的缺陷要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及不同的风险领域,采用个性化的审计程序,使审计方法应用与审计审计的过程,实质上是审计人员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实施专业判断的过程,如审计人员实施抽样审计时,无论是采用统计抽样或是非统计抽样,都存在不确定因素,需要根据审计对象的总体及特征,选择抽样的方法,对抽样结果进行评价。环境相适应。但任何方法都有其独特指向,其运用也均有其必备条件,必须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视不同的具体对象及审计环境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依不同的审计层次及审计目标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来降低风险。第2章 我国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和形成的原因第2.1节 我国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我国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增加了执业过程中的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客户的可接受性水平普遍较低,审计风险难以成为选择客户的标准。由于现实中会计市场供求状况是僧多粥少,事务所为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客户,即使明知该客户的审计风险比较大,为了生存,仍愿意去冒险,审计风险无法成为选择客户的标准。另外,各个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着不正当的竞争关系,这将会导致审计风险缺乏可控性。他们会在竞争中相互压价,采取降低收费的手法以吸引客户,然而为了在低廉的收费中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使得事务所愿意支付的审计成本降低,导致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减少甚至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简化了审计手续,这必然会加大审计风险。  第二,重大错报风险较高,审计风险难以通过正常审计程序进行有效控制。确定审计项目的IR和CR水平,既要考虑该项目的内容、性质,又要充分考虑该项目所面临的环境。目前作为国民经济主要成分的国有企业尚未走出困境,其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还未健全,其它企业造假做假现象也很普遍,被审计单位舞弊手段的变换及有意识的舞弊增加了审计风险。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采取各种舞弊手段,这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难度,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因此IR和CR普遍偏高,通过正常审计程序,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超过50%时,审计人员应改变审计方式,采用详细审计或拒绝接受审计业务,否则会面临很大的审计风险。而这必然加大了审计成本,是审计人员所不愿采取的。  第三,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以及执法力度不严,使得很多作假行为没有得到有力的打击,从而使审计风险难以避免。法律、法规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如果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或不衔接,审计人员就会失去统一的标准,增加风险机会。近年来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因种种原因而引发的诉讼事件不断出现,审计准则中从业人员“应有的职业谨慎”和“适当的职业关注”已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今后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法律法规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审计人员面临的风险将日趋增大。另外,目前对于违规操作的打击力度仍不够,会计职业界宏观管理不力,对会计人员的行为缺乏约束性,也造成了很多本可避免却未能避免的风险。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失信成本过高,这也会增大审计风险。 上述各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不仅会危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更是会影响到整个社会诚信环境的建设。第2.2节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2.2.1职业道德和执业水平不够(1) 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高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审计活动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相关的政策理论水平。如果审计人员达不到这样的素质,就很难对会计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作出科学的判断,审计风险也就在所难免了。我国的审计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审计队伍比较年轻,在我国目前的注册会计师中,通过我国专业任职的资格考试的不到一半,很多审计人员缺乏经济理论、基建工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与现代审计制度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不相符,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2)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的责任心及职业关注在实施审计的整个过程中,审计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纵观所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失中,由于缺乏谨慎的工作态度和高度责任心,盲目接受委托、未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行公务,擅自缩小审计范围,简化审计程序导致审计结论错误的不在少数。对职业关注缺乏热情也是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3) 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现代审计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基础之上的抽样审计,所奉行的是成本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而这两点本身就是允许一定审计风险存在为前提的。在抽样审计中,审计人员往往为了用有限的成本达到较高预期的效益,放弃相当一部分的样本资料,这就更加大了作出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审计结果存在的误差就不足为奇了。2.2.2审计范围加大和法规不完善(1) 审计执业环境欠佳审计活动所处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不理想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客观原因。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一方面确立了独立审计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也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但是,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和发挥毕竟只有20多年,同国外300多年发展历史相比既缺乏成熟的理论、更缺乏实践经验,加之法律、法规不健全,惩戒配套制度不到位、规范力度不够,致使审计独立性差,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差,抗风险能力差。行政干预的制约也会加大审计风险。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在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靠政府部门“官办官营”,政府过多地干预审计工作、误导审计结论,使审计结论失真、失实,进一步加剧了审计风险。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使审计面临风险。近年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会计信息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依然不如人意,会计基础工作弱化使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综合判断的审计面临着愈来愈大的风险。(2) 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范围的拓宽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使国内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同时也使审计的对象日益复杂化。随着受托责任的发展,审计的范畴不断扩展,审计服务领域从财务报表的验证和管理咨询扩展到质量的审计、风险评估等,审计范围的扩展也给审计职业界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压力。(3) 政府和社会公众审计的意见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审计活动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和重视并逐步对其产生依赖。审计结论大到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税收的政策的制定,金融证券市场的波动,小到影响居民的投资、理财。委托方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第3章 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第3.1节加强审计人员素质合理确定测试细节第一,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这是规避审计风险的最重要的根本条件。审计队伍素质的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审计工作质量。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审计对象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审计难度和风险有攀升的趋势。