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二十五)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含解析.doc

    • 资源ID:4248213       资源大小:40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二十五)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含解析.doc

    最新历史备考资料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魏晋时期,一种称之为“玄学”的社会思潮在士大夫中流行起来。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魏晋玄学()A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B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C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 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解析:选A“天理自然”符合道家思想,魏晋时期作为儒学的玄学思想中包含道家思想,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故A项正确。2(2016·芜湖质检)有学者认为:“辟佛的宋儒本质上往往不是佛学的批判者,而是批判的佛学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宋儒不再批判佛教 B宋朝儒佛地位相当C佛学渗入儒家义理 D三教合一局面形成解析:选C“批判的佛学者”意思是宋儒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或汲取了佛教的部分精髓,并将之融入了儒学,故C项正确。3(2017·新乡调研)“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A有所为有所不为 B格物致知,自我修行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解析:选C材料中“若公时若不公”表明是公不公,而非为不为,据此判断C项正确。4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D明确学生的最高学术目标解析:选C根据材料“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可知,古代圣贤教育的目的无非是讲求义理,以理修身,推己及人,关注道德,故C项正确。5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解析:选A根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结合所学,意指陆九渊“心即理也”,强调内心的作用,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主张“理”在社会的体现是“三纲五常”等级秩序,并不反对儒家的束缚,故B项错误;“心即理也”,并不是强调随意性,而是“良知”,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C项错误;题干意在借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与“本心”处处相通,并非否定经典的地位,故D项错误。6“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说明王阳明()A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 B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C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D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解析:选A材料中“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可知王阳明认为天理在每个人心中,故A项正确。7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可知李贽借由肯定私心来宣扬个人自由,B项正确。8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据此可知()A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B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C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解析:选A朱熹在材料中肯定人的正常需求,否定人的过分需求,李贽认为私欲是人之常情,故A项正确;李贽的思想是认可了朱熹的观点,故B项错误;本题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来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的信息,故D项错误。9(2016·永州模拟)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又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勿贪,不可得也。”作者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A发展生产,百姓归心 B从严治吏,消除贪腐C礼法并用,风清气正 D实事求是,经世致用解析:选C“必在治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法不立不可得也”是说要立法,依法管理社会,据此判断C项正确。10(2017·湖南六校联考)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解析:选C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表明圣人与凡人无异,破除了权威崇拜,黄宗羲在此基础上提出君臣平等,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故C项正确。11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写道:“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这一主张()A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解析:选C顾炎武是明清进步思想家,有限制君权的反专制思想,他认为君主和贵族是为百姓服务,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民众的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12(2017·衡阳联考)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因“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而发议论说:“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有人把这称之为“王夫之定律”。据此分析“王夫之定律”()A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 B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C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D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解析:选D根据材料大意可知,王夫之对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这一事件的态度是进行抨击的。王夫之对劝课农事进行抨击,说明他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道德观是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学者对道德观的看法则有了新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其三出于丐养。盖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将相,岂非因时之隙,以利合而相资者邪!欧阳修新五代史材料二大凡自正心诚意以及乎天下,则其本领便大。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仁义礼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顾炎武日知录道无定体,学贵适用,奈何今之人执一以为道,使学道与事功判为两途。事功而不出于道,则机智用事而流于伪;道不能达之事功,论其学则有,适于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则似是,救国家之急难则非也,岂真儒哉!黄宗羲全集(1)根据材料一,五代时期社会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材料二中朱熹提出什么观点?(10分)(2)材料三中,明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8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继承发展的社会背景。(7分)解析:第(1)问,据“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分析问题所在,据材料二“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仁义礼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归纳朱熹的观点。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的继承与发展。第(3)问,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分析社会背景。答案:(1)问题:社会动荡;道德沦丧(伦理崩坏)。观点:重建道德秩序;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2)继承: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用廉耻约束自己行为);道德修养应与家国天下相联系。发展:把学术研究、道德修养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效果统一起来。(3)背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程朱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14(2016·遵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片包含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信息。右面的绘画作者是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明朝第八代皇帝。此幅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首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首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于两人肩上,面部被遮,只露出光光的头顶,一手轻捻佛珠,显是佛教中人。构图合三人为一体,妙思绝伦。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细劲流畅,顿挫自如,显示出画家高超的技艺。根据材料,提取图画中包含的政治或思想的一个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提取的信息与说明相一致)(12分)解析:首先,提炼观点信息,题目明确表示,可以从政治或思想角度进行提炼。比如: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三教合一、中庸、和为贵思想影响。其次,进行说明,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如:期望全国朝野安定团结,儒家中庸之道,而教派争斗不利于团结稳定等角度进行说明。答案:示范一:信息:三教合一(代表了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和平共处的宗教和谐观)。说明:从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百姓寻求精神寄托、宗教的特点来答,言之有理即可。示范二:信息:期望全国朝野安定团结(团结和谐或体现儒家中庸思想)。说明:联系明朝的政治状况来答,言之有理即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与图相关的信息,信息与说明能一致就可)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课时检测(二十五)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流浪地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