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高中历史:课练34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 含解析.doc

    • 资源ID:4297220       资源大小:1.67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高中历史:课练34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 含解析.doc

    最新历史备考资料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技术创造性方面,古老的中国官僚社会当然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但它却要大大胜过欧洲封建社会或希腊奴隶社会。”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设置了天文、农、医以及各种手工业管理机构和官员,科技发展形成官办、官营的局面。以下科技成就的出现与这种局面直接相关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脚踏三锭纺车 D天工开物2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3英国汉学家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印刷术、火药),给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这段话说明我国古代的三大发明()A对欧洲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B是欧洲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C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 D传播到欧洲后才发挥了进步作用4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雨果在这里()A说明中国传统科技缺乏成为生产力的土壤B认为当时中国政治制度保护了科技发明C指出西方自然科学完全源于中国古代科技D否认当时中国人的发明能力和创造能力5古代中国的墨经曾用实际的方法讨论了衡器一类的杠杆平衡,墨家比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更早注意到距离和平衡的关系,可惜缺乏明确的定量研究,因此没有得出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A古代中国科技重实用轻理论 B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6(2017·北京东城一模,15)法国艺术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谈道:“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了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下列“气候”与“艺术”相对应正确的是()百家争鸣书法艺术兴起宋明理学文人山水画兴盛自由民主思想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兴起文艺复兴现代派艺术出现AB CD7(2017·河南郑州二模,27)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8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9某位历史学家正在为其研究的课题查阅诗经·风,据此可以推断,其研究的课题可能是()A西周时期王室贵族的饮食起居习惯 B西周时期的家庭婚姻状况C春秋晚期中国文化教育的新变化 D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兴起和发展10后人评论元诗说:“元诗尤繁富观,诸作者多宗温(庭筠)、李(商隐),间学长吉(李贺),其病为纤浓,为繁缛。”“元诗矫宋流弊,而失于多学晚唐然其佳者则婉转惆怅,附物切情,工整而流逸,清新而秀丽,虑周藻密而不涉于粗疏,意深韵远而不失之径直。”据此可知,元诗()A多以唐诗为宗,标志着诗歌的黄金时期到来B克服宋朝诗词的流弊,便于抒发感情C抒情叙事兼长,代表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D专拟唐诗风格,成就不高但间有佳作11(2017·湖北武汉)下图是龙门二十品(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之一,是北魏书法的代表作。尽管二十品的题记的字体大小不等,章法上也不像唐代碑刻那样整齐有序,但不齐中仍然体现出“静穆”的特性来。其中“静”是本源性的,是最高的审美标准;“穆”则是“静”的外在体现,具有宽宏、凝重、肃穆、和谐等内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北魏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B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C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D造像题记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12(2017·辽宁大连)宋代产生了中国绘画中最好的山水画,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的全面观察研究。与宋代这一绘画风格密切相关的是()A理学思想兴盛 B商品经济发展C市民阶层兴起 D政治上重文轻武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豫东、豫北十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仁宗末年,洛阳乃一文化重镇。“二程”毕生从事讲学,其活动中心便在洛阳。重臣退休、半退休,或因政见不和辞官,多被安置到洛阳。“洛下多水竹奇花”,牡丹更闻名天下,每逢花会,“士庶竞为游遨”,斯文流曳。故墨庄漫录言:“许洛两都轩裳之盛,士大夫之渊薮也。”材料二“二程”在洛阳讲学,弟子却以南人居多。故程颢送他的大弟子杨时南归时,就有“吾道南矣”之语。词为宋代文学的主体,就地域性而论,其风格、题材、情调均具有“南方文学”品性。北宋的词家,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全都是南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宋代书法与绘画盛极一时,诚如杨维桢的图绘宝鉴序所云:“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而当时画家与书法家中亦南人颇盛。印刷业是播扬文化的中心,宋代书籍大多刊印于杭州,从流传后世的宋版本来看,也以出于江南地区为独多。江南地区的文化氛围亦十分浓烈。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曾有吴某作余干县学记,文中云:“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厚。”以上材料均摘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时期文化领域发展状况。(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文化重心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13分)14(2017·湖北武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古到今,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时期宋元明清“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形象特点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不畏强权,敢于抗争斩妖除魔的正义化身,向现实妥协的悲剧代表,叛逆不羁的个人英雄摘编自张久瑛试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变、刘继兴毛泽东耐人寻味的“孙悟空情结”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孙悟空形象的差异,并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12分,说明:可以赞同或反对材料中所呈现的“差异”。