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深厚的业务知识,还必须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职业判定能力、综合控制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审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包括知识结构和行业经验,以不断满足审计对象日益发展的需求。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审计质量水平,才能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比如,事务所应重视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注册会计师也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主动学习和把握与审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审计业务,以确保业务质量。同时还应加强风险意识,在审计工作中,不得为降低工作成本而随意放弃、变更拟定的审计程序,在满足审计准则中审计程序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对财务报告中欺诈、舞弊或其他错误的警惕性。第二,广泛采用分析性复核方法,以便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分析性复核是风险要素分析的重要手段,应贯穿审计全过程,是审计人员合理运用职业判断的充分体现。能够合理、谨慎、熟练的运用分析性复核进行审计,将大大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助于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在制定审计计划阶段,进行分析性复核,可了解客户基本情况,评价审计风险;在实施审计阶段,进行分析性复核,可以明确审计重点,合理分配审计资源,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结束前,通过对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性复核,可以发现审计漏洞和财务报表上的重大错误,以确定审计报告类型。 第三,合理确定细节测试的性质、范围、时间和抽样方法,改善证据的客观性,降低审计风险。审计实践中,对各类经济业务、事项和账户余额的具体测试所收集的证据,构成审计意见的重要基础,在这方面所投入的审计资源比重最大。然而,在检查覆盖范围、抽查数量与方法上却存在很大随意性,要求的细节测试覆盖面很高,但实际操作缺乏可行性,存货盘点工作即是一例。另外,抽查时大多使用随意抽样法,若抽到的样本不易检查,通常是改抽新的样本。抽样的根据缺乏客观性。在这种状况下,一旦出现诉讼或其他问题,注册会计师很难解除自身的责任。因此,细节测试中样本的选定,应尽可能采用统计抽样方法,以提高抽样检查结果的客观性。第四,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防患于未然。注册会计师即使有内部机制的约束,并严格执行审计标准,恪尽职守,但其审计行为很难绝对避免出现风险和引起法律诉讼,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风险承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国内多数的事务所只提取职业风险基金,购买职业保险的还较少。提取职业风险基金是把审计风险引起的损失平均分摊到各个时期,是在事务所内部化解所遭受损失的办法,而且大部分事务所目前的职业风险基金对巨额的罚款或赔偿可能只是杯水车薪。而参加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是国际上事务所抵御风险的一种通行做法,它可以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资金积累起来,由全行业共同承担职业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发生事故后的赔付能力可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因此,尚未参加职业责任保险的事务所应尽快投保,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也是对社会公众负责的表现。同时也要注重到保险条款中有保险期限、赔偿限额和免赔额的规定,保险公司并不能全额赔偿事务所的一切损失,事务所决不能参加了保险就放松对审计风险的治理。通过提取风险基金,购买责任保险,尽管不能免除受到法律诉讼,但一旦出现风险,诉讼失败,就可以及时地补偿并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当期的重大损失。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要取得发展权,事务所要争得生存权,就必须谨慎地对待审计风险,认真及时地加以防范。第3.2节 做好执业环境净化谨慎接受委托3.2.1净化执业环境,减少政府干预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预是目前职业界审计风险过高的原因之一。降低审计风险,必须真正切断政府部门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联系。确保职能部门的事务所在人事、财务、业务与名称等方面真正脱钩,防止出现“名脱暗挂” 、“权力加盟” 现象。一旦查出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干预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而产生权力寻租行为,就应当严惩不贷,以形成注册会计师良好的执业环境。同时,注册会计师协会也要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严格审计质量治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行业自律作用。3.2.2深入了解客户情况,谨慎接受业务委托随着审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几乎每一家事务所都在争取客户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但盲目接受客户委托,过度追求业务收入会给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带来极大的审计风险。为规避审计风险,事务所在接受审计业务前必须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假如发现企业处于夕阳产业或濒临倒闭或存在内部控制极度混乱,治理人员操守不端等情形,事务所应权衡利弊,谨慎接受业务委托。为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事务所对新的客户必须有所选择,对于现有客户的持续审计,也应定期加以评估,最好是能制定书面计划以规避审计风险。3.2.3加强网络审计互联网络的出现,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审计人员可以通过Internet查询、追踪被审计单位的每一笔可疑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可以更方便地了解企业经济业务的全貌。同时,通过收发电子邮件,与有关第三方取得联系,进行电子函证、电子查询,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另外,审计实时报告系统的应用,也便于审计人员随时垂询企业最新的财务报告,比较分析重大经济业务事项或异常变动事项,及时生成审计报告,形成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的实时跟踪性。为此,事务所应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研究和开发有效的审计软件,以适应客户内部控制系统的变化,降低审计风险。3.2.4增强社会公众对审计的了解,缩减期望差距通过广泛宣传,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增进公众对会计审计知识与工作的理解,提高公众的熟悉水平。尤其应使公众理解和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理解由于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串通舞弊的非凡性、检查舞弊的复杂性和较多的成本代价,使得审计人员无法承担专门检查舞弊的责任,从而减少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结 论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要想控制好审计风险, 就要从控制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个方面着手,全面考虑降低风险:一方面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正确识别企业重要战略和重大错报风险,并确定关键流程、以及制定具体审计程序,以此来降低重大错报风险。另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执业能力等以降低检查风险,风险意识贯穿于审计全过程,使注册会计师自己以及所在会计师事务所免受损失,避免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如此,审计风险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1 曹金洪.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管理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15-30 2 陈新玲.浅析审计风险控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8: 0353 黄晓梅.浅谈内部审计师实施舞弊审计如何规避审计风险A. 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 2005 4 翟志华.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EB/OL.5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及应用研究 ,辛旭、刘佳,品牌, 20106 国家审计风险及其对策 ,钱云飞,现代经济信息, 20107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夏旭,煤矿现代化, 20108 我国关联交易审计风险规避对策探讨 ,张肃琪,理论界, 20109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时东来,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0 金融危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应对 ,徐蔚,审计与理财, 201011 金融危机、财务舞弊与审计风险 ,刘芳芳,审计与理财, 201012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以及防范 ,唐元龙,大众商务(下半月), 2010

    注意事项

    本文(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措施 (本科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哈尼dd)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