但必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练高考找规律1(2016·课标,24)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2(2016·课标,24)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3(2013·课标,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4(2013·课标,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5(2013·课标,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6(2016·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练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练模拟明趋势7(2017·豫东、豫北十校联考)据记载:隋唐五代时期,我国除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这一记载表明隋唐五代时期()A造纸原料来源更加多元 B造纸术出现革命性进步C造纸技术已达到了顶峰 D纸张用于印刷已经普及8(2017·广西适应性测试)印刷术使快速、便宜且大量地生产文本成为可能。到11世纪,印刷的佛经和儒学经典、官府文告、日历、农书以及大众书籍在社会上大量出现。这说明()A技术进步使文化呈繁荣景象 B宋代科技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技术进步强化了社会政治秩序 D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宋代社会转型9(2017·广州二模)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天人感应”“灾异尤甚”,另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的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改革传统历法。这表明当时()A“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 B“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C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D“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10(2017·天津六校联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11(2016东北三校一模,30)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1582年他来到澳门,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宣称“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这可以看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主要特点是()A将天主教教义和中国儒家经典融合起来B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C将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作为传教的敲门砖D背离了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精神12(2017·河南郑州二模,25)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导致现代科技未能形成13(2017·山东青岛3月,17)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中俄两国文学史上的丰碑。这两部巨著的共同意义是()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批判和揭露了社会矛盾C开创了新的文学流派 D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14(2017·云南质检)在甲骨文里,“帝”字形象地展示了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后来演变成代指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帝”的字意演变说明()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的文化 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 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15(2017·湖南六校联考)“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B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C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 D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16(2017·太原二模)有学者研究指出,宋代官僚士大夫是当时书画消费的主体,部分平民也趋之若鹜。这反映了宋代()A市民阶层成为城市消费的主力军 B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文化繁荣C书画艺术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构建的手段17(2017·湖南四校联考)成书于明朝中叶的西游记糅合了佛、道、儒等思想文化,成功刻画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大英雄孙悟空以及有很多缺点但又憨厚的猪八戒等经典艺术形象。书中或神或人或怪的故事反映了()A明朝时佛、道、儒开始融合 B崇儒抑佛思想得到普遍认同C市民阶层的价值观 D中外不同的文化体系练纠错提知能易错点1不能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科技18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经验性重视实用技术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AB CD易错点2不能正确把握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19“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与累积,又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唐诗的繁荣理学的形成宋词的兴盛话本的出现AB CD易错点3对汉字及其书体的演变历程和特点把握不准确20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课练34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双基达标课时作业1A汉代蔡伦担任尚方令,监督宫廷物品的制作,改进了当时的造纸技术,后来人们都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故A项正确。2B周必大在玉堂杂记中记载了活字印刷术,但无法判断之前是否有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3A材料信息“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印刷术、火药),给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说明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故选A项。4A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国政治制度阻碍了中国传统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B项排除;C项“完全源于”表述错误,排除;通过材料“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知D项中“否认”说法错误,排除;A项正确。5B由“用实际的方法”和“缺乏明确的定量研究”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科技重视实际应用而轻视理论探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而这种经济形态使人们只关注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用性科技的发展,重视经验积累而不重视理论研究,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是根源所在。6C“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时并未出现书法艺术,故不正确;宋明理学注重以理统情,推动了文人山水画兴盛,故正确;自由民主思想有利于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兴起,故正确;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而现代派艺术出现于20世纪,故不正确。因此选C项。7B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社会观念上的反映。古希腊戏剧繁荣和中国戏曲走向成熟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选B项。A项与中国戏曲走向成熟无关;C项与古希腊戏剧繁荣无关;由于知识分子可能创作其他形式的作品,故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与中国戏曲繁荣无必然联系,D项排除。8A从材料中“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到“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的信息说明文学逐渐被下层民众所喜爱,故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说的是文学世俗化,不是迎合统治阶级,故B项错误;民间文学世俗化与道教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9B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的主要内容是民间诗歌,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B项正确;“雅”反映王室贵族的日常生活等情况,A项错误;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的史实在其中没有体现,C、D两项错误。10D材料旨在强调元代诗歌优劣并存,对唐宋诗歌多有继承、借鉴但缺少创造,故虽然偶有佳作但总体成就不高,D项正确。古代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为唐朝,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宋词,且宋词便于抒发感情,B项错误;代表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应该是元曲,C项错误。11C从图片信息看,魏碑书法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故选C项。题干和图片材料仅涉及造像题记等信息,无法体现A、B两项;D项属于草书的特点,与图片信息不符。12A从材料信息“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的全面观察研究”可知画家认真研究事物,这与理学思想的兴盛有关,故A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促进风俗画产生,故B、C两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13(1)状况:私学兴盛;宋词成为文学的主体;书法与绘画兴盛;江南地区印刷业发达,文化氛围浓烈。(12分)(2)变化:文化重心由洛阳向南方转移。(4分)原因: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南移;北方遭战乱破坏严重,文化地位渐趋衰落;江南地区文化氛围浓厚,重视教育。(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二程毕生从事讲学”“词为宋代文学的主体”“宋代书法与绘画盛极一时”“宋代书籍大多刊印于杭州,从流传后世的宋版本来看,也以出于江南地区为独多”“江南地区的文化氛围亦十分浓烈”等信息,从教育、宋词、书法、绘画、印刷业、文化氛围等角度进行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仁宗末年,洛阳乃一文化重镇”可知,当时文化重心在洛阳,由材料中“弟子却以南人居多”“全都是南人”“南人颇盛”“江南地区为独多”等信息分析可得出文化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第二小问可从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以及南方教育的发展等方面加以概括。14(1)评分说明:指出差异(2分)论述说明(10分)。其中,“论述说明”进行分层评价,包括:论述(8分)总结(2分)。具体分层评价的等级如下:等级说明一等(108分)准确、充分运用史实;说理充分,逻辑严密二等(74分)能够运用相关史实;说理较充分,逻辑关系较清楚二等(30分)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说理不充分或没有说理,逻辑混乱(2)答案示例:差异:从宋元到明清,孙悟空的形象从追求个人享受转变为诚心向佛。(2分)论述: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物质享受受到个人重视;话本、杂剧的兴起给民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更多选择;佛教的本土化趋势也影响到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塑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个性解放;封建伦理纲常中对个人欲望的束缚和对“良知”的追求影响艺术形象的塑造;小说、戏曲的多种表现手法使孙悟空的艺术形象进一步完善。(8分,各任答两点即可)总之,人物的艺术形象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变化。(2分)解析:首先应从材料信息中找出“差异”,然后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等信息进行论述,从中得出结论艺术形象受时代的影响并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加餐练练高考找规律1B据题干信息可知,三国曹魏三体石经运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再观察图片可判断出另外一种字体是隶书。先秦古文、小篆、隶书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历程,故答案为B项。曹魏时期并未在统一文字方面作出相关努力,故A项错误;曹魏时期,先秦古文、小篆已不流行,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C唐太宗认为萧子云书法“无丈夫之气”,崇尚王羲之书法的“尽善尽美”,促使社会上形成竞相模仿王羲之书法的风气,这与唐代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有关。由此表明,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除了其自身较高的艺术水平以外,还与时代选择有关,故应选C项。皇帝的好恶可以“影响”但不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排除A项;B项说法太绝对;D项并非材料主旨。3B由材料信息可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文献记录都带有主观色彩,A项表述过于绝对。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文献中有对黄帝的赞誉,可见,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正确。C项在题干中不能得到体现。D项表述过于绝对。4C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蓬勃发展。从材料信息看,明代以来,士、农、工、商都喜欢小说,小说的教化影响比儒、佛、道的影响更广泛。这从本质上说明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5B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这一形式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如关羽的红脸代表其忠义,曹操的白脸代表其奸诈等,故选B项。A、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脸谱并未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D项。6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可以根据题目设问要求,灵活作答。解答时,首先应阅读图文材料,从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或中西文化交流等角度提炼观点。再依据选定的观点,迁移相关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练模拟明趋势7A由材料信息可知,造纸的原料有麻、楮皮、桑皮、藤、檀皮、瑞香皮、稻麦秆、竹等,体现出造纸原料来源多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造纸原料的多元化,没有涉及造纸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故B项错误;造纸技术达到顶峰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纸张普遍用于印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8A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印刷术的普及使佛经、儒学经典、官文、日历、农书等大量出现,但这并不能说明宋代科技领先世界,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社会政治秩序,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社会转型,排除D项。答案为A项。9C根据材料的描述,按照传统方法推测天文现象几度出现错误,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方历法改革传统历法,说明此时西方科技已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中有的官员以“天人感应”来解释日食推测错误,说明“天人感应”思想依然影响着中国人,A项不符合题意;“经世致用”是指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材料不能体现出“经世致用”已经成为社会思潮,B项不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受到冲击,D项不符合题意。10A由“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可知,材料强调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理性精神,A项正确。11B从材料信息看,利玛窦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并将上帝解释为中国人所知的天,说明其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天主教教义的内容,故A项错误;利玛窦以传教为主辅以科技,故C项与史实不符;利玛窦的宣传是为了能在中国顺利传教,并未违背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故D项错误。12D在古代中国,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材料信息可知,在李约瑟看来,传统士大夫认为读书才是“上品”,其他职业都属于“下品”,科举入仕才是人们实现自己价值的主要途径,这是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李约瑟认为,“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故排除B项。13B红楼梦主要表现了封建婚姻、文化、道德、教育的腐朽、堕落,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战争与和平主要表现了俄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历史作用,揭露了俄国封建制度和人民之间的矛盾。据此可知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14B题干材料无法反映出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否有“人神共治”的现象,A项错误。“帝”的字意不断变化反映了文明的变迁,B项正确。“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15A在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和道教发展迅速并对书法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之形成了注重自我、追求风骨的意境,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16D由“宋代官僚士大夫是当时书画消费的主体”,排除A项;材料没有揭示出宋代文化繁荣与私营工商业发展的关系,排除B项;C项说法言过其实,排除。平民仿效官僚士大夫进行书画消费意在彰显自己的消费品位和社会身份,故答案为D项。17C佛、道、儒开始融合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A项错误;B项中“普遍认同”的说法错误;明清小说体现了古代文学的世俗化趋势,迎合了普通市民阶层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比较的信息,故D项错误。练纠错提知能18A本题易错的原因在于对中西科技的异同辨别不清。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是近代西方科技的特点,排除。答案为A项。19C本题易错的原因主要是分辨不清唐代诗歌繁荣与唐中期以后传奇小说、话本、词等出现的原因。唐代诗歌不属于通俗文学,跟市民阶层的扩大无关,排除;宋明理学是儒学复兴运动中二程、朱熹等人在已有思想的基础上,吸收道教、佛教的一些思想成分而形成的新儒学体系,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无关,排除。话本是说唱艺人的脚本,词是便于传唱的一种新文学体裁。二者是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20A本题属于不完整表述式,题干的关键词是“隶书”,涉及书法的五种字体。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演化出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据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秦朝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他写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体,B项错误。C项指的是草书。正书是指楷书。所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高中历史:课练34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与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 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流浪